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款叫「美圖秀秀」的軟體赴港敲鐘,title為「美圖首席顏值官」的AngelaBaby前去捧場。
照片上總共四個人,最開心的人應該還是董事長蔡文勝。
美圖秀秀上市後,IPO發行價8.5港元,市值高達350億港元。
而蔡文勝佔股32%,算下來也就是112億港元,身家暴漲,美圖上市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IPO無疑是一次聲勢浩大的造富運動,不過,對於蔡文勝來說,類似的場面早已見慣不驚,美圖並不是唯一能夠讓其實現身價倍增的企業。
「蔡文勝是個奇人。」
雷鋒網創始人林軍曾評價蔡文勝,「每次到北京,都會在各個局裡聽到關於蔡文勝的故事,薛蠻子是他的天使,雷軍是他的朋友,黃明明是他的夥伴,王峰被其兜售過域名,馮鑫被其一起謀局暴風,蔣濤請他做嘉賓,梁寧和他討論風水。」
沒人比美圖董事長蔡文勝更懂運氣。
他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的風口上:
1990年代,埋頭進入股市;
2000年代,選擇網際網路;
2010年代,搭乘移動網際網路浪潮;
與此同時,蔡文勝的腰包也是越來越鼓:
20歲,蔡文勝已經可以拿出一萬多,買當時最時髦的摩託車;
23歲,蔡文勝就能買起三萬多的大哥大;
29歲,蔡文勝積攢了35萬港幣,準備去澳洲闖蕩,實現人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筆投資。
35萬港幣中,他直接拿出30萬用來買盈科的股票,剩下5萬寄給妻兒。
後來,蔡文勝以20元的價格,出售了自己手中所有的盈科股票,短短4個月就賺了100多萬。
低點買入盈科,又成功避開網際網路泡沫在高點賣出套現,這麼魔幻的操作技術被人歸因為——「蔡文勝是個直覺天才」。
有人贏就有人輸,有人笑就有人哭。
與賺到第一桶金的直覺天才蔡文勝相比,大部分「沒有直覺」的香港人卻因此血虧。「香港人不再信網際網路的創業,應該就是從這個股票受傷開始的。」
這麼看,蔡文勝確實很有運氣。但問題是,蔡文勝一直這麼好運麼?
蔡文勝把自己定義為,精英與草根的橋梁。
草根體現在,蔡文勝從小在石獅的一個農村家庭出生,10歲以前,穿不到新褲子,都是穿哥哥穿剩下的。
但蔡文勝沒有像一般人按部就班過小農生活,他從小就有超乎同齡人的野心。
1985年,15歲的蔡文勝,不顧父母反對輟學做生意,並揚言,不依靠讀書依然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另一邊,蔡文勝的精英頭腦,在擺攤時體現的分明。
首先是選擇賽道。經蔡文勝觀察,當時街上的地攤位越來越多,小販的生意還相當不錯,大家對小商品很有需求。
蔡文勝斷定這個生意大有可為,於是決定自己也要加入到吆喝的行列之中。
選擇了賽道後,剩下就是如何進擊。蔡文勝向家裡借來了500塊的巨款,從其他攤販那裡問清供貨渠道,和幾個朋友一起開始了擺攤生涯。
擺攤並不好做,蔡文勝是後來者,還要跟已有的攤主競爭有限的資源,到最後,蔡文勝還是從重圍中殺出,賺了不少錢。
蔡文勝是怎麼做到的?
是因為他的目光不局限於擺地攤,順道還搞起了復刻光碟的生意,因為正版的光碟很難買到,正是當時的市場需求,但很多商家沒看到,也是蔡文勝大獲成功的關鍵。
從擺攤這件小事上,就能反映出蔡文勝的性格、創業思維以及做事方式。他後面的一系列操作,幾乎都可以用這兩個詞來形容:
心思活絡、敢想快做。
比如蔡文勝炒股,拿出幾乎全部身家買入盈科數碼。
炒股成功後,蔡文勝馬上切換賽道,買賣域名賺錢。
域名賺錢後,蔡文勝轉換目光,進入風投,開始大手筆的建公司。2008年,他回到廈門,將最好的團隊成員抽走,獨立做美圖秀秀,幾年後市場份額隨後持續增長,成為一枝獨秀。
在美圖之前,蔡文勝還投資過大量網際網路公司,也賺了不少錢,為什麼選擇P圖領域?
原因是,蔡文勝洞察到了消費者最愛的三個點:愛美,怕死,缺愛。
這是蔡文勝對美圖秀秀看好的原因之一,對於大部分注重顏值的女性群體,美顏相機顯然是剛需軟體。
就像最初擺攤一樣,只要看到市場需求,就力爭在最快的時間內搶佔新賽道,是蔡文勝一向的做事風格。
既有草根的冒險性格和執行力,也能保持精英對市場的敏感度,不得不說,這樣的人,成功的概率確實更高。
但凡草根出身的企業家,身上都帶著一股狠勁。
人只要賺到快錢,就開始想以同樣的方法賺到更多的錢,然後就會看不起老老實實工作賺錢的人。
蔡文勝自己也說過,「因為賺到盈科的錢,讓我覺得做股票實在是太爽了,不用天天跟人家打交道,就看著電腦研究各種資料就能發財。」
嘗過快錢滋味的蔡文勝,是永遠沒辦法再回去了。
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再精明的老手也有翻船的時候。一旦開始,他的人生便是無法停下的豪賭。
拿著靠盈科賺來的百萬,蔡又買了一堆的網際網路股票,然而沒躲過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蔡文勝幾乎把賺的錢全部吐回去了。
據說一夜清零的蔡文勝,被兩個新聞,激起了新的賭欲。一是,李嘉誠花300萬港幣加3%的期權,買了個名叫tom.com的域名。二是,一個後綴為Business的域名,賣了750萬美金。
蔡文勝也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就喜歡幹那種一塊錢賺一百塊的事,一塊錢賺五塊的事實在太慢了。」
買賣域名其實也沒那麼成功。
蔡文勝瘋狂註冊了一千多個域名,想著註冊完,就等著發財了。因為當時人家賣幾百萬、幾千萬,他想著,「我一個賣50萬就可以了」。
結果一千多個,基本沒有人來問價,偶爾有一兩個來問價,他都開50萬,然後就沒有消息了。「註冊的一千多個域名都是垃圾。」
為了解決問題,蔡文勝找到了一個程式設計師,幫助蔡文勝建了資料庫,篩選適合的域名,後來才成功。
蔡文勝喜歡以小博大,只要瞄準了方向,那麼就all in。
但未來始終充滿不確定性,任何項目,一旦參與就很難停下,投入過程像個無底洞,輸了,就總想贏回來;贏了,則想要的更多。
外界一提到蔡文勝,最大的標籤,首先就是商業上「敢賭會賭」,這確實離不開蔡文勝的出名事跡:盈科股票賺的第一桶金。
但更深了看,商業上「賭」這個行為,本身就意味著一種風險,沒人能保持一直好運。
蔡文勝近年來就頗為不順。2017年,有媒體爆料,上海某基金股東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召開記者招待會,實名舉報4399大股東蔡文勝涉嫌偷逃國家稅款數億元人民幣,並稱4399隱瞞重大事實,意圖欺騙上市。
此外,在多個領域嘗到甜頭的蔡文勝,近年盯上比特幣,也反惹一身騷。
2018年2月23日,在蔡文勝投資的OKex虛擬貨幣交易所,發行了BEC(美蜜幣)。總共發行70億個,35億個用來流通。
儘管美圖蔡文一直稱美蜜幣與自己無關。但有媒體指出蔡文勝的確與BEC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騰訊深網的文章曾指出,Bianews報導,美鏈/BEC的域名beauty.io是蔡文勝的結拜兄弟蔡寶忠註冊的。
也正因為美蜜幣,讓蔡文勝屢被外界質疑「割韭菜」,2018年4月,BEC(美蜜幣)合約出現重大漏洞,黑客通過合約的批量轉帳方法無限生成代幣,意味著背後有數百億美元資金被收割。
蔡文勝還有另外一個失敗幣案例,那就是跌跌不休直至破發的Zipper。
蔡文勝曾擔任戰略顧問,但後來被媒體曝出Zipper在私募階段,搶到份額的基本都是區塊鏈大佬與蔡文勝的VC朋友。
2018年6月初,網傳蔡文勝等大佬聯合發行總數500枚的愛思幣,之後火速上了一個野雞交易所。目前愛思幣已經被炒到1千萬一個,而場外交易已經完成一單,成交價100萬元。
自從蔡文勝接觸區塊鏈,幾次深陷輿論中心,坐擁割韭菜之名,跟之前的創業奇才似乎判若兩人。可見,幣圈發幣確實是快速致富之路,但風險也同樣更大,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即使是大佬也不行。
回顧蔡文勝的經歷,會發現他一直在不走尋常路。
與一般實幹家如雷軍、張一鳴等人不同。蔡文勝這些年一直在轉換不太相關的賽道:炒股、買賣域名、美圖、比特幣。
同樣,這麼多年來,蔡文勝也獲得「域名大王」、「個人網站教父」、「天使投資人」、「草根代言人」等諸多稱號。
外界疑惑其如何做好每一次賽道轉換,蔡文勝的一句話或許可以解釋,「中國創業從來沒有寒冬之說,資本市場從不缺錢,如果有好項目,錢永遠都多。」
對於好項目,蔡文勝不像一般的企業家只停留在指揮層面,而是自己執行,總結,然後再執行。
一般人的積累是撒雪花,而成功者的積累是有戰略意識的滾雪球。蔡文勝顯然是後者。
這是直覺,也是一種天賦。
但沒人能永遠靠天賦,沒人能一直保持正確的直覺。
就像蔡文勝失敗的區塊鏈項目、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的失敗對賭、孫正義看走眼的Wework,都是大佬開掛曆史的一筆黑點,有的暫時被黑點困住腳步、有的則因為黑點搭上後半生.
柳傳志曾經提出一個論斷:「企業家不是賭徒。」他的大意是,賭徒不計後果,企業家則需量力而為。
但不得不說,企業家身上至少具有賭徒的特質,這種特質體現在一是有眼光,能看到市場潛在的商業利潤;二是有能力,有膽略,敢冒經營風險;三是能堅持,認準了賽道就會all in到底。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50歲的蔡文勝們,如今還在賽道上繼續奔走。
他能否再一次預見未來,在比特幣領域賭出下一個盈科或美圖,打個翻身仗?
只有等時間驗證了。
參考資料:
《域名大王、個人網站教父、天使投資人…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蔡文勝?》,艾瑞網;
《高階「賭徒」蔡文勝:賭出來的網際網路商人》,投中網;
《域名投資:蔡文勝從草根小弟變成60億身價的鄰家大哥》,站長之家;
《實名舉報4399媒體會見聞:一場IPO阻擊戰》,DoNews;
《蔡文勝被指通過白手套發幣割韭菜,與BEC關係密切 》,騰訊《深網》
作者:七月。一切都可被重構。關注泛文娛、商業人物領域。
投稿及內容合作|editor@chrevi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