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劇評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話劇《我愛桃花》

2021-02-08 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



歲末,由張國立執導,張鐵林、 張博、高曉菲主演的話劇《我愛桃花》全國巡演第一站第一場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



該劇結構巧妙,布景唯美,舞步妙曼,但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其戲劇結構。


《我愛桃花》創作靈感來源於唐傳奇《馮燕傳》,故事概括為:


「話說唐朝時,漁陽人馮燕與牙將張嬰的妻子(劇中名為「如花」,《馮燕傳》中沒有名字,後文不在備註)私通。某日兩人正私會,張嬰卻醉酒回家。馮燕慌忙躲起,不覺把頭上巾幘落在床中。馮燕示意如花取巾幘,誰料她會錯了意,以為他要拿刀殺張嬰。


如花欣喜若狂,將丈夫腰間的刀遞給他。馮燕卻心想天下竟有這等惡婦,不念一絲夫妻情義,遂一刀將她殺死。


最後,這則故事有一個中國式的傳奇結局,張嬰被官府當作殺妻兇手抓走,快要定罪時,馮燕不忍,出來自首,後被赦無罪,被稱為『奇俠』。」



這則故事在今人看來,馮燕的選擇實在無法理解。以今人視角,去看待同為唐傳奇故事中的聶隱娘、紅拂女,也會無法理解他們的抉擇,畢竟一千多年了,人們的看法、觀念改變了太多太多,因此,當侯孝賢拍《刺客聶隱娘》、王小波寫《紅拂夜奔》時,都對原來的唐傳奇故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現代性。相信編劇鄒靜之在讀到《馮燕傳》時,也產生了諸多疑問,馮燕如此行徑,殺人不僅不需要償命,還被人稱作「奇俠」(原文是真古豪矣),真是咄咄怪事。



那如果接了刀的馮燕是一個現代人,他會作何抉擇。於是,編劇設想了幾種可能,而這幾種可能,像極了編程中「if語句」,每一次if可以概括為:馮燕接到刀後,如果.則.


巧妙的戲劇結構初步達成。

但這還不夠,如果只是單純的把幾種「if」演出來,就不像一部完整的戲劇了,更像是一齣戲劇表演練習課而已。於是,編劇將整部劇做成了戲中戲,馮、張、如三人的唐傳奇故事,是劇團排的一齣戲,飾演馮燕、張嬰、如花的三個演員,如類似戲中戲般,有著不同的感情難題。三人有著各自的家庭,如花的演員和馮燕的演員如戲中戲般,保持著情人關係,張嬰的演員,對待感情的態度,也和戲中戲裡面一樣,難得糊塗,對於現實中愛人的婚外情,視而不見。


在面對不同抉擇造成的不同結果時,各人因自己的人生際遇,因各自的感情難題,分別做出了不同的假設,於是「if程序」進入了新的假定中,共四次:
1、馮燕接到刀後,如果殺了如花,則——
2、馮燕接到刀後,如果殺了張嬰,則——
3、馮燕接到刀後,如果殺了自己,則——
4、馮燕接到刀後,如果把刀放了回去,誰也沒死,則——


經歷了四次循環後,無論是如花的演員,還是戲中戲裡的如花,終於明白了,馮燕並不愛她,如果他愛她,是沒有把刀放回去的選項——要麼殺了張嬰,為了愛情佔有她;要麼殺了自己,殉了這段不道德的情緣;甚至,馮燕不堪重負,一時衝動,想通過殺了如花,結束這段感情,愛情也是可能存在的,唯獨把刀放回去,裝作無事發生,是不可能存在愛情的。惡意一起,不想著做了斷,裝作無事發生,妄圖繼續維持三年以來的情人關係,享受偷人的樂趣,享受床笫之歡,如此抉擇,無疑,愛情從來就沒出現過。


戲劇結構之外,舞臺的布置、燈光及轉場也十分出彩。


圖片來源於:張國立微博


話劇《我愛桃花》的舞臺很是簡樸,一張床、一席靠椅、一個箱子,僅此而已。但簡單的舞臺設計,給了演員更多的發揮空間,劇中出迎、送別等一些動作,全都是通過演員生動的表演展現出來的,張鐵林老師演繹得尤為出彩。同時,布景方面,隨著人物心態的改變,桃花時不時的落下,燈光也時而溫暖,時而肅殺,時而寒氣逼人。在戲劇衝突最強烈的一幕裡,馮燕和如花作別,準備告別這段關係,輕盈的白色綢布出現,將舞臺上所有的道具都吊走了,一切都沒了,舞臺上,只剩下空蕩蕩的二人,一切是那麼的安靜。


常看戲劇的朋友應該也感覺到了,話劇《我愛桃花》,和賴聲川導演著名的話劇《暗愛桃花運》的有多處相似之處,同樣都是關於婚外情的故事,也同樣有著戲中戲的內容,甚至,話劇《我愛桃花》中,出現的略顯突兀,卻很是唯美的舞蹈,也很像《暗戀桃花源》中尋找劉子驥的女子,不知是巧合,還是主創有意為之,致敬經典。


最後,談談「桃花」這一意向,想起來十分晦澀,細細品來,反而沒那麼複雜。筆者認為,「桃花」指得是露水情緣中的「激情」,不必負責,對應《詩經》中著名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麼理解,也沒什麼問題。馮燕的演員大喊「我愛如花」時,他認為他愛得是「如花」這個人,但其實,他愛得只是自己的欲望,愛得只是桃花的美豔罷了。

對於婚姻,對於一段感情,沒有了爭吵,沒有了愛情,甚至沒有了得失心,人便總會想著去尋得一處寄託。寄託呢,終究也只是寄託,並不會是愛情,當一切挑明的時候,偷人帶來的片刻歡愉,也會一點點隨之抽離。而身陷旋渦的三人,甚至沒辦法苛責對錯,若要怪,便只怪,那年陽春三月,桃花開得如此旺盛,漫山遍野,紅豔豔的,映灼在眼前人的眸子裡,像極了愛情。




相關焦點

  • 九首桃花詩詞: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耀眼的令人痴凝,絢爛的讓人迷失。那花似那人,當真是灼灼其華,甘願為其燃燒一生。那一朵桃花從此成為心口的硃砂痣,哪怕多年之後再無當初芳華,但也足以蓋過曾經或以後的那道傷疤。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國風 · 周南 · 桃夭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 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你可知其背後的深意?
    桃花朵朵第一章以嬌豔怒放的桃花比喻即將出嫁的女子擁有著充滿生機活力的美。「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便交代了她結婚的時令,是桃花盛開的時候,也就是春天。我們需要知道桃樹的一個特點,它是先開花再長葉的。「夭夭」一詞,意蘊豐富。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怎麼回事?成語逃之夭夭與桃之夭夭什麼關係
    桃之夭夭不是那個逃之夭夭,那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其實他倆是諧音,後來人借用為「逃之夭夭」,形容逃跑的飛快。其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女子結伴在桃園裡賞桃花,她們一邊讚美著樹上鮮豔的桃花,一邊相互打趣。一個女子指著茁壯的桃樹,對那還未出嫁的同伴說:「看,這桃樹多像你。這些豔麗的桃花,正像你的年輕美貌。我猜有年輕的男子就像喜歡這桃花一樣喜歡你,在等著迎娶你呢。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十二首經典桃花詩詞欣賞
    關於桃花,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優美詩詞,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桃花詩詞欣賞與君共賞。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個美好的春天,欣賞桃花給我們帶來的春日美景。《桃夭》-- 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這兩個例子,一個將野外亭子裡的花朵和柳樹比作除妻子之外的其它女子,一個將「春宵一刻」引申,貼切得讓人無法反駁,以致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詩的原意。與這兩個詞句相比,本期筆者這個成語的誕生更是有些無釐頭了,它就是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逃之夭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場大展詩意了五月的松江!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場大展詩意了五月的松江!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桃之夭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中最唯美的12句,值得收藏
    我本人很喜歡詩經,古人對待感情的那種含蓄與忠貞,讓人為之嚮往與感動。《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有許多描寫愛情的詩篇。膾炙人口,美不勝收。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心情。即使我不去,你難道就不讓我知道你的音信?青青的是你的衣佩,悠悠的是我的思緒。即使我不去,你難道不能主動來?我在城樓上來回踱步,一日不見,就像隔了三個月。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宋茜(飾孫藝荷),某公司的金牌製作人,上海人,有顏有錢有魅力,這樣一位優秀的現代女性,因為愛上了一個有百度百科的人,而變得小心翼翼。宋茜與張昊唯的愛情,宋茜愛的遷就,愛的沒有自我。最後,宋茜消磨了自己對張昊唯的信任,才敢直面張昊唯,告訴他:「我愛你,但我討厭愛上你的自己!」女人,最大的懂得,不是成為別人喜歡的女人,而是成為被自己喜歡的人。愛人七分足以,餘下三分愛自己。
  • 金牌劇評人|話劇《我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紅
    話劇《我愛桃花》以一個「戲中戲」的嵌套結構,巧妙地讀解了古人與現代人,對待婚外戀情的態度,在戲謔與荒誕中透析人性。「薄命的人啊,可是命兒薄,自己的名字自己叫。」《我愛桃花》中,「桃花」便是人自然欲望的化身。馮燕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我愛桃花」,隱含著的,是對欲望的追逐。但在社會文化的壓力下,過盛的欲望會被規則約束。欲望被規則驅趕著,只能選擇被迫「逃離」。隨著矛盾的一步步升級,馮燕在接過刀時,就已明白這刀一旦拔出,就註定見血。就算不殺人,也只能把天下的桃花都殺盡了。
  •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神武4》手遊選美大會火熱報名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神武4》手遊多元互動玩法「選美大會」盛裝啟幕,魅力比拼、花式應援同步解鎖,期待每一位神武少俠前來體驗。與此同時,《神武4》手遊跨平臺新服「龍的傳人」也於5月19日火爆開啟,「昕計劃」萌新福利、七日登錄、分享有禮等新服活動獎勵加碼,助力萌新少俠飛速成長。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你無能?是你偷懶吧。」林峻懷裡的若素撇撇嘴一針見血直指出白狗諦聽的軟肋。呃,大白狗呆滯,露出驚愕外加臉紅的表情。幸虧它是一隻狗白毛掩蓋下看不出來。真是個聰明丫頭。雖不是全中,也是不遠了。林峻低頭大臉摩挲著若素的鬢角,留下一串細碎的吻。
  • 古風句子‖世人皆唱桃之夭夭,見你才知灼灼其華
    世人皆唱桃之夭夭 , 見你才知灼灼其華。The world is singing peach's young, I met you to know the burning.遇見你的眉眼,如清風明月。月光斜長,斑駁的花影繞上房梁,順牆壁的稜角和溝壑徐徐向上蔓延,如同我肆無忌憚瘋長的思念。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美哭200萬人的漢服婚禮有多驚豔?
    不少婚慶皆大歡喜地開場,你爭我吵地收場,成為夫妻雙方終生的噩夢。是時候著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了!且看B站小姐姐「靜知時歲」給我們演示一場集美麗及儀式感於一身的漢服婚禮。0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為更好地籌備漢式婚禮,「靜知時歲」首先進行的是婚服的選擇與搭配,主婚服選擇了「灼灼其華」的蟒炮和大衫霞帔,新郎主婚服則為明朝翰林被特恩的鬥牛圓領袍。
  • 「桃之夭夭」本是讚賞美女,為何成了「逃之夭夭」?古人腦洞太大
    「逃之夭夭」,是一個很多見的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犯了錯的人,狼狽逃走的樣子。在漢語詞庫中,還有一個詞是「桃之夭夭」,它和「逃之夭夭」只一字之差,但因不太常使用,所以就有一些人都將其看成是「逃之夭夭」的誤寫。
  • 十裡桃花,灼灼其華,回眸一笑,絕代風華
    一、雨紛紛,舊故裡草木深,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二、一味相思豆,一柱香懷夢,一段夙事未了情,一抹情深思淺淚。凝眉處,你透出一縷哀傷,魂斷彼岸,抹不掉前世的愛恨纏綿,一滴淚,淚落夢婆湯,只為輪迴,只為觴。
  • 直播、桃花、微戲劇節目,山東青島開啟「雲」賞桃花村模式
    2020年4月8日,山東青島,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王臺鎮「蜜桃村」徐村開啟「雲」賞桃花村模式,通過直播+桃花+微戲劇節目,把徐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生態美景搬上了網絡直播平臺,引得網友們紛紛點讚。山東青島,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王臺鎮「蜜桃村」徐村開啟「雲」賞桃花村模式,通過直播+桃花+微戲劇節目,把徐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生態美景搬上了網絡直播平臺,引得網友們紛紛點讚。山東青島,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王臺鎮「蜜桃村」徐村開啟「雲」賞桃花村模式,通過直播+桃花+微戲劇節目,把徐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生態美景搬上了網絡直播平臺,引得網友們紛紛點讚。
  • 灼灼其華
    灼灼其華--寫在孝義市文化館「律之韻」合唱團獲得金獎之際作者:褚晨光這是一個盛夏的季節
  • 詩畫尋芳│桃之夭夭
    這一時節,春雨綿綿,桃花盛開,黃鸝鳴唱,五穀盛長,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桃是源自中國的古老樹種,也是最早的觀賞花木之一。《山海經》中記載夸父追日,臨死前擲杖化為桃林,給後人福澤。桃與桃花在詩歌中出現始於詩經。「投我以木桃,抱之以瓊瑤」,「何必穠以,華如桃李」。當然最著名的還是《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 《大秦賦》中嫪毐念詩句「桃之夭夭」來討趙姬歡心,編劇挺有水平
    歡喜,是因為劇中的服化道,都是極考究的;而讓人「頭疼」的是,嫪毐為何遲遲不下線?不過,客觀來說,這真的不能太怪編劇。歷史上的嫪毐,真的不止受寵一兩年。雖然史書只記載了他卒於公元前238年,並沒有交代他的出生日期,但他和趙姬共生養了兩個孩子,還被封為了長信侯,可見他在秦朝確實是留下過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的。一個沒什麼軍功、出身平平的普通人,為何能如此受寵?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古人以桃花入詩不少,崔護《題都城南莊》詩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其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成為膾炙人口流傳最廣有關桃花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