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彥:一切從生活出發

2020-12-28 南京小露

陳彥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裝臺》等多部戲劇、文學作品,小說《主角》獲茅盾文學獎。但無論哪部作品,他的文字往往直面生活在城市裡的普通人,展現宏大的時代變遷,「真實」「深刻」「感人」「接地氣」「正價值」「正能量」等詞彙,幾乎成了這些作品觀後感中的通用語。

因為《裝臺》的大熱,「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裝臺》的源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搞了個活動叫『西安每一天有秦腔』,就意味著劇場要每一天翻臺,工作量很大,以此僱了大量民工作出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

冬天裡,我許多次在晨跑時,看見『生生』他們就蜷縮在劇院院子的暖氣井蓋上休息小睡。

相關於《裝臺》原著,電視劇版《裝臺》更為明媚和輕鬆,陳彥認為這是兩種藝術載體的表達方式和受眾不同決定的,他非常喜歡電視劇的改編,「改編得很溫暖,改得很好。

「凡能長久存活者,一定帶著民間視角,帶著濃濃泥土與灶火氣」,陳彥如此說。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寫好自己作品中的農民工群體,在陝期間,陳彥除了和裝臺人們成了朋友,同樣在本職工作之外,穿梭在木塔寨、東八裡村、西八裡村等農民工生活聚集地,「我認識了靠打餅20多年把三個子女都供養成大學生的農民工夫婦,也在流動勞務市場裡見到過遠方親戚,這些普通人在城市建設、市民生活中無法缺失,但他們往往是在無數的隔擋板之後,奔波在風霜雪雨中,在最終非常美的場景之下,他們卻悄然離去」。

從拍攝時的42集,到播出時的33集,大幅的壓縮,導致了《裝臺》在開始的幾集故事中有跳躍感,缺乏一部正常電視劇在敘事上的流利與通暢。但在熟悉角色,進入到他們的情感世界中之後,劇作難以避免的缺憾退居其後,鮮明的人物性格與輕喜劇式的矛盾衝突,逐漸佔據了觀眾的關注點。

《裝臺》的難得之處在於,以極為樸素的創作態度,把市井平民的生活狀態、精神世界、價值觀念等,盡最大可能地呈現在了屏幕上。它讓人想起播出於20年前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20年間,同類題材不是沒有,但可以產生如此強烈親近感與如此普遍影響的劇作,的確不多。

陳彥感慨,在這個時代,許多東西在網絡上能方便搜索,複製粘貼,「但我認為用腳去丈量生活,仍是作家最重要的書寫方式,因為根性的東西永遠在民間,在腳下的泥土中」。

至於自己,陳彥說,他仍然還是希望多推出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我還會繼續寫下去,並且仍然關注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相關焦點

  • 活動預告■12月18日,相約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聆聽熱播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解密《裝臺》背後的故事
    【雙擊】今日頭條■■《裝臺》熱播:人民藝術家、著名作家王蒙也在追劇12月18日,相約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聆聽熱播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解密《裝臺》背後的故事2020年12月18日周五15:00即將舉辦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
  • 聽陳彥說!
    2020年12月18日周五15:00即將舉辦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詩經主題茶館二樓進行 ,特邀《裝臺》原作者陳彥先生親臨現場為大家帶來「一切從生活出發」的主題講座。關注詩經裡公眾號參與活動報名。
  • 「主角」陳彥
    「有人說,我總在為小人物立傳,我覺得,一切強勢的東西,還需要你去錦上添花?我的寫作,就儘量去為那些無助的人,舔一舔傷口,找一點溫暖與亮色,尤其是尋找一點奢侈的愛。」無論在戲劇界還是在文壇,陳彥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1979年,16歲的陳彥學習改編了舞臺劇《範進中舉》,這算得上是他在戲劇創作上的牛刀小試。
  • 陳彥回長安再講《裝臺》故事
    同日,以「一切從生活出發」為主題的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小鎮成功舉辦,陳彥從北京回到西安,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與生活相關的文學創作思考之旅,活動現場觀眾近500人,網絡直播觀看人數超過50萬人次。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究其原因,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得益於電視劇的成功改編,更得益於原著小說中濃濃的煙火氣,寫出了小人物酸甜苦辣的生活真實。電視劇《裝臺》劇情動圖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裝臺》原著作者、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
  • 專訪|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冬日的午後,陽光打在陳彥的辦公室裡,一種暖意油然而生,正如陳彥帶給人的感覺。我的小說習慣寫熟悉的對象,不熟悉的生活我寫不了。我常講,生活有七分,最多寫出三分,這樣三分裡才能有一點生活的質感,如果是你只有三分,想寫出七分質感,絕對不可能。生活儲存對於寫作是致命的。
  • 劇作家陳彥的足跡
    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職業訓練,陳彥憑著對戲劇的熱愛和激情,以觀照生活、反映生活的勇氣堅持創作。至1987年,年僅24歲的陳彥已創作了6部大戲,諷刺喜劇《醜家的頭等大事》、現代戲《飛逝的流星》、《風暴過藍湖》、《沉重的生活進行曲》、《愛情金錢變奏曲》,像奔湧的山泉流淌出來,清冽甘甜,充滿生活氣息,有4部劇本被改編後搬上舞臺。
  • 著名作家陳彥做客太白文藝出版社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蒞臨太白文藝出版社參觀交流,並與該社編輯進行了座談對話。他表示,《主角》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完全來源於生活的感悟,包含十分豐富的哲學道理,真實再現了小人物的人生軌跡,是一部具有穿透力、感染力、震撼力的好作品。同時,他希望,編輯要多寫讀後感和書評,不斷增強文學感受力。
  • 《裝臺》作者陳彥的獲獎作品《主角》被張藝謀改編成電視劇開拍了
    作者「一念花開福世界」感謝您的閱讀,請點關注、轉發,一起追劇、交流。電視劇《裝臺》的熱播使原著小說作家陳彥的的作品受到了市場的熱捧。他的又一部小說即將搬上影幕。據傳由《裝臺》作者陳彥老師寫的另一部小說《主角》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將開拍。這部曾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主角》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作者以紮實細膩的筆觸,極致地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她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及其與秦腔文化傳承之間的複雜關係和動人的故事。
  • 陳彥長篇小說《裝臺》在日本發行
    長篇小說《裝臺》以30萬餘字生動地講訴了裝臺人刁順子及其家庭、下屬的生活遭遇,以「西京」這座城市為故事發生的大背景,以最接地氣的語言特色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一幅帶有著笑與淚的「西京」生活畫卷。書中描述的人物眾多,但每人都不盡相同,可謂是十人十色。無論是大到主角刁順子還是小到只有幾個鏡頭的配角,都有著常從廬有的粗鄙、高大、可憐、可恨、可愛、可敬之處。
  • 西安作家訪談:陳彥
    郵發代號1-201評論家李敬澤說,陳彥似乎從來不擔心不焦慮的一件事,就是他作為小說家的說服力。陳彥的本行是戲劇,他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具備一種能力,就像舞臺上的「角兒」,站到那裡,一張口,便是一江春水,百鳥朝鳳……取信於人的說服力首先取決於語調。
  • 陳彥為小人物立傳 《裝臺》入選年度長篇小說榜首
    「小說是書寫生存的藝術」   寫作《裝臺》,可以說完成了陳彥長久以來的夙願。   從1990年到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至2013年離開,23年,從編劇到團長、從團長到院長,陳彥與戲劇的緣越結越深。「我的一切餵養,都靠的是這塊土壤,尤其是這塊土壤上生長的人。」
  • 李敬澤:在人間 ——關於陳彥長篇小說《裝臺》
    裝臺人,是藝術與娛樂這個龐大產業機器卑微的末端。「底層」儘管廣大,但這個概念卻裝不下任何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我寧願像推敲自我一樣推敲順子——是的,我承認,我一直以為這部小說將以悲劇結束,至少按照底層敘事的通行邏輯,某種險惡的世界意志總會出面了結一切,留下一具屍體作為寫作者關於世界本質的論述的註腳。也就是說,底層敘事通常是有一個先在的「超級文本」,人的命運早已寫定,那個作者過去我們叫天意,現在可能叫歷史或社會。
  • 新書節選■陳彥:《喜劇》(節選11)
    我們不可能永遠演喜劇,也不可能永遠演悲劇,它甚至時常處在一種急速互換中,這就是生活與生命的常態。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作者題記陳彥:喜劇(節選11)來源:《人民文學》2021年第2期作者以賀氏一門父子兩代人的生活和命運為主線,在戲與人生的交相互動中牽連出廣闊的人間世各色人等的生命情狀——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諸般際遇所致之起落、成敗、得失、榮辱等等不一而足,並於此間表達了對戲曲與歷史、時代和現實關係的透闢理解。賀加貝一度背離乃父火燒天所持守之價值觀念,而在喜劇之「邪」路上愈行愈遠,終至於喜劇人生轉為悲劇收場。
  • 張藝謀首拍電視劇,《裝臺》同一作者,陳彥《主角》將拍!
    近日,作家陳彥在採訪中透露,其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主角》將改編成電視劇,目前劇本創作已經在進行中,很快就會開拍,導演是張藝謀。王家衛的《繁花》正在緊張拍攝中,馮小剛的《北轍南轅》也早已提上日程,如今張藝謀也開始轉投電視劇。這無疑是讓人期待的。
  • 茅獎作家陳彥:用《裝臺》為底層勞動者立傳
    在中國劇協的辦公室裡,《裝臺》原著作者陳彥接受了藝綻君的專訪。現在,他的職務是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忙碌的工作之餘,寫作仍然是他放不下的念想。作為原著作者,陳彥也給《裝臺》的改編點了個贊:「我認為改的很好,基本尊重原著精神,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是奔著現實主義的風格去創作的。當然影視有影視的規律,所以它的調子會變得更加溫暖一些。」《裝臺》的地氣,不止源於小人物的故事,更來自於陳彥20多年院團生活的積累。
  • 陳彥:現代戲的靈魂是要接地氣
    文藝路農民工很多,這給我創造了深入生活的條件。劇本大綱出來後,就得到了省委宣傳部重點劇本創作資助,然後,又得到了省上重大文藝精品項目資助。宣傳部和文化廳自始至終非常重視這個戲的生產,關心創作狀態,經費落實到位,戲也產出順利。  記者:都說《西京故事》是你的「現代戲三部曲」,大家為什麼會把這三部戲聯繫到一起,你覺得它們之間有必然聯繫嗎?  陳彥:應該說有吧。
  • 陳彥 大愛醫者
    今天為您選載推出陳彥《大愛醫者》—— 賈平凹主編《共同戰「疫」》專刊 大愛醫者 文|陳彥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春節。 過去我不是流動人口,只在原地張羅過年。從去年開始,我加入了春運大軍。
  • 商洛文藝界舉辦「祝賀陳彥原著電視劇《裝臺》央視一套熱播」座談會
    會議伊始,王良用手機視頻連線陳彥,表達了商洛文藝界對電視劇《裝臺》熱播的祝賀之情,陳彥用商洛方言答謝,他說,《裝臺》在央視播出,得益於編劇、導演的二度三度創作,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明星們的真情付出,他們讓小說用電視這種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引起廣泛關注。家鄉的關注更使我感動,我會一直持續努力,力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以回報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
  • 李敬澤|在人間——關於陳彥長篇小說《裝臺》
    陳彥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就叫《裝臺》。這些卑微如螻蟻的裝臺人在此 被照亮。很少有一本書會像《裝臺》這樣,我拿起來,竟心甘情願地走下去了,在那喧鬧的生活裡,在那些渾身汗臭的男人和女人身邊,和他們一起過著狼狽不堪的 日子,而我竟不想放下,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