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人體大部分是由水組成的,所以水對人體很重要,我們每天都要補充一定的水分,這樣才不會因缺水而受傷。現在有一句話說得好,每天保證喝8杯水,對身體才有好處。不管是生病,還是來大姨媽,都提倡多喝水。但是多喝水,會引起水腫,還會引起心肝肺腎的疾病,所以,多喝水不一定就會好。那麼我們怎么喝水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大量飲水的缺點
中醫有一類疾病叫「痰飲」,它是一系列與水有關的疾病。張仲景講過四種「水患」,即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痰飲之人,從前胖,現在瘦,「水氣相通,瀝瀝有聲」;懸飲之人,飲後多留胸脅,咳而痛;溢飲之人,飲後多留四肢,應汗而無汗,身痛重痛;支飲之人,咳而不喘,不能平臥,形如腫塊。
喝多了水會使體內積存過多的水分,尤其是一次性注入大量水分。大量的水分進入細胞後,無機鹽離子在體內的濃度發生變化,嚴重時會出現「水中毒」現象,長期大量的飲水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水分比油脂更多,這就是為什麼減少水分攝入或者提高水分代謝以減輕體重。
二、水應該怎么喝呢?
1、儘可能多喝溫水
喝高一點的熱水,至少不要太燙。若能加些溫料,如生薑,高良姜等,就更好了,尤其夏天,氣外散,中焦虛寒,中熱不可少。但是,如果有實火時,中焦應該小心使用。另外,早上的時候要喝一杯水或一大杯水。
清晨如四季之春,陽氣旺盛,初生的小火苗,一杯白開水,就會下肚,它需要多大的氣力才能恢復活力。水性滅火,這種水即使是熱水也能滅火,因此即使喝熱水,水的性質仍然是陰性的,人體需要消耗自身的陽氣來蒸發。
2、飲水時間
早晨起來,要喝一杯溫開水,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到公司後,要喝兩口水,因為在上班的路上,我們坐公共汽車、走路等都會損失身體一部分水分;中午吃飯前,要適量喝點水,這樣才能活化消化系統的活力,吃完飯,再喝一點水;下午下班前,也要喝點水,這樣才能及時補充身體的水分。
3、減肥的飲水量
有人認為控制水的攝入和排洩可以快速減肥。相應的行為包括少喝水,或通過腹瀉、汗蒸將體內大量水分排出。實際上,那是自欺欺人的表現。人的身體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是身體內各種生化反應的介質,脂肪代謝反應也是如此。
體重下降,水分攝入不足,會影響脂肪代謝,也許通過短時間的節食或劇烈運動來減肥,但是脂肪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身體的脂肪率增加是因為水分減少。減低水分攝取對脂肪組織以外的組織器官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些組織器官含水量僅為10%。若未攝取足量水分,減重效果不佳,或體重未降反升,體內脂肪含量增加。
三、如何判斷你需要喝多少水
人們說喝水要適量,這是由個人體質決定的。因為水液的遷移和代謝能力各不相同。比如,一個人痰溼比較重,平時也不太口渴,再讓他每天一到兩升水按著標準喝就不合適了。
若身體活動較多,易出汗,則需要補充水分,最好喝些具有滋陰功效的飲料,如酸梅湯等。其實,水和津液之間還是差脾胃運化的,津液是可以被人體直接利用的「良水」。
結語:以上就是多喝水的壞處,以及我們應該怎么喝。對於飲水,我們不應該聽人說喝多少水對身體有益,喝多少水,我們應該根據身體的感受來飲水,要在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內飲水,如果身體無法承受,多喝水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你感覺口渴,或者小便偏黃,這時你需要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