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藝術 | 這次策劃德國「殭屍遊行」的組織到底是個什麼鬼?

2021-02-08 鳳凰藝術


2017年7月5日,在德國漢堡市召開G20峰會召開前期,一大波「殭屍」突然走向了街頭,以「沉默」的方式,進行了耗時兩小時的行為藝術,在G20期間的眾多遊行團體中,成為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據悉,這樣一場上千人的「殭屍」入侵行為藝術由當地組織「千人形」(1000 GESTALTEN)策劃組織的。那麼,這場轟動全球的行為藝術表演,其臺前幕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或許,藝術所反映的問題不僅僅是藝術自身的問題。面對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重大變局,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藝術的意義何在?在此,「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相關報導。


2017年7月5日,1000名全身包裹泥漿的「行屍走肉」(Walking Dead)猶如從灰燼中,在地鐵的通道口出現,夢魘般地走上了德國漢堡街頭。一時間,全球各大媒體瘋狂報導,認為這是一起跟隨眾多其他抗議團體同時出現的另一項抗議行為。而事實上,這場耗時兩小時的行為藝術組織策劃方「千人形」(1000 GESTALTEN)卻並不如此簡單看待。


「與其說是對G20峰會的抗議,不如說是對公眾的警示。」


▲ 1000名「行屍走肉」正在從各處路線前往德國漢堡街頭



首先,對觀眾來說,這不是一個立刻就能搞明白的事件遭遇。當這些似乎從灰燼中的人群,開始出現在德國漢堡市的各個街頭和角落裡爬出來的時候,公眾似乎正在遭遇著某種異類世界的入侵。他們如行屍,所蹣跚的每一步,都如灌鉛一般沉重,身體傾倒,面無表情,神情如在空洞之中,而瞳孔中的靈魂,則迷失在遙遠的虛空。


▲ 「行屍走肉」正在從各處路線前往德國漢堡街頭


對公眾而言,這是一場難以預料和令人震驚的遭遇。CNN稱此次行動像一次蓄謀已久的「襲擊」:突然之間,1000名表演者「空降」在市中心,在詭異的沉默中遊蕩。事實上,本周早些時候,小股的殭屍先頭部隊已經埋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等待這集結號的吹響。


太陽報則煞有其事地宣稱:這一和平的左翼組織,試圖在川普到達德國之前,表明其強硬的政治立場。組織者宣稱其為抗議老派的和新興的資本主義強權政治。


▲ 「行屍走肉」開始在德國漢堡街頭聚集


而其他一些報刊,如好萊塢記者報對此描述道:在一片各顯其能的遊行中,一千個臉色蒼白的殭屍顯得別具一格。而這些「殭屍」來自85個城市,遍及歐洲各地,有志願者,也有專業表演者。


多倫多星報的現場感受則是:即使在表演期間,正常的生活也在旁觀者中有條不紊的展開,一邊看著路過的「殭屍」,一邊在街道邊的戶外餐館吃著飯。


新聞周刊則對次活動進行著某種深入的思考:這個活動的態度已經波及到了更廣的範圍,包括反資本主義激進運動,和為中產階級發聲運動。


▲ 1000名「行屍走肉」在德國漢堡街頭進行行為藝術表演


一個空洞的目光和一雙拖行的腳步,所面對的,是一個對失去不同生活方式可能的事實感到失望的社會。生活是悽涼的,社會是冷漠的,而這正是大眾對自我生存的漠視。這些「行屍走肉」向人們展示著自我痛苦的扭曲:彎曲著軀幹,揉搓著臉,尖叫著,並痛苦著,或倒地,或爬行。在G20峰會期間,大多數人難以想像政治本身和高層決策將會對普通人的生活有何影響,「千人形」組織方曾說:


「我們不能等到世界領袖作出決策改變世界,我們要展示自己的政治和社會責任,就是現在!我們不能總是忍受資本主義的巨大影響,不能總是依靠帳戶上的餘額,而要團結起來,握緊雙手。」


當這1000名「行屍走肉」聚集在一座空曠的廣場上的時候,人們正期待著發生什麼。我們如何能掙脫自己的枷鎖,如何能讓自己從這樣無望而無助的生活中將自己拯救,如何在灰燼中得以重生?世界的改變是需要等待領袖們的施捨,還是自我的覺醒?


▲ 一名男子正在剝落臉上的泥灰


當遊行隊伍中,一位引領者突然開始抖落他身上僵化的外殼,那些如混凝土般的石塊,正在他身上開始裂開和剝落。他撫摸了自己的臉,摩挲著自己的身軀,他端詳著自己的身體,恐懼、彷徨。他似乎要呼救,眼睛裡突然閃爍著不可思議的光芒,一股力量,忽然間從他身體裡開始迸發。


▲ 他掙脫了禁錮自身的枷鎖


他抓住了自己的衣服,拼命地解下,扯掉如枷鎖般牢牢捆住他的領帶。他呼喊著,大聲叫著,把那石鉛般的外衣狠狠地扔掉,濺起的泥灰如混凝土的崩塌。他脫掉了自己的襯衣,他驚住了,裡面是一件藍色的T恤。他如重新獲得新生,象徵著從僵化的意識形態禁錮中解放。


▲ 他攙扶起了另一位奄奄一息的女子


他來到一名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女子身旁。他將她艱難地攙扶起來,但女子仍要往地上倒去,男子用力地抓住她的雙手,將它按在她臉上。在這一刻,她驚叫起來,眼睛仿佛睜開了,抖落著衣服上已乾燥的泥漿。而男子則轉向了其他的人,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剝掉自己臉上的泥土。


▲ 他抓住女子的手,讓她自己為自己掙脫


如此,一股巨大的新生的力量開始在整個「行屍走肉」的隊伍裡傳染開來。從禁錮中掙脫出來的人,去幫助還在禁錮中的人,他們紛紛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露出了外殼之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這一刻,他們不再是「行屍走肉」,不再是痛苦與無助,他們獲得了自身的拯救,他們歡心雀躍,相互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這是怎樣的慶典?這是關於自由的勝利,這是關於新生的喜悅,這不再是漠視自我與漠視世界的禁錮。


▲ 人們已甦醒,世界已不再冷漠



「決定我們幸福和健康的,不是財經新聞。能決定幸福的,並不是我們的擁有,而是知道我們是誰。」


——1000 GESTALTEN


組織者斯文-卡墨爾(Sven Kammerer)表示,20國集團企圖成為世界上一個團結和政治參與的象徵。喚醒大眾對政治的冷漠,喚起大眾對自身生活的重新審視。不再把自己當作是政治的局外人,不再把自己當作政治的冷漠人,他對美國廣播公司說:


「我們活動所傳達的信息是:變革是從你我開始的,而非一些政治精英。」


▲ 被甦醒的人們遺棄在地上的衣服


在接受全球新聞報的採訪中,斯文-卡墨爾說,這不是最後一次遊行:「我們希望它能像三月的科學遊行、婦女遊行、歐洲脈衝遊行一樣成為世界運動的一部分。」而在談到這場藝術行為時,他說:「藝術的語言是世界通行的,無論你住在哪裡,都能理解我們的行為。任何政治行為的第一步是提出一個好問題,我們認為藝術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來做這件事情。」


另一位組織者Catalina Lopez對路透社表示:「今天的表演目的是打動人們的內心,激發他們介入政治生活當中的意願。我們希望製造視覺衝擊,因為我們相信視覺衝擊很有作用。」


▲ 1000 GESTALTEN行為藝術的臺前幕後


這次活動的組織方「千人形」成立於2017年2月,其主要亦為本次活動而組建,絕大部分為自願者,其中上百人擁有從事藝術、工藝和電影等相關背景。「千人形」創辦者屬於慈善文化協會,曾主要資助具有文化和難民援助背景的項目。


而在這次由自願者組成的行為藝術活動中,組織方發起了一個捐贈項目,以彌補這場行為藝術中所要開銷掉的費用,如表演者的西裝、化妝、粘土和顏料,還包括基礎設施的淋雨、空間,及其各項安全措施和設備、運輸及表演者的飲水和食物。


可以說,這是一場以藝術的方式介入社會的公益性行為表演。它以極富感染力的形式,讓公眾親身體會到關於政治參與與普通生活的關係。就如同組織者所說,社會的變革,不能依賴並指望於上層建築,而應該是每一個普通人自身的甦醒和變革。



▲ G20峰會期間出現的各個團體不同訴求的活動


在G20召開期間,各種形形色色的團體湧入德國漢堡,他們有ATTAC組織的活動家,有「No G20國際」的組織準備幫助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加入在漢堡當地爆發的反G20抗議,包括常見的綠色和平(Greenpeace)、樂施會(Oxfam),德國共產黨及來自美國的國際社會主義組織。到G20峰會開幕前兩天,已有77個國際組織陸續在漢堡的各大廣場與公園內搭建露天論壇,探討資本主義帶來的剝削、貧富差距與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直到7月7日,G20峰會正式召開後,陸續已超過170個組織,為各自的政治訴求,針對全球難民潮、歧視與仇恨言論、氣候變遷等議題發起了不同程度的街頭遊行。


其中,「千人形」行為藝術無疑是最令人矚目的。它之所以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並不僅僅在於「行屍走肉」般的令人驚奇的行為風格,更在於它傳遞出了一種跟其他組織所完全不同的信息。


▲ 1000 GESTALTEN行為藝術現場


眼神空洞的殭屍身塗厚重的灰色黏土,毫無生氣地漫步於漢堡街頭,在抵達中央廣場後,突然將身上的黏土甩去,露出黏土外套內色彩繽紛的衣服。灰色的黏土,象徵著備受鉗制的社會,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的人,因失去信念而不再團結,只專住於自身的利益,而忽略周遭其他人的溫暖,以及這社會的需求。


這場名為「千人形」的藝術表演,除了是在呼籲大眾不要對政治冷感,被動等待帶來的改變,也同時在鼓勵著人們:「公眾參與,邁出你自己的第一步。」



轟動全球的「千人形」遊行並不是第一次以藝術的形式介入現實語境,探討社會問題的行為表演,此類案例在藝術史上不枚勝舉。回顧2016年7月9日,英國東北部濱海城市赫爾(Hull)也曾有過一場大型行為藝術遊行,當地畫廊邀請美國藝術家潘塞·圖尼克(Spencer Tunick)前來拍攝「城市與海洋」藝術照片,動員了3200名當地不分男、女、老、幼的民眾,將全身塗成藍色,一起在城市中各處集結遊走和表演。


圖尼克指出,在城市中遊走的「藍精靈」,所象徵的是由於人為原因導致的全球變暖而加劇的海平面上升,以此警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造成巨大災難。



▲ 3200名民眾全裸藍色大遊行


早在六十年代,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就深感藝術介入政治並改造社會的迫切性,他提出並實踐的「藝術介入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拆卸並重裝了當代藝術系統:藝術家的任務就是要進行「社會雕塑」(Soziale Plastik),使人類社會轉變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作品。


(圖片、視頻來自網際網路)

(鳳凰藝術 撰文/李鵬 責編/李鵬)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現在加入「有鹽1001種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 錫人的心臟

▲ 鍾漢良視覺藝術展


▲ 全球定位

▲ 格哈德·裡希特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2016

▲ 中國當代攝影40年(1976-2017)—— 三影堂10周年特展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aog@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焦點

  • 鳳凰藝術 獨家 | 徐冰撰文悼念奧奎·恩威佐:難過,難過!流淚,流淚!
    對於中國藝術界而言,同樣也是個傷感的事實。昨日深夜得知消息後,藝術家徐冰於淚水中寫下了他對奧奎德深情紀念。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獨家報導。他出身於非洲一個很小的國家,是個黑人……後來他介入藝術界,但他每次策劃展覽都很受關注,也確實很有特點,比較深入。卡塞爾文獻展算是特別『西方中心』的,2002年第11屆卡塞爾文獻展由他這樣一個黑人策展人來策劃,成為了一件很轟動的事。」
  • Halloween到底是個什麼鬼?
    相傳古愛爾蘭有個吝嗇鬼叫傑克,死後天堂因為他吝嗇沒有收留他,地獄因為他生前玩弄過惡魔也不要他,於是他成為亡魂,提著白蘿蔔四處遊蕩,白蘿蔔裡放著魔鬼給他的炭火。不給糖就搗亂的起源:古時凱爾特人的小孩會為共同篝火收集柴火,中世紀時孩子們也要討「靈魂之餅」
  • 國慶遊行群眾的服裝有什麼講究?
    在由各界群眾組成的遊行方陣中,充滿新時代時尚氣息的遊行服裝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36個遊行方陣的全部306款服裝,以及閱兵式民兵方陣、志願者及合唱團服裝服飾均由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團隊設計完成。記者走近設計者,探訪服裝設計背後的故事……2018年12月4日,北京服裝學院開始承擔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系列服裝的策劃、設計和監製工作。時間緊、任務重。
  • 跟著喪屍遊印度: 想當年,殭屍鬼不咬人不跳舞,只講故事 | 殭屍有文化EP5
    兩位追殭屍的人,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來到印度。從古老梵語典籍,再到現代寶萊塢片場,唉呀媽呀,原來咖喱味的喪屍長這樣?【02:33】印度喪屍,一種名為貝塔爾的殭屍鬼,一朵由古代印度先民創造的奇葩。 【18:49】著名吸血鬼IP《德古拉》的作者布萊姆·斯託克曾在印度服過兵役,特別喜歡印度民間故事,於是在自己的小說裡瘋狂致敬印度殭屍鬼。 【20:26】奈飛的四集迷你劇《起屍鬼》企圖討論八個議題,最後一個都沒說清。
  • 葉良辰到底是什麼鬼? 飛碟頭條
    點擊播放:葉良辰到底是什麼鬼?
  • 【鳳凰藝術|獨家】林明弘:藝術是個藉口 讓我更自由的生活
    「鳳凰藝術」於2014年11月30日特意走訪了此次展覽的現場,在安靜與繁忙緊張並存的布展氛圍中,見到了藝術家林明弘,此時的他帶著黑框眼鏡,穿著藍色襯衫,隨和的像位鄰家男孩兒,很配合的調整姿勢,讓我們拍照。
  • 膽小勿入:ZAGA萬聖節殭屍遊行
    這個夜晚,ZAGA的各位們變化為恐怖秘境神秘的部落圖騰、念念有詞的巫師、汗毛驚悚的招魂小鬼恍如黑暗地界,讓你脫下平常的無聊面具解放你內心中的鬼魅精靈,似水天使、白髮魔女、午夜貞子、幽魂小倩鬼娃新娘各路女魔頭奇異磁場,傾城迷醉、吸魂攝魄、欲罷不能吸血惡魔、哥特騎士、清朝殭屍
  • 《喪屍樂園2》牛津大學萬靈學院考題升級版:你選殭屍還是鬼?
    原文連結(一)每年到固定的兩個中國傳統節日,關於人死後存在形式(鬼?)我能不能都不選,我想該活的時候好好活該死的時候靜靜地死……那麼,換一個問題,還是問,你怕殭屍還是鬼吧?這個問題我可以答,我肯定怕鬼啊!有一種說法,人的恐懼都是源自未知。
  • 【鳳凰藝術|帶你看展】原弓「美術館戲劇」作品——《哈姆雷特機器》之「諧謔曲」
    大型裝置影像作品《失控·夜襲》和《暗度·誦詠》在這次展覽中也是第一次同時亮相。《哈姆雷特機器》是德國劇作家海納•穆勒於1977年創作的,一直被視為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過渡時期的經典文本。劇本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千多字,表達的東西卻很豐富,每一句話都有其深刻而隱諱的能指和所指。而現在,藝術家原弓以「美術館戲劇」的方式,對《哈姆雷特機器》的劇本進行了重新的演繹。
  • 看德國納粹殭屍被復活,揮拳爆腦大玩恐怖惡趣味
    我們看過的大多數喪屍片,殭屍都是行動僵硬或者變異導致速度超常,沒有思維的活死人,而今天這部電影裡的殭屍則是變成了有組織有紀律,聽從指揮和有武器精良的殭屍部隊。 他們基本不咬人,也不會把咬到的人變成殭屍,他們只會把人開膛破肚,虐殺致死。
  • 一年一度LGBT大遊行要來啦!這次TGV也變成了彩虹色!
    為此"法國社會輿論研究組織"(Institut français d'opinion publique)通過AI描述"反同性戀群體肖像"發現: 攻擊者大多是年齡在18發展至今,巴黎的LGBT遊行大概由60個協會及其志願者組織,其中許多大型法國公司,私營企業等等也有自己的專屬花車,甚至在2017年,法國總統小馬哥還派出自己「共和國前進黨(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 LREM)」的隊伍。
  • 殭屍鬼怪片不再「嚇人」了,也不再「搞笑」了!
    4.人嚇鬼(1984)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戲班裡的故事。戲班裡頑皮搗蛋的武生阿貴(董瑋 飾)經常扮鬼嚇人,連戲班的臺柱新少佳都經常被他捉弄,大家對他既氣憤,亦無可奈何。這次,當阿貴又扮鬼嚇人時,豈料碰上了真鬼——潮州鬼。
  • 歐美車企的至暗時刻:超8萬人等著被裁,德國已爆發遊行示威
    導讀:歐美車企的至暗時刻:超8萬人等著被裁,德國已爆發遊行示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讓張藝謀來告訴你,《長城》到底講的是個什麼故事
    總之,華語的類型與題材都太需要一些不同的東西了,膩歪死我了。而關於《長城》的劇情,網上也有諸多猜測,不過也有很多誤解。因為桃桃淘電影又一次作為媒體,也與新浪、騰訊、鳳凰等主流媒體及知名自媒體一起,參加了影片在紐約的新聞發布會,並與張藝謀、景甜、王俊凱等主創做了一個圓桌對談,並且獲得很多一手信息。後面,也可以聽聽張藝謀心裡的《長城》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當然,我下面的文章仍然是融合了導演的訪談與我的理解,綜合出的內容,並不是單純的一篇訪談,希望理解。
  • 北京服裝學院包攬36個群眾遊行方陣306款服裝的設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原春琳)今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上,由10萬餘名各界群眾組成的遊行方陣上演了一場北京服裝學院的「專場服裝秀」—— 36個遊行方陣的全部306款服裝全部由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團隊設計完成。此外,閱兵式民兵方陣、志願者及合唱團服裝服飾也由他們設計完成。
  • 五月音樂節是個什麼鬼?
    你說對了,五月音樂節就是個「鬼」。不用怕,這個「鬼」不是恐怖片裡的鬼,準確地說,它的起源和鬼怪精靈有關。
  • 影視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說說那些並不恐怖的港產殭屍片
    由於內地要避免傳播迷信,《殭屍先生》未曾在內地公映,所以大家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影響。其實,現在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殭屍形象,比如臺灣的《殭屍小子》系列、香港的《殭屍道長》,甚至到了2000年前後的亞視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好多都起源於《殭屍先生》。
  • 追溯德國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南藝美術館「重整德國藝術立場」
    「重整 | 德國藝術立場」是一場對9位20世紀最為重要的德國藝術家們的大型回顧展,近日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自上世紀藝術歷史的重要節點起,追溯德國藝術在文化與歷史層面對當今藝術世界的影響。在目前國內藝術生態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商業市場因素對學術獨立的影響,如何守護藝術高校辦展的公共性、倫理底線、學術規範?
  • 朋友圈到底是個什麼「鬼」
    我說:「就上個星期啊,她不是在朋友圈裡發了嗎?」L愣了一下說:「有嗎?我怎麼沒看到啊?」這個時候,我還沒意識到問題,隨口說:「每天那麼多人更新動態,哪有每條都看到的,你可能沒注意。」L也認同我的猜測,下意識地拿起手機點開D的朋友圈,翻了兩下自言自語道:「沒有啊!在哪裡啊?」
  • 到底是什麼鬼?
    我因為你,愛上了香港電影,從《化骨龍與千年蟲1999》到《證人》,愛上了那個為了出演《激戰》苦練一身腱子肉的你,只是現在的你,忽然讓我覺得,原來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我實在不明白,你的《陀地驅魔人》到底拍的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