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燒白一直是我記憶中念念不忘的,偶然在這家餐廳吃到,可味道

2021-01-18 小C美食記

找了很多家餐館,終於找到一家有我想吃的甜燒白,結果卻是這樣

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

小時候,最盼望鄰居家有酒席,因為可以吃到一桌豐富的菜餚。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甜燒白,雖然我很討厭吃肥肉,但是肥瘦均勻的五花肉裡面夾著一些豆沙,吃起來有些甜膩,不過一兩片還是能勝任的。有些酒席上,甜燒白就是簡單的豆沙加上一些葡萄乾,而有些卻加上一些甜果乾,吃起來甜得過於讓人覺得有點膩。

以前爸爸也特別喜歡吃甜燒白,還會自己在家做來吃。吃一兩片肉,再吃一些糯米飯,甜但卻喜歡。爸爸也是很喜歡紅糖糯米飯的味道。後來,自己也摸索著做法,做過兩次但是總找不到那種小時候的味道。可能是當時吃的美食不多,卻偏偏很喜歡那種味道。

和家屬一起逛街,也正好到了飯點,剛好商場裡有不少吃得。家屬說:想吃川菜,於是選擇了一家評論還不錯的川味小館吃晚飯。飯點到哪裡吃飯,人都多。還好,我們去的時間比較早,不用排隊。家屬最愛吃辣味的菜餚,點來一份老夫妻肺片,一份手工丸子湯,玫瑰甜燒白,一頓亂炒,悅味燴麵。

【玫瑰甜燒白】

心心念的甜燒燒白,終於吃到了。估計已經有一、兩年沒有吃到了。但是,這家餐館的甜燒白味道吃起來不如記憶中的味道。畢竟現在的食材和做法有差異,雖然加了玫瑰吃起來會有一些花香味,但是糯米過於甜軟,沒有一點勁道。五花肉夾雜豆沙,吃一兩片還可以。表面上增添一些玫瑰花瓣和杏仁片,有些顏值。

【老成都肺片】

自從上次在一家酒店吃過一份特別正宗的肺片之後,幾乎每次在川菜館子吃飯,都會點上一份肺片,找找有沒有能勝過那家味道。這家川館的夫妻肺片,麻辣夠味,但是裡面的毛肚片很少,覺得牛雜搭配比例不是很喜歡。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味道,分量還是挺足的。

【手工丸子湯】

一大鍋端上桌,家屬就迫不及待地想喝湯。丸子Q彈好吃,湯裡面還有一些菌,娃娃菜。煮出來的湯很鮮美,菜也蠻好吃的。家屬吃了一碗接一碗,幾乎一大碗都是被他吃的。

【一頓亂炒】

名字很有意思,裡面的食材很豐富。有豬肝,肥腸和五花肉,搭配蒜苗炒的家常菜。以前從來沒有吃過這道菜,但是這些炒豬肝,炒肥腸都是吃過。搭配在一起炒一盤,味道還是挺豐富的。

【悅味燴麵】

燴麵,一上桌我就一本正經地給家屬說:這是鄭州特色麵食。家屬愣了一下,我說:你還不信,趕緊百度找出來給他一看,他才相信,說我厲害。我又得意洋洋地說:之前我去過鄭州,吃過幾家的燴麵,每家的做法都有差異,味道也不同。家屬吃了一筷子這燴麵,說這味道很奇怪,說不出來的味道,就是覺得很神奇。總的來說,這碗燴麵味道很平淡,說不上正宗與不正宗。

菜的分量還挺足夠的,服務也挺好的,就是有些菜餚味道稍微遜色一些。而且價格要偏貴一些,環境還不錯的,偶爾來吃一次也挺好的。

相關焦點

  • 這回全國人被一道叫「甜燒白」的硬核菜暴擊了!
    在夏偉操辦的婚宴上,壓軸大菜正是在四川家喻戶曉,幾乎每次宴席都會準備的菜——甜燒白。沒有精緻的擺盤,也沒有繁複的烹飪過程,一道將豬油與紅糖混合而成的甜燒白,正代表了四川人樸實生活中的那抹甜蜜。⑤、盛盤:反叩,撒上白糖,出盤啦~如果你不咋個會做菜,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一份正宗的甜燒白,成都多家老字號餐館都有甜燒白這道經典菜
  • 波士頓餐廳周 | 我居然在 Bistro du Midi 這家法國餐廳吃到老北京的味道
    西安小豬崽說,chorizo吃起來特別像燒肉。說起「燒肉」配鱈魚,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每年冬天,總會在家鄉吃到一道菜,燒肉燜魚。順德人喜好吃魚,而且如何吃魚也是相當講究的,不同季節就會有不同的烹飪方法。冬天其中一道菜就是燜魚,有的人家會喜歡在燜魚裡面放點燒肉,有的則喜歡放點羊肉。燜魚裡面放點燒肉或者羊肉,燜出來的湯汁鮮得渾厚。
  • 春熙祿,你可以找到記憶中老成都的味道
    蒜泥白肉 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肉菜,鮮辣開胃,香而不膩,極其下飯。老媽蹄花湯 是外地人去成都必吃之物。她家的蹄花湯白鮮美,處理的乾乾淨淨,蹄子用筷子夾一下,立刻就肉骨分家。難怪很多人就為木桶魚而來,那味道叫一個記憶深刻,滿滿的一大盆魚,肉質處理的嫩滑入味,裡面還有萵筍、白菇,豆腐,口水奔流啊。
  • 臺北十大臺菜餐廳 復刻記憶中的老味道
    無論又新開了幾家日本料理或意式餐廳,屬於臺灣人最深層的情懷、又可挑動饕客味蕾記憶庫的,非「臺菜」莫屬!臺北有不少臺菜餐廳,其中,臺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的臺菜最讓人回味,原因無他,做出讓人感動的料理而已。愛吃臺菜和海鮮的臺北饕客,應該鮮少人不知位在永康街商圈的這家巧味臺菜海鮮餐廳,這家餐廳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炫技的料理,幾十年來牽引著大家味蕾的就是新鮮又不做作的臺味海鮮佳餚。
  • 年夜飯菜譜 | 如何做出一碗好吃的家庭版甜燒白
    但想到就有過節的氛圍~寓意團圓、美滿、幸福的龍眼/白果/蓮子甜燒白。一般一碗甜燒白放9-12片卷好的肉,按照要做的量切好肉片備用。甜燒白心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調整,將湯圓心子、橘餅碎、花生碎、芝麻倒到盆中。
  • 【樂遊臺灣】臺北十大臺菜餐廳 復刻記憶中的老味道
    無論又新開了幾家日本料理或意式餐廳,屬於臺灣人最深層的情懷、又可挑動饕客味蕾記憶庫的,非「臺菜」莫屬!臺北有不少臺菜餐廳,其中,臺北福華大飯店蓬萊邨的臺菜最讓人回味,原因無他,做出讓人感動的料理而已。愛吃臺菜和海鮮的臺北饕客,應該鮮少人不知位在永康街商圈的這家巧味臺菜海鮮餐廳,這家餐廳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炫技的料理,幾十年來牽引著大家味蕾的就是新鮮又不做作的臺味海鮮佳餚。
  • 這家餐廳本來沒想寫,但吃了楊梅之後我改變主意了.
    第一次吃神仙雞是好多好多年前在那會盛極一時的許仙樓。神仙雞每天限量,要提前很久預定,因為有朋友認識老闆,所以趙小姐總能當天預定當天吃,這在當年也算是讓吃貨極其有面兒的事兒。到現在都記得許仙樓神仙雞的味道,那叫一個美妙,就是有點鹹。不過這是對好多年前許仙樓神仙雞的記憶了,很久沒去了,現在做的怎麼樣了不曉得。
  • 「這味道和我四十年前吃的一樣.」這家上海灘的餐廳幫幾代人找回了記憶,人們說沒吃過他家不算去過上海.
    在紐約的17年裡,無論吃到多頂級的西餐,還是最想念小時候家裡宴請客人的上海西餐,那些味道就像滲透進了舌尖,這輩子都不會忘掉。37歲那年,我決定回上海發展,興奮地趕去「天鵝閣」的路上,才發現它已經消失在了高樓大廈間。那個童年裡的最讓人發饞的味道,也消失了。
  • 這家開了20年麵館,是洛陽人記憶中的味道!人均10+吃到撐!
    從南到北,正道的光能照到的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面痴。然鵝南北吃麵,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分標準。南方澆頭為重,對麵條本身要求佛系。>有時候偏愛一家店,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只是味蕾熟悉了它的味道,記憶裡總是無法抹去的,因為不舍!
  • 成都這家餐廳環境妖豔兒,味道鮮美,去一次便念念不忘
    意料之外的餐廳環境,給寒冷中的胃口添加了一股濃濃的暖流,沉睡的食慾瞬間打開,還沒開吃,就想著春暖花開時節坐在帳篷裡的感覺。這家餐廳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妖豔兒,燈光效果十分細膩,室內裝飾彌補了裝修上的粗糙,豔麗多彩,鮮美四溢。龍戲海天,雲遊星耀,天地之間,唯有美食不朽。
  • 食客說:他在這家餐廳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我也不理解自己為什麼很喜歡這家店,披薩?確實很喜歡!還有呢?可能覺得很舒服吧。也許我骨子裡就是個很貪戀輕鬆的人,有些西餐廳很不錯,可是太正式的場合,感覺自己會拘謹到心臟麻痺,服務員在你的桌子邊來來往往,有時候會不經意開始擔心自己的刀叉是不是拿對了,哪些禮儀沒注意到正成為隔壁那桌食客的笑料。所以我更喜歡這種可以輕鬆用餐的店。隨意的打招呼,隨意的催促,隨意的享受一頓美食。
  • 這家餐廳,重新解構了臺灣味道
    ——江振誠《初心》「陌生的呈現方式,熟悉的味道,在地的做法,米其林法式餐廳吃出家的味道。」在品鑑了RAW的2019新年特別菜單後,我在朋友圈發了這樣的一句話。只可惜每次都是事與願違,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光臨直到2019年初。RAW的整體空間採用了此起彼伏的木頭雕塑,搭配著定製的桌椅和別出心裁的燈光設計。從餐桌到櫃檯再到巨型的木頭雕塑,沒有任何尖銳的直角,都是非常圓滑柔潤的曲線。
  • 一筷子吃到香港去!鹽城這家正點的港式餐廳,剛開業竟坐擁無數鐵粉!
    ,耳邊迴蕩著粵語歌恍惚間,就穿越到了tvb街頭///盛悅記正宗港式餐廳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家店主創團隊皆來自香港,在盛悅記餐廳經營上有獨特的見解,他們專注於全天候點心供應。打破茶餐廳與酒樓之間的隔閡,賦予早茶更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堅持用港澳進口原料還原經典味道。
  • 魔都不得不吃的25籠湯包,記憶中的味道不服來戰!
    小怪每次來都會點上2兩小籠,一碗豆花;豆花和小籠的配合只有這家才能吃到哦。富春小籠 (愚園路店)地址:靜安區愚園路650號(近鎮寧路)電話:021 62525117人均:21元記憶點:上個世紀50年代開業到現在的老字號了,確實做到了「五分醒」的標準,湯包皮都是半透明的。不過人很多,順路來吃就好,不必特意探店。
  • 跟我吃曼谷:網紅餐廳預警,美食攻略真不能全信.
    差評主要體現在甜度上,實在是太甜了,甜到齁……我在東京六本木的覓食記錄裡曾經寫過,一家平均水平之上的甜品點,絕對是潤物無聲的那種甜度。小吳幾年前就吃過,一直念念不忘。我則抱有一絲懷疑,因為被網紅餐廳欺騙了太多感情。結果怎麼講?咖喱蟹好吃到讓我手舞足蹈。
  • 這家餐廳,由地道香港人打造,吃的到正宗的街頭味道,也有不一樣的創意菜
    後來在光影重疊中便也有了開一家餐廳的想法,堅持做好一件事,用「真材實料」保持地道的美味。這時古洋食坊便也誕生了。來這已不僅僅是一家簡單的餐廳了,更是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美學集合店,在這你可以邊吃邊逛,發現生活裡美好的小確幸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小宇/主編/攝影老味道給人的念想。總是因為時間沉澱愈發濃鬱。多年前,我們還沒吃過太多珍饈美味,第一次吃到新廣州黎師傅雞煲,在那個永康巷熟悉的位子,和同樣青澀的夥伴們,一起聚餐,一口入喉,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感嘆:真的太好吃了!聽起來多簡單質樸的一句話。
  • 三亞美食探店,我嘗過的這幾家餐廳都還不錯,人均100吃到撐
    我們在旅行中,經常聽到旅行中最不可辜負的是美食與美景,這次帶著老婆和孩子來 三亞 旅遊,當然少不了美食的誘惑了,平常除了到海邊走走,到景區走走,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了。來 三亞 那就一定不能錯過當地的特色菜,這次我專門挑選了好幾家比較有代表性的海南特色菜,來給她們倆好好嘗嘗,到底口味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一一打卡下。
  • 秘密餐廳
    他掌勺的菜品開頭那些冷菜口味和質感各不相同,也正是整個用餐體驗中的亮點。我至今清晰記得白灼鮮蝦配青豆這道冷菜中的「魚香味」。我應該再多列舉幾道菜,但距離我上次到那裡就餐已有幾個月了,我沒有記筆記,而現在我自己都已經訂不上春節前的位子了。好事傳千裡。程每隔數月便會更換一次菜單。
  • 這家餐廳,是昆明人的「國民餐廳」
    在#碼上來吃#這麼多次的吃貨聚會中,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這家餐廳我吃過!呀他們家是我大學時的食堂!啊這家店滿是青春歲月的回憶啊!這家攪亂我們記憶的餐廳,就是位於園西路的友人園。它以前不叫這個名字,但這個位置一直都是餐廳,它一直是我們味覺記憶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昆明人的「國民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