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託有個幫》向所有不切實際的、浪漫而偉大的、理想主義的瘋子們獻上最深沉的敬意!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十(實)堪磋嘆!」
(青藤書屋)
他可能是明朝最不幸的知名文人。他出世不久皇帝死了,生滿百日父親沒了,親娘是妾被嫡母驅逐,倚靠兩位兄長無奈一個個又都英年早逝……他從小就是無君無父無母之輩,帶著童年的創傷開始他一生的坎坷奇遇。「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是其紹興舊居青藤書屋的楹聯,是主人落魄潦倒、一輩子滄桑的印記。
他是徐渭徐文長,浙江紹興人,別號青藤老人、田水月、山陰布衣、天池山人等。
有人說他是最有才的一個
在史料記載的「明朝三大才子」中,老徐是無可爭議最多才的一位,詩文書畫音戲兵法,無一不通,且無一不精通。
(徐渭像)
六七歲開始學習八股文,被譽為「徐門之光」;十二三歲自製《前赤壁賦》琴譜,表現出對音樂的天賦;十五歲仿揚雄辭賦名篇《解嘲》作《釋毀》,轟動全城;《四聲猿》(指《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四部雜劇)被譽「高華爽俊,濃麗奇偉,無所不有」,令湯顯祖羨慕嫉妒直呼過癮;所撰《南詞敘錄》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意義深遠;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自成一家,讓鄭板橋、齊白石紛紛表願甘當「青藤門下走狗」;其書法則享有「散聖」、「字林俠客」之名;最神奇的是從沒上過戰場,卻好奇計,光憑紙上談兵竟也多談多中,常與胡宗憲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引薦戚繼光抗倭也是眼光獨具……對這個有明以來找不出第二人的怪才、奇才,只能說,非「天縱多能」四字不能形容。
(戲劇創作與理論專著當代出版物封面)
有人說他是最悽慘的一個
隱藏心底的童年陰影未去,他少年得志,恃才倜儻,肆狂狷於無妄之世,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得個功名那就是分分鐘的事。沒想到,連考八次鄉試都因為文章「不合規寸,擯斥於時」,不能中榜,讀了二十幾年的書,空負才名,卻因為科考一路不順,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以他的心氣與自尊,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難怪後來把自殺當「行為藝術」。好在後來總督胡宗憲雪中送炭,招他去當「紹興師爺」,對他十分禮遇,這總算讓老徐舒坦了些。入胡公幕府是他這輩子最風光、志得意滿的時期,但是不得不說,這同時也是老徐思想鬥爭最為激烈、內心最為糾結苦痛的一段時光,這是因為——他的文才實在太好了!胡宗憲每次讓他捉刀代筆給皇帝、給嚴嵩寫些吹捧文字,都能獲得滿朝點讚。而只有老徐自己清楚,那是苦於胡公的知遇之恩與豐厚的槍手費,不得不違心做的應付文章。
老徐一定覺得很諷刺,之前正經做的文章你們說「不合規寸」,現在滿臉堆笑齊點讚的也是你們;「中國古代前所未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叛逆者」竟在迎合俗流!這邊老徐還在繼續糾結找不到出路時,那邊胡宗憲出事了,因為嚴嵩倒了。胡公被彈劾「黨嚴嵩」,牽連入獄,紹興師爺只能打道回府,繼續生活沒處著落的苦哈哈日子。
(明徐文長先生墓)
因為桀驁不馴,藐視權貴,晚年更淪落到「忍飢月下獨徘徊」、「絕粒者十餘年」的地步。1593年,他自撰《畸譜》,也就是年譜,因為他自評「畸人」一個,故名。也就是同一年,這個氣貫古今、「有明以來第一人」的文藝怪咖離開了人世。據傳,他死時,身邊只有一條土狗相伴,床上除了些散亂的稻草,連一張可以裹身的蓆子都沒有,悽悽慘慘戚戚。
有人說他是最瘋癲的一個
回到胡公入獄,最終自盡身亡——這讓老徐受了極大刺激。原因有二:一是有感於胡公的知遇之恩,覺得以其抗倭軍功,實在罪不及此;二是總記掛著送嚴嵩的溜須拍馬文章是自己捉刀,總怕牽連自身,所以整天不停胡思亂想,精神終於徹底崩潰。他開始玩自殺。
(《徐文長嬉蟾圖》 謝稚柳作品)
這真是應了叔本華那句話:天才就是神經作用或敏感性過分的人。
自小的際遇與天賦的才氣本就澆築了他偏執、敏感、自傲、狂狷、壓抑、豪蕩不羈的心氣與個性。導火索一點燃,瘋癲勁頭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他最喜歡玩的就是像這樣聳人聽聞的自殺遊戲:「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槌其囊,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竟未得死。」有時是拿把斧子敲自己的腦袋,直到頭蓋骨斷裂,血流滿面,但是沒死;有時就拿根大棒槌猛錘自己的下體,不死;有時就拿三寸長的鐵釘塞入耳竅,然後僕倒在地,把鐵釘撞入耳內,還是沒死。如此九死九生,不知是萬幸還是不幸。在此後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她殺死,為此被關了七年,因朝廷大赦,加上友人各方奔走得以出獄。
如果荷蘭大師知道300多年前中國已經有這麼一位「變態自虐狂」藝術家在前,他的耳朵說不定還能保住?
沒有一個瘋子不帶點癲狂。亞里斯多德如是說。
現在購買《烏託有個幫》,猛戳閱讀原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