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和朱元璋這對君臣,似乎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猶魚之有水」的和諧,反而因為帝權和臣子之間的矛盾,兩人還存在著不少齷齪,甚至於劉伯溫之死,後世也多認為是朱元璋在幕後主使的。
在史料中記載,劉伯溫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和次子劉璟,由於自己時刻籠罩在這陰謀詭計之中,所以劉伯溫臨死前,遺令二子日後皆不得參與政事,做個閒暇散翁,方能保一家平安。
但一旦上了政治這艘船,要下來可就不容易了,在劉伯溫洪武八年去世後,僅僅兩年後,其長子劉璉就出任江西參政,同年被胡惟庸黨脅迫,墮井而死,年僅三十一歲,至於胡惟庸脅迫劉璉什麼?或許是要他加入自己的黨派,可劉璉不從而被暗殺。
剩下的二子劉璟下場也沒好到哪裡去,雖然在劉璉死後的次年,胡惟庸就因為驕橫跋扈,觸及到了朱元璋逆鱗而被處死,但劉璟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朱元璋死後不久就爆發了明室內亂,燕王朱棣搶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自己做了皇帝,而劉璟又是堅定的「擁建文派」,如此一來,朱棣自然不可能放過劉璟的。
和其父劉伯溫一樣,劉璟在靖難之役時由於不受建文帝重用,於是脫離朝廷告老還鄉,在家鄉種田為生,可惜匹夫無罪,劉璟作為功臣之後,才能讓朱元璋也讚賞不已,在朝廷上深有名望,這樣的人一旦拉攏過來,那朱棣的帝位就更穩固了。
於是朱棣就強召劉璟進京,結果反被劉璟一陣指責,盛怒之下的朱棣將劉璟打入詔獄,在獄中自縊身亡,享年五十二歲,不過考慮到後來的大學士解縉之死,所以劉璟被害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在第一代誠意伯劉伯溫死後,誠意伯爵位足足空了十六年,才由其長孫、劉璉之子劉廌繼承,但僅僅不到一年,劉廌因罪被剝奪爵位,流放邊疆,後雖赦免罪行,但誠意伯爵位也沒有給他恢復,而是一直空缺下來,直到明嘉靖年間才由劉廌六世孫承襲誠意伯爵位,此後一直到大明滅亡,誠意伯爵位才徹底廢除。
可見在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對他的子孫並不太好,甚至於劉璉的被害,或許也是朱元璋要用來處置的胡惟庸的一顆棋子而已,而在朱元璋、朱棣兩代帝王的施政下,劉家也失去了爵位達一百四十年之久,不過由於劉伯溫、劉璉、劉璟的先後身死,劉家的政治影響力蕩然無存,雖然聲名不顯,至少也保住了家族延續,不像胡惟庸、李善長、藍玉那樣被抄家滅族,足見劉伯溫的先見之明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