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ID|SingaporePlus
最近,有一個新加坡網紅大叔橫空出世。
他有著一頭沖天的白髮,和他暴躁的脾氣交相輝映,而他臉上皺紋褶子,也昭示著他教你做人的底氣。
下面這個就是……
不好意思放錯圖片了……
下面這位才是「賣魚哥」王雷本人。
他因為暴躁的帶貨形象從一眾端莊優雅的直播博主中脫穎而出,他直播賣魚的視頻不僅在新加坡出圈,更是火到了中國了,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祖安賣魚哥」(注釋:祖安人,即很會罵人的人。)
「賣魚哥」的爆紅可能讓很多人覺得意外,但是這背後的邏輯卻是必然,王雷走紅不簡單。
2020年有兩大關鍵詞,新冠疫情和直播帶貨,前者的出現意外給後者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會。
而如今,直播帶貨也成為中國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
風投界有句話,站在直播的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如今,中國已經誕生了以李佳琪和薇婭為代表的一大批直播帶貨大V。
而現在這股大風已經刮向了東南亞,電商平臺、直播網紅、普通用戶,誰又能迎風起飛?
「賣魚哥」真名叫王雷,原來是新加坡歌臺「一哥」。
自今年2月開始,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加坡封城阻斷措施,歌臺被取消,拍戲部分也全部暫停,王雷的收入幾乎都中斷了。
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也是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擊,新加坡漁民手中積壓了許多的魚都賣不出去,大家的生計開始受影響。
因此與太太討論之後,王雷決定放手一搏,通過直播協助漁民賣魚,沒料到卻為自己打開了新天地。
他說,阻斷措施期間,新加坡人去超市及巴剎都有限制,導致很多民眾買東西都有困難。所以他考慮用網絡直播的方式,讓大家在家就能看到魚獲,在手機上就能下單購買。
但令他完全沒想到的是,第一次直播就賣出了超過1000條魚,4次直播就為新加坡漁民們賣出1萬條金目鱸和龍虎斑,讓他發現原來直播事業大有可為。
王雷不僅在新加坡火了,更是火到了中國和馬來西亞。
新加坡媒體羅列了「賣魚哥」火了的事跡如下:
-登上中國微博熱搜18名,名次起起落落連續一星期名列榜上!中國網絡媒體爭相追訪奮鬥之道,並寫說「賣魚哥教你說話之道」!-已有超過5萬中國粉絲為了賣魚哥,不惜「翻牆」到臉書,甚至IG追蹤「賣魚哥」!-因賣魚哥夠火,中國抖音忽然冒起10多名「賣魚哥王雷」!-兩三名網友因崇拜賣魚哥,親自來問「可以模仿你嗎?」大方的王雷應允。-因「賣魚哥」,馬國邀約至少50個,包括歌臺、婚宴、商演、代言!
忽然成了「萬人迷」,王雷又驚又喜,「賣魚哥」究竟有什麼魅力吸粉?
他想了想說:「大概我夠草根、直接,不像一些人那樣『假假』!」
「最近連羽壇一哥李宗偉都成了我的粉絲,他常來光顧買魚,我們變成好朋友了!」
「在中國沿海一帶有粉絲還暱稱我為『祖安賣魚哥』,我不知道『祖安』什麼意思,後來去了解才知道,是『最會罵人的賣魚哥』,哈哈!」
「最會罵人的賣魚哥」是怎麼來的?王雷還要好好感謝直播間觀眾的互動。
在王雷的直播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觀眾總會問一些無釐頭的問題,宛若「集體失智」。
由於搗亂的網友太多,王雷也經常被氣得咬牙切齒、開始瘋狂互動。
而王雷出乎意料的回答以及暴躁的表情動作,總是能戳中觀眾的笑點。
就這樣,觀眾和王雷獨特的互動形式讓他的直播間綜藝效果滿分。很多觀眾都說這不是在看直播,而是在看脫口秀。
但是王雷自己說,其實一開始通過直播買魚有很大的壓力,畢竟自己20多年都在舞臺拍戲,屬於明星,突然間轉成買魚,發現自己放不下身段,倍感壓力。
沒想直播後,從大馬網民口中說效果不錯,網民甚至認為,他的直播網賣,甚至變成大馬的綜藝節目。
「觀看我節目的粉絲也越來越多,臉書粉絲從1萬多人,增加到40多萬人。
他們除了看我直播賣魚,粉絲也愛看我講東講西。」
因賣魚哥人氣高漲,王雷推出個人周邊產品,包括T恤、手錶、咖哩醬料、杯子、枕頭等,當中率先推出市面的T恤大受歡迎。
但是市面上居然很快出現了翻版,對此王雷再次「祖安人」上線回應。
「氣人的是,賣魚哥T恤賣了幾百件,我聽說馬來西亞的翻版『賣魚哥』T恤居然賣了3000件!
翻版商還敢打給我,叫我賣版權給他,說一件給14馬幣,要跟我買3000件,還給我三天時間考慮,我哪裡會跟他合作,他就自己出羅!」
不過,cos卡卡西、直播賣魚只是他的副業,王雷告訴記者@X博士,他其實是東南亞的頭號明星。
在新加坡,他被稱為歌臺一哥,在歌壇已經紅了十幾年,曾連續三屆成為新加坡歌臺評選的 「最受歡迎歌臺男主持人」。
2009年,王雷連斬「聯合晚報十大歌臺人氣王獎」、「新民歌臺十大最受歡迎歌手」、「STOMP歌臺最佳超人氣司儀組合」三座大獎。
同時,他也是位影視明星,參演過大馬的賀歲片《東主有喜》、新加坡電影《嚇到笑》、《鬼也笑》、《做人》、《我們的故事》等等,總共二十多部。
《我們的故事》系列在豆瓣均有8分好評,第二部上映一周就在新馬兩地斬獲百萬票房。
新加坡企業的救命良藥?
雖然已經縱橫歌壇影視圈數十年,但這次直播無疑才讓王雷徹底出圈,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中。
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直播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維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從線下發展到線上,再濃縮在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裡。
今年的新冠疫情無疑又為這個趨勢加了一大把火。
簡單來說,直播帶貨就是2020最大的風口,而「賣魚哥」就是東南亞在風口高飛的第一人。
然而,感受到這個風口,需要借勢起飛的不止是王雷一個人。
還有許許多多同樣受到新冠疫情衝擊,處於困境之中的新加坡企業,也抓住了直播帶貨這根「救命稻草」。
「會跳舞的魚丸,一個人的火鍋也可以吃得嗨起來!」
中國「618」網購節的「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室內,兩名男女主播對著鏡頭邊津津有味地品嘗新加坡美食,邊滔滔不絕地推薦不同品牌商品。
與隔壁直播間裡中國「帶貨一哥」李佳琦頻頻宣告成交量不同,這兩位主播會不時穿插這些新加坡品牌背後的人文風俗,除了賣貨也給新加坡打廣告。
在剛剛過去中國「618」網購節上,正在進軍中國市場的新加坡中小企業看準直播帶貨「風口」,嘗試用新的營銷手段抓住後疫情時代商機,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拓展中國市場。
在「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間裡,共有九家新加坡企業入駐,展示的產品以美食、保健品為主,首輪直播吸引到9萬多人圍觀,獲得24萬個點讚。
新加坡格林萊國際有限公司(GreenLife)是參與直播的企業之一。看準中國廣闊市場前景以及發達的網購空間,這家新加坡保健品企業一年前就開始在京東,天貓等七家中國知名電商平臺布局。
GreenLife中國區總經理李娜受訪時告訴《聯合早報》,直播是年輕人喜歡的銷售形式,也是未來銷售的必然趨勢,比傳統電商會更會精準營銷,「開拓中國市場就要了解目前最火的直播帶貨如何運作」。
直播帶貨模式近年來成為中國網絡經濟發展新風向。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在今年頭幾個月讓人們宅在家,催生更多消費者養成在家看直播,線上下單「買買買」的新消費習慣。
為迎合異軍突起的直播帶貨風潮,大量線下門店在中國「618」網購節期間,排隊走進電商平臺的直播間進行線上促銷大戰,網紅明星、企業總裁等都客串起直播帶貨的主播。
相較於直播帶貨在中國的火爆,這樣的線上銷售模式在新加坡尚未普遍。鑑於物流、人力成本較高以及購物商場多且便利,新加坡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下購物。
不過,對於想要打開中國市場的新加坡企業,大膽邁出直播帶貨的第一步,是企業打響在華知名度的重要方式。
李娜說,通過電商平臺以及直播都會帶來很好的銷量,但「這只是市場營銷中的一環」。從更長遠的規劃考慮,「要將電商平臺,直播等外部帶來的流量轉化為品牌知名度」。
通過直播擴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也同樣是新加坡企業合利發公司(Ha Li Fa)把波波魚丸推進直播間的考慮。
合利發波波魚丸業務發展總監洪錦輝受訪時說,除了讓更多中國消費者了解新加坡品牌外,此舉也為學習了解中國市場的運作。
他說,直播帶貨就像做節目一樣,「背後有團隊,推銷員有顏值,很有趣也很吸引人」。他笑著補充說:「直播有利於互動,來自新加坡的魚丸,有它的不同,我們正好需要一些解釋。」
無論電商還是直播帶貨,在他看來,都可以作為擴大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方式,但直播帶貨也同樣具有挑戰。對於直播帶貨的效果,他的看法是:「一個晚上這麼多人都在直播賣東西,想吸引很多人都來買,也很不容易。」
「狂吃狂購新加坡」是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為支持新加坡中小企業應對疫情進行線上轉型推出的第三個數字營銷項目。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在華新加坡餐飲品牌也在企發局、中國新加坡商會的協助下展開線上營銷,緩解冠病疫情給餐飲業帶來的衝擊。
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王學慧受訪時說,直播作為數字營銷的一種形式在中國很受歡迎,但對新加坡企業來說仍是新事物。
她指出,淘寶618直播項目「狂吃狂購新加坡」,將新加坡的食品、美容和護膚品公司聚集在一起,「能夠讓品牌集體受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新加坡企業能夠加強數字營銷能力,並可以更好地規劃未來在市場上的數字戰略。
東南亞直播風起,誰是最大贏家?
隨著直播帶貨風起,新加坡電商平臺也在迎頭趕上,加速對直播和KOL行業進行布局。
新加坡兩大電商巨頭Shopee和Lazada先後推出Shopee Live 和 Lazlive兩大直播應用。
去年底,Shopee發布旺季火箭計劃第四彈,正式上線Shopee專業KOL代理服務。
據介紹,Shopee專業KOL代理服務,即Shopee與專業機構合作,為有直播需求的跨境賣家提供本土KOL主播服務。目前,該服務已面向全體跨境賣家開放合作,覆蓋印尼、馬來、臺灣、越南、泰國五大市場。
數據顯示,目前有89%的新加坡人每天會通過手機觀看視頻,這相較於2017年同比增長了33%。
同時,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凸顯出直播強大的導流能力。
在11月10日至11日的Shopee Live無間斷直播活動中,Shopee 邀請了知名臺灣女星楊丞琳、馬來西亞國寶級女歌手茜蒂·諾哈麗莎(Dato Seri Siti Nurhaliza)以及韓國超人氣女團GFriend等一同參與線上晚會,總觀看量超6500萬次。
並且,Shopee也表示專業KOL代理服務為賣家帶來的訂單和GMV增量已初見成效。已使用該服務的賣家數據顯示,KOL直播帶動店鋪訂單轉化,直播日店鋪訂單量和GMV(總成交額)雙雙增長超17倍。
但已經有了Shopee Live直播功能,Shopee為什麼還要另外上線專業KOL代理服務呢?
這是因為此前,ShopeeLive只向賣家開放直播功能權限,剩下的所有環節,包括直播者的選擇,都需要賣家自己去一一跟進完成。這對於賣家而言,尤其是中長尾的賣家,直播的門檻就相對高。
不能忽略的一點是,直播之所以能產生強大的導流作用和高效的轉化效率,帶貨博主KOL可謂是「居功至偉」。但是一般賣家要做直播帶貨,成本投入並不小。
首先,如何快速對接合適的網紅資源就成了第一道門檻。其次,KOL的費用較為昂貴,這對中小賣家而言並不友好。
另外,相比國內電商直播,跨境電商的賣家直播還需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的語言、文化差異問題,所以需要請精通本地語言、了解自己產品和當地消費習慣的人進行直播帶貨,而且還需要相關配套的設施、及客服人員等解答疑問,這些都是成本。
因此,Shopee上線專業KOL代理服務,針對ShopeeLive的缺點,幫助賣家更容易進行KOL直播。首先,該服務會審核、認證專業代理機構,為跨境賣家選擇最契合的主播,建立Shopee Live營銷場景,對接精準流量。並且專業機構價格透明,整合一手優質資源,可以更好節省賣家預算,讓賣家花更少的錢,實現更強曝光。
目前,東南亞市場對線上視頻內容以及消費時的娛樂性和參與性有著旺盛需求,各大平臺直播功能的推出也正是為了迎合這一市場趨勢,來幫賣家引流,從而促進購買轉化率的提升。
毋庸置疑,直播帶貨已經成為電商平臺增長新動力,尤其是KOL可以將自身的流量進一步轉化為商業價值,與電商賣家以及平臺實現「三贏」。但是電商平臺與KOL也需要關注商品質量,走上誠信與規範軌道,避免「直播翻車」。
Shopee和Lazada近年來的提前布局,讓它抓住了這次疫情拋出的機會,實現了一波爆發式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馬來西亞市場直播場次同比增長達70倍,菲律賓、新加坡市場亦增加40倍。其中,馬來市場防疫相關類目增勢明顯,如個人護理子類目GMV(成交總額)增長3倍。
Lazada也藉助於阿里的優勢,逐漸將淘寶的直播模式複製到其平臺上來。
2019年,Lazada先前在年中大促上推出了直播遊戲「Guess It!」,有2000個品牌和來自東南亞6個國家的賣家參與。據了解,期間共舉辦了672場直播,觀看人次超過700萬,獲得200萬條評論,每場的人均觀看時長為8.1分鐘。
去年雙11期間,lazada的東南亞六國商家首次全面用直播帶貨,僅Lazada泰國直播總場次就超過1111場。
11月10日,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五國同時舉行的Lazada SuperShow購物狂歡夜晚會,在APP內及本地電視臺現場直播創下1300多萬觀看人次的新紀錄。
此外,去年雙11Lazada還推出了第一個APP內基於面部識別技術的遊戲Moji-Go,增加和消費者的互動。
據報導,Lazada表示,今年4月通過LazLive直播服務產生的總成交額環比增長了45%。LazLive直播服務在上個月共吸引了超2700萬名活躍用戶,各大品牌也紛紛通過在線互動功能與消費者在疫情期建立聯繫,以助力銷量提高。
Lazada負責人Pierre Poignant表示,LazLive為應用程式內購買提供了一個封閉的循環,消費者可享受無縫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對數字購物需求的推動,LazLive可以幫助品牌和銷售商在新常態下與消費者互動。
隨著疫情對東南亞地區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Lazada正通過創新技術幫助企業與消費者建立聯繫。根據原有計劃,到6月底,Lazada增加了50%的每日直播場次,並使總觀看人數增長40%。
除LazLive外,5月初,Lazada品牌商城LazMall也正式面向品牌型商家開放招商。LazMall是Lazada平臺的線上品牌商城,類似於中國的天貓商城,涉及品類包括消費電子、服裝、個護、雜貨等。商家入駐該品牌商城後,將擁有品牌專屬頻道、標識、及資源傾斜。
無論是在PC端還是APP端,店鋪和商品都會擁有專屬LazMall頻道。入駐LazMall後,品牌店鋪在搜索欄裡也將獲得更高的搜索排名和曝光。
隨著直播電商的爆發,流量和供應鏈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東南亞的電商平臺將進一步加速發展。
2020年,直播經濟已經引爆了中國市場,創造了一個個消費神話。
如果說中國直播行業競爭激烈已形成一片紅海,那麼新加坡乃至東南亞直播業仍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當直播的風席捲到東南亞,電商平臺全力迎上,誰都有可能成為那隻風口上的豬。
現在是「賣魚哥」,下一個可能就是你。
⊙文章版權歸「SingPlus新加坡直通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1. 早報:新加坡企業疫後闖中國 看準直播帶貨「風口」
2. 跨境知道:直播帶貨新商機!跨境電商平臺增長新動力?
3. 知乎:直播帶貨火遍東南亞,Shopee和Lazada成大贏家?
4. 早報:王雷「賣魚哥」中國爆紅
5. 新新聞:「賣魚哥」大馬尋商機 王雷飄洋過海來賣魚
6. 品玩:東南亞電商市場:直播已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