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係,幾部原本於春節期間要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紛紛撤檔。本以為,春節看不到新的電影了, 沒想到,《囧媽》創新推出,通過網上平臺播放的形式上映,如期於大年初一與觀眾見面。觀眾無需外出,也不用購買電影票,直接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上就可以免費觀看了。這對觀眾來說無疑是非常不錯的體驗。
《囧媽》和《人在囧途之泰囧》以及《港囧》一樣同是徐崢導演主演。前面兩部幽默搞笑廣受好評,《囧媽》也是未播先火,很多人抱以很大的期望。但是上線之後,不少網友表示《囧媽》太過於俗套刻板,活生生上演了一部家庭倫理劇…… 而有些人卻覺得:《囧媽》是一部有溫情的電影,立意和主題都很不錯,劇情中徐伊萬與「媽媽「那些哭笑不得的囧事也正是現實生活中的反射,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
個人覺得《囧媽》在網絡平臺上播放 ,本身視覺效果上是不及電影院中的大屏幕的,不過整體效果還是挺不錯的。由於「拿護照」的緣故,徐伊萬陰差陽錯陪著「媽媽」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車。通過前面徐伊萬與妻子的對話可以知道,徐伊萬平時工作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媽媽」,母子之間相處時間比較少,這也給後面的情節埋下了伏筆。
在這次意外的旅途中,在火車上狹小的車廂裡,「媽媽」很多行為和理論在兒子看來都是很不可理喻的。比如兒子表示:做火車比坐飛機要貴;而媽媽卻認為:火車要開一百二十六個小時,平均每小時是二十九塊三毛六,這要比坐飛機划算。
當兒子的手機不小心掉水裡的時候,媽媽很認真的說在某某公眾號上看到,掉水裡的手機要插進大米中三十六小時,少半個鐘都不行~~
在火車上,媽媽更是給兒子各種投餵食物,當一大盒的紅燒肉,吃了只剩下最後一塊的時候,媽媽卻僅剩的一塊紅燒肉收了起來,還振振有詞的說:吃多了要長脂肪肝的,而在前面卻讓兒子吃了滿噹噹的一盒。 此外還給兒子提供所謂「養身「的紅豆水、綠豆水、薏米水……
徐伊萬心裡難受,喝酒解憂,母親衝著兒子喊道:你喝那麼多酒會死的,你怎麼一點都不乖……在「媽媽」的世界中,兒子永遠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即便是徐伊萬已經是年過四十的中年人了。
當然隔代的「代溝「是不可跨越的,」媽媽「覺得自己所做的都是為兒子好,可是兒子覺得:在母親的心裡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 母親在無時無刻的想要改變他,而他卻並不想做被」媽媽「改造出來的兒子……兒子與」媽媽「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後」媽媽「被氣得下車,徐伊萬隻能帶上行李,同」媽媽」一起下了車。
或許作為子女的永遠不知道母親 為了自己 的孩子到底失去了多少 。《囧媽》的前部分,主要是以兒子與「媽媽「鬥嘴,而到後面卻將「母愛」更加直接的體現出來。當「媽媽「講到 自己曾經的夢想的時候,當面對危險為兒子挺身而出的時候,徐伊萬也開始對自己進行了反思。
從剛開始不把「媽媽」的夢想當回事,到後來因為沒有趕上火車當媽媽想要放棄自己 的夢想的時,徐伊萬背著母親在冰上奔跑,並鼓勵媽媽:一定可以趕上的,一定可以實現夢想的。
經過一路囧途,「媽媽」終於如願在劇院進行了表演,在臺上「媽媽」光彩奪目,精彩的表演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徐伊萬發現平時對自己嘮嘮叨叨的母親竟然是那麼的優秀,也許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母親,她們為了自己的孩子收起了自己應有的的光芒,默默的為自己的兒女傾注一生。看完臺上媽媽的精彩的表演,徐伊萬深情擁抱了自己媽媽,在此之前,他從來都不知道媽媽無時無刻不在堅持著自己夢想,而媽媽的夢想卻經常被他嘲笑與無視~~
當媽媽回到家中,取下假髮,用梳子梳著她稀疏的白髮時,可能很多觀眾都會感慨吧~~ 原來「媽媽」承受的比想像的更多~~
《囧媽》這部電影中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我們與母親相處方式的一種反思吧。媽媽對於孩子的愛是偉大的,可是很多時候卻因為相處的時間少,不夠理解而覺得媽媽很「不可理喻」。電影前半部分徐伊萬對於母親的所作所為不理解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懟「回去。這或許也是很多人的真是寫照吧,對於最親的人,總是帶著最不好的語氣和情緒。有時候面對母親的念叨,或是「沉默的懶得理」,又或許是以不好的語氣與母親理論一番。無論是沉默還是「氣衝衝的理論」可能對母親都是一種傷害。
隔代如隔山,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更多的時候子女與父母都需要彼此理解,或許多溝通、多陪伴,才能更好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