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嫉惡如仇,為何向仇人低三下四?是窩囊,還是變聰明了?

2020-12-23 幹勾於說故事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是最具反叛精神的鬥士,無門無派的草根,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吸引玉帝注意,親自頒發「仙籙」,還獲得「齊天大聖」的封號,在他眼裡,既然都在天庭上班,那就不應該存在等級劃分,所以他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當孫悟空知道自己沒資格參與蟠桃會時,脆弱的小心靈瞬間遭受了一萬點暴擊,自視過高的他展開了一系列瘋狂的行動,偷蟠桃、竊御酒、盜仙丹,激怒玉帝的同時,也給花果山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

玉皇大帝

天庭是臥虎藏龍之地,絕非孫悟空想像的那麼簡單!主宰三界的玉帝本身就是修為逆天的絕世高手,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早已進入了「先天聖人」境界,三清、四御、五方五老,每一個都有秒殺孫悟空的能力,被如來降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找不準定位,是造成孫悟空悲劇的最主要原因。

沒有如來從中斡旋,加上玉帝的「慈悲」,孫悟空也許就魂飛魄散,從三界中除名了,被囚禁在五行山下已經是最輕的懲罰了。對孫悟空來說,要想出山,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皈依佛門,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完成如來佛祖制定的「佛法東進」的任務。

如來佛祖

為了加速孫悟空接受身份的轉換,如來、觀音等佛派高層做出了極為周密的部署,先是讓他除掉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六個蟊賊,斬斷六根,從桀驁不馴的「齊天大聖」變成了無欲無求的守戒行者。知道孫悟空不會輕易服從管理,又給他套上個緊箍咒,只要不聽話,就讓他頭疼。

取經前後的孫悟空,變換的不只是身份,他也在努力調整自己,力求成為一個合格的佛門弟子。尤其是取經路上的那些神秘莫測的對手,使孫悟空在認清自己的同時,也理解了取經的意義,褪去了大鬧天宮時的青澀、懵懂,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穩重、顧全大局的「可造之材」。

取經四人組

正是孫悟空的成長,顯得他與「大鬧天宮」時判若兩人。不是他實力不濟,而是考慮問題更周密了!遇到棘手的妖怪,孫悟空懂得去搬救兵,既能摸清對手的底細,也是種向大神「示好」的表現。結交更大有權有勢的大佬,擴大人脈,才能少吃虧,甚至不吃虧。

孫悟空的求救對象主要是天庭、或靈山的「老江湖」,不可思議的是,他還曾向自己的「仇人」低三下四的求助過。這個「仇人」就是在圍剿花果山時,縱火燒死孫悟空大批猴子、猴孫的二郎神!

祭賽國丟失佛寶,金光寺眾僧蒙受不白之冤,孫悟空和唐僧「掃塔辨奇冤」,發現了佛寶的線索,他和豬八戒這對老搭檔殺向碧波潭,雖成功誅殺萬聖龍王,卻遇到了老龍王的好女婿「九頭蟲」這個極為難纏的對手。

九頭蟲

九頭蟲面對孫悟空、豬八戒二人的聯手圍攻,現出本相,只見他毛羽鋪錦,團身結絮。方圓有丈二規模,長短似黿鼉樣致。兩隻腳尖利如鉤,九個頭攢環一處。展開翅極善飛揚,縱大鵬無他力氣;發起聲遠振天涯,比仙鶴還能高唳。眼多閃爍幌金光,氣傲不同反鳥類……

久戰之下,九頭蟲半腰裡又伸出一個頭來,張開口如血盆相似,把八戒一口咬著鬃,半拖半扯,捉下碧波潭水內而去!孫悟空施展七十二變好不容易救出豬八戒,但尋回佛寶的任務卻陷入僵局。

師兄弟二人一籌莫展之時,「巧遇」二郎神帶領梅山六兄弟,自駕打獵,架著鷹犬,挑著狐兔,抬著獐鹿,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縱風霧踴躍而來,要想儘快奪回佛寶,向二郎神求助是個好辦法,但二郎神曾對花果山群猴痛下殺手,孫悟空真的就此釋懷了嗎?

二郎神

按孫悟空睚眥必報的個性來看,他應該很難忘卻仇恨,但通過他對豬八戒的解釋可以看出,孫悟空把姿態放得很低!內有顯聖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見他……豬八戒請來二郎神後,孫悟空低三下四的一口一個大哥,實在窩囊到家了,那他為什麼對昔日的仇人如此恭敬呢?

原因很簡單,二郎神擒拿孫悟空有功,雖然玉帝沒提升他的待遇,卻引起了靈山一派的高度重視!當孫悟空因「三打白骨精」的暴力事件而被唐僧貶黜後,回到了花果山,看到滿目瘡痍,群猴對他解釋:自從爺爺去後,這山被二郎菩薩點上火,燒殺了大半……

觀音菩薩

猴子們稱二郎神為「菩薩」,孫悟空並沒有否認,雖然沒有正式任命,但菩薩果位可不是隨便能得到的!既然在天庭不受重用,和靈山大佬來往密切也不是不可能,猴子們的一個稱呼,可以看出,二郎神跟如來、觀音的私教很密切,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為孫悟空的同事(甚至是領導)。

二郎神的辦公室設在灌江口,屬於南瞻部洲,這祭賽國遠在西牛賀洲,二郎神到哪打獵不行,非得帶著一眾兄弟駕雲來這消遣?唯一的可能就是,二郎神接到了取經總負責人--觀音姐姐的指令,跨區域狩獵,暗中相助孫悟空奪回佛寶,弘揚佛法。

只要想通了這幾個點,孫悟空當然得拋棄舊怨,和二郎神搞好關係,大哥、小弟的一番敘舊,標誌著兩位實力派高手握手言和,實現雙贏,向仇人低三下四的求救,不是孫悟空窩囊,恰恰是孫悟空聰明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孫悟空為何不殺掉犯上作亂的九頭蟲?大聖:殺了他,佛界會遭浩劫
    齊天大聖嫉惡如仇,碰見犯上作亂的凡人就會將其擊殺,碰見找事的惡魔更是要除掉,有成千上萬的鬼魂都喪命在他的金箍棒下。看一下他出山後碰到的六個強盜,以及真假孫悟空時碰到的強盜,花果山的1000多獵戶,還有妖魔白骨精和蟒蛇精,南山大王等,全都喪命在他的金箍棒下。
  • 二郎神與孫悟空誰更強?他的最強武器秒殺孫悟空,不是三尖兩刃刀
    二郎神與孫悟空誰更強?他的最強武器秒殺孫悟空,不是三尖兩刃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孫悟空與二郎神就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他們都會72變,都有天地法相的神通。在性格上,他們都嫉惡如仇,都藐視權威。二郎神在灌江口「聽調不聽宣」,不將玉帝放在眼裡。孫悟空更是扯起齊天大聖的大旗,在花果山稱王,不將玉帝放在眼裡。
  • 【孫悟空紋身】鬥戰勝佛孫悟空
    "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筋鬥雲就是十萬八千裡……"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勇敢。自唐代出現西遊傳說,一直延續至明清,明代出現這些傳說的集大成本《西遊記》。孫悟空在歷代的這些民間神話裡,被中國人奉為神明。
  • 為何感覺唐僧總是偏袒八戒,而打壓功勞最大的孫悟空?
    從表面上來看,孫悟空是最為厲害的,豬八戒是最不思進取的,但唐僧卻對八戒十分寬容,反倒一路降妖除魔出力最多的孫悟空,卻要被師傅時時壓制,這是為何?圖片: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劇照一、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一句古語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意思便是,認清當下時勢,該低頭的時候還是要低頭,就像是時勢造人一般,該聰明的時候一定要聰明,但該裝糊塗的時候萬萬不能太過聰明。
  • 名著裡的窩囊廢為啥能逆襲成功?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為何名著裡的主角都是窩囊廢。其他好漢們,一個個性格鮮活,作為領導的宋江,卻總是這種低三下四的做派,讓人費解,更讓人無語。和宋江一樣,劉備也是經常低聲下氣。像督郵這樣,騎在自己頭上拉屎撒尿的人,他仍舊對其款待有加,最終張飛看不慣,怒氣衝衝地鞭打了督郵一頓。劉備親自道歉,然後掛印辭官。除了拜求以外,劉備的哭也是一絕。像小女人一般,動輒就嚶嚶哭泣。
  • 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
    > 《齊天大聖》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
  • 難怪孫悟空取經前後戰力相差很大,你看他經歷了什麼?真可悲!
    孫悟空在五指山下經歷了什麼?為何變得啥妖怪都打不過!提起西遊記第一時間想起的,毫無疑問是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小時候看孫悟空學藝回花果山後,先是到東海龍宮找龍王強「借」如意金箍棒,後是去地府改了生死薄,最後還上天大鬧天宮,擊敗了前來圍剿的十萬天兵天將。就算是二郎神也拿不住他,在太上老君的暗算下進了煉丹爐,反而練出了金剛不壞之身和火眼金睛。三界之內戰無不勝,所向睥睨。看到真是令人激動,大快人心,佩服於猴王的神通廣大,喜歡他的嫉惡如仇。
  • 龍珠:孫悟空放過貝吉塔、弗利薩,輪到沙魯的時候,為何不給機會
    然而,當時比克之所以能活下來,主要還是因為當時主導整個戰鬥的人是孫悟空,孫悟空具有最高的話語權。因為除了孫悟空之外,沒人能打敗比克,孫悟空說不殺比克,其他人也只能遵從。孫悟空當初打貝吉塔的時候,雖然打敗了貝吉塔。然而孫悟空最終卻向克林求情,讓克林放過貝吉塔一次。要知道,當時的貝吉塔可是間接的導致天津飯這些人被殺死。
  •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真正看清一個人,要學會這3點
    知乎上曾有人問:「為何白骨精在民間的名氣比其他妖怪大?」底下有個精準又高贊的回答:因為這一集裡,我們第一次為孫悟空流淚,第一次開始痛恨唐僧。第一次發現,原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會窩囊得要命;悲天憫人的唐三藏,也有多疑、絮叨、控制欲強的陰暗面。人性之複雜,在這一集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 元始天尊為何要卑躬屈膝向如來行跪禮拜獻?看看孫悟空說了啥
    元始天尊為何要卑躬屈膝向如來行跪禮拜獻?看看孫悟空說了啥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多次出場,並且做了很多事,你可以發現,當年是太上老君用金剛鐲偷襲了孫悟空,還把孫悟空放到八卦爐煉化,甚至在取經路上,太上老君的童子和坐騎青牛精還下凡為妖,阻撓孫悟空的取經大業。
  • 孫悟空只會72變,為何在《西遊記》中那麼厲害,他靠的是啥?
    孫悟空只會72變,為何在《西遊記》中那麼厲害,他靠的是啥?在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非常厲害,不僅打的天庭一堆神仙招架不住,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也是大展威風。雖說有的時候孫悟空也會遇到無法應付的敵人,但總體來說他的自身實力並不算弱,無愧齊天大聖的稱號。
  • 西行紀:孫悟空復活之後為何變小?牛小妹:這猴子怎麼這麼眼熟?
    如來發現孫悟空並不是一隻普通的妖猴,如來從孫悟空的心中看到了正義的種子,如來也堅定認為孫悟空必成大器而且還會成為天宮的拯救者。孫悟空在被如來馴化之後,如來不顧眾神的反對也要強烈建議讓孫悟空參加取奇經的任務,這都體現出孫悟空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孫悟空從西天取回奇經之後就一直被奇經託夢,奇經在夢中告訴孫悟空帝釋天不是好人。
  • 牛魔王號平天大聖,名字比孫悟空還狂為何玉帝不剿滅?
    在火雲洞紅孩兒故事、女兒國如意真仙故事以及火焰山借芭蕉扇故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一以貫之的現象:孫悟空自以為是牛魔王的結義兄弟,興衝衝跑去認親戚,可是,無論是紅孩兒還是鐵扇公主,他們不但不認孫悟空這個親戚,甚至連牛魔王與孫悟空曾經結拜這件事情也根本不知道!
  • 西遊記:三借芭蕉扇中聰明的孫悟空竟然犯了五個致命的失誤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很多人都認為孫悟空挺聰明的、挺有本領的,前兩次差一點就成功地從鐵扇公主的手中「借」到了芭蕉扇,而第三次與牛魔王大戰也是處於上風,幾經波折,終於「借」到了芭蕉扇。其實,聰明的孫大聖在這裡竟然犯了五處嚴重致命的失誤,不然芭蕉扇早已借到了手,可算是一世英名卻一時糊塗,聰明卻反被聰明所誤!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多久?並不是500年,真相隱藏在原著當中
    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剛會走的娃娃,估計都聽過孫悟空的名號。他嫉惡如仇、敢作敢當,卻又一次次惹是生非,帶領一群猴子猴孫佔山為王,日子過得非常快活。悟空是個上進的猴子,歷盡艱辛找到菩提祖師,從他那裡學到高深莫測的本領。
  • 無支祁與孫悟空
    神話人物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能是孫悟空。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孫悟空的尾巴——變不了,白骨精見了孫悟空——現原形了,孫悟空翻千個跟頭 ——還在如來佛手掌心,孫悟空翻筋鬥 ——十萬八千裡,孫悟空照相 ——猴樣,等等,關於孫悟空的歇後語如此之多,充分表明孫悟空家喻戶曉的程度。這也得益於《西遊記》的成功描寫。
  • 大話降龍:孫悟空「冤家路窄」遇到仇人!八戒:你這是要報仇嗎?
    大話降龍:孫悟空「冤家路窄」遇到仇人!八戒:你這是要報仇嗎?師徒四人重遊西天取經,途中到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看白天拍的照片,唐僧說:「火焰山、雷音寺、照了好多照片呀!」,八戒回想到火焰山的場景就說:「猴哥,當初你被紅孩兒的三味真火可燒慘了喲!」
  • 四聖試禪心,孫悟空一開始就知道,為何卻不敢向唐僧等透露真相?
    細讀《西遊記》原著不難發現,剛進入四聖所化的田舍莊園處,孫悟空就看到了此地是神仙點化,並沒有告訴唐僧和八戒、沙僧,為何孫悟空沒有向取經團隊說出真相呢?結合《西遊記》原著和中國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 經典詠流傳:康震點評孫悟空,說得最經典,也把孫悟空說「死」了
    為何這麼說呢?首先就是他的才華橫溢。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無論是董卿,還是現在的龍洋,都說出過很多的經典開場白。這讓她們增色不少,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開場白背後很多是康震老師團隊的功勞。康老師的才華可見一斑!相比詩詞這個主業,康震老師在書法上的成就,一點都不差。
  • 龍珠:為何孫悟空的孫女小芳不能變超賽,而小芳的玄孫卻能變超賽
    在賽亞人中流傳著超級賽亞人的傳說,不管第一位超級賽亞人是孫悟空還是巴達克,反正都是一家人,但孫悟空的後代中,有些人能變超級賽亞人,而有些人卻變不了超級賽亞人,這是為什麼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的孫女小芳卻不能變超賽,而小芳的玄孫孫悟空jr卻可以變超賽,這又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