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太子形象為何成於佛教,而盛於道教

2021-12-29 鯤江鄉

哪吒作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著名人物形象,婦孺皆知,深受大家的喜愛。「頭戴乾坤圈,臂繞混天綾,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哪吒傳奇),這是人們印象中哪吒的經典形象。其實,哪吒的這一形象,歷數朝演變,經過眾多名家和文學作品錘鍊,至明代臻於經典。下面先看看哪吒形象的形成歷程。

哪吒,本是印度佛教中的一個神,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哪吒」是梵文Nalakūvara之音譯,初譯作「那吒」,元代時方更名為「哪吒」。

初唐長安大興善寺不空和尚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首次出現哪吒的名字:「其塔奉釋迦牟尼佛,教汝若領天兵守界擁護國土呵護吾法,即擁遣第三子那吒捧行莫離其側。」「毗沙門天王」為梵文之音譯,即居四大天王之首的多聞天王,他是佛教的護法神、財神和武神。

在不空翻譯的另一部佛經《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中,也有少數描述涉及哪吒,如「昔防援國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隨天王」、「爾時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 等。

這些描述雖然簡略,卻是哪吒神話傳說的發展源頭。在這些記載中,哪吒隨其父兄一道守護國界,擔負著保護神的作用。

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中所記載的三太子故事被寫進筆記小說中。如鄭綮《開天傳信記》便載有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故事雖簡單,且沿襲痕跡較明顯,但可看出,哪吒作為神話人物,已在當時為人們所稱道。

哪吒傳說中幾個較新奇的故事情節,可在佛經及其他典籍中找到原始出處。

哪吒與東海龍王三太子搏鬥抽龍筋事,在《秦並六國平話》卷中、《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中以及《古今圖書集成》等中都有類似記載。

哪吒誤射石磯娘娘之徒碧雲童子事,與《佛本行集經》中悉達太子彎弓射箭有異曲同工之妙。

哪吒傳說中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剔骨剜肉一節,也可在《雜寶藏經》中見到類似記載,其中小王子跟哪吒一樣,同為7歲。《五燈會元》也載:「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現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

至於蓮花化身之事,在漢譯佛經中更為常見。

宋代佛經中有不少關於哪吒故事的記載,如在《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密庵和尚語錄》、《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中,已有哪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等情節,並出現「捆繡球」、「混天綾」等兵器,形象較此前飽滿。

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雜劇,首次將哪吒搬上戲曲舞臺,說其為降妖大元帥,出馬戰鬥時「三頭颭颭,六臂輝輝」,威風凜凜。

元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有「哪吒太子」條,編者在參照佛經的基礎上,加以更多的想像,寫了一個較完整的哪吒傳說,其所描寫的哪吒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勇將軍:「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為哪吒形象定型的最早依據,主要故事雖然簡略,但情節基本完備。

《西遊記》第四回描寫道,哪吒「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來打」。這一形象,與《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二郎神醉射鎖魔鏡》、《西遊記雜劇》相比,雖然模樣有些走形,新添了劍、刀、杵、索和風火輪,但主要法寶繡球得以繼承。

在第五十一、八十三回中講到哪吒「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與元人所寫一脈相承。《西遊記》首次將成年哪吒變為小兒哪吒,給他安上了風火二輪,塑造了一個生動可愛的小將形象。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降魔之說與繡球這個主要法寶在他身上消失了,而另增火尖槍、乾坤圈、混天綾、金磚、九龍神火罩等眾多兵器,把哪吒塑造成一個戰無不勝、除暴安良的神勇小將軍。

《封神演義》進一步豐富了哪吒的形象,作者用了整整三個回目集中筆墨寫哪吒的故事,包括哪吒出世、大鬧東海、誤射石磯、剔骨剜肉、翠屏顯聖、蓮花再生、父子交惡等,並借鑑《西遊記》中「紅孩兒」的經典形象,此時情節和形象更為豐富,最終使哪吒傳說的敘述達到頂峰。

說到底,哪吒會成為道教的大神,主要是道教的造神運動,道教為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與儒教爭鋒,於是把神勇的哪吒列入道教神仙體系,編撰豐滿多彩的故事,抬高哪吒的地位,促進皇家的供奉與民間的崇拜,從而擴大道教自身地位。

乾坤圈——金色鐲子,會變化,可大可小。投擲攻擊,力量巨大,百發百中,可翻江倒海,震蕩乾坤。其色正青,其形正圓,以法天,故其威力可以映月耀日,籠罩眾生(《封神演義》)

混天綾——紅綾,七尺長,能自動捆綁敵人,可翻江倒海,震蕩乾坤。其色正紅,其形正方,以象地,故其威力可以移山倒海,包舉萬物。即使剪斷了也能自動修復。(《封神演義》)

風火輪(火輪)——狀如太極,周轉不已,以明道,故其威力可以追風逐火,生化無窮。雙輪暗藏風火之勢,可踏在腳下作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極快。在西遊記中也是一種兵器。(《封神演義》《西遊記》)

金磚——純金打造,磚形,投擲攻擊敵人。(《封神演義》)

陰陽劍——不同屬性的兩把寶劍。(《封神演義》)

火尖槍——槍身一丈八長,共有兩挺,此借鑑紅孩兒武器。(《封神演義》)

九龍神火罩——太乙真人傳授。罩內騰騰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條火龍盤繞。放出三昧真火。(《封神演義》)

斬妖劍——降妖除魔的寶劍。(《西遊記》)

砍妖刀——降妖除魔的寶刀。(《西遊記》)

縛妖索——自動捆縛妖魔的仙索,像捆仙繩一樣。「縛妖索子如飛蟒」(《西遊記》)

降妖杵——杵是一頭粗或兩頭粗中間細的打擊兵器。(《西遊記》)

繡球兒(八瓣球)——早期有火球的意思。其威力無窮,繡球丟起,山崩海裂。內有十六個頭目,帶領五千瘟陣鬼兵助戰。在諸多早期戲劇小說中都將哪吒看做統帥魔王鬼兵。(《西遊記》《南遊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

九節銅鞭——《南遊記》裡的兵器。

哪吒,作為中國神話中的經典形象,堪與《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水滸》裡的李逵、魯智深相媲美。其鮮明的藝術形象,相信在中國的文學畫廊中始終能熠熠生輝。

本文來源於《簡書》,作者:原來三天溪

如有侵權,請留言指出

相關焦點

  • 哪吒究竟是魔童還是神童,為何成於佛教盛於道教?
    近期因為「造型太醜」掀起爭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了今年暑期檔的爆款,上映1小時29分,影片票房破億,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要釐清哪吒的形象流變,必須從他爹說起。上陣父子兵,哪吒除了幫老爹託塔,就是幫父親帶領一支夜叉大軍,所以,他別號「鬼王」和「夜叉大將」。唐代的宗教書籍裡描述哪吒「惡眼見四方」,跟美少年不沾邊。元代成書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裡,哪吒身高六丈,換算成今天的計量有20米高。元末羅貫中寫《三遂平妖傳》,哪吒「三個頭似三座青山,六支胳膊似六條峻岭,一開口,血潑潑露出四個獠牙」。
  • 神明故事:哪吒三太子的來源與​如何進入道教信仰.
    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了臺灣的哥文道友講述的神明故事,哪吒三太子的來源與如何進入道教信仰。中壇元帥,全稱:"中壇元帥太子爺"、"中央祭壇元帥"、"中壇元帥大天尊",是中國著名道教神仙">哪吒"三太子的神位封號之一;是臺灣道教和民間漢族華人所信奉的重要神靈。在道教中統屬於">五營神將"之首的主帥護法大神。出自道教經典《寶誥大全》記載。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
    道教經典《西升經》裡面有:「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即「我命由我不由天」。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論
    總之,在北宋和北宋之前,哪吒的基本形象是三頭六臂的兇惡夜叉神,佛教忠誠的守護神。哪吒神形象的第一次巨大演化,當在南宋時期。作為毗沙門天王太子的哪吒,其演化是隨李靖演化為毗沙門天王而演化的。李靖演化為毗沙門天王,哪吒自然也就成了李靖之子。哪吒也由印度血統演化為中國血統,實現中國化。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對中國的精神與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 有急事求哪吒——三太子哪吒的祈願法
    大家好,繼續和大家講課,《你還記得故鄉的神廟》第二十三講 今天講三太子哪吒的祈願法。近期大熱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了整個中國,也讓更多的人通過動畫電影中卡通人物哪吒的形象,喜愛上了三太子,對三太子有非常大的興趣。三太子與流行文化的結合,並不是我們中國大陸獨創。
  •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
    道教赫赫有名的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哪吒由來和信仰你了解嗎?說起哪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壇元帥哪吒三太子,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道教神祗(道教護法神)。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被尊稱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玉帝命池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是什麼樣的,看了這個就知道了
    道教經典《西升經》裡面有:「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即「我命由我不由天」。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
  • 中壇元帥大天尊 | 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
    道教經典《西升經》裡面有:「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即「我命由我不由天」。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道教中的「哪吒三太子」。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太子元帥」、「哪吒三太子」,「三壇海會大神」,玉帝加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作為天帥之領袖而永鎮天門
  • 【走進道教】哪吒為什麼叫「三太子」?他老爸也不是皇帝啊!
    :確實,「哪吒三太子」的名號大家都不陌生,但他老爸李靖又不是皇帝,哪吒為什麼被稱為「太子」?在道教信仰和我國民間神話中,李靖俗稱託塔李天王,是著名的道教護法神,為道教三十六神將之一(福建白礁志記載),同時也是中壇元帥哪吒的父親,更是一位在神話傳說中高頻出現的「網紅神仙」。
  • 哪吒太子
    在天湖堂的諸神裡,有一位尊神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太子爺--哪吒,又稱三太子。他緊隨保生大帝左右,護佑著十四牌眾弟子。保生大帝出巡,或者各社答謝平安,宗祠落成,都能看到太子爺的身影,大家尊稱為太子爺公。
  • 哪吒究竟是誰的兒子?從《魔童降世》扒一扒哪吒的身世之謎
    佛經中對哪吒嚼生鐵、擎天地、踩夜叉、多手腳的描述是最好的佐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時期的佛經中,並沒有明確說哪吒是孩童形象。對於其身世也有兩種說法,一為毗沙門天王之孫,另一種說法為毗沙門天王第三太子。由於在唐代宮廷中比較認可後一種說法,因此哪吒三太子的說法佔據了主流。雖然佛教中的諸多雜亂敘述為後世哪吒神話的源頭,但此時的哪吒形象和後世的描述相差甚遠,而其父也是佛教天王,而非有道家背景的李靖。
  • 為什麼哪吒是三太子?三太子的稱呼是怎麼來的?
    哪吒是我國本土宗教道教神話傳說中的一位人物,他被冊封的頭銜有很多,比如三壇海會大神等,人們一般會將他尊稱為太子爺、三太子、善勝童子。 哪吒正是李天王的第三個孩子。 介紹完李天王這個大背景後,再看哪吒為什麼被稱為太子。 太子一詞,最初並不是單單指皇帝繼承人,在商周時期,諸侯、王爺的孩子也可以被稱為太子,直到漢朝時期,太子才正式被確立為未來儲君的稱號,諸侯、王爺的繼承人改稱為世子。
  •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為何不敵外來佛教?
    張道陵被道教信徒奉為「祖天師」,他的後裔張魯在東漢末年漢中建立了道教與政治將結合的政權,張魯依附曹操後,靠著曹魏龐大的人口基礎宣傳道教,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空前的發展規模。可是現今外出旅遊就會發現,道觀總裡冷冷清清,道士大多精瘦如柴,而佛教寺廟裡熱火朝天、香客絡繹不絕,和尚大多肥頭大耳。為何道教就沒落了,不敵外來的佛教呢?
  • 非人哉:哪吒三太子與兩位兄長,金吒木吒哪吒的故事
    #非人哉#不負初心,方得始終愛動漫~本期來繼續分享關於國漫作品《非人哉》中的故事,這次傾醬要分享的「非人家族」,是哪吒三太子與兩位兄長,金吒木吒哪吒的故事。上期傾醬分享了關於哪吒的兩位妹妹,分別是在《非人哉》中已經登場的義妹地湧夫人,以及在《西遊記》中被提及的親妹妹李貞英,這次傾醬來分享哪吒與他的兩個哥哥的故事,一起走進本期的《非人哉》諸神圖鑑之金吒木吒與哪吒。
  • 哪吒——人物全解析
    人物姓名:李哪吒(也譯「哪吒」;《封神演義》等神怪小說裡姓李)人物原型:波斯戰神「努扎爾」、佛教護法神「那吒」(又稱:「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尊稱:太子元帥、金康元帥、羅車太子、哪吒天王、哪吒天尊等(道教五營神將,天帥元領袖,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職位:三壇海會大神、中營金環大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開路先鋒等住所:天宮
  • 朋友圈精選文摘:哪吒鬧海!
    哪吒出生奇異,一身神器,能變化三頭六臂,為蓮花化身,最早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後被道教所吸納,在神仙譜中被歸類為「忠武戰神」之位,屬於武神一系。[1]人物姓名:李哪吒(也譯「哪吒」;《封神演義》等神怪小說裡姓李)人物原型:佛教護法神「那吒」,又稱:「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手捧戟尊稱:太子元帥、金康元帥、羅車太子、哪吒天王、哪吒天尊等(道教五營神將,天帥元領袖,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哪吒職位:三壇海會大神、中營金環大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開路先鋒等種族:天神
  • 「哪吒」之名源於「那吒」
    對,他就是英雄少年哪吒。哪吒的形象人們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名著中「哪吒鬧東海」的故事更是為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不過今人所熟知的哪吒形象多是由《封神演義》所載。那麼這位可愛小英雄的形象和故事又是如何發展形成的呢?      「哪吒」之名源於「那吒」,那吒是一個舶來神的名字。在漫長歲月中,伊朗人與中國人影響並控制著亞洲西部到東部的廣大區域。伊朗和中國土地上的居民在各個時期相互交往通商。
  • 哪吒從何而來?
    哪吒(nézhā),為中國神話人物,有一說源於佛教護法神。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
  • 臺灣臺南新田裡池王宮三太子哪吒,是鴻門(洪門)裡的令公哪吒
    為起到隱蔽隱諱之目的,李自成蓄意將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的英雄人物哪吒,作為自己的化身,巧妙利用道教傳播形式,竭力打造自己為令公哪吒、三太子哪吒、三頭六臂哪吒,也在情理之中。是順其自然、理所當然之事▲臺南新田裡池王宮大順尊王(三曹老爺)李自成神明。
  • 哪吒的身份:從世俗到神明、從孩童到天神
    在這部影片中,小哪吒以獨特的「煙燻妝」形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劇劇情為: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