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四修:心量、膽量、眼量、身量

2021-03-05 老子道德經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

在道家,才德出眾,行高於世,稱之君子。

 

如何才是君子修養,俗語云: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君子在內正其心志,在外修其身行,君子有四量,修得好,受益一生。【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心量

 

清康熙年間,張、吳兩家府邸相鄰,中間只夾著一條窄巷。

 

後來吳家建房要佔用窄巷,張家不許吳家私用,相持不下鬧上了公堂。

 

張家人寫信要求在朝廷做大官的張英出面解決這件事。張英回信寫道: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明白信中深意,不再相爭,反而主動讓出三尺空地。深受感動的吳家,也主動讓出了三尺房基。

 

桐城張氏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為相,權勢顯赫,六尺巷的故事也被傳為美談。

 

生活不只是自己眼皮下的一畝三分地,也不只是別人舌上的是非短長。

 

人生百年,真正重要的大事能有幾件,雞毛蒜皮不值得多費精力,蠅頭小利更不必爭個頭破血流。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


小便宜儘管讓他人佔去,該是你的老天自會給你。

 

天王殿上一副楹聯說得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心量開闊,方有自在生活。

 

膽量

 

心量分高下,膽量定輸贏。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為人仁智而無勇,百無一用事無成。

 

大唐貞觀盛世,唐王朝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即現在印度)。

 

不巧天竺王暴斃,天竺政變,唐朝使團被全體擒殺,王玄策僥倖逃脫。

 

異國他鄉,唐軍驍勇,但遠水難解近渴,王玄策不懼生死,毅然就近去吐蕃借兵。

 

一身是膽的他決心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天竺。

 

他在吐蕃招兵買馬,以一千兵力,客場反攻,最終俘斬敵人萬餘,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大勝而歸。

 

人生如戰場,愛拼才會贏,智慧的較量只是前戲,擂臺之上拼的是敢於「亮劍「的膽氣。

 

人一生總會遇到幾次足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光看見還不行,畏畏縮縮只會坐失良機。


有膽量去做,才是配得上成功的執行力。


眼量


秋天汛期來臨,千萬條支流匯入黃河,河水暴漲,頓時萬馬奔騰,雷霆萬鈞。

 

黃河之神河伯趁著水勢,意氣風發地向東奔流而去,站在渤海之濱,河伯愣住了。

 

曾以為天下最壯美的景色盡在自己,他看著眼前浩瀚無垠的大海,不禁自慚形穢,興嘆不已。

 

莊子曰: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者。

 

井裡的青蛙不能理解海有多大,夏天的鳴蟲等不到第一片雪花。

眼量高遠的人因為認清自己的渺小才變得高大。

 

人生有暇,就去多讀一卷書,多行一段路,開拓自己的眼界,才不至於閉鎖短視。

 

眼量越大,傲氣越小,越懂謙遜。

 

漢高祖劉邦曾問文武百官:「我為什麼能夠一統天下?」

 

群臣面面相覷,回答不出。

 

劉邦接著說道:「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正因為我能夠任用他們,才有今天的天下一統。」

 

眼量高遠的人,為人謙遜不會嫉妒,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更懂得識人善用,成己成人。

 


身量

古語云:君子當善養千金之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身體,人生精彩也會匆匆落幕,活得健康長久才是硬道理。

 

唐朝大詩人孟浩然不僅詩寫得好,還是一位喜愛美食的老饕。

 

有一年孟浩然得了癰疽,悉心調養下已慢慢痊癒。痊癒之前不許吃魚鮮,讓孟浩然心癢難耐。

 

這時好友王昌齡來看望他,孟浩然盛情款待,宴席上肥美的漢江鮮魚,讓孟浩然食指大動忍不住舉筷品嘗。

 

結果,孟浩然癰疽復發而死,享年52歲。

 

口腹之慾是人的天性,但過度放縱會帶來隱患無窮。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嘴巴都管不好,又談何掌控人生。

 

鹹食折壽,淡食延年,大魚大肉固然味美,清粥小菜才是長生的要訣。

 

古人講:「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年少成名,代表作《滕王閣序》曠古爍今。

 

但寫下《滕王閣序》後不久,王勃就因為在陌生的水域,不慎落水,溺水後驚悸而亡,時年26歲。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說的就是不要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避開危險的地方。

 

不要貿然登高,不靠近深坑溝渠,遠離危險物品,也不去混亂鬥鬧的環境。

 

貓有九條命,人只有一條,身量康健,才是人生的本錢。

 

世間萬象,芸芸眾生,稱得上君子,必拓得開心量,放得開膽量、打得開眼量、守得住身量。


願餘生行得端,坐得正,活得坦蕩蕩!

共勉。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相關焦點

  • 君子修三量:氣量、膽量、聲量
    在這世間,絕大部分人的心量,都是容不下自己,不允許自己不如人,不允許自己失敗,不允許自己沒有成就。對於普通人來說,先讓自己的心量,能容得下自己,這已是不易的修行了。人活一世,總有太多夢想無法實現,總有太多言語無可傾訴。
  • 君子四修:音量,肚量,膽量,心量
    03膽量人們常說「愛拼才會贏」,拼就是一種膽量的實踐。機會是靠自己創造的,也只有真抓實幹才能把機會抓牢。西紅柿剛被帶到歐洲時,人們認為食用西紅柿會帶來生命危險。但美國人羅伯特通過一次大膽的食用西紅柿的行動告訴所有人西紅柿沒有毒,從此西紅柿開始被廣泛食用。
  • 【秘密】天人合一的秘密:打開心量!
    自己的心量打不開,你在方法上做得再多也沒有用,那叫做修方法,不是在修道。修道的根本方法,就是把心量打開。可是學佛的人有個最大的毛病:你說他一句,他要反駁你十句。不學佛時還挺老實,學佛以後,學得比常人會說了,你怎麼說他,他都覺得自己有道理。學佛是一種「死亡」。把自己的思想死掉、把自己的看法死掉、把自己所有的念頭都要死掉。
  • 四君子 陳玉樹
    說這話的人就是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副會長、莆田市工藝美術大師、莆田市四君子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樹。茂盛英華以忠以信為事業,陽和宇宙存仁存義作生涯。一個白手起家的草根創業者,從十幾年前涉足紅木家具行業到現在成為幾十條生產線、數百名員工、年產值近兩億的企業管理者,其作品連續三年在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囊括冠亞軍……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他想讓四君子古典家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家具的魅力以及民族文化的精髓,他還想把「四君子」寓意的君子文化、正能量傳遞給每一位國人,讓國人爭當君子。
  • 「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易·繫辭傳》云:「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震卦》九四為坎體主爻,「坎為加憂,為心病」,九四處多懼之位而心憂,故曰「恐懼」。《震卦》九四分別為坎體和艮體主爻,「坎為險,為矯輮」,「艮為止」。曲者變直以中矩謂之「矯」,直者變曲以中規謂之「輮」,「矯輮」就是依規矩而「修」也。九四不當位,處險而能止,乃為「省」也。
  • 悅讀丨人有「四量」:音量,肚量,膽量,氣量
    人的修養,就看這四個量:音量、肚量、膽量、氣量。  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將軍對陣時,張飛喝斷當陽橋,不及諸葛亮談笑間舌戰群儒;諸葛亮巧言善辯,比不上劉備寡言少語贏得人心。  自古貴人語遲聲低。
  • 「四君子」是中國花鳥畫的根基--梅
    ----魯迅「四君子」是以梅、蘭、竹、菊為中國畫的傳統題材。無論從技藝還是從審美理想都應該成為中國花鳥畫從藝者的根基。向梅花學習堅忍與絢麗。從審美理想上說,黃鳳池輯《集雅蔡梅竹蘭菊四譜小引》有云:「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可謂道出古人之肺腑。而四君子亦各有特點。
  •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
    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今天,把這「花中四君子」一起送給你,真是大飽眼福的好機會!花中四君子,他們各有特色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 歡樂頌和四君子圖
    「梅蘭竹菊」四君子,剪雪裁冰、一身傲骨;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篩風弄月、瀟灑一生;凌霜自行、不趨炎勢。清雅淡泊的文化象徵,千百年來都為國人鍾愛,「歲寒三友」和「四君子」也是我家書房客廳多少年的標配。 大年初一這天,在家上完學校的視頻課,元君就安排兩個小孩同畫四君子,應該有她多重的考慮,做父母的我們,心中領會。
  • 小人氣大,君子量大
    小人氣大,君子量大語出《宋朝事實類苑·祖宗聖訓》,原文是:惡人膽大,小人氣大,君子量大。好人為什麼膽子小?因為他考慮的多。他會考慮責任,良知。但是當真正好人也被逼到絕境的時候,他爆發的膽量可能是惡人的十倍。甚至百倍。
  •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太美了!
    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今天,把這「花中四君子」一起送給你,真是大飽眼福的好機會!花中四君子,他們各有特色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 「花中四君子」的詩與意
    梅蘭竹菊有「四君子」之稱,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就像中國人理想中的品格一樣,沒有傲氣,但卻有一身傲骨。
  • 【推薦】心量越大,好事越多:寬解人生,加持眾生的生活哲學.
    這套簡體中文版根據讀者日常生活的典型主題,系統化整理成六本書:生死苦樂篇:《越不怕死,活得越好》修身養性篇:《心量越大,好事越多》自在生活篇:《人生是苦,苦就是福》人際關係篇:《廣結善緣,更有人緣》家庭和睦篇:《將心比心,滿心歡喜》工作職場篇:《做人很煩,耐得住煩》4、真正表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宗旨的作品
  • 《易經》——震卦:君子以恐懼修省!
    《易經》——震卦:君子以恐懼修省!先來看震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震卦由兩個基本的震卦【】(代表雷)上下疊加組合而成,其卦辭為: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裡,不喪匕鬯。這爻承「九四爻」的情況。連起來這爻的意思是:因為震動不安而可以毅然離開,又因為平復之後可以及時回來,能夠嚴格地執行這種做派的人,往往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他們就算是喪失了非常多的東西,最後也可以很好的彌補回來,這樣的人往往也擁有了主事的能力,可委以重任。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徵兇;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震,震驚。
  • 描寫花中四君子的詩句有哪些
    花中四君子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梅蘭竹菊,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借物言志,寫了非常多的關於梅蘭竹菊的詩詞,以此來表達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梅花》。牆角處有幾支梅花,迎著嚴寒盛開。
  • 面對無常不要逃避,不妨轉換心境,擴大心量,接受它、治癒它
    放大心量,同時容納喜怒哀樂,因體味了五味雜陳的生活,因此見多識廣,成長成熟,平常心自然也就來了。四、一帆風順時,適可而止。做事要有回頭的心態,一心只知道往前衝,很有可能逾越規範,誤入歧途,最後掉進苦海,賠上自己的幸福。要懂得回頭,懂得在恰當的時候止步,當你懂得止步時,觸碰無常的機率變小了。五、遇到困境不怨天、不尤人。
  • 戰國「四君子」,哪個最牛?
    這位薛公,就是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著名的「四君子」之一的齊國孟嘗君田文。和田文齊名的另外三位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方士、策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
  • 花中四君子的「詩情畫意」
    梅蘭竹菊有「四君子」之稱,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