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我要看超級飛俠、豬豬俠、喜羊羊與灰太狼……」
「爸爸媽媽!我要玩會說話的安吉拉……」
似乎,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話總會從孩子的嘴裡蹦出來。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電腦、電視、手機已經成為他們最心愛的玩具,心愛到一閒下來就要玩,沒有這些玩具,他們就會哭鬧。
一些家長為了省心,也會任由孩子去玩。但恰恰是這樣的行為,造就了一個個「小近視」。
今天,就讓我們帶你走近天醫眼科,一起來愛護幼苗們的心靈之窗。
▲視頻 | 不做「眼鏡仔」
01
咱們先來說說近視。
天醫眼科羅偉榮主任說:「近視和遺傳、環境都有關係。」
❶ 遺傳因素:家長都是近視的,那孩子發生近視的概率也高。
❷ 環境因素: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生活的環境、工作的環境、居住的環境,這些都會影響到近視的發生。特別是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課業負擔加重、家長的未加重視,都會導致視力的減弱,給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那麼,如何預防或緩解近視呢?羅主任有妙招。
❶ 要減少精細的工作,就是說我們要儘量減少用眼睛看近距離事物的時間,每次看書看電視的時間都不能超過40分鐘,近距離用眼40分鐘後要休息10分鐘左右。
❷ 我們提倡每天有1個小時以上的室外活動時間,讓孩子在綠色的草坪上,在體育場上遊戲,也能減少近視的發生。
❸ 飲食上面少吃太甜的食物,也少吃太精細的食物,讓孩子多咀嚼粗糙的食物,這對眼睛的發育是有幫助的。
❹ 經常遠眺。遠眺不僅僅是盯著遠處的物體看,比如:要看的物體距離我們100米遠的話,我們可以先找5米遠的地方上的一個目標看一會兒,再看10米遠的地方,再看20米、50米、70米、一百米,然後再從100米往回看,也是循序漸近,慢慢減少,這樣從近看到遠,從遠看到近,讓在孩子下課的時候看3個來回,對放鬆眼睛,減輕眼睛的疲勞很有幫助。
02
但其實,兒童還有一種弱視可能是我們從未注意過的,那就是「小眼花」,即遠視。
「小孩子天生都是遠視,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球還未發育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扁球形的眼球逐漸成長為正球體,到3歲開始視力逐漸向正常方面發展,到6歲一般回歸到正常。」羅主任介紹,如果說6歲的時候,還處於200度以上的遠視狀態,那就是遠視了。
遠視從原理上面講跟近視相反,遠視的眼睛的長度比正常要短一些,導致我們看到的物體不能聚焦到視網膜上面,不能刺激視網膜的發育,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因此導致主觀感覺看遠模糊,看近更模糊。
羅主任還提醒大家:「兒童遠視比近視有著更大的危害,它容易導致孩子斜視或弱視,不僅影響容貌,更影響日後生活、學習質量。因此,家長需要加強重視,必要時定期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測視力。」
那如何預防和治療遠視呢?
❶ 預防:在孩子懂事的時候(3、4歲)給他查一次視力,最好給他建立視力健康檔案,然後家長可以拿個本子記下來,每半年查一次視力,可以到正規的醫院去查一下他處於什麼屈光狀態。
❷ 治療:最主要的是去正規醫院看診,進行戴眼鏡和弱視訓練,這需要家長長期認真的配合兒童完成。
瞧,不僅要預防「小近視」,還要注意「小老花」!
視頻編輯 | 林詩秋
文字編輯 | 潘雅敏
歡迎來稿:rmyyy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