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第2季》已經接近尾聲,以比賽的形式篩選,必然節目當中就會有離開的,有留下的,其場景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回顧這兩季的64支參賽樂隊,給廣大樂迷帶來了太多感動與驚喜,加之《樂隊的夏天》後期製作的精美,讓這部綜藝節目評分一直持續走高。
其中,包括像joyside,野孩子這樣的重組樂隊,也有很多成立多年的老牌樂隊,樂夏這個舞臺讓他們重新得到綻放的機會。
野孩子來自於祖國的大西北,這支成立於甘肅蘭州的樂隊總是能夠帶給觀眾無限感動,他們將現代音樂與民間傳統音樂巧妙結合,追逐自己內心深處的音樂形式。
此次參加比賽的新野孩子更換了之前的鼓手,1999年錄製了第一張小樣《咒語》之後,前鼓手高輝離隊,重組的五條人選擇了與鼓手周國彬合作。
野孩子的離隊在今年絕對是足夠引起震撼的一件事情,他們不滿於節目組選出的十首國風歌曲,特立獨行,堅持使用自己的心目中完美的國風代表《竹枝詞》。
但這畢竟是一個比賽節目,有著其獨有的規定,破壞了節目規則的野孩子儘管呈現出了絕美的舞臺效果,但還是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搖滾圈,joyside是實打實的實力派,前段時間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就曾是joyside一員,這也難怪會譜出《小白船》這樣的曲子。
2001年,joyside成立於北京,最初的成員只有三位,後來鼓手辛爽離隊,李錦替補,朋克搖滾再次躁動起來,不久之後李錦被迫退出樂隊,直到2003年,新鼓手範博的加入才讓這支樂隊重新散發活力。
在堅持了八年之久後,joyside迎來了自己的休息期,他們宣布解散,直到2019年再次重組,參加樂夏帶來新的生命力。
水木年華想必是很多人心目當中美好的校園記憶了,這對來自清華大學的高材生,用自己抒情式的音調講述著白衣飄飄的年代。
最初的水木年華原是李健與盧庚戌搭檔,後來因為音樂理念的不同,李健選擇離開,並將之前的所有歌曲和水木年華留給了盧庚戌。
目前的水木年華由盧庚戌和繆傑組成,同樣是來自清華園,但是影響力不得不說,大不如前。
除了這些重組樂隊之外,《樂隊的夏天》也讓很多樂隊有了重新煥發活力的機會。
五條人絕對是今年樂夏的一匹黑馬,從第一次車輪淘汰賽開始,他們不羈的性格與隨性灑脫的作風就吸引了不少樂迷,紛紛喊話要撈五條人回來。
在第一場表演當中,他們穿著拖鞋就去表演,並臨時改了曲子,搞得負責的小導演措手不及,急忙喊話,現場字幕也無法配上。
參加《樂隊的夏天》一直被淘汰,一直被撈回來,這就是一場五條人與樂夏的搏鬥。
作為《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的第二名,刺蝟樂隊參加樂夏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同樣在成為樂隊的17年間,經歷了兩輪重組才有了現如今的刺蝟,在樂隊不太吃香的年代,有著號稱「中國第一女鼓手」之稱的石璐奔波於兩個樂隊之間,主唱趙子建已經開始了白天在軟體公司工作的經歷。
好在,樂夏給了他們新的希望,刺蝟樂隊終於被日光和目光眷顧。
重塑雕像的權利之所以能夠上榜成功翻紅,是因為其被接受程度大有不同,在參加樂夏之後變得廣泛起來。
在此之前很多年,重塑一直操著一口德式英語口音,活躍在國際各大舞臺之上,斬獲不知多少獎項卻依舊被冠以「小眾」的稱號。
一直被比較,從未被超越,重塑就是一支打著高級知識分子旗號的樂隊,他們的歌講究嚴謹,聽來悅耳,即使你不懂歌詞也能夠從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
如今的市場上,年輕女團男團當道,粉絲經濟更是駭人聽聞,樂隊的生存實在不易。
《樂隊的夏天》讓馬東這位主策劃人賺了不少收視率,但同時對於這些樂隊來說,擁有一個展現自我,宣傳獨立樂隊的機會,也是難得。文/花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