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暨展望「十四五」系列訪談①
□ 本報記者 吳寶書
主持人:今年是日照銀行成立二十周年。2000年日照銀行成立時,註冊資金1.05億元,資產12.6億元,年利潤25萬元;2020年,日照銀行資產超2000億元,前三季度實現經營利潤31.51億元。對比過去,你們已經非常成功了。古人二十歲稱「弱冠」,請問王董事長,您怎樣看待日照銀行的「弱冠」?
王森:在「冠」之前還有一個「弱」字,雖已成年,體猶未壯。二十年來,我們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各項事業紅紅火火。然而,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對標江蘇的城商行,還是省內的齊魯銀行、青島銀行等,我們都有很大差距。
主持人:今年受疫情衝擊,許多國家、許多行業都面臨巨大的發展壓力,日照銀行是如何應對疫情大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
王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30日,日照銀行就為生產消毒產品的國美酒業(浮來春)集團增加5000萬元基準利率的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迅速擴大產能提供支持。2月8日,我行又聯合市工信局提供首批10億元的緊急融資額度,專門支持與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相關的企業。3月底前,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日照銀行又把8億元的支小再貸款全部注入到小微企業發展中。日照銀行疫情防控期間的新增授信額度居日照市金融企業第一。
主持人:服務地方經濟是國家成立城商行的初衷。日照銀行初創時資本金有限,是怎樣支持實體經濟的?
王森:回顧日照銀行二十年來的發展經驗,最成功的一條就是: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一心一意和實體經濟共成長。
今年日照市關於汽車行業的標誌性新聞有兩個:一是7月16日,首批1100輛日照產中興「領主皮卡」通過日照港發往海外;二是長城汽車日照整車生產基地的試製車目前已下線,即將全面投產,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
地級日照市成立時工業基礎非常弱,在地方支柱經濟的汽車和鋼鐵產業的發展中,日照銀行盡了最大努力。
主持人:聽說在和長城汽車談判時,長城汽車曾對日照銀行的參與持懷疑態度?
王森:2018年11月7日,市裡到長城汽車對接項目建設,日照銀行相關負責人隨同前往,自我介紹時,長城汽車財務負責人突然問:「日照銀行能支持這麼大的項目?」我們的同志趁機推介:日照銀行是日照土生土長的銀行,在日照三十多家銀行中,市場份額近28%。聽到這個比例,對方給予5個字的評價:「的確很厲害!」
2019年1月,長城汽車日照基地開工。11月,向我行提出10億元貸款授信,同時也向其它銀行提出申請,還附加了一個期限:12月底前。
「機制活、決策快、效率高、服務好」,日照銀行的體制優勢立時凸顯。可10億元,不是一個小數。更重要的是,如果同意這個申請,根據監管要求,日照銀行要按相應比例增加普惠金融貸款。這10個億,不僅是一筆金融業務,更代表著日照「雙招雙引」的金融環境。該走的程序一道也不省,該審的材料一份也不少。12月26日,敲定授信方案。我們是日照長城汽車提出貸款授信後,唯一承接的銀行。後來,我行又向日照長城汽車項目旗下的智能科技、領動、領航、領勝等提供5億元授信。
主持人:在中興汽車項目落地中,日照銀行又是怎樣做的?
王森:2017年9月,日照中興汽車公司註冊成立,需要貸款5個億用於項目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申請項目貸款必須出示土地證、規劃用地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日照中興汽車項目剛落地,四證不全,且一時沒有足夠抵押資產,意味著在國有銀行貸款機率是零。為支持項目落地,我們立即拿出預案,「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專門針對項目貸款會商,在嚴把風控前提下,最終以流動性資金貸款方式破解了難題。
主持人:鋼鐵業是日照的另一個「千億元產業集群」,也是從零起步?
王森:2003年,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剛成立,就趕上國家對鋼鐵行業嚴厲的產業調控,企業資金壓力驟增。我們及時為其發放了第一筆3000萬元貸款。從2003年3月31日奠基到9月28日出鋼,「日鋼」182天的投產紀錄在中國鋼鐵史上絕無僅有。
主持人:鋼鐵是日照全市第一個產值過千億元的產業。
王森:這些年,我們與「日鋼」一路走來、風雨與共。2015年,新增授信10億元用於ESP項目建設,幫助產品升級。如今,「日鋼」成為山東最大的千萬噸級民營鋼鐵企業,「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第59位。
「日鋼」帶來的不僅是稅收,更在於產業集聚效應。2013年6月,山鋼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正式開工。在落戶之初,固定資產投入過大,資金緊缺。我們成立專職服務小組,10天就投放5億元結構化融資、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2017年至2020年,為協助數千名職工安置問題,為其生活區項目承建方提供資金支持13億元,同時為項目配套按揭貸款2.4億元。
主持人:鋼鐵已是日照市當家產業,而且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也就是到2025年,日照還要承接更多的鋼鐵產能,總規模將達到4000萬噸。放眼未來,日照銀行有哪些打算?
王森:在今年的日照市先進鋼鐵產業綠色發展專題會議上,市委書記張惠指出:推動鋼鐵產業綠色發展,關鍵要做到「兩個全」,一要從鋼鐵生產的全流程來推動,二要從鋼鐵產業的全鏈條來提升。對日照銀行來說,這是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是一份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出臺《日照銀行服務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十項措施》,全力支持打造「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綠色化」先進鋼鐵製造基地。
主持人:日照銀行為什麼對工業經濟如此情有獨鍾?
王森:二十年來,我們舉全行之力支持「日鋼」和「山鋼」及鋼鐵配套產業,累計投放授信資金千億元,在鋼鐵產業的關鍵節點貢獻了金融資本的力量。同時,也為日照銀行帶來了良好的綜合收益。
今後,只要看準的工業項目、實體經濟,日照銀行一定全力以赴。尤其在虛擬經濟熱潮下,要牢記「鋤頭是種地用的,不能去炫耀鋤頭忘了種地!」金融必須緊緊依靠實體經濟一起發展,這才是銀行業唯一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