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這麼火,我們來給它潑潑冷水!

2021-02-07 Mtime時光網

最近有部國產動畫電影電影刷爆了微博微信,很多朋友都覺得這可能是《大聖歸來》之後最好的國產動畫電影。



我覺得你已經猜到我說的是哪部電影了。沒錯,就是國內首部自分級成人向的動畫電影《大護法》。這個成人向不是你想的成人電影的成人向,而是指《大護法》裡有很多暴力血腥的鏡頭。比如這樣:



截止時光君寫這篇文章時,《大護法》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689.6萬元。影片宣布自分級時,實際上已經把國內影市裡動畫電影的最大受眾——家長和孩子排除在目標觀眾之外,如今取得這樣的票房成績已經非常不錯,而且隨著影片口碑的持續發酵,時光君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在上映後半程有更持久地發力。


雖然2017年才走過一半,但時光君覺得這部電影有望入選時光網年度十大國產佳片。網友為這部影片打出了7.7的高分,在今年所有的院線影片中排名第五,與《魔弦傳說》同分,僅次於《摔跤吧!爸爸》、《愛樂之城》、《金剛狼3:殊死一戰》、《銀河護衛隊2》。


你沒看錯,《大護法》就是今年時光網評分最高的國產院線電影


為何這部影片會如此受歡迎呢?因為它說了些我們平常在國產片裡聽不到的聲音,隨便感受一下吧:


「為什麼太陽這麼紅,卻還是這麼冷。」


「就是那個臭老頭,外面都掛著他的宣傳畫呢,整天裝神仙,噁心死了!」


「那是我爺爺,我爺爺的爺爺,都長得跟蛤蟆似得。」


「一邊壞,一邊蠢,就是這裡正在發生的事。」


是不是讓你想到了什麼,有點扎到你的心了呢?


臺詞很容易讓人產生情感共鳴,但一部影片真的徵服觀眾可不能僅僅依靠臺詞。除了臺詞,《大護法》顯然還有其他亮眼的地方。不過,電影終歸需要從電影的角度去判高下。影片還有許多明顯的不足,有些是因為審查,有些則是因為創作者自身的原因。


下面就看看時光網編輯團隊怎麼評價這部影片吧,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暗黑版《地道戰》,動畫版《異形》。


樹林中無處不在的蟻猴子無疑借鑑了《千與千尋》,故事和人物設計吸取了中國武俠文化的營養,打鬥形式上卻又明顯是槍戰片,宿命論與彌散的槍火氣息讓人隱隱感受到一些杜琪峯的影子,而影片的反烏託邦的故事以及表現形式讓人無法不相信導演沒看過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莊園》。


導演不思凡吸取各方營養,用大亂燉的方式炮製出一部風格統一且自成一派的動畫電影。就影片宏大的世界構建和針砭的寓意來說,這部電影的膽量了不起。


遺憾的是,觀眾期待的大護法與無臉人羅單之間的正面大戰並沒有得到展現,有些草草收尾的嫌疑,花生人的全體覺醒過程展現也很草率,不思凡構建起的龐大世界與諷刺體制的作用似乎並沒有藉助劇情得到妥當的發揮。但這部電影給了中國電影人一個很好的啟示:多看書,多看電影,你才能拍好電影,才能學會聰明地說話。


其實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徐克導演早期的代表作,「混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地獄無門》。


兩部影片同樣是以一個闖入者的外部視角,展示吃人社會的恐怖和其存在的形態。但是《大護法》的這種描繪明顯代入了更加明確的政治性,導演利用外部視角展示它的不合理性,這樣姿態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


你可以從影片中描繪的細節與歷史上集權統治的特點一一對應。無處不在的宣傳,暴力的壓制,以及當權者與花生人之間的關係,誰在被誰圈養,誰在榨取誰的價值,誰在欺騙誰,影片中展示的一目了然。


所以這部電影最亮眼的地方還是停留在設定和展示層面,大護法與太子的故事主線,穿插的各個人物之間的副線,這些矛盾設置都是薄弱的,或者說導演有意而為之的把它淡化,而突出的是他真正想說的部分。至少在觀看過程中,這種淡化實際上造成敘事缺乏節奏感,強加的笑點也在稀釋影片的鋒芒。


影片最讓我覺得走心的其實是兩個角色,一位是大喊夢想缺乏理性和判斷力,淪為吉安走狗的庖卯。他對夢想有矢志不渝的激情,但如果出發點就是錯的,那這份激情帶來的破壞力也是驚人的。另一位便是小姜,他的死亡是影片最讓人心碎的地方。



說是暴力美學不如說是萌學


不服,看看太子徐錦江,秒被萌翻。儘管《大護法》存在很多不足,但仍然是今年國產保護月最有趣的一部,至少看到了國產動畫意識上的進步。在還沒有完善的電影分級制度下,自主分級為PG—13,並不斷提示這是成人動畫,有不少聲音說黃暴和分級只是噱頭,但更想善意地理解為一種電影人的良心。影片時長95分鐘,有46處爆頭。動不動五馬分屍、斬腰爆頭,滿屏幕的斷臂殘肢。


不思凡把暴力融入到獨特畫風中,使得暴力中蘊含十分萌的韻味。他畫筆下的世界都是離奇荒誕,人物都是誇張古怪,小鎮裡奇妙的花生人、長像酷似「鰲拜」徐錦江的太子、喜歡讀詩的大護法...人物設定天馬行空。主打畫風是意境悠遠的國畫風,特別是山水等環境的描繪;人物上有點結合日漫和超現實,扁平偏圓的人物形象十分搞笑。相比《大魚海棠》,畫風上有大膽創新和突破。


同時,影片還蘊藏這大量隱喻,文本確實足以發人深思,但從電影本身來講,缺乏視聽上的把握,讓電影空有形式上的為了表達而表達。雖然是小成本小製作,但不思凡往影片中塞了太多東西。大護法救太子是一條線、庖卯的夢想是一條,花生人小緣的身份探尋是一條,小緣與太子的友情是一條,錐臉男與情人的愛情...講得太多,導致劇情像一盤散沙。這可能與導演本是短片出身,把每條線單拿出來都是一個不錯的短片線索。這點與《絕世高手》密集笑點的問題有點類似,導演在展示個人才華時不加取捨。


儘管《大護法》的問題很明顯,也遠沒有許多媒體吹捧的那麼驚豔,但錯過這部可能真的錯過了國產動畫的良心。


最後,感謝徐錦江老師「友情出演」!

時光網出品


《大護法》上映四天票房"慘澹"

"自主分級"是影片噱頭 也是其票房體量的桎梏




相關焦點

  • 給張嘉益的《裝臺》潑潑冷水
    但也正是在這群裝臺的人身上,我們發現了苦厄生活底下的醇美和甘甜,發現了原來西安原來那麼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甚至燃起了生活就在前方的鬥志和勇氣。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可以被全面肯定。恰恰相反,它越是值得被肯定,它身上那些國產劇常見的毛病,就顯得越扎眼。
  • 中國家庭式「潑冷水」,會吃人
    當代家長喜歡通過「潑冷水」這種方式,來展現自己在智力上的優越感,從而表達一個潛在觀點「你所做的都是錯的,只有在我的領導下,你做的才會正確」。他們想挽回自己在教育上對孩子的失控,然而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與他們日漸疏離。如果父母總是不能認可我們,那我們還有必要和他說什麼嗎?
  • 中國家庭式「潑冷水」,很傷人
    林叔:「你別不說話,老師來了,你要和他說說學校裡的事!」小胖:「老師,我告訴你,我們班主任居然穿著黑絲來上課!」我:「哈哈,你們老班平常也這麼潮嗎?」林叔:「你別一天挑班主任毛病,她上次還跟我說你...」我很想告訴林叔,罵胖子只會讓胖子變得更胖。
  • 給熱播的《勝算》潑潑冷水
    為什麼給《勝算》潑冷水,其實隨著唐飛被發現到被捕,該劇已不再有高潮與精彩,這就是一部失敗的諜戰劇。假如劇情設計真正的瓦基姆是唐飛,試想一個被發現的間諜還有什麼用?如果真有用,那也是編劇以中國人的思維去當日本人的思維去思考,以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以屠殺中國人的殘酷,以用活人作實驗的殘忍,即使不殺死唐飛,也不會讓唐飛再有獲得情報的機會與可能。
  • 我要來潑冷水了
    可是,在極度盛讚之下,也免不得想潑冷水劇本沒有大問題,而是這麼好的動漫製作應該配上更專業的劇本,如果有一個打磨極其成熟的劇本支撐,那《霧山五行》也不會只是二次元的狂歡,至今都沒出圈了。》也有,但《大護法》全程都可以看做是個文青絮絮叨叨,跟自身風格很契合。
  • 《妙先生》作為《大護法》的姊妹篇,它究竟擁有著怎樣的魅力?
    表現形式 既然在宣傳口號裡都說了是《大護法》的姊妹篇,那麼我們自然是要來看看《妙先生》這部電影跟《大護法》有哪些相似之處。 影片的深度 新一君認為《妙先生》這部電影的精髓在於它所探討的主題深度,「犧牲一個好人就能拯救一堆壞人」,這值得嗎?
  • 所有人都在誇的《大護法》是好,我卻深深地替它惋惜
    那麼,它真的有那麼好嗎?看過這個片子的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因為電影中有太多東西耳目一新,新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內容上,它表面是一個大護法尋找走失太子的冒險故事,卻借大護法之眼描繪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花生國。那裡的花生人有假眼假口,緘默不語。
  • 遠離那個向你潑冷水的人
    因此,你要做好自己,遠離那個向你潑冷水的人。1.創業路上,有人向你潑冷水,其實是嫉妒你,希望你一事無成。三年前的秋天,我開始寫作,並且想要出版自己的文集。我剛剛寫了兩篇文章,發到朋友圈裡,結果收到了五十多條「反對」的留言。大部分的朋友認為,現在寫作沒有出路,也難以賺到錢。還有人認為,寫作的人,就是自命清高。
  • 李彥宏演講被潑冷水衝上熱搜,潑冷水的英文表達是什麼呢?
    來看現場視頻:事發之後,百度官方回應此事稱,「今天AI開發者大會上,有人給AI『潑冷水』,但我們前行的決心不會改變。」 潑冷水,打擊信心Everybody thought my idea was great, but the boss threw cold water on it.大家都認為我的主意很好,就是我們的老闆給我潑冷水。
  • 《大護法》導演告訴你,為什麼小姜必須死
    它就省錢了,感覺也來了,這樣的對比觀眾他一看就有感覺。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動得很厲害,那在高潮部分花的錢就沒辦法計量了,以我們當時的(資金及資源)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周刊君:那劇集是怎麼變成院線電影的?
  • 《大護法》究竟是好還是壞?
    另一派人則批評它臺詞尷尬冗長,劇本結構混亂,鏡頭單調,甚至有人批評它缺乏作為電影最基本的,對視聽語言的把控。 前者,目前是主流的評價思路。而後者,出於對製作組和國產動畫的鼓勵心態,往往在提及本片時顯得有些欲言又止,不願意公開批評《大護法》。
  • 《大護法》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好嗎?
    藝術風格即作者心靈的表象,在動畫電影裡,他的重要性不亞於一部文學作品的語言,而語言決定了文學的藝術高度,只有語言,才能衡量一部作品的文學性和它的最終價值。語言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審美是對我們的生活的重構和升華,一個人只能這麼說話,就意味著他只能這麼生活。這正是《大護法》藝術風格所起的作用,一部作品之所以有價值,不是因為它的情感的偉大與熱烈,而在於它藝術作用的強烈。
  • 《大護法》姊妹篇《妙先生》,設定奇特,卻遮不住票房慘澹
    》,由不思凡親自執導,票房成績不溫不火,但立起來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電影出來的時候,《大護法》就被打上「限制級」的標籤。靠著黑暗的主題,晦澀的內容,《大護法》的口碑大部分都建立在新鮮感上面,它很大的缺點是故事太散,電影大部分時候都在講道理,而不是在講故事。
  • 大護法 是開創也需更進一步
    《妙先生》的宣傳一直以《大護法》的姐妹篇為一個吸引點。但最終它的院線票房僅僅1700萬,居然遠遠不如《大護法》。要知道《大護法》當年幾乎沒有什麼宣發,卻憑藉口碑硬生生拿下8760.3萬元的票房。02 它開了國漫院線先河中國動畫市場長期以來整體偏低幼化,基本沒有以成人為受眾的動畫。更不要說暗黑暴力這樣的類型了。而《大護法》在院線國漫電影中開了先河。它的故事充滿了血腥與暴力。
  • 《大護法》的姊妹篇,翻車了
    經歷了漫長的疫情後,它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有了它,便相當於擁有了一個月的口糧。哥哥願意犧牲弟弟的性命,來獲取自己的利益。這是極其暗黑和狠毒的選擇。多來的錢就給流浪的孩子買飯吃。>並且《大護法》中完整架構了一個新的奇幻世界,一個充斥著花生人的地兒。
  • 沒事兒學什麼《大護法》搞觀影建議,票房差了近八倍,傻了吧
    還有不思凡導演的短片《妙先生之雁落大道》、《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等等兩部短片珠玉在前。而且引進《大護法》來為自己炒熱度,除非電影本身超越前者,否則口碑滑坡是必然的。從整體觀影中我們也能明顯地看出,整個電影是根植於不思凡漫畫的世界觀,畫風、劇情等等都非常的有不思凡的風格。
  • 《大護法》少兒不宜的不只是血腥暴力,它比你想像的更駭人
    幾個月前,叔已經寫過了它的前瞻: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動畫,竟然還是限制級 現在,還想再寫一篇後記。 《大護法》不負期望,目前豆瓣評分達到8.0,良好的口碑就是有力的肯定。於是他乾脆就遵從內心,按著自己的喜好來。 《大護法》原本沒準備登陸院線,也正因為這樣才為不思凡提供了更大膽的創作空間。
  • 影評 | 影片《大護法》漫談
    《大護法》與上述還是有著一些不同的,以上提到的可以分為「自我認知」,也就是我們在接觸故事的時候體驗到的是「我是什麼?」「人是什麼?」這樣的討論,觀眾和劇中角色都在自我認知為「人類」的前提下進行著「是否成為了異物」的討論。
  • 《大護法》:不思凡,不捉妖,我就要你好看!
    》的感受:新鮮、驚豔、震蕩……,整個人陷在神秘肅殺的花生鎮裡走不出來,不寫一篇推文真心覺得對不住它。2012年的「妙先生」系列則開創了奇幻武俠動漫風,尤其是《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更是把動作、懸疑、古風、哲思融為一體,展現了一個人鬼神並存的神奇世界。
  • 專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新作有"大雨"
    不思凡: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就是孩子尋找父親的冒險故事,就這麼簡單。當然整個過程中,它會呈現出其他一些人物或世界觀,但它主題就是「尋找」,是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的故事。至於為什麼想要講小孩子去找爸爸的故事,因為《大護法》比較成人,而我還是希望《大雨》更偏「傳統動畫片」,在我看來更「童話」一些,我們都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去開始解決。但《大雨》還是會帶著我們工作室比較明顯的風格,裡面的思考內容相對也沒有那麼低幼,肯定也會有成人向的一面,很多東西的狀態都是偏寫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