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趣聞】為什麼你聽不懂港人口中的地名

2021-02-13 港漂圈

香港有很多地方的地名曾發生過變化,作為一名資深港漂,小編至今都不明白有些local口中所說的到底是什麼地方。今天就來跟大家惡補一下,看看到底這些地名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改名理由:大步一詞,一說是因為早年大埔老虎為患,路經的人無不想大步大步離開;另一說是步可解作渡頭。及後地名轉化成大埔 。

改名理由:大白灣多年前被開放商看中,發展大型屋村愉景灣,原來的名字就漸漸消失了。

改名理由:由始至終,瀝源一詞也是區分名稱,但自從廣九鐵路英段在沙田村設立以村命名的沙田站,沙田才變成全區的名稱。

改名理由:和沙田例子類似,該處以往以竹園為總稱,但不知何故後區議會以黃大仙為整個區域的名稱。

改名理由:清初五桂山曾有海盜,故名五鬼山,後雅化為五桂山。

改名理由:清水灣半島西岸分為上流灣和下流灣,其中下流灣的意義不好,故改名為田下灣。

改名理由:昔日的放牛之地,今已改為牛池灣,近年香港人更只記得彩虹邨一名,看來牛池灣一名也會慢慢消失。

改名理由:原名白鱔角,及後堆填區落成時以百石角命名,為免和大埔的白石角混淆,改為使用百勝角。

改名理由:汲水門水流湍急,因而有急水門之稱,曾有村民集資興建天后廟,為減輕心理因素,改名為汲水門。

改名理由:早禾坑水源不足,因名旱禾坑。為了意頭,村民乾脆將旱字一划刪除,成早禾坑。

改名理由:名字被簡化了。



改名理由:秀茂坪山頭滿布蘇茅,因名蘇茅坪。及後有人戲稱掃墓坪,因而雅化為秀茂坪。

改名理由:約定俗成例子,原名芒角,因種滿芒草而名,及後變成望角,再變作旺角。

改名理由:「龍遊淺水遭蝦戲」;意頭不好的淺灣改名為荃灣。

改名理由:荔枝角原名孺地腳,孺地腳為客家語,解作兒子沙灘上的腳印,及後雅化為荔枝角。

改名理由:位於五桂山側的魔鬼山,因山上興建了數座炮臺,所有炮臺山之稱,現在已改名為魔鬼山。

改名理由:因有客家婦女戴帽割草,太陽反射狀似照鏡,因名為照鏡嶺。及後外國人Rennie在此地興建麵粉廠,經營失敗後在廠房吊頸。市民戲稱吊頸嶺,因而雅化作調景嶺。

改名理由:老虎巖原址興建徙置區時定名樂富徙置區,取安樂富足之意。

改名理由:原名龍屈頭的龍躍頭,因曾受人取笑為龍骨頭,因而改名龍躍頭。

改名理由:九華徑位於山上,野狗上山像似爬行,因名為狗爬徑。及後雅化為九華徑。

改名理由:清朝時市民禁止在錦山斬樹及建屋,故名禁山,近年改稱作錦山。

改名理由:因泥土鹽份高而得名,後改為藍田,取藍田種玉之意。

改名理由:原村現在石壁水塘水底,因地勢而名墳背。興建石壁水塘時整村搬遷到現址,並改名宏貝。

改名理由:因興建麻瘋醫院而取名,「喜悅靈魂」之意。

改名理由:爛頭一詞相信是土名,英文Lantau也是源自爛頭,現在鳳凰山上有一外國人渡假別墅叫作爛頭營。

改名理由:屯門本名也是屯門,源自唐朝在附近屯駐士兵,及後地名被改為青山,到七十年代初,新市鎮發展,屯門一名才再次出現。

改名理由:應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興建,作為主題公園的門戶,陰澳亦改名為欣澳Sunny Bay,配合主題公園。

看完這個改名大全,真是覺得香港人也有夠迷信的。不過大部分的名字還是改過了之後好聽,不然難道讓我跟大陸的小夥伴們推廣說:「來吧,香港可漂亮了~我會帶你們去爛頭山、狗爬徑和牛屎灣玩哦!」

港漂圈小編小舞圖文整理,轉載要註明出處哦~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香港地名翻譯大法
    這兩個完全不搭界的名詞作為地名中英對照放在一起,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許多遊客慕名來此,不是來找海軍基地,就是來看大鐘。但到了金鐘地界上一看,別說大鐘了,連個掛鐘的地方都沒有,引得不少人直呼上當。實際上,在香港開埠時,金鐘的確是有「鍾」的。這一帶原本是駐港英軍的軍事用地,也就是英國人口中的「admiralty」。
  • 香港地名文化
    但實際上港英當局實行不平等的語言政策。英語在行政、立法、司法、考試、教學等領域佔據著支配地位。地名是語言歷史的遺蹟。香港特定的社會狀況,語言環境決定了香港地名「華洋相雜,中英並用」的雙語制度和特殊的拼寫形式。我們經過對《香港地名錄》約6400餘條中前一半地名(不包括大廈酒店、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名稱)進行比較統計,得出以下結論。
  • 香港遍地都是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為什麼還不修改?
    1.香港遍地是英國地名曾經有一位朋友第一次去香港,那晚,漫步星光大道,夜色下的維多利亞港美輪美奐。突然,這位朋友感慨道:「這香港都回歸20年了,怎麼還叫維多利亞港?我們是不是收回來一個假香港?!」對此,筆者也有一些深切的感受。
  • 香港為啥沒有修改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
    突然,這位朋友感慨道:「這香港都回歸20年了,怎麼還叫維多利亞港?我們是不是收回來一個假香港?!」對此,筆者也有一些深切的感受。筆者曾經去過香港幾次,大街小巷的一個個拗口地名,都是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香港經歷了長達150年的殖民歷史,以英國皇室成員、港督、殖民地官員、英軍軍官命名的街道有800多條,行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
  • 【香港百科】香港地名知多少?
    >您香港生活的私人顧問,最新最實用的香港資訊。今天由包子君繼續帶大家去看看香港那些有意思的地名都是怎麼來的「二戰」後,英軍縮減海軍船塢規模,港府提出興建橫越船塢的道路,得到軍方同意,條件是港府需在路旁填海開闢新地段,建設添馬艦基地,補償給海軍,而原來船塢的位置後來成為地鐵金鐘站。
  • 香港的地名由來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這樣幾種說法: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 從「下一站天后」到「獅子山下」 粵語歌中為何愛提香港地名?
    文|萄葡皮早在來香港之前,就是粵語歌的忠實粉絲,手機裡總有那麼幾首經典的粵語老歌,沒事就翻出來聽聽。聽歌時注重旋律多過歌詞,何況對粵語也是一知半解,通常都是聽過就算。直到來了香港,才發現有很多歌曲中都出現了熟悉的地名,下面就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
  • 香港的殖民地地名還要存續多久?
    近30年前,我首次去香港探親(舅舅、姨媽等)。一天,被舅媽領著去幹諾道大街看望一個表兄。
  • 香港一部電影一座城 細數記憶中的那些港片地名
    看經典港片品遊香港 在光影中穿梭在香港大街小巷收起      大家是否還記得年少時期,逃課去錄像廳看港片的日子,一晃很多年過去了,老港片謎們也都紛紛步入而立之年,香港電影對於這批人來說是一種情結,也是一段回憶。
  • 香港藝人朱X曾因不懂廣東話被人戲弄
    香港小姐選拔賽獲得冠軍,那時候她廣東話還說的不利索,結果就被劇組一位女藝人戲弄了。有一位女藝人問她:「你知道賓州怎麼走嗎?」她以為是地名,後來才知道被戲弄了。女藝人說的「賓州」在廣東話裡是罵人的,朱Ⅹ一開始還以為賓州是一個地方,還跑去問同劇組的劉松仁。」賓州在哪裡」,劉松仁還以為朱Ⅹ是在罵自己,後來才知道她是被人開玩笑了,連忙向她解釋。
  • 10個聽過一次就立馬愛上的香港地名
    香港的流行音樂是香港文化中獨特的一道風景,深刻地影響了成長在80、90年代的樂迷和港迷們。更有趣的是,在港樂中有許多以香港地名直接作為歌曲名的現象。今天玩途君就要來盤點一下:那些聽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的香港地名歌曲。另外,聽聞《港囧》電影中有著大量經典粵語老歌,一派80年代懷舊氣息。所以文末還為大家準備了10張《港囧》電影票,作為福利免費發放。聽完歌,看過文章,再去看一場電影,相信你對香港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 香港的風景依然美麗,有些香港人已經不是原來的香港人
    其實,讀過書的都知道,真正的香港人,不是福建人,也不是廣東人,而是少數民族,古語稱為輋族(內地稱畲族)。早在秦代,漢人還沒入兩廣之前,他們就住在香港了,所以現在香港還有不少地名以輋命名,例如禾輋。後來,他們也就被同化了,到了唐代,那個時候沒有香港,沒有新界,只有屯門,屯門是一個地方名,意思是屯兵鎮守的大門。因為對著珠江出海口,是一個兵家之地。
  • 街口地名由來閒扯
    ↑ 先聽一首王傑的老歌吧!首先說明一下上上篇文章《你讀過的街口小學,沒了!》,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大家在留言板留下了自己的回憶和祝福。但是騰訊設定的留言數量是有上限的,只能入選50條留言。巨川:街口鎮最意淫的地名,這麼小小的一條街源河,你居然取名叫巨川?感情都要和長江、黃河齊名了,巨川大橋那不是可以和杭州灣大橋比一比?所以巨川入選街口鎮最意淫地名還是可以的。其實原來巨川可能是叫朱川的,朱元璋的關係嘛?陽湖舍:我懵逼了,真的無法理解。
  • 聽天下:聽粵語歌曲 帶你旅遊香港(二馬看天下,第1143期)
    香港詞人,如黃偉文、林夕等愛以地名和路名入詞,或做愛情的暗喻,或做勵志的象徵。歌曲裡的人、事、物,甚至地點都是必須的元素,也體現了作詞者對香港的一種情懷。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之際,特別精選了10首具有代表性的粵語歌曲,聽完這些歌,或許你對香港這座城市的發展及其多年的變化會有更多的了解。喜帖街
  • 香港有多窮!香港貧困人口再創新高!
    根據最新發布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2016年全香港貧窮人口有135.2萬,貧窮率為19.9%;而2017年貧窮戶達59萬,貧窮人口則達137.7萬,貧窮率20.1%。>香港首次在政策介入後貧困人口未能跌破百萬人大關。
  • 【舊事】2018年,香港的士司機痛罵港獨分子,全程粗口、痛快淋漓
    2018年下半年以來,一段「香港的哥怒懟『港獨』分子」的視頻在網上一直熱傳,視頻中、一個滿嘴髒話的香港"的哥"被網友大量點讚。關於這段視頻,網上有消息稱,拍攝時間是在2018年6月份,而拍攝地點則是在香港的時代廣場附近。
  • 為什麼我們聽不懂,為什麼又說不清
    為什麼我們聽不懂,為什麼又說不清 因為我們都有詞語過濾器,它是如何形成的 ?你說的真的是你自己想表達的嗎 ?而你聽到的又是對方真的想表達了嗎 ?其實你選擇的表達的詞語是經過一系列過濾器的篩選 ,比如我的語言背景 、文化背景 、教育背景 、社會地位 。
  • 香港到底怎麼了?一位港人和一位港漂的親身體會
    今天的年輕人只看過香港,就像井裡的青蛙,以為頭頂上這片天就是整個世界的模樣,以為自己頭腦裡的概念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不懂,但以為自己懂。這是今天香港舉步不前的原因之一。我在大陸呆了十年,現在已經習慣用拼音來輸出簡體漢字。有些香港人看不慣,他們跟我抱怨,你為什麼不能用繁體漢字。我也習慣了說些廣東的粵語,有香港人就會提醒我,你應該這樣說,才是香港的粵語。若倒回去20年,不該有這樣的問題。
  •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四種說法: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 明明聽不懂,為什麼我們更愛粵語歌?
    那麼,是因為香港歌手唱歌更走心?還是粵語歌本身有股神奇的力量?作為一個常常沉醉於粵語歌的感性女紙,意公子決定秉著極其認真的態度、以及看懂TVB的粵語水平,為大家深入地扒一扒:為什麼粵語歌比國語歌好聽?黃偉文和林夕是香港樂壇兩大著名詞人在當今粵語歌壇寫詩講求押韻這件事,與粵語發展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古漢語詞彙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