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巧克力》:美食版的《百年孤獨》

2021-02-08 食材磚家

墨西哥電影《濃情巧克力》,可以說是一部美食版的《百年孤獨》,比較矯情的說法叫做「美食魔幻現實主義電影」。南美的闖作向來不按常理出牌,用美食連接的劇情看似狗血,其實是一部探索情感及女權主義的電影。

《濃情巧克力》改編自墨西哥女作家蘿拉·埃斯基維爾的同名小說,小說名被翻譯成《恰似水之於巧克力》(Like water for chocolate)似乎更加貼切也有韻味。雖然這是部食色電影,片中處處美味,但和巧克力卻沒啥關係,「恰似水之於巧克力」是一句墨西哥諺語,意思是一觸即發的情慾,用以形容在愛情中人敏感而激烈的情緒,就像馬上要融化在熱水裡的巧克力。


男主角佩德羅對女主角蒂娜一見鍾情,卻因為蒂娜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按照家族的慣例,蒂娜需為母親養老送終,不能婚嫁。為了能日日見到所愛之人,佩德羅想出了個奇葩的辦法,迎娶蒂娜的大姐為妻,並成了蒂娜家的上門女婿。


在母親的淫威下下,有情人雖朝夕相見,卻無法接觸,唯一能交流的除了眼神,只有通過蒂娜每天為全家人做的一日三餐。


一晃二十幾年,蒂娜經歷了自己哺育的外甥的死,經歷了二姐奔放離奇婚戀,經歷了與母親生前死後的抗爭,經歷過了另一位戀人的真誠.這時,母親和大姐已離開人世,蒂娜和佩德羅也終於修成正果,是夜,壓抑了幾十年的感情,幻化成大火熾熱的燃燒,吞噬了這對苦戀的情人,這段曠世之戀從此得以永生。


▲小說版《恰似水之於巧克力》

小說版《恰似水之於巧克力》由十二章組成,分別代表十二個月,每章開篇都是一道菜的做法,有詳細的配料表和製作步驟,每章的故事也由此菜引發。影片因敘事時間有限,只展現了其中的幾道菜,但也正是這幾道菜,畫龍點睛,使影片精彩紛呈。

▲悲傷的蛋糕讓所有人情難自控,在河邊哭泣和嘔吐

1悲傷的恰維拉蛋糕

在情人佩德羅和大姐的婚禮上,蒂娜悲傷的淚水灑在了婚禮蛋糕上,蛋糕傳遞了情感,所有吃過蛋糕的人都悲痛欲絕,成了一場悲情的婚禮。

2滴血的玫瑰鵪鶉

蒂娜用佩德羅送的玫瑰,做了鵪鶉玫瑰,蒂娜的血滴在菜中,思念也隨之溶進了玫瑰花汁中,情慾溶進了鮮嫩的鵪鶉肉裡,二姐吃到這道菜,毅然決然地衝出母親設下的牢籠,擁抱新的生活。

3熱情的核桃泥辣椒

最後這道菜,叫做「核桃辣椒醬」,是在大姐和佩德羅女兒的婚禮上。辣椒在火上烤熟,去焦皮,填入核桃堅果餡料,澆上醬汁,最後,撒上石榴,這道菜讓所有的人無不情慾大發。


影片中有一段話:每個人出生時心裡都有一盒火柴。但是我們自己不能把自己點燃,就像在實驗室裡我們需要氧氣和蠟燭來幫忙一樣。氧氣就來自你所愛的人的呼吸;蠟燭可以是任何音樂、愛撫、言語或者聲音,總之是一切可以點燃火柴的東西。一根火柴點燃後,我們會沉醉在一種強烈的情感中,心裡激蕩著融融的愛意,但隨著時間消逝,一切重新歸於平淡,直到又有新的激情來點燃另外一根火柴。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

相關焦點

  • 《濃情巧克力》:美食版的《百年孤獨》
    墨西哥電影《濃情巧克力》,可以說是一部美食版的《百年孤獨》,比較矯情的說法叫做「美食魔幻現實主義電影」。南美的闖作向來不按常理出牌,用美食連接的劇情看似狗血,其實是一部探索情感及女權主義的電影。恰似水之於巧克《濃情巧克力》改編自墨西哥女作家蘿拉·埃斯基維爾的同名小說
  • 一部必看電影,跟美食有關「巧克力」比故事搶鏡《濃情巧克力》
    喜歡看跟美食有關的電影,那這部經典的電影是不能錯過的。《濃情巧克力》整部影片圍繞巧克力進行,色香味俱全,讓觀影的人感同身受。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相信也有小夥伴聽說過這部電影,國內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和解讀都集中在電影情節的構架上,其實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就,也是因為其敘事模式。
  • 跟著電影做美食- 濃情巧克力
    電影《濃情巧克力》裡,來到平靜小鎮的單身母親,安靜地開了一家巧克力店。大家已經習慣按時在教堂裡唱詩禱告,在集體中保持靜默,儘量讓自己顯得合群。可在這些看起來謙遜和諧的面具後,有人偷竊,有人酗酒,有人家暴。
  • 濃情熱飲巧克力,100 種方式讓你歡愉
    聖誕這天,如果是一個人度過,關掉社交 APP, 煮一杯熱巧暖胃,在翻開一本喜歡的書籍,這樣的夜晚,一個人加一杯熱巧克力,恩愛值不低於 1+1 的兩個人。一群人的好食光—墨西哥版熱巧這款熱巧主要突出香料的香氣和巧克力的濃鬱,因此奶味不需要太重。2. 如果喜歡香料重的,可以將平底鍋燒熱,關火將香料下鍋炒香後在煮。3. 沒有肉桂粉可以用肉桂,選一個肉桂幹,用火炙烤肉桂,在放入巧克力,肉桂味會突出更多。 ( 這是小賊從某美食播客關於煮紅酒節目聽來的,試過一次從此肉桂棒的命運就和火緊緊綁定。
  • 濃情巧克力
    選來選去,最後一致決定重溫2000年的老片子《濃情巧克力》。主演是朱麗葉特-比諾什和強尼戴普。電影的開頭也發生在冬天。裹著鮮紅鬥篷的女人薇安帶著女兒安娜,在風雪中走進一座坦尼斯河畔的小鎮,她在教堂的對面開了一間小小的巧克力店,故事就這樣在帶著熱可可香味的寒風裡娓娓展開。小鎮閉塞、保守、禁慾,這家在齋戒期橫空出世的巧克力店,簡直挑撥了人們蠢蠢欲動的欲望。
  • 活動 北京|濃情巧克力
    在此後無數個清晨,Josephine開始笑著學做巧克力,開始穿色彩鮮豔的衣服,開始與眾人一起進餐,開始為星期日的宴會梳妝打扮。她在一點一點地變得年輕,變得陽光得像個孩子。這大概是電影《濃情巧克力》裡最動人的場景。(如果你沒有看過,推薦!)在那個禁閉的時代,Vivien用親手做的巧克力打碎了人們最後那點兒蒙昧和虛無。
  • 濃情巧克力—奶油巧克力慕斯
    無意間翻出一部老電影《濃情巧克力導演拉斯·豪斯託在接受訪談時曾談到:「對我而言《濃情巧克力》是個寓言故事,它包含著誘惑和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肯定。它是關於傳統與變革之間的衝突,我所有的電影中都可循到相同的脈絡,我試圖以不可思議又溫馨可愛的形式,去探究人性中一些令人難以言喻的神秘之處,《濃情巧克力》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接觸另一種獨特奇妙的人性」。
  • 哥倫比亞不光有《百年孤獨》,還有「魔幻」的美食:香蕉配飯、熱巧克力泡奶酪……
    大熱的影集《毒梟》、咖啡和選美是哥倫比亞在許多人心中的印象,美食卻鮮少被提及。 今日交由哥倫比亞駐上海總領事Luz Helena Echeverry Gudiño帶路,來到上海唯一一間哥倫比亞餐廳Hugo Sazón,總領事和我們邊吃邊聊充滿神秘色彩的哥倫比亞文化和美食🍹!
  • 上帝在盧嫩堡撒了把彩虹糖,《濃情巧克力》約會甜蜜好時光~
    離開寧靜的佩姬灣,也別錯過《濃情巧克力》的拍攝地——盧嫩堡(Lunenburg)。盧嫩堡是坐落於新斯科舍省的一座港口鎮,這座18世紀的小鎮,擁有400多座色彩繽紛的小房子,倒影在水上仿佛浪漫夢幻的彩虹糖,把內心的甜蜜都喚醒,如夢中的 「桃花源」。
  • 布魯塞爾巧克力博覽會 濃情巧克力時裝創意十足 (1/3)
    布魯塞爾巧克力博覽會濃情巧克力時裝創意十足 (1/3) "← →"翻頁
  • 《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上線 溫情紀錄美食
    5月28日晚9點,由趙文瑄主演的漫畫改編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在優酷、土豆及天貓魔盒三平臺同步上線。該劇改編自日本著名漫畫家久住昌之的作品《孤獨的美食家》,由優酷土豆聯合阿里數娛及派睿萊斯共同出品。《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第一季一共十二集,每集35分鐘,每周四9點更新,每周五還會更新8分鐘的番外。
  • 跟著電影去旅行——品嘗生命中的《濃情巧克力》
    最美青島♦愛上旅遊♦青島人必備的旅遊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後臺回復「上網」,免費試用電信智能WIFI熱點影片拍攝地:法國勃艮第因為《濃情巧克力基本信息:中文名:濃情巧克力外文名:Chocolate導 演:萊塞·霍爾斯道姆編 劇:Joanne Harris主
  • 濃情巧克力,漢陽有位鍾情法式西點的朱小姐
    冬日漸深,吃一顆雪吻巧克力,就會想到電影《濃情巧克力》中的畫面。飛雪連天,一大一小兩個披著豔紅色鬥篷的女子。
  • 《濃情巧克力》•在愛中回歸自己
    《濃情巧克力》•在愛中回歸自己作者|張婷2000年年底在美國上映的一部經典電影,囊括7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大獎、五項提名。原著作者:喬安娜·哈裡斯(JoanneHarris),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她從小在外祖父母的糖果店成長,加之有祖上的「女巫」血統的傳承。她的文字便瀰漫著糖果的芬芳和些許神秘與魔幻。
  • 巧克力蛋糕卷 濃情就在美味中
    >
  • 分享兩部電影《濃情巧克力》《聞香識女人》
    《濃情巧克力》法國電影。美食與愛。一個靜謐的法國小鎮,有著曲折斜坡的小胡同,純淨的陽光,一座座石頭小樓,一座小而聖潔的教堂,一個受人尊敬的教父,伯爵先生。北風帶來了細碎的雪花,也帶來了一對穿著紅鬥篷的神秘母女。她們租下了一座二層小樓,一層做甜品店,二層自住。不巧的是,開業趕上了天主教的齋戒期。
  • 北京華爾道夫酒店幹邑黑巧克力蛋糕濃情呈現
    北京華爾道夫酒店總經理董彬先生說道,「我們在傳承華爾道夫經典美食精髓的同時不斷創新,並持續為賓客締造非凡的味蕾體驗。」法芙娜巧克力以其嚴苛與精湛的製作工藝和溫潤醇粹的口感成為巧克力愛好者競相追求的美味體驗,同時也成為眾多甜品大師夢寐以求的殿堂級食材。
  • 巧克力控的終極夢想,來自比利時的濃情蜜意,吉利蓮· Guylian
    巧克力控的終極夢想,來自比利時的濃情蜜意,吉利蓮· Guylian巧克力可是女孩子的最愛,過節時男孩子也總會買點巧克力送給自己喜歡的人。在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巧克力,知名的不知名的,在商店還有超市都可以買到。
  • 在索菲特享受VALRHONA巧克力陪伴的美好時光
    索菲特與法國巧克力及糕點製造商法芙娜 (Valrhona) 合作推出懷舊版法式下午茶。
  • 水之於巧克力與愛情的欲望電波
    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第一部小說《恰似水之於巧克力》描繪了早期拉美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因受封建禮教約束不得自由追求愛情,長期受男權社會和封建家長制的雙重壓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創作的《愛情法則》講述了滾滾紅塵中世紀輪迴的男女愛情,無論男女都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男女在愛情面前都是平等的,只有摒棄仇恨,才能感受愛的真諦;千禧年之後的創作,埃斯基韋爾結合拉美當代女性社會身份及地位的改變,從之前的忍辱負重、夫唱婦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