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科】香港地名知多少?

2021-02-13 香港包打聽

點這裡藍色小字 關注 香港包打聽

香港包打聽ID: hongkongabc3

您香港生活的私人顧問,最新最實用的香港資訊。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5107092501

今天由包子君繼續帶大家去看看香港那些有意思的地名都是怎麼來的

金鐘(Admiralty)
有人可能會對「金鐘」和「Admiralty」的搭配存疑,一來未見鐘樓,二來金鐘未被叫做「Golden Bell」之類的。金鐘所處區域位於中環及灣仔之間,在香港開埠後英人把此地區劃作軍事用地,包括了現今花園道以東、正義道以西、堅尼地道以南一帶。以皇后大道東為分界,北面沿海地帶屬於海軍,南面山坡則為陸軍,今天的中銀大廈、太古廣場均建立在前兵營的基地之上。據說,當年位於皇后大道東路旁的兵房門口懸有一金色銅鐘(另一說為西洋鍾),鳴鐘作為作息信號,所以稱此營房為「金鐘營房」,此地區也被俗稱「金鐘」。由於此處海旁是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海軍按照傳統稱基地所在為「Admiralty」,意即少將級或以上海軍司令坐鎮的基地。

「二戰」後,英軍縮減海軍船塢規模,港府提出興建橫越船塢的道路,得到軍方同意,條件是港府需在路旁填海開闢新地段,建設添馬艦基地,補償給海軍,而原來船塢的位置後來成為地鐵金鐘站。政府也陸續收回陸軍用地,擴闊皇后大道東,並把該路段改稱為「金鐘道」,不過「金鐘道」的英文不是「Admiralty Road」,而是「Queensway」,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皇后大道東」和「皇后大道中」並不連著的原因。

松樹街(Fir Street) vs. 杉樹街(Pine Street)
大角咀原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個海岬,有村落分布,後發展工業,設有船塢及五金工場等,並成為一個工業及住宅混合的區域。這個區域的街道都以植物命名,例如橡樹街、櫸樹街等等,其中有兩條街,一條叫做松樹街,一條叫做杉樹街,理所當然,英文分別為Pine Street和Fir Street,但不知何故這兩個英文名稱對掉了。難能可貴的是,明明知道錯了,但就是知錯不改,「顛三倒四」在這裡以「顛杉倒松」存在!

緬甸臺(Minden Row) vs. 棉登徑(Minden Avenue)
在九龍尖沙咀地區,就在著名的重慶大廈附近有兩條街道,南北向的一條叫做Minden Row,東西向的一條叫做Minden Avenue,兩者之間的關係應當很明確,但是中文名稱就完全不一樣了,前者叫做「緬甸臺」,後者叫做「棉登徑」,讓人不知其所以然。其實Minden(棉登)是德國一個城市的名稱,當年命名Minden Row是因為附近住了不少從Minden來的德國人,後來在「一戰」中英德互為敵國,這些德國人也就撤離了,但是留下了地名,當然與緬甸完全沒有關係。


Rednaxela Terrace這條小街位於中西區,堅道再往山上一點;Rednaxela大家都不熟,如果把這些字母都倒轉過來寫,變成了Alexander,這回認識了!據說,當初命名應是向一名叫亞歷山大 (Alexander)的人致敬,但可能由於當時負責的華人師爺習慣了由右向左書寫,最後將整個單詞左右倒轉了。如此搞笑的地名,誰想再超越,估計也會深感「鴨梨山大」。


軒尼詩道(Hennessy Road)

軒尼詩這個名字聽起來不僅斯文,而且總讓人想起那個法國LVMH旗下的著名酒類品牌。那麼,港島灣仔這條英國人命名的軒尼詩道,跟那瓶法國酒有沒有關係呢?應當說,沒有關係,又有一點點關係。

軒尼詩道的名字來源於第八任港督,即約翰·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此公於1877年就任港督,其任期的貢獻之一是廢除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政策,委任伍廷芳出任定例局的首位華人議員。雖然軒尼詩酒是個法國品牌,與英國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它的創立者李察·軒尼詩(Richard Hennessy)與約翰·軒尼詩一樣,都是愛爾蘭人,而且還是County Cork的老鄉。李察先去法國當兵,後來創立軒尼詩公司,逐步成為領先的白蘭地酒商。

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優質的香港資訊

方法一:點擊右上角,再點"分享至朋友圈"

方法二:掃描微信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方法三:搜索公共帳號hongkongabc3,即可關注我們

更多信息,盡在官方微博:香港包打聽,歡迎關注http://weibo.com/u/5107092501

相關焦點

  • 香港地名文化
    地名是語言歷史的遺蹟。香港特定的社會狀況,語言環境決定了香港地名「華洋相雜,中英並用」的雙語制度和特殊的拼寫形式。我們經過對《香港地名錄》約6400餘條中前一半地名(不包括大廈酒店、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名稱)進行比較統計,得出以下結論。(1)中文名稱。
  • 神奇的香港地名翻譯大法
    對於到香港旅遊的朋友,看著地圖上奇奇怪怪的地名大都覺得莫名其妙,翻譯簡直千奇百怪。當年建於此地的兵營,門口常年懸掛著一口用於提示作息信號的金色大鐘,因此被香港人稱為「金鐘兵營」。久而久之,這片軍事用地也就被越來越多的人喚作「金鐘」了。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金鐘填海擴地,英國海軍遷至金鐘以北的添馬艦,原來的金鐘一帶重新發展改造,「金鐘」這個中文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 香港的地名由來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這樣幾種說法: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四種說法: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 【香港史跡】終於搞明白了,原來香港的地名是這樣來的!
    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於是被拆去。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
  • 香港巧克力知多少?
    香港巧克力知多少?終於等到了秋天啊!
  • 重慶地名和背後故事知多少? 它來了!
    重慶地名和背後故事知多少? 它來了!,新的地名又體現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地名背後故事多。》《重慶市行政區劃圖》《重慶市行政區域界線詳圖集》(分別簡稱《地名圖集》《地名錄》《地名詞典》《地名志》《地名故事》《政區圖》《界線詳圖集》)7個部分,涉及重慶所有區縣,預計兩年半完成全部編纂工作。
  • 香港為啥沒有修改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
    突然,這位朋友感慨道:「這香港都回歸20年了,怎麼還叫維多利亞港?我們是不是收回來一個假香港?!」對此,筆者也有一些深切的感受。筆者曾經去過香港幾次,大街小巷的一個個拗口地名,都是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香港經歷了長達150年的殖民歷史,以英國皇室成員、港督、殖民地官員、英軍軍官命名的街道有800多條,行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
  • 香港的殖民地地名還要存續多久?
    近30年前,我首次去香港探親(舅舅、姨媽等)。一天,被舅媽領著去幹諾道大街看望一個表兄。
  • 香港這些你常去的地方,背後竟然都有黑歷史!
    其實除了香港本身,這座城市還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奇葩地名!(圖片來源:互動百科)這些奇葩地名背後,還都有一段「黑歷史」.對於不少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朋友來說,提起香港最先想到的地名一定會有旺角。作為觀塘線的終點站,大家肯定沒少見過調景嶺這個地名。
  • 香港遍地都是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為什麼還不修改?
    1.香港遍地是英國地名曾經有一位朋友第一次去香港,那晚,漫步星光大道,夜色下的維多利亞港美輪美奐。突然,這位朋友感慨道:「這香港都回歸20年了,怎麼還叫維多利亞港?我們是不是收回來一個假香港?!」對此,筆者也有一些深切的感受。
  • 10個聽過一次就立馬愛上的香港地名
    香港的流行音樂是香港文化中獨特的一道風景,深刻地影響了成長在80、90年代的樂迷和港迷們。更有趣的是,在港樂中有許多以香港地名直接作為歌曲名的現象。今天玩途君就要來盤點一下:那些聽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的香港地名歌曲。另外,聽聞《港囧》電影中有著大量經典粵語老歌,一派80年代懷舊氣息。所以文末還為大家準備了10張《港囧》電影票,作為福利免費發放。聽完歌,看過文章,再去看一場電影,相信你對香港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 【香港趣聞】為什麼你聽不懂港人口中的地名
    香港有很多地方的地名曾發生過變化,作為一名資深港漂,小編至今都不明白有些local口中所說的到底是什麼地方。
  • 從「下一站天后」到「獅子山下」 粵語歌中為何愛提香港地名?
    文|萄葡皮早在來香港之前,就是粵語歌的忠實粉絲,手機裡總有那麼幾首經典的粵語老歌,沒事就翻出來聽聽。聽歌時注重旋律多過歌詞,何況對粵語也是一知半解,通常都是聽過就算。直到來了香港,才發現有很多歌曲中都出現了熟悉的地名,下面就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
  • 【知多少】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等於多少錢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克數重量與當日匯率。比如內地顧客頻繁光顧香港,卻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香港澳門的「兩」與內地的「兩」完全不是一回事。而香港的金首飾店偏偏都以「兩」來標註價格。很多內地遊客就這樣迷失在了「兩」的海洋中,以為撿到了大便宜。
  • 香港一部電影一座城 細數記憶中的那些港片地名
    看經典港片品遊香港 在光影中穿梭在香港大街小巷 時長:01:52 來源:電影網
  • 【知多D】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等於多少錢
  • 香港千尺豪宅等於多少平米 香港房價多少錢一尺
    在香港買房的話,一般是按照千尺來計算,不過有很多人不知道香港一千尺等於多少平方呢?香港多大的房子算豪宅呢?而且在香港買房,想要了解就是多少錢一尺呢?相信有很多人都想了解,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香港千尺豪宅等於多少平米,香港房價多少錢一尺?下面就跟著一起來看看吧!
  • 「英」魂不散的香港
    香港的殖民色彩 去過香港的人,一定會被香港那些拗口的地名所吸引,諸如砵甸乍街、堅尼地道、軒尼詩道等,雖然路牌上的每個漢字你都認識,但總給你一種置身於異域文化氛圍的感覺。這是因為香港保留了英國殖民時期的大部分地名。
  • 香港「英」魂不散
    這是因為香港保留了英國殖民時期的大部分地名。從英國王室到外交大臣,從英軍司令到歷任港督,從英國商人到基督教徒,所有為英國殖民香港立下「汗馬功勞」的各界名流,都在這小小的香港留下了他們的「芳名」,這些名字被命名到香港的大街小巷、山丘湖泊、海港碼頭、公園廣場、醫院學校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