《八佰》背後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或許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2020-08-22 天地同影

距離8月21日電影《八佰》公映還有兩天時間,作為疫情後首部國產院線大片,《八佰》備受影迷和影院方的期待。



但事實上影迷們並不一定得等到21日後才去看,要知道這部電影早在幾天前就已經開始限時點映了。

迫切想要進入電影院觀看這部歷史戰爭巨製的影迷完全可以購買電影票提前進場觀看,然後就可以在朋友圈吹一波牛了。



好了,閒話少說,小影將直接轉入本文的正題——電影背後的歷史冷知識

希望大家在看完電影後能夠重新認識真正的歷史。



  • 1、四行倉庫的守衛英雄並不是電影名字所說的800人,而是400人。
  • 2、四行倉庫的守衛英雄在堅守陣地四天四夜後被國民黨方面命令直接撤退到租界內,而這場長達四天的守衛戰只不過是國民黨方面做給列強看的一場戲。



  • 3、守衛英雄們撤入列強租界後,武器被收繳,人身自由被限制在租界的難民營,而且這一限制就是4年,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侵略者佔領租界,結果這些英雄又變成俘虜被迫幹了多年苦力,一直等到46年才找回這些英雄中的一百多個。



  • 4、四行倉庫被命令撤退是因為租界在插手,當時四行倉庫旁邊有兩個大煤氣罐,距離租界非常近,如果兩軍交戰很容易就把煤氣罐引爆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租界的安全,所以當時的列強向當時國民黨要求讓守衛軍撤退。(PS:國民黨方面也照做了)



  • 5、守衛軍英雄們被限制在租界難民營的原因是因為日軍的要求。



  • 6、四行倉庫守衛軍長官謝晉元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是在租界內被國民黨叛徒殺害。



以上便是本文全部內容。

最後想說:「我們可以歌頌逝去英雄的豐功偉績,但同樣不能遺忘曾經的真正歷史。」

相關焦點

  •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因題材、導演和演員的原因備受矚目,口碑也呈現兩極化,感覺好的是極盡讚美之詞,感覺不好的認為有所缺陷的也是各種吐槽。電影的本身就是藝術創作的產物,其中免不了會有誇張、失實、藝術化處理等成分在內,而《八佰》本身是根據真實的歷史進行了藝術再創作的,所以要求電影完全按照歷史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是不可能的,只要電影的主題明確,核心價值觀是正確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因此去爭論或者苛求什麼。而且我並不覺得電影《八佰》的本身是值得我們爭論的,它只是一個引子,我們更應該關注和探究的是電影背後所存在的真實歷史事件。
  • 八佰|電影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殘酷真相,勿忘國恥,勿忘先輩
    最近電影《八佰》被炒得很火:點映票房破1.8億,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比如最後的衝橋一段,日軍的狙擊打在士兵的背後和側面是比較正常,但電影中很多鏡頭都顯示打在正前胸,你以為是在拍《刺客聯盟》嗎,拐個彎打回來?
  • 《八佰》背後不可說的13條「冷知識」
    何況對於《八佰》這部影片來說,其存在的社會意義顯然要高於電影本身及歷史事件這兩個層面的再說看電影這件事是極其私人化的,每個人都可以對電影有著自己獨有的見解。 但對於《八佰》我始終覺得:無論電影是否讓觀眾滿意,只要它可以如約上映就好,能跟觀眾見面就好,團隊的心血沒有白費就好。
  • 八佰:比電影更殘酷的歷史事件
    走出電影院,腦海裡不斷閃現出「八佰」壯士跳樓護牆時的吶喊、是蘇州河對岸同胞振奮人心的鼓舞、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險和西方列強的漠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尾彩蛋上一張張真實、淳樸的面容。作為疫情以來的第一部大製作,《八佰》給了我太多驚喜。比電影更動人的是其背後更動人的歷史背景。
  • 揭秘:電影《八佰》殘酷的歷史現實,四行倉庫英雄之殤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看到《八佰》這部電影,首先想到的就是的這句話,戰爭對於軍人來說,自古到今都是死亡相伴;看完《八佰》這部電影以後,則是令我想到了主席的一句話&34;。就是有這樣的熱血男兒存在,我們中華民族永遠才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吾輩當自強,電影《八佰》幕後冷知識
    關於八佰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影院終於復工。八佰是今年電影院復營業之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作為戰爭歷史主題。上映後也是備受關注。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數億。這是一部製作經費高達7億的國產巨作。當時導演和攝影師美術都花了兩年的時間,每天跟工頭一樣在工地裡待著,在200畝的空地上搭建了六十多棟建築,為了凸顯出古老的上海風和出租界的燈紅酒綠做對比,七百多塊的霓虹燈牌也是劇組精心打造出來的,更有五千多名群眾演員。導演管虎把真實還原歷史放在了首位,拍攝中的要求更是異常嚴苛,每一個尺度的拿捏都需要仔細斟酌。現場的美術、攝影、道具以及整個團隊都全心全意。嘔心瀝血致力於一個共同的標準,那就是完美。
  • 《八佰》背後的歷史冷知識:這場仗還真是打給國外記者看的?
    迷妹在大上周就去看了點映場,《八佰》基本還原歷史真實,對戰爭場面的極度刻畫,和對蘇州河兩岸軍民同心眾生相的表現也十分到位,絕對值得去電影院支持。,但這部電影讓更多人了解到這段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講,這部電影已經成功了。
  • 評分下滑的《八佰》,比起對歷史的無知,更可怕的是無意義的謾罵
    我關注的並不全是歷史事件中的民族英雄,我更關注那些身處絕境的小老百姓,希望讓觀眾看到中國人骨子裡的硬氣和血性。——管虎。評論區更是「淪陷」,不少人覺得這部電影空有虛名,看完之後很是失望,於是在評論區破口大罵,把《八佰》說得一無是處。《八佰》這部電影會被謾罵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它顛覆了人們對於抗戰英雄的認知。在不少人的觀念中,英雄就應該不懼生死,冒著槍林彈雨勇往直前,最後全部壯烈犧牲,這才符合英雄的設定。
  • 走進《八佰》背後的真相,現實遠比你看到的殘酷
    最近朋友圈被《八佰》刷屏,這部歷經3次重啟、40餘次的改稿、499天的籌備、230個日夜拍攝,1500多名臺前幕後工作者心血的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電影於2018年殺青,原本計劃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然而距離首映還有不到3個小時的時候,電影被臨時撤檔,無緣放映。
  • 《八佰》背後真實的歷史,比電影更讓人動容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八百壯士"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八百壯士"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
  • 電影《八佰》:借著致敬革命先烈的幌子,拍著扭曲歷史的片子。
    八月十四日,電影《八佰》超前點映,點映首日票房1428萬,平均票價超過了《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保守估計票房十億起步,是疫情到現在,第一部堪稱大賣的電影。 但是就是這樣一部爆款,打著致敬抗日英雄名頭且製作精良的影片,卻讓真正了解那段歷史的人們氣不打一處。這是怎麼回事呢?
  • 帶著孩子一起看《八佰》,讓蜜罐裡的孩子們看到歷史的殘酷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時隔一年,再次觀看這部電影,過程並不輕鬆,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卻忍不住想要推薦身邊所有朋友走入影院去感受。因為,它真的值得。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 比《八佰》更殘忍的,是歷史的真相
    電影《八佰》上映半個月了電影《八佰》在情節上主要靠藝(bian)術(ju)創(nao)造(bu)所以在「嚴格還原歷史」這件事上請還沒觀影的朋友不要抱有過高的期待至於《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嘛還是讓本魚來講吧八佰的大歷史背景是淞滬會戰
  • 電影《八佰》即將火爆上映,帶你了解電影背後真實殘酷的現實
    電影《八佰》在去年就已經製作完成,因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推遲到今年才定檔上映,上映日期為8月21日。這部電影目前口碑爆棚,強烈推薦大家觀看。在觀影之前,先讓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八佰》背後的故事。《八佰》由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這部電影可謂是眾星雲集!
  • 電影《八佰》熱映的背後: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描繪得更殘酷慘烈
    最近,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熱映,最新票房已經突破20億,引發無數網民的關注與熱議。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淞滬會戰時期,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命率領四百餘名戰士,苦守閘北四行倉庫,鏖戰四天四夜的故事。
  • 同樣是歷史戰爭電影,為何這部電影的口碑比《八佰》還高?
    《1917》這部電影也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兩部電影都是講述著不一樣的戰爭故事。同樣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1917》的豆瓣評分遠遠比《八佰》這部電影高很多。兩部電影對比,《1917》在拍攝場地等方面,耗資要更加大,場景耗資方面也要比演員片酬要高。
  • 《八佰》背後的現實,你想像不到的「殘酷」
    無論何時英雄們都應該值得緬懷,我們深知腳下的土地是前輩們血肉鑄造的,所以在《八佰》首映的當天我便前去觀看,人物塑造和場景確實非常好,還有很多的戰士犧牲的鏡頭也十分震撼,但是整體效果和結局的處理,真的有點讓人一言難盡。
  • 《八佰》:你沒看到的是比戰爭更殘酷的生活
    近段時間,朋友圈裡關於《八佰》的文字成了一種見多不怪。有人高度讚揚,說《八佰》還原了一段殘酷的歷史,啟發我們珍惜和平。有人略感失望,說影片難以承載盛名,對歷史的藝術的加工,追求了視覺的刺激,強行灌入了情懷的因素。但,無論怎樣,不得不承認的是:點映場2億,排片首日票房1.35億,上映七天,斬獲票房11億,《八佰》讓疫情重災的影院嘗到了復業以來的第一杯甜羹。
  • 《八佰》:最滿分的歷史,終不敵感性的寫意,國產電影難逃的宿命
    觀影感受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八佰》呈現的八百壯士英勇形象和戰爭的殘酷,無不提醒著我們珍惜當下和平時代、敬重那些為新中國浴血奮戰的抗戰老兵。無論是令人驚豔的布景還是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無論是每一個演員還是電影的配樂,可以看出管虎這次在賭賭《八佰》能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