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基本》:一本關於習慣、計劃、自我管理的人生箴言

2021-01-10 王粒粒觀點圈

文 / 王粒粒圖 / 網絡

全文2218字

大約花費你生命中的6分鐘

『 王粒粒的私藏書單 Vol .01』

《100個基本》是日本美學大師松浦彌太郎的代表作,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時,是在一家書店裡閒逛,從我喜歡的經管類書架挪到日本文學時,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

不得不說,書名中帶有數字總是能吸引讀者,比如《100個基本》、《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在書店讀完七八頁後,我決定將這本書買回了家,放在床頭,每當我對生活有困惑迷茫時就會讀讀它。

如今,《100個基本》已經變為我的精神引導。粒粒認為,這是一本給當代青年難能可貴的人生箴言。

當初,松浦彌太郎寫下這100條基本時,為的是記錄下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比起文學作品更像是寫給自己的信條。

可沒想到的是,這本書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日本的熱烈反響,松浦彌太郎獨到的美學觀點也被數百萬日本人推崇,當年就翻印了11次。

如今,松浦彌太郎已經是日本最著名的生活美學家,創立了舊書店COW BOOKS,還擔任了日本著名雜誌《生活手帖》的主編。

01

孤獨的美學家

在這本《100個基本》中,松浦彌太郎對對自我管理、人際關係、目標、計劃、習慣等方面列出了應該遵守的「基本」,這些我們平常容易忽視的「基本」在松浦彌太郎看來,是謹記遵守,就能傳遞美好的事。

可誰能想到,對生活如此通透的美學大師,也曾是孤獨至極的人。

松浦彌太郎18歲時隻身赴美,開啟了漂流海外的生活。在美國,松浦彌太郎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走路,無任何親友和朋友。

那段時間松浦彌太郎經歷了人生最孤獨的時刻,也正是這份孤獨讓他更靠近自己,開始思考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松浦先生獨特的生活觀,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生根發芽。

回想起那段孤獨至極的時光,松浦先生認為:孤獨是人生存的條件之一。

生活和工作上,都會有孤獨感來襲的時刻,不可能從中逃脫。

不僅如此,你越想逃避,孤獨的影子越會緊緊跟隨,倒不如坦然接受「人生來孤獨」的事實。

這段話放到今天仍然可以擊中人心最柔軟的地方。當我們無人可依靠的時候,我們感到獨孤,當我們缺少愛意的時候,我們感到孤獨。

我們越注意孤獨,就被孤獨捲入黑暗的漩渦,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甚至對生活失去希望,可就像《孤獨六講》作者蔣勳先生說的:孤獨沒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的,是害怕孤獨。

疫情這段時間,大家都或多或少經歷了孤獨的時刻,獨處的時候,是精神渙散、無所事事,還是將這種孤獨轉化成了一種能力,在一個人的空間裡修煉、進步,和最真實的自己對話,就變得尤為重要。

02

人生不需要大道理

一點小哲學就夠了

「人生最重要的工作,是規律生活和健康管理」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到下一個人」

「任何事一旦開始,不放棄就很重要」

「愈是小的承諾,愈要遵守」

「交朋友的能力,就是發現對方閃光點的能力」

... ...

我們在讀一本書時,讀的不是文字,而是背後的人,他是什麼樣的人,文字就透出什麼樣的味道。

在《100個基本》中,我們很難看到艱澀的名詞和長篇大論的道理,讀這本書時,就像在和松浦先生對話,溫暖的字裡行間滲透出對生活細節的思考。

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便重新理解了生活,而這種理解和閱讀後的感悟,恰恰是我們急匆匆生活時忽視的寶貴東西。

對於生活,我們習以為常,快節奏的生活被時間推著走,每天都嘆息時間過得真快、時間不夠用,更別說思索生活,思考生活中的哲學了。

生活的哲學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就是處理生活中具體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有的人做了很多事,積極主動,將擅長的事貫穿一生,也很有個人規劃;有的人喜歡躲避困難和風險,對於解決問題也略顯逃避。

這兩種人,便創造出了兩種生活哲學。沒有誰對誰錯,只是雙方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法不一樣罷了。

就像激進的運動選手每天充滿了鬥志,而樸實的農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風調雨順安穩度日,至於說誰更能更好的生活,我想答案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是怎樣生活的,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

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是他的生活哲學,當我們不斷認識自己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哲學就被創造了出來,也可以寫下屬於自己的《100個基本》。

03

王粒粒分享

最後,粒粒想和你分享10條我最喜歡的「人生信條」,希望可以引起你對生活的思考,更清楚的認識自我。

1)愈是小的承諾,愈要信守。「下次一起吃飯吧」「那本書我借你」,平時說這些話我們經常脫口而出。可能都是順著話題隨口說的,但這和鄭重的約定一樣,都應該被遵守。

2)我們要成為什麼都能思考,而不是什麼都知道的人。

3)常對自己投資。為體驗花錢。不用貧窮的辦法學習。錢要用在豐富個人體驗和感受上,這才算是為自己的投資。

4)想要真正的夥伴,就必須先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你的意見自然會有認為「值得支持」和「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的人。

想要的得到全部人的贊同並不現實。意見表述曖昧不清的人,雖不至於樹敵但也不會有真正的朋友,只不過變得八面玲瓏而已。

5)任何東西都有壞的一天,即便很小心使用,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重要的是,一旦壞了,不馬上扔掉,而是要有「一定要修好」的心態。

人際關係也一樣,因人生道路不同或者工作上的麻煩而產生裂痕,也要小心修復,這樣才會構建更深刻的關係。

6)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入下去並不斷磨練、挑戰。誰都有一兩件擅長的事,找出他們吧,深入地學習和練習。

7)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有不放棄的氣勢。

8)工作不是處理眼前的事,而是自己發現問題,去解決它。

9)比起成功,失敗更能帶來有用的信息,說不定會在今後產生作用

10)迷失的時候,選擇艱辛的那條路。

我是王粒粒,90後北京姑娘,多平臺作者,熱愛分享精進乾貨。

相關焦點

  • 松浦彌太郎《100個基本》:一本精緻實用的人生箴言錄
    《100個基本》是日本生活美學大師松浦彌太郎對其生活哲學的詮釋,一本精緻實用的人生箴言錄。收錄了松浦彌太郎的人生箴言錄,講述了如何對待生活,享受生活。在這本書中,松浦以更貼近的姿態、更誠懇的思考,審視日常的美好:原來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原來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質。松浦彌太郎被媒體稱為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他將文藝融進生活裡,關注家庭,關心生活,這《100個基本》講的就是他的生活美學觀念。
  • 3個自我管理要點,告訴你如何用手帳高效管理人生
    看了《行動派手帳指南》這本書中多位手帳達人的分享,再深究他們堅持寫手帳這麼多年的原因,不難發現,他們利用手帳這種方式,不斷探索自我和認識自我,澄清自我需求,發現自身價值,從而找到人生的意義感、掌控感和幸福感。
  • 松浦彌太郎 —— 100個基本
    這篇文章列出了松浦彌太郎新書《新100個基本:自我更新指南》中的100個小靈感。後來我去書店,找來了松浦彌太郎的另一本書《100個基本》,這本書是《新100個基本:自我更新指南》的前身,同樣的,裡面提到的100個靈感,都是松浦彌太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靈感。
  • 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送給「馬上開學」的大家!
    每天的工作與生活中,隨時保持對人事物的好奇心,並仔細凝視著,靈光就會突然乍現,察覺到微渺的感動、靈感,與想法等諸多美好。  在這個時候,會替自己因撿到寶而愉悅,並將這些過程及感受化成文字,希望讓大家能更瞭解自己、反省自己、整理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成長、提昇自我學習,並期許自己能夠學會的基本教條。
  • 如何制定可執行計劃和目標?高效自我管理神器《子彈筆記》
    最初制定這個計劃的動機是什麼?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可能,我們制定的目標,根本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目標。而是來源於外界的報導。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報導總是關於財富、旅行、權利、快樂以及明星的八卦趣事。子彈筆記真正的目的在於自我梳理、有效自我管理,重點在它的效用上,而不是裝飾。它的好處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制定屬於自己的個性化定製筆記。如果你會畫畫,覺得裝飾毫不費力並且樂在其中,那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裝飾和畫畫。
  • 重塑自我,改變人生,2020年的10大突破
    而我想給2020年的自己做個年度復盤。如果要給2020年的自己打分,我覺得可以打8.5分,因為2020年是我成長和突破非常大的一年,自己的思維、心態、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以下內容,主要是總結了2020年我的十大突破。
  • 《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本關於心智的啟蒙書
    李笑來老師在投資比特幣之餘,展現出了強大的自學能力,自己學習了編程、設計並且作品都還不錯,現在,他在學習社群的運營,並且創建了「學習學習再學習」微信公眾號以及多個付費社群。我看完《把時間當做朋友》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這是一本關於心智的啟蒙書。關於心智的定義,我覺得李笑來在書中的定義稍顯複雜。在我看來,所謂心智就是一種高層次的大腦控制技巧。
  • 柏拉圖80條箴言,每日一課,與聖哲對話,習得人生幸福的真諦!
    《有光亮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這本書引用柏拉圖的名言為書名,書中則詳細講述了柏拉圖的80條箴言,透過這80條箴言,我深刻地感到,柏拉圖的思想歷久彌新,透過歷史的迷霧,仿佛那些話就是柏拉圖說給我們這個時代的「警示良言」。通過這本書,我們也可以大致窺見古希臘一代聖賢柏拉圖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 學會自我管理一定要看的6本書推薦
    閱讀是最有效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6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自我管理書籍,加油哦!1、《自我管理必讀12篇》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年代: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抱負,不管出身為何,都能在自己選擇的事業領域登上巔峰。不過,責任也總是伴隨著機會而來。
  • 項目管理100本書推薦--領導力篇
    通過30多年的研究和對幾千個領導者案例的分析,作者提煉出了卓越領導五種習慣行為和十個承諾,並給出了具體的行動指南。新版中雖然基本的理念不變,但案例、研究數據、闡述等進行了全面更新,體現了作者研究的與時俱進。042:《成為領導者》[美] 沃倫·本尼斯 著推薦語:人們開始成為領導者是在他們自己決定該怎樣活著的那一刻。
  • 維鍶天后養成計劃-「用12個習慣祝福自己」隆重啟動!
    人生看似有很多個十年。每個十年,你,活得有多美?
  • 糖尿病自我管理|說說糖尿病的基本用藥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不過糖尿病這一類慢性病的有效治療和控制,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患者的自律和自我健康管理。為此,我們特別邀請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糖尿病中心主任醫師許樟榮教授做客《養生大講堂》,推出系列講座《糖尿病的自我健康管理》,接下來就請大家收聽這個系列講座的第5集《對TA管用的藥為什麼不適合你,說說糖尿病的基本用藥》。
  •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
    曾國藩是一位帶著平凡氣息和生活智慧的人,他說的話,來源於生活,但是總是能夠從另一個方面看出這個世界的其他真相,《曾國藩家書》更是這樣的一本睿智的書的存在。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
  • 優秀班主任的智慧管理,培養好學生這種習慣,班級管理會輕鬆許多
    爭取培養同學們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不說全部同學都能有這個愛好,至少讓大部份的學生有這個愛好也足夠,這於他們終身都有益!優秀的班主任管理班級,需要從頭開始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而且每學期把閱讀納入班級計劃,並不打折扣地實行。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了,班級管理輕鬆許多。
  • @rika_麗卡:一個非典型手帳達人的人生管理藝術
    甚至日本人有一句話:「手帳哲學透視了你的人生。」能看得出他們和手帳的關係之深。但是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使用手帳的習慣呢?,但這種國民性格特點在網際網路和電子軟體普及之前就已經有了,所以他們一開始就用紙筆來記,也就養成習慣,當然現在的年輕人也有很多使用電子工具,但大多都會用電子工具+紙筆互相配合的方式,年紀大的人基本就是人手一本手帳了。
  • 2020回顧-維鍶天后養成計劃「用十二個習慣祝福自己」
    「用十二個習慣祝福自己」的專欄因為突然闖入的慢節奏,讓我們不得不讓奔跑的生命慢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用十二個習慣祝福自己」專欄至今的成長吧 如何讓美成為習慣?且美得健康與年輕?維緦天后養成計劃——教你如何成為更喜歡自己的人,讓自己更美,讓人生更精彩!維鍶天后養成計劃-Part 1養成免疫力
  • 「夜讀」自我管理究竟有多重要?德魯克這樣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拿破崙、達文西、莫扎特這些偉人,都很善於自我管理。不過,他們屬於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天資,而且天生就會管理自己。而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甚至包括那些還算有點天賦的人,都不得不通過學習來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今天,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誕辰110周年。讓我們回顧一下大師的講述:如何管理自己。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夜幕星辰為你解讀書籍/陪你讀書
    今天陪大家閱讀一本幫助我們提高個人和組織效能的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在領導管理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久負盛名。也是為組織和個人提供培訓和管理諮詢的知名機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本書主要通過講述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形成七個習慣來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在工作和家庭中都做到更好。
  • 《歡迎加入NHK》5年家裡蹲的人生「箴言」
    也在那個時候,我悟出了人生中第一條箴言,「所有人,都是壞人。」我沉迷網路遊戲,一直逃學,不再學習,通過偷、騙、賣等種種手段集資上網,同時認識了很多不良少年。我跟他們一起打遊戲,一起喝酒抽菸,一起蹉跎度日,這些成為我學生時代最主要的「功課」。
  • 五月復盤|精進自我,月復一月
    截至今日,今天是堅持每日運動的第82天,堅持60天日更挑戰的第53天,堅持<和瀟灑姐寫作100天計劃>的第17天。本月也是堅持每日持續且穩定地閱讀的第3個月。接下來想借鑑古典老師提出的生命之花模板來有選擇性地進行復盤與總結,讓5月份的復盤更進一步地完善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