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士兵戰死後,留下的妻妾怎麼辦?朱元璋的做法讓劉伯溫很不滿

2021-03-03 無風起念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女子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下的,大部分情況只能夠依附男子生活。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之中,倘若一個女子失去了丈夫,那麼日子將會非常艱難。

也就是說,倘若戰爭到來的話,死去一個士兵,那麼毀掉的就可能是一個家庭。因此,為了穩住民心,統治者必須妥善安排這些士兵的妻妾,才能夠讓士兵們願意為其衝鋒陷陣。顯然的,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便想到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在明代劉辰所著的《國初事跡》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朱元璋每次派軍出戰的時候,就會把作戰將士的妻子組織到一起,然後統一照顧。當然,朱元璋這麼做是需要理由的,其對外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他不希望士兵出去打仗的時候還要操心家中的人,想要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其實朱元璋也是有私心的,他害怕有人背叛,因此想要徹底掌控這些士兵,將他們的家人當作是自己手中的籌碼。倘若有人敢動歪腦筋亦或者是選擇了投降,那麼他的家人自然也就很難安然無恙了。當然,雖然朱元璋是有一定的私心的,但是他對這些將士們的妻妾還是比較重視的,至少保證了她們吃穿不愁。

不過,戰爭總是非常殘忍的,當很多士兵因為戰爭而去世的時候,他們的妻子便成為了寡婦,並因為惺惺相惜而逐漸成為一個集體。因此,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戰爭,朱元璋的軍隊中還出現了寡婦營。

根據史書記載,寡婦們一般是不能夠出這個營地的,而其它人也不能夠隨意出入,從而保證了這些寡婦們的安全。顯然的,朱元璋在這方面是用了心的,也因此而讓那些活著的士兵感到安心。他們經常歌頌朱元璋的行為,並為自己妻妾的未來感到安心。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士兵們外出打仗的時候,總是心甘情願地為朱元璋賣命。

然而有一年,南京發生了一場非常嚴重的旱災。劉伯溫對這件事情進行了佔卜,並得到了自己的答案,他告訴朱元璋,這是因為數萬陣亡將士的妻子在營中長期的積怨所成,陰氣聚集,所以大旱。

倘若想要化解這個災難,就需要解散寡婦營,朱元璋聽了之後,深信不疑,所以便解散了寡婦營,並讓這些寡婦得以選擇自己的未來,到底是重新嫁人還是投奔父母親人。

不過,對於那些投降的士兵的妻妾,朱元璋可沒有手下留情,將她們都發配了。不過,做完這一切之後,南京大旱的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朱元璋見到此情此景,覺得都是劉伯溫亂說話,於是便將其罷了官,讓他當回了普通老百姓。後來,北方統一的時候,朱元璋才讓劉伯溫重新回來。

參考資料:

《明史》

《國朝獻徵錄》(卷9)

《中國名人傳-劉伯溫》. 鍾文出版社,2005年3月.

相關閱讀:

👇 

劉伯溫所著《燒餅歌》對2021年有何預測?「健康隱患」依然存在?

👇 

相關焦點

  •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其後人的?
    劉伯溫和朱元璋這對君臣,似乎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猶魚之有水」的和諧,反而因為帝權和臣子之間的矛盾,兩人還存在著不少齷齪,甚至於劉伯溫之死,後世也多認為是朱元璋在幕後主使的。剩下的二子劉璟下場也沒好到哪裡去,雖然在劉璉死後的次年,胡惟庸就因為驕橫跋扈,觸及到了朱元璋逆鱗而被處死,但劉璟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朱元璋死後不久就爆發了明室內亂,燕王朱棣搶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自己做了皇帝,而劉璟又是堅定的「擁建文派」,如此一來,朱棣自然不可能放過劉璟的。
  • 朱元璋問劉伯溫,朱家是否可長久?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是何意?
    劉伯溫是在明朝建立過程中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幕後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可以說是功勞頗大。在民間,關於劉伯溫的傳說比比皆是,均是關於他神機妙算的故事。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他的相關預言作品,叫做《燒餅歌》。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對話傳說劉伯溫在大明建立後,推算出朱元璋必定會對開國功臣進行清洗,為了明哲保身,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辭官,要求退隱山林。而朱元璋對這個神機妙算的軍師也是十分的忌憚,在幾番推脫後,朱元璋答應了劉伯溫的請辭。臨行之際,朱元璋要求劉伯溫為大明朝推算國運。
  • 一統江山劉伯溫:分明是明朝開國元勳,卻為何落得晚景悽涼?
    然而在明朝的建立過程當中,還有一位非常出名的謀士。他通曉經文歷史,在兵法方面也很有研究,是明朝建立過程當中功勳赫赫和一位謀臣。但是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後,這位開國元勳卻落到一個非常悽涼的地步,這究竟是為何呢?
  • 才華橫溢的劉伯溫為何被多次打壓?這恰恰看出,朱元璋心機有多深
    等到明朝建立之後,他手下已經有了一批能臣,其中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等人專文,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等人擅武。在這些臣子中,最出名的人就是劉伯溫,他在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但是明朝建立後,他是開國功臣中得到的賞賜最少的,官職也不是最高的。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對底下的人論功行賞,劉伯溫作為開國功臣,被封為誠意伯(伯爵),歲祿200石,官職是御史中丞,御史臺的副長官,雖然聽著很體面,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實權,空有一個頭銜罷了。
  • 朱元璋軍中的奇人異士,除劉伯溫外,還有一位道人,一位仙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轉戰大江南北、問鼎天下之時,曾招攬了不少的奇人異士,他把這些人放在軍中,以窺探天意。其中,有不少儒、佛、道三教之人。朱元璋手下最著名的奇人就是我們熟悉的劉伯溫,時人敬佩劉伯溫的才華,甚至將其與三國時料事如神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
  • 劉伯溫的職場遭遇:朱元璋為什麼只封劉伯溫為誠意伯?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劉伯溫被元朝封為起用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從七品。後來,劉伯溫被提升為行樞密院經歷,從五品。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六月,明朝軍隊佔領應昌的消息傳到京師,文武官員紛紛前來拜賀。沒想到朱元璋卻令禮部貼出榜文,禁止曾經在元朝當官的人拜賀,「嘗仕元者不許稱賀」(《明太祖實錄》)。同年七月,劉伯溫被朱元璋免去御史中丞的職位。
  • 神算劉伯溫,真的是朱元璋殺死的嗎?答案或許有些意外
    ——劉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基字伯溫,如今我們叫劉伯溫順口了。作為明朝建國的功勳之一,劉伯溫有著非常強的實力,他頂級的謀略,為朱元璋能統一天下作出了很大貢獻,是明朝的開國元勳。
  • 神機妙算劉伯溫,成就了朱元璋,卻唯獨對自己的命運無可奈何
    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是世人們專門用來稱讚那個劉伯溫才能的一種說法,和諸葛亮一樣,劉伯溫也有平定天下的能力,他平定的那個天下是明朝,他輔佐的那個君主是朱元璋。朱元璋算是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當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因為從他的背景來看,朱元璋最初也只是一個乞丐,和高高在上的帝位有十萬八千裡之遙。
  • 劉伯溫說大明朝遇順則止 朱元璋竟做起了拆字遊戲 結果大錯特錯
    劉伯溫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據說而已。但有人信啊,因為從明朝開始,就有人記載著他的諸多神跡!比如,南京修城牆,最高處達21米。看起來是固若金湯啊。朱元璋很得意,跟劉基講,你看你看,這哪個人能爬得過啊?
  • 劉伯溫臨死前為子孫留下了11字遺言,卻難保兒孫平安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這一句講的諸葛亮的能力能夠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則能夠幫助朱元璋一統江山。可見劉伯溫的能力有多強。 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人。人稱劉青田。精通象緯之學,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
  • 朱元璋做了個惡夢,劉伯溫解夢:三天內必有好消息,果然應驗
    而朱元璋是一位嗜殺的統治者,愛用酷刑,作為朱元璋的謀臣,這一點顯然不符合劉伯溫的為政思想,但又不能太直接的指出朱元璋殘酷。所以劉伯溫見縫插針的勸諫朱元璋買善,寬柔的對待臣民,利用自己的謀略拯救要被受罰的人們。
  • 劉伯溫所著的兵書《百戰奇謀》有多厲害? 為何朱元璋多次搶之
    為何朱元璋多次搶之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還鄉的大明軍師、誠意伯劉伯溫病危,臨終前對守候在身邊的兒子劉璉、劉仲景說:我死後擔心會給家裡留下禍害,我寫的兵書《百戰奇謀》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沒有找到傳人本想   原標題:劉伯溫所著的兵書《百戰奇謀》有多厲害?
  • 劉伯溫臨終前,為何送一籮筐魚給朱元璋?對方17年後才明白含義!
    劉伯溫被人譽為明朝「小諸葛」,他一生為大明貢獻了很大功績,最早時候跟隨朱元璋起義,東徵西伐打江山,之後開創了明朝。
  • 劉伯溫去世後, 朱元璋命令部下鋸掉了棺材頭, 他為何要這樣做?
    朱元璋是我國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明朝的開國皇帝。他自尊心極強,並且疑心也是很重的。在我國古代不論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君王,多多少少都不會完全信任自己手下的人。這也讓那些常伴君王左右的人,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提心弔膽的。
  • 為什麼劉伯溫已經告老還鄉,朱元璋還是不願放過劉伯溫?
    我們都知道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他輔佐朱元璋建立帝業,功勞卓著,可謂是大明王朝立世的賢臣,他雖然不居高位,但是在明廷的地位上來說是顯赫的,個人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作為一個擁有乾坤治世能力的賢臣,他意識到了朱元璋為了權利要開啟殺伐之路,後續以退身而自居,但是卻仍然沒有善終,那麼為什麼劉伯溫已經告老還鄉,朱元璋還是不願放過劉伯溫?第一,朱元璋希望皇權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選擇了冷血誅功臣。
  • 劉伯溫揶揄朱元璋,出上聯: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帝的下聯經典
    歷史上,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元勳,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劉伯溫無疑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而他有一個毛病就是心氣高。劉伯溫幫朱元璋打下了江山,聽到民間給予的評價後,認為自己的作為應當比諸葛亮還高,還曾親自去諸葛亮的武侯墓一探究竟,這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 劉伯溫死後留一石碑,兩百年後被人發現,預言日本侵華戰爭
    而大明開國功臣,劉伯溫與諸葛亮齊名。在一些人的心中,他甚至遠遠的超越了諸葛亮。因為他能預言未來,在死後的兩百年,他的預言被一一應驗。他自己就曾說過,「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可見其對自己的自信。古人把對自己最高的褒獎就是比肩諸葛亮,而劉伯溫認為自己甚至要比諸葛亮強上百倍。劉基,字伯溫,大明開國元勳,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且聽老黃為你試作辨析。
  • 系列九:朱元璋突然手舞足蹈,劉伯溫獻計巧救雕花匠,隱藏智慧
    冷酷無情朱元璋據說,朱元璋患過天花,留下了一副麻臉;他的下巴稍長,額骨稍凸。朱元璋稱帝後召丹青高手給自己畫像。第一個進宮的畫師十分認真,把像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和真人一樣。朱元璋看到自己丑陋的形象,頓時大怒,把畫師推出去斬了。
  • 朱元璋下令把劉伯溫的棺材頭鋸掉,露出六個字:開棺見屍者斬!
    朱元璋,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