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不是那個逃之夭夭,那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其實他倆是諧音,後來人借用為「逃之夭夭」,形容逃跑的飛快。
其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女子結伴在桃園裡賞桃花,她們一邊讚美著樹上鮮豔的桃花,一邊相互打趣。
一個女子指著茁壯的桃樹,對那還未出嫁的同伴說:「看,這桃樹多像你。這些豔麗的桃花,正像你的年輕美貌。我猜有年輕的男子就像喜歡這桃花一樣喜歡你,在等著迎娶你呢。
同伴羞紅了臉,她指著桃樹說:「我看這些枝繁葉茂的桃樹,像你才對。它們就像你一樣茁壯健康。等這些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圓的桃子時,就更像你了,像你生了許許多多健康活潑的孩子,滿樹的桃子熱熱鬧鬧,如同你和孩子們其樂融融的樣子。
來桃園裡賞桃花的人,聽見這兩個女子互相打趣的話,就哈哈笑了起來。
這兩個女子見悄悄話被人聽見,羞得趕緊牽著手,從桃園裡跑掉了。那看花的人就笑道:「這兩個女子,居然逃之夭夭,一眨眼的工夫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這個成語典出哪裡呢?
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