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臺劇的勢頭越來越生猛了。
前有,立下「臺劇新時代」口碑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後有,口碑收視雙炸裂、頻頻登上熱搜的《想見你》。
這不,又來了一部全新類型的清新臺劇——《做工的人》。
開播不久,豆瓣口碑就飆升至9.0分。
作為臺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劇集」,早在籌備期就關注頗高。
由《我們與惡的距離》同一批團隊製作。
劇組不僅冒著危險進入工地取景,每天與工人一起上下班。
另一邊,主創們還要接受鐵工、板模等實習訓練。
因此,成本比10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還高。
當然,這也離不開身後金主 HBO 的加入。
劇集改編自工地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散文集《做工的人》 ,作者以十多年來自身擔任監工的經驗,紀錄自己在工地的所見所聞。
在劇中,原著作者林立青還過戲癮,客串了一把。
不同於原著較為批判和憤慨的主觀視角,改編後的風格則是荒誕和奇幻的旁觀視角。
重新用喜劇的方式去詮釋,讓觀眾能夠輕鬆走進一個「做工的世界」。
本劇講述了由焊工(臺灣叫「鐵工」)阿祈、板模工昌仔、挖掘機司機阿全組成的「工地三傻」,他們一個又一個異想天開發財夢的故事。
阿祈和阿欽是兩兄弟,他們的父親曾經營一家工廠,家裡輝煌了好幾年沒想家道中落了。
父親臥病不起後,兄弟倆只能去工地當起了焊工。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使得哥哥阿祈一直懷念著過去美好的時光,滿心希望靠著旁門左道的副業能夠暴富。
賣過鹿鱉三寶仙丹,然後囤積了一箱箱貨品在家裡;
花錢跟過會,不料會頭卻把錢全部捲走了;
投資過夾娃娃機,最後錢都打了水漂。
但是呢,這些並不足以勸退阿祈,反而越挫越勇。
在一次去四面佛廟替受傷工人祈福時,阿祈又突發奇想也要開一間四面佛廟來賺錢,找來能幫他們代購佛像的泰國人。
為了說服弟弟阿欽一起投資,還自詡 「是被四面佛選上的人」,所以要服侍神明,恭迎神明的到來。
「工地三傻」帶上弟弟阿欽一起,四人終於湊夠了定金15萬。
為了去機場迎神,「工地三傻」還一同去了阿祈家裡洗漱打扮,換上了正裝。
衣服明顯已經過時了,但是很乾淨、平整,看材質和剪裁併不便宜,應該是輝煌時期遺留下的「寶貝」。
三人穿戴好,興衝衝地到機場卻沒有迎接到「金光閃閃」的神。
對方打電話來說貨被扣在海關,需要再匯20萬過來補稅才能出關。
阿祈仍不死心,將自己家的地契拿去抵押,正要匯款時才被警察提醒那是詐騙,代購佛像的泰國人其實是印尼人。
投資的錢全都打了水漂,連地契抵押的利息也付不出來。
為了彌補投資失敗,挖掘機工人阿全只能更努力接工作賺錢,但罰單一張一張接不完。
另一邊,阿祈、阿欽的父親因病情惡化必須住院,阿祈連父親的醫藥費都無法負擔,家中經濟全靠弟弟阿欽支撐。
一場大雨,帶來了一隻鱷魚,三人將發財的主意又打到鱷魚身上。
把鱷魚藏身於工地頂樓,用水養在廢舊的浴缸裡,投餵他生肉吃。
為了能將鱷魚養大養肥,到時候賣出去做鱷魚名牌包大賺一筆。
一天夜裡,三人在樓頂投食鱷魚,不忘喝起了小酒。
阿祈看著浴缸裡努力往外爬的鱷魚,感嘆起來:
這隻鱷魚跟我們很像,
不管是困在水池還是桶子裡,
都一直要努力離開這個環境,
不管人家怎麼欺負,怎麼逼迫。
它就是要出頭天。
然而,就在第二天早上,鱷魚就從樓頂上摔下來——死了。
鱷魚想要出頭天可以,但是歹路不能走啊。
正是這種用喜劇方式呈現實際的情況,但越看卻越覺得辛酸無比。
因為他們沒有文化,眼界不夠高,也無法掌握足夠的資源,所以難以在社會階級中鹹魚翻身。
但是,他們仍然在體驗這個社會。
他們用一種樂天的方式去面對他們生活當中所有的逆境。
兄弟幾個剛為鱷魚舉辦了一場小小的葬禮,飯桌上阿祈看見阿全抱著一個在工地挖來的甕,以為這是一個古董。
於是,他們拿著這隻挖來的甕上了電視寶物鑑定節目 。
因為不是官窯,不值100萬。
但是經過專家的品鑑,可以賣60萬。
60萬也讓兄弟幾個心滿意足,樂開花了。
可是呢,幸福就是來的這麼短暫。
直播中觀眾前來踢館,原來只是學生的臨摹作品,直播估價過程開高走低,大夢一場。
贗品被狠狠地敲碎了。
至此,他們的「發財夢」再次被打得粉碎。
原著作者林立君在採訪中提到過:
在書寫的時候,其實長時間是迴避勞動者他們的夢想,因為很多夢想有時候我們無法實現,不切實際。但是改編的劇集最後告訴我們,做工的人和我們所有人一樣都是有夢想。
他們有夢,他們夢想著總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擺脫原本的生活,或者過更好的生活。
其實,這也是努力活著的一種證明。
由於長期做焊工,阿祈眼睛、肺、腿都有職業病。
刀子嘴豆腐的老婆派兒子去勸說他看醫生。
但他總是不肯去,因為停工就會沒有收入。
阿祈一隻眼睛忽然看不見了,但一個無本錢回收廢品的生意又讓他重見光明。
他的價值觀裡,只有「錢」能真正地治癒他。
不同於腦洞奇開,嘴炮連發的哥哥阿祈,弟弟阿欽總是安安靜靜做著他手裡的活兒。
兄弟幾個在路邊攤吃著夜宵喝酒時,在想有了錢以後幹什麼。
阿祈說要買飛機帶老婆去玩,昌哥說要送女兒出國念書。
而阿全則總結到:
就是不要讓他們當工人,尊嚴是給那些領固定薪水的人,像我們這種靠天吃飯,是老天決定我們要不要尊嚴。
當哥哥問道,如果有一筆錢該怎麼去花的時候。
弟弟卻回答,這是給有未來的人去想的。
他們像兩個極端,一個不切實際,一個妄自菲薄。
單身的弟弟,之所以會變成沉默寡言的樣子是因為初戀女友。
女友的母親看不上一個焊工。
為了拆散他們,以100萬聘禮為由刁難他。
後來,阿欽的爸爸真的拿了200萬去提親。
女友卻被媽媽帶出了國外,他們兩個自此也再無聯繫。
這次失意,也讓弟弟越來越自卑。
如果他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或許結果會不一樣呢?
成品和範例是屬於成功者的,很難看到背後基層的人士。
一棟外形獨特的大樓建成,大家關注的焦點可能是投資者以及設計師的理念。很少會有人關注「施工危險、閒人勿進」的鐵皮圍牆後的工人。
兄弟幾個每天都做著發財的夢。因為他們明白,除了有錢外,還能有什麼方式來獲得尊嚴呢?
前幾天,「麵館拒絕農民工事件」引發了網友的聲討。
當事人進店想要點菜,老闆直接說不賣給農民工。
並且老闆當時說:因為農民工影響了她店裡面的所有客人。
在這裡,並不想過多討論事件的真假與是非。
只是希望,在任何時候可以把勞動者的尊嚴放在更高的一個位置上。
畢竟,是」勞動「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和社會進步的一切,怎麼可以不弘揚勞動的價值呢?
正如編導鄭芬芬表達的理念——
希望透過這個劇集,不時提醒大家找回初心,找回社會風氣跟人性中很美好的念頭,把善的種子播。
這或許,就是我們與善的距離吧。
1.豆瓣9.5沒給高,這劇我想放在硬碟一輩子
2.豆瓣9.3,HBO這部神劇一回歸就爆!
3.豆瓣9.2,好喪一劇!我卻被暖到了
4.豆瓣9.3,提前預定年度華語最佳
5.一集入坑,這才是真正的年度壓軸神劇!
6.「華語電影」有他,李安可以放心去搞技術了
7.豆瓣9.3,這部牛X科幻劇,終於又殺回來了!
8.年度最「意想不到」的三角戀
9.媽,求你別再罵了
10.重口版「寄生蟲」,真是太敢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