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1M
這兩年,臺劇簡直就是開掛的節奏。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
再到《用九柑仔店》、《想見你》,還有之前推薦的《誰是被害者》。
每部都是口碑大爆。而最近,又出了一部令人驚喜的臺劇——
《做工的人》
該劇由HBO出品,改編自臺灣同名暢銷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在從事監工的10年時光裡,一點一滴地記錄了工地上的所見所聞。
從 「工地人間」 「愛拼」 「活著」 三個分類的視角,
勾勒臺灣地盤工人生活與勞作的日常細節。
讓這些沉默在社會底層的影像和聲音浮現出來。
這部紀實文學隨筆在2018年銷售量達到5萬本。
經過兩年時間的打磨和改編,劇集終於在今年5月10日與觀眾見面。
目前已出四集,豆瓣評分 9.0。
看過的網友紛紛感嘆到:
「前所未見的電視劇題材,突破就是肯定。」
「這就是我工作中會遇到的師傅們,太有共鳴了。」
「慶幸自己活在臺劇新時代。」
「絕對是必追的下一部臺劇。」
那麼,這部劇究竟有什麼魅力,怎麼會這麼好看?
原因在於它的金牌主創團隊和全員實力派主演。
導演兼編劇鄭芬芬。
作為臺灣新生代女編劇和導演,她執導的作品屢獲國內外影視獎項。
最讓大家熟悉的,莫過於2009年由她自編自導的電影《聽說》。
豆瓣34萬人打出了8.1分,還入圍了金馬獎。
獲得第五屆日本大阪亞洲電影節唯一大獎「最受歡迎電影人氣大獎」。
還有,另一位編劇洪茲盈。
也曾是2018年高口碑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編劇之一。
男主李銘順,98年新加坡版《神鵰俠侶》楊過飾演者,《奔月》后羿飾演者。
他和范文芳這對神仙眷侶從戲裡走到戲外,成全了多少CP粉。
這次為了飾演「阿祈」這個角色,把自己的手臂皮膚曬出了兩截色。
努力增肥,吃胖了足足10公斤,養出了一個「懷孕三月」的大肚腩;
還苦練臺語,走路大大咧咧,說話語氣粗俗不堪。
破格演出,還原了一個地盤工人的真實狀態。
而劇中飾演李銘順弟弟的是民視當家小生柯叔元。
曾主演民視八點檔的《父與子》,被網友譽為「八點檔的李大仁」。
還有四度入圍金鐘獎的遊安順飾演昌哥;
「視後」苗可麗飾演昌嫂;
嘻哈團體大嘴巴成員之一的薛仕凌飾演阿全。
當然,最讓人驚喜的是曾出演《海豚灣戀人》《千金百分百》中的林韋君。
在該劇中有客串演出,讓觀眾吃了一波回憶殺。
作為臺灣首部以工人為主題的電視劇,
《做工的人》實打實地展現了底層小人物的真實生活。
劇中的主角一共四人,分別是阿祈和阿欽,昌哥,阿全。
阿祈和弟弟阿欽是工地的鐵工,負責焊接一些鋼筋水泥。
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
還有一個重病臥床的老父親是阿祈的妻子在照顧。
兒子也在勤工儉學的幫助家裡貼補。
但每每家裡稍微有點錢就被阿祈折騰的乾乾淨淨。
不是搞中藥丸生意,虧本剩下一堆的藥丸賣不出去,就是加盟夾娃娃機生意不行。
一直心心念念,或者養鴿子、賣熒幕保護程式等等...
還好弟弟阿欽靠譜,幹活勤快,做工精細。
阿欽雖平時沉默寡言,但是家裡家外經常幫助這個倒黴大哥,沒有半句怨言。
就算明知大哥天天在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也任由他。
按他的話說,只要大哥開心就好。
所以每次只要阿祈開口,阿欽都會無條件幫他。
昌哥雖然也總是參與那些不靠譜的活動。
但好在有個強勢的老婆管著沒敢太放肆。
犯錯誤之後還會穿著印有「老婆都是對的」衣服。
然後故意在老婆面前晃悠以求得原諒。
阿全則是一個沒有家沒有伴侶的小年輕。
真正的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
努力賺得那麼一點錢還不夠他犯錯被扣的。
天天幻想自己能娶到賣檳榔的女神。
暴富是所有人的夢想,當然也包括他們。
但是他們做的夢實在是也有點離譜。
只能說他們有發財心卻沒那發財命。
比如某天因為圍觀人們拜佛、捐香火錢。
阿祈便想著如果能開一家寺廟應該能躺著發財。
於是他們三個合謀籌錢為開寺廟做準備。
剛好一個泰國人說可以幫他們請一尊四面佛。
但是要先付給他15萬定金(臺幣)。
正常人一聽都知道這是騙人的。
但是他們看到泰國人給出的四面佛照片後居然就深信不疑了。
點擊播放 GIF 6.7M
毫不猶豫的湊足了15萬給泰國人。
然後各自做起了發財後的美夢。
但當他們沐浴更衣去機場接四面佛的時候。
泰國人卻說四面佛被海關扣了,還需要20萬的保釋金。
阿祈為了早點拿到四面佛去賺錢,將房契偷出來抵押。
去到銀行準備匯款的時候,被警察攔住了。
警察告訴他們:「這是詐騙。
阿祈還不信。
只是覺得警察在妨礙他們賺大錢。
好在錢還沒匯過去的時候,人已經聯繫不到了。
打聽之後才知道對方連泰國人都不是。
這下他們不僅被騙了15萬。
阿祈的的房契還一時贖不回來。
雖然只抵押了一天,但已經扣了一個月的利息。
他還需要再湊3萬4才能拿回房產證。
雖然是損失慘重,但這次失敗也並沒有打消他們大發橫財的念頭。
在第二集中,由於下雨,工地裡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隻小鱷魚。
阿祈一琢磨,立馬從老闆那裡把鱷魚買了過來。
他告訴昌哥和阿全,用鱷魚皮做的包包很受歡迎。
要是大家把這隻鱷魚養大,到時候能賺一大筆。
要是一直配種一直養,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簡而言之,阿祈這是想搞鱷魚養殖。
沒想到兩人一聽,還感覺這事挺靠譜,立馬決定再一次同阿祈聯手「創業」。
為此,他們先是在垃圾堆裡撿了個浴缸。
作為小鱷魚的水池,並把浴缸放在工地的五樓,以防止別人發現。
接著又到超市和菜市場,買各種各樣的肉給小鱷魚吃。
想著小鱷魚能夠健康地長大。
但是幾天過後,鱷魚意外的把自己給摔死了。
因為養出了感情,不僅沒捨得把小鱷魚扒皮。
還隆重的給它辦了一場喪事。
想要發財三人組依然不死心。
無意間看到電視上播出的古董鑑寶直播。
他們又立馬打起了一個新的主意。
阿全之前在工地上挖出過一個罐子。
上面還印有明朝制的字樣。
他們便激動的拿著它去上了鑑寶直播。
專家看過後認定它價值60萬。
本以為他們這下終於可以發財了。
但是還沒高興多久,一位熱心觀眾打電話進直播間。
告訴主持人那個罐子是他大學專業學習時的仿造作品。
於是他們又沒能發財。
但他們仍然不會被失敗嚇到。
可以預見在後續的劇情裡,阿祈還會繼續琢磨出各種不切實際的發財點子,
忽悠昌哥和阿全加入,並拉上自己的弟弟阿欽。
上演各種令人捧腹的荒唐故事。
但是看著他們,你又覺得恨不起來。
他們渴望發財,無非是想讓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
譬如阿祈會說,「我有錢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架飛機,帶著老婆到處飛」。
同樣,昌哥夢想送女兒出國讀書。
阿全想買一個昂貴的鱷魚皮包包送給自己的女神。
然而實現這些事情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有金錢支撐。
而為了生存,有時就得向現實低頭,甚至抹去尊嚴。
就像阿全說的,他這輩子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當做工的人。
因為做這行靠天吃飯,是老天決定他們要不要尊嚴。
一句話刺痛了觀眾的心,地盤工人的真實寫照讓人既心酸又無奈。
這部劇用詼諧幽默,笑中帶淚的方式,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現實狀況。
其實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活得不容易。
像有的人為了給家裡多賺一點錢,養活一家老小,不得不把自己淹沒的霧霾中;
有的人即使被重物壓彎了背,再累也不敢倒下。
因為他們是一個家的頂梁柱。
這些人沒有什麼文化,不懂什麼高級技術;
也不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
更不懂什麼生存法則,只能靠體力勞動換取金錢。
但就算他們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
因為掙得的辛苦錢都是一家子的希望。
在這部劇中,完完全全在傳輸一個信念:「不信命,信自己」。
哥仨幾乎每一集都會搞一個么蛾子出來,讓觀眾忍俊不禁。
但失敗以後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重新振作。
互相鼓勵從頭再來,繼續折騰。
有些觀眾可能會厭煩這種折騰。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正是有了這些折騰,人生才會變得更有意思。
正如阿祈所說。
不管我們被困在什麼地方,都一直努力離開這個環境。
不管別人怎麼欺負,怎麼逼迫,我們相信遲早一天會有出頭天。
*若涉及版權事宜,請聯繫我們註明出處或刪除
觀影指南:
搜索微信公眾號「電影小芮」
關注後發送 即可在線觀看。
【 E N D 】
往期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