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愁眉不展,高力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後人:不愧是千古賢宦

2020-12-25 讀史坊

唐玄宗又不吃飯了,悶悶不樂地讓人把滿桌子的珍饈美味撤下去。高力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唐玄宗為什麼不高興,但關係到國家大事,他一個宦官不敢貿然問。

小太監們輕手輕腳地做著自己分內的差事。皇帝不高興,此時,誰有一丁點兒過失,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御膳都撤下去了,小太監們也都出去了,偌大的宮殿裡只剩下唐玄宗和高力士兩個人。看到唐玄宗愁眉不展的樣子,高力士輕聲問,陛下為何又不吃飯了?是飯菜不合口味嗎?

唐玄宗看了一眼高力士,反問道,你是我家的老奴,難道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高力士當然知道。一年前,唐玄宗聽信讒言,一天殺了包括太子李瑛在內的三個兒子。殺完之後,唐玄宗就後悔了。可是,人死不能復生,唐玄宗貴為皇帝,對這事也無能為力。

同時,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擺在唐玄宗面前:誰來當太子?宰相李林甫極力推薦壽王李瑁,武惠妃也為自己的兒子說了無數好話。

唐玄宗明白武惠妃的心思。他愛這個女人和她生的兒子,但他更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所做的一切首先要為他的朝廷和朝廷的將來著想。

唐玄宗記得殺太子李瑛之前,宰相張九齡告訴他,武惠妃派人給他傳話,如果想把宰相做得長久,就和自己合作,支持壽王李瑁當太子。耿直的張九齡斷然拒絕。

後來,武惠妃和李林甫輪番說張九齡的壞話,唐玄宗也厭倦了張九齡的過分耿直,厭倦了宰相天天挑皇帝的毛病,就把張九齡貶到地方。

再後來,李林甫當了宰相,極力推薦李瑁當太子。外有李林甫,內有武惠妃,很顯然,兩人串通好了。但唐玄宗最忌諱宰相與內廷勾結,更何況李瑁也沒有表現出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立李瑁為太子,各種勾心鬥角和後遺症說不定會應運而生。

所有的這一切,旁觀者高力士看得很清楚。他早就替唐玄宗想過了,只是不便明說。如今,唐玄宗問起來,他趁勢提出自己的建議:推長而立。

嫡長子繼承制是古人選太子的基本原則,既然唐玄宗沒有嫡長子,長子繼承誰也說不了什麼。

高力士一句話驚醒了夢中的唐玄宗,他連連點頭稱是。就這樣李璵,後來改名李亨,成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高力士會權衡各方面關係,還替唐玄宗考慮的很周到。他的能力和他對唐玄宗的忠誠由此可見一斑。而他被後人稱為千古賢宦,看來真不是白當的。

相關焦點

  • 唐玄宗晚年盲目自信,高力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可惜已經晚了
    而安祿山一人就兼領三個鎮的節度使,不但如此,他養父的兒子安思順也領一個鎮的節度使,他們一家人就佔了大唐節度使的九分之四,這些人手握重兵,厲兵秣馬,隨時都有反戈朝廷的可能。唐玄宗聽了高力士的話,深深嘆了口氣。他已經老了,志氣衰減,他不想再去考慮那麼繁雜的問題了。他更願意活在自己的自信裡。可惜,唐玄宗也許是活得太久了一些。
  • 完美戲說:葵花寶典乃唐玄宗大宦官高力士所創
    按照段成式的說法,玄宗一來被李白的風採傾倒,二來高力士失勢,就是說此時正不被唐玄宗待見,因此沒辦法,在唐玄宗的壓力下只好給李白脫了靴。那麼高力士在天寶元年「失勢」了嗎?沒有,恰恰相反,他正「得勢」。《新唐書》記載:「天寶初年,(高力士)加官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晉爵號渤海郡公」。換言之,權焰正熾。
  • 高力士這個傳說中的壞太監,是唐玄宗李隆基唯一的好朋友
    很多人熟知高力士,大概都是因為從小便聽說過「力士脫靴」的典故,故事中的李白一身正氣不畏權勢,愈發襯託的高力士心胸狹隘嫉妒成性。最後,因為高力士多次在唐玄宗跟前嚼舌頭根子,導致我們的大男主偶像李白被貶出京。大家讀完這個故事後,眼前通常會浮現出一個滿臉褶子、翹著蓮花指奸笑的形象,於是我們合上書本,憤憤然罵一句「死太監」。
  • 唐玄宗楊貴妃愛情秘史,李白「欺負」高力士……你知道的大唐,原來都是假的
    ★八卦一:楊貴妃原是唐玄宗的兒媳婦?一首《長恨歌》讓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流傳千古,但要是按現在的話說,這可絕對是八卦圈兒的「聲東擊西」,背後絕對有更大的黑料。 沒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楊玉環其實是唐玄宗親自為自己兒子選的妃子。
  • 高力士到底是「忠」是「奸」?聽聞唐玄宗死後,他竟然吐血而死
    高力士和李隆基,在表面上看,一個帝王,一個宦官,無非就是主僕的情誼。但實際上,高力士在唐朝末年被流放期間,得知李隆基駕崩後便吐血而亡。而李隆基臨死之前也曾經下過遺詔:只允許高力士一個人給自己陪葬。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他們二人之間,不只是主與僕的關係,更有兄弟般的情誼。高力士在唐玄宗時期非常受寵,而楊玉環也是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這場比翼雙飛,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最開始牽頭的人,正是高力士。可以說,他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大媒人。
  • 李白為什麼讓高力士給自己脫鞋子,是真醉還是裝醉?為什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桀驁不遜和高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境,就註定李白是孤獨的。其實李白讓高力士給自己脫鞋子,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件,面對世俗的權貴,禮拜沒有去阿諛奉承,而是看不過去就去說,也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高力士給李白脫鞋子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唐玄宗時期。 這件事情的歷史背景就是,唐玄宗當時已經非常寵愛楊貴妃了,楊貴妃在當時的唐朝是非常美麗的美人。
  • 高力士:宦官中少有的賢臣?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高力士手下的軍隊隨唐玄宗入蜀,至成都後,高力士因有功受封齊國公。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後高力士隨唐玄宗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賞五百戶。上元元年(760年),高力士被誣流放巫州。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高力士遇赦還京,歸至朗州,知悉玄宗上皇駕崩,高力士面朝北哀慟嘔血而卒。代宗復其原官職,並贈封揚州大都督。
  • 高力士是忠臣還是奸臣
    這時,太監高延福將他收為養子,從此改名為高力士。在此期間,高力士隨高延福經常在武三思家走動,武則天見了,又把他召進宮。高力士二次進宮後,變得非常謹慎,也懂得了察言觀色。不過,高力士並沒有因為丟失男性特徵而變得軟弱。參與政變平步青雲,源自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便與高力士結下了友誼。
  • 大宦官高力士的忠奸善惡
    《感巫州薺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大寺人高力士。唐玄宗之前,並沒有著名度很高的寺人。高公公在大唐寺人中應當算年月最早的了。固然,到了中唐晚唐時,勢力燻天乃至挾持暗殺天子的寺人如仇士良等輩就多得很。這些寺人雖然比高公公更牛,但藉助唐玄宗、楊貴妃這些大牌人物,官方曉得高公公的要多很多。中國歷史上,寺人多是陰損奸邪之輩。
  •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卻不高興,為何唐玄宗就知道他要造反?
    王毛仲作為唐玄宗身邊的弄臣,就是這種情況。但我們從唐玄宗殺王毛仲一世看,這時候的李三郎的智商還是絕對在線的。王毛仲是高麗人(當時被稱為扶餘族),因為他老爸做遊擊將軍的時候犯了事,所以王毛仲也跟著受了牽連,成了一名官奴,被發配到臨淄王李隆基的府邸做奴才,但這反而成了王毛仲的機會,他不愧是做奴才的料,聰明機靈又善解人意,很快就成了李隆基最知心的玩伴。
  • 高力士,你不知道的千古良宦
    我們可以從高力士墓的發掘來看看這個人。       通俗文藝作品中的高力士,想必還會以它原有的程式流傳下去,但高力士墓的發掘,使這一著名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更加清晰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時間終於從此還原了一位著名歷史人物的真相。唐玄宗葬於陝西省蒲城縣東北15公裡處的金粟山泰陵,高力士作為這位盛唐之主的惟一陪葬者,也埋葬在金粟山下。
  • 80.高力士:78歲吐血而死的壞太監,是你一輩子都交不上的好朋友!
    一年後,武則天又將高力士調回宮裡。唐玄宗見過後宮禍亂,見過大臣有奶便是娘,唯獨沒見過太監搞事情。所以,他讓太監去監督能人幹活。這幫斷根的人沒辦法傳承權利,頂多就是搞點假發票多倒騰錢。太監的好時代來了,只要年終考核能達到六十分,三品官銜跟不要錢似的送。那些基層幹事,苦熬一輩子也只能幹瞪眼。誰讓人家離大領導近呢?好戰友高力士自然是太監中的極品,雖然還是個太監。
  • 力士脫靴,不過稗官野史.直言進諫,千古第一賢宦——高力士
    今天我們就聊聊唐玄宗時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在民間的形象幾乎就是靠著「貴妃研磨,力士脫靴」這個故事樹立起來的。但這個故事本身是野史記載,真正的記載是在唐朝李肇《唐國史補》中。李白在翰林,多沈飲。忠君愛國高力士一生忠於李唐皇室,忠於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亂之後,李隆基禪讓皇位,高力士被陷害流放(削弱太上皇李隆基的勢力)。後來大赦天下,高力士在趕回京城的途中,得知了李隆基駕崩的消息,望北嚎啕痛哭,吐血而死。高力士生平兩大戰功,幫助唐玄宗平定了韋氏之亂和太平公主之亂。
  • 高力士:盛唐大太監的氣節
    史書上說他身高有六尺五寸,唐時一尺約合現在30釐米,那麼高力士的身高就有一米九五,相當高了。至於為什麼他被閹割之後,生長激素未受影響,還長得出這樣的身高,我不知道。大家自己去研究吧。再說文武雙全。文的方面,高力士後來權傾朝野時,「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也就是說,第一他看得懂進奏文表,第二他具備幫助唐玄宗李隆基決策小事的能力。這就相當不得了了。
  • 陳玄禮發動馬嵬坡之變,卻能活到善終,唐玄宗有三點理由不動他
    《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記載:「騎士張小敬先射國忠落馬」,隨後士兵衝將上去,把楊國忠亂刀砍死,陳玄禮繼而再三請求(脅迫)唐玄宗誅殺楊玉環。結果大家也都清楚了,馬嵬坡前楊玉環香消玉殞,唐玄宗也是無可奈何。太子李亨至此與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揚鑣,年逾古稀的李隆基帶著高力士、陳玄禮,一路向西北進發。公元757年,唐玄宗結束了為期近兩年的逃亡生活,由成都返回長安。
  • 為什麼高力士被稱為「第一賢宦」,而李輔國的腦袋被扔到了廁所?
    高力士(684-762),祖上世代為官,因遭人誣陷家破人亡,9歲時被人淨身入宮做了太監,曾助李隆基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
  • 唐玄宗的最後6年:權力、愛情、尊嚴、自由都沒有了
    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高力士不愧是宮裡的老幹部,這番話切中要害。如果不殺貴妃,將士們恐怕連玄宗都不放過。 唐玄宗愛楊貴妃,但他更愛自己的生命和皇位。這一刻,他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在與楊貴妃訣別後,玄宗痛心地下令將她處死,命人用白綾將愛妃縊死在佛堂前。
  • 紅顏禍水趙飛燕和楊玉環,如何摧毀漢唐兩大王朝,給後人什麼啟示
    她本來是壽王李瑁的王妃,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寂寞,有人給他建議,壽王妃長得很漂亮。唐玄宗招來一見就相中了。於是,楊玉環被迫出家當了女道士。女道士只是一個幌子。沒多久,楊玉環就正式成為唐玄宗的妃子。從開元二十八年出家當道士,到天寶十四載馬嵬驛被迫自盡,楊玉環和唐玄宗一起生活了16年。16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
  • 槲寄生高力士
    唐代的宦官如此專政跋扈,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從高力士開始的,而且玄宗一朝又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朝代的興亡一直都喜歡找女人和宦官背鍋,於是高大人就當仁不讓了    唐朝大太監高力士最有名的事情可能就是幫我們大才子李白脫鞋了,話說一天李白正和幾個一起在長安合租的兄弟聊著跨界投資,黨的政策,點評馬雲馬化騰而喝的醉五醉六的時候,正趕上皇上讓他去浴場給楊胖胖作詩,醉到什麼地步呢,天子呼來不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