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三峽好茶走出國門,助力村民就地...

2020-11-23 央視網

  登頂鳳凰山,放眼望去,無邊的綠色格外清新養眼,不遠處的茶葉加工廠飄來陣陣茶香,讓人沉醉。這裡就是重慶市最大的連片高山茶園鳳凰茶鄉,總面積4200餘畝,其中投產面積3000畝。

  種植標準與國際接軌,三峽好茶走出國門

  鳳凰茶鄉位於萬州區太安鎮鳳凰社區,這裡千溝萬壑,海拔高度800—1060米,常年雲霧繚繞,潤澤萌發,最適宜種植高山茶葉。傳說「老茶梁」為唐朝貢茶產地,茶文化底蘊厚重,明朝一品大員牟仲泰曾在此開田種茶。當地村民大多以種茶為生,但是由於種植規模小,技術落後,收入較低,很多人都外出打工。

正在晾曬中的有機茶葉(宋春燕 攝)

  2016年,鎮裡幫助引進重慶玖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擴建管護千畝茶園,新建設施先進的茶葉加工廠,引進精品茶生產加工設備。

  拋棄落後的生產技術,茶園從2016年開始按歐標EU、美標NOP有機茶標準進行種植生產加工:100%施用有機肥,零使用農藥,人工物理方法除蟲除草,遠離汙染。

茶農為茶樹施有機肥(宋春燕 攝)

  2019年5月,經歐盟權威檢測機構檢測有580項有機指標合格,茶園獲得歐盟權威有機產品認證機構CERES(瑟瑞斯)頒發的歐盟EU、美國NOP有機產品認證證書,被命名為歐美有機茶生產基地。

  茶園生產的「老茶梁」三峽銀針系列產品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獲中國茶葉協會「中茶杯」一等獎、重慶市十大渝茶品牌,享譽巴渝,遠銷歐美。

  「」產業助力村民就地就近就業

  依託「茶」產業,做好「茶」文章,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家鄉富裕了,在外打工漂泊的遊子也回來了。

村民劉祖德(宋春燕 攝)

  今年42歲的劉祖德是土生土長的太安鎮人,之前一直在廣東打工,聽聞家門口有了就業機會,他立刻返鄉。「在家門口打工加上分紅,每年的收入也有三萬多,更重要的是,能夠陪伴孩子,照顧家庭。」劉祖德說,「目前,村子裡在外打工的人有60%都回來了。」

  據萬州區太安鎮鎮長劉又銘介紹,鳳凰社區在積極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後,將原段家村集體的茶園按租期70年、每畝1.6萬元價格流轉到社區,社區再與旅遊公司籤訂入股合同,切實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呈現出農民脫貧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企業發展的「三贏」局面。社區集體每年保底分紅10萬元,社區全體股民每股每年分紅2兩茶葉實物,並解決68人長期務工、每年季節務工8000人次,其中帶動鳳凰、法隆等全鎮貧困戶220戶4200人次務工收入37.8萬元。

  每年清明前後,以「踏青體驗採茶、品茗三峽銀針」為主題的鳳凰花果山踏青採茶節都會在這裡舉辦,眾多遊客現場遊覽美麗茶鄉,學習制茶工藝,參與採茶比賽,體驗採茶樂趣,在茶山上聆聽山歌對唱,盡情品味體驗身邊的茶鄉文化。

  如今,鳳凰山上20多個大小山丘、九溝十梁,處處可見一壟壟茶樹。閒坐農家,一席茶事、一段時光,濃鬱的茶鄉風情,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鳳凰茶鄉,引得遊客紛至沓來;三峽好茶,成功進入歐美市場。鳳凰社區的「茶」文章,已經初見端倪,寫出了精彩片段。

相關焦點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麗江市玉龍縣:特色旅遊走出...
    16日下午,玉龍雪山下,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山辦事處甲子村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職工吳玉海,面對到訪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語調高亢。藍月谷風景區,湖水湛藍清澈。玉龍縣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茶香溢出山村漫出城,漂洋過海到...
    2016年起,當地政府引進旅遊開發公司因地制宜搞發展,流轉土地4000餘畝,興建技術先進的茶葉工廠,採用歐標EU、美標NOP有機茶標準進行茶葉的種植生產加工。只施有機肥,決不使用農藥,物理方法除蟲除草……100%隔絕汙染也使得當地茶園被權威機構命名為歐美有機茶生產基地,打響品牌影響力。2019年茶園產茶425噸,其中優質春茶30噸、出口綠茶375噸、出口紅茶20噸,產值達2200餘萬元。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啟動。  根據主辦方安排,11月9日至19日,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21家中央新聞網站以及相關省市近30家網絡媒體將組成採訪團,分東西兩條線路,在重慶、江蘇、安徽、江西、湖北、雲南開展為期11天的線下實地採訪,多維度、多形態展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成就。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北緯31°,李白曾在這裡留下詩文
    11月10日,記者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媒體採訪團,走進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煙墩鎮靄裡村,感受古村新貌。近年來,煙墩鎮堅持「生態立鎮、旅遊興鎮」理念,傾力打造生態旅遊品牌,為發展鄉村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客,趙文靜的旅遊生意也越來越紅火,這些在鄉村創業的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古村的新變化。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
    11月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重慶、江蘇、安徽、江西、湖北、雲南等六省市黨委網信辦和中國新聞網承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啟動。此次網絡主題活動重慶採訪同步啟動。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通過摸清真實情況、找準問題癥結、完善應對之策,精細解決熱難點或痛點問題,使長江經濟帶成為綠色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發展長江經濟帶更要夯實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領導力、引領力、組織力和號召力,不斷把黨員幹部群眾組織起來,把優秀人才凝聚起來。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臥佛將...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臥佛將啟動整體修復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皖南電機:以質量求發展 實現...
    11月9日,記者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一行走進安徽涇縣一探究竟。  在安徽皖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皖南電機)一處新廠區內,十多名工人正配合幾十臺工業機器人完成一臺電機製作的各道工序。皖南電機該廠區負責人寧榕自豪地說:「小到家用電器,大到盾構機,我們這裡都能生產,可以說是世界的『電機』超市。」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千裡江陵一日「還」?「水清岸綠...
    13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了解到,如今的江陵長江岸線植綠復綠、拆除非法採砂船、整治非法碼頭……在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大美畫卷」中,正為這一詩句作出全新的詮釋。建設能源通道:把江陵發展「快起來」公路在上、鐵路在下。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湖北荊州:繪就「萬裡長江 美在...
    市民張女士不禁感慨道:「現在空氣好、環境也好,希望家鄉將來能夠建設的越來越美麗!」  堅持綠色發展 培育經濟持續增長新動能  全長6317米的荊州長江公路大橋之上,一列列滿載著煤炭資源的火車從浩吉鐵路呼嘯而過,跨過長江天塹。
  • 人民論壇網評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從「大開發」轉向「大保護」指明了方向、劃定了禁區。5年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個省市漁民退捕上岸,制度法規紛紛出臺,破舊船舶與廠房不見蹤影,母親河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為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生態環境質量是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
  • 從重慶到上海 看長江經濟帶如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現在,從環境保護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市場一體化建設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沿江省市正積極推進上中下遊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 【共舞長江經濟帶】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這為我們守護母親河、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海交匯的江蘇,如何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大美長江見證者:摹繪生態之綠色...
    她回憶說,以前濱江公園是長江的外灘,江邊全是砂石,沒有綠化的樹木和公園。現在臨江建起了公園,給她們提供了很好的娛樂和鍛鍊身體的場所。在荊州,長江幹流的總長度是483公裡,整個湖北省近一半的江岸線都在荊州,佔到了長江總長度的近十分之一。這也意味著,荊州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荊州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 經濟大家談 | 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方位開放,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及上中下遊要圍繞自身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和價值鏈分工,探索有利於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形成全方位沿海、內地沿邊和對內對外開放的格局,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黃奇帆:加強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發展
    圍繞長江經濟帶城市群的發展問題,談三方面思考與體會:  一、加強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的發展,首要前提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  長江經濟帶的面積佔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無論從地理位置、生態環境還是資源水平來看,都是中國960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上條件最好的地段
  • 走進長江經濟帶(1)丨美麗長江我的家(央視《新聞聯播》)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 【共舞長江經濟帶】大江奔流三部曲·千帆競發
    關注長江經濟帶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江蘇借勢黃金水道,沿岸生態保護和經濟增長齊頭並進。
  • 彭丹霖:管理三峽,保護長江,三峽集團參與共抓大保護工作實踐
    近日,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彭丹霖與2020哈工大水務精英班學員們分享了《管理三峽,保護長江三峽集團參與共抓大保護工作實踐》課程,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及優化策略
    2018 年 4 月 26 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及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指出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2019 年 11 月 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國將繼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增強開放聯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