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容的野生動物為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園方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動物的總數是29種328隻,今年的數字幾乎是去年的3倍。
上海動物園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人介紹,以前收容較多的是兩棲爬行類和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其中既有市民撿到送來的,也有執法機關罰沒的珍稀動物。
八成收容動物生活在動物園
據悉,超過80%的收容動物都生活在園裡,它們大多不具備城市野外生存的能力。記者跟隨工作人員探望園內各展區的收容動物。兩爬館海龜展區,除了原來展出的4隻「龐然大物」外,近日多了只嬌小的綠海龜,體重只有3公斤,是今年3月市民送到這裡的。
在食肉動物展區,收容來的豹貓和藪貓也安了家。豹貓生活區的環境仿佛野外森林,豹貓看起來似家貓,但一張開嘴便露出尖尖的獠牙。飼養員說,豹貓生活在亞洲低海拔森林中,性情兇猛,以野兔、鼠、小鹿、鳥為食,不適合家養。今年8月底,松江區野生動物保護站送來一隻豹貓,原來是被家養的,後來主人不想養了,便將它送到野保部門,最終被上海動物園收容。還有一隻被收容的藪貓,是公安部門、綠化市容部門等在聯合執法中查處的。其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在野外已瀕臨滅絕,同樣兇猛不適合家養。
據介紹,被收容動物都會經過一套收容程序——先要經過一個月檢驗檢疫,受傷的動物還會接受救護和治療。健康或痊癒的野生動物,若是屬於上海本土的或能適應上海生存環境的,就會放歸放飛;如果無法在野外生存的,便養在園內進行風土馴化保護。
野生動物出沒說明生態變好
為何今年被收容的野生動物這麼多?園方表示,這說明生態環境越變越好,許多出沒野外的動物出現在有植被、有溼地的城市裡;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增強,更多非法出售野生動物行為因舉報受到執法部門懲治。
今年以來,上海動物園接連收容9隻貉,都出沒於居民區附近。九月、十月候鳥遷徙期,本來行蹤隱秘的珍稀鳥類仙八色鶇,多次在上海沿海林地被鳥類愛好者看到。這段時間,上海動物園收容了3隻市民送來的仙八色鶇,其中兩隻沒有受傷,在園內飼養一段時間後,放歸大自然。還有一隻左腳骨折的仙八色鶇傷勢嚴重,沒能救活。市民送到動物園的鳥兒中,有不少夜鷺、白鷺等上海本地鳥,它們或是受傷被人撿到,或是誤闖居民家中,這些鳥類接受救治後會被直接放生。
食物、場所是收容最大問題
儘管動物園對收容動物來者不拒,但也面臨不小壓力。「食物和場所是最大問題。」園方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鳥類和蛇龜類居住密度較高,食肉動物每年還要花一筆可觀的飼料費。
市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表示,在收容救護的野生動物中,市民舉報、飼養逃逸、主人遺棄等人為因素佔一半左右。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需求,間接造成違法運輸野生保護動物入境、跨省市倒賣現象增多,這些經過非法交易的野生動物被查獲後很難回到原棲息地。目前的收容救護工作正是為這類違法行為「兜底」,在有限環境中減小對野生動物的傷害。
專業人士提醒,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無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繁殖的,只要沒有相關部門的批准,都是禁止個人買賣的。寵物愛好者不要因獵奇心理購買異類寵物,大多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並不適合家養。對於誤闖人類生活領地的野生動物,上海動物園建議「儘量減少幹擾」,若影響正常生活,可尋求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