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溫酒斬華雄,如果換張飛出戰,結果會怎麼樣?

2020-12-23 自說文史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堪稱快速斬將最具代表的人物。他過五關斬六將時,往往幾回合甚至一回合就能把敵將斬於馬下。白馬之戰中,面對顏良如此猛將,關羽也只是快馬一刀。雖說一直被讀者認為是有偷襲之嫌,但速度也的確快。而後來追殺文丑,速度也很快,這也多虧了赤兔馬。

關羽隨大哥劉備,參與討伐董卓時,在十八路諸侯軍中一戰成名,那次是因為他斬殺了華雄。而且從倒完酒開始,關羽上馬出轅門,到關羽提著華雄頭回來,酒還熱乎著呢。

要知道,當時張飛也在,如果張飛出戰華雄,那麼結果會怎麼樣呢?張飛能不能斬殺華雄?所用時間會不會比關羽多呢?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對此,我試著模仿三國演義的文風,寫一下「張飛對陣華雄」的故事。全文如下:

《袁公路怒斥弓手 張翼德速斬華雄》

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手提丈八蛇矛大呼而出曰:「俺願去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如巨鍾,勢如奔馬,立於帳前。

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張飛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步弓

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步弓手,安能對陣馬將?左右與我打出!」張飛嗔目,舉矛欲上前,劉備以目示之,張飛乃回。卻聽曹操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氣;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步弓手安能對陣馬將?且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步將?配馬必然可行。」

張飛曰:「哼,俺若不斬華雄,請大哥斬俺頭。」操教釃熱酒一杯,又命人牽良馬一匹。張飛曰:「斬華雄小賊,何須飲酒騎馬?俺若騎馬,只怕慢了速度。酒且放下,俺去去就來」。階下之人牽馬而來,配鞍之時,張飛已提矛出帳,飛步而去。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吼聲如雷而來,翼德已到中軍,提華雄之軀,擲於地上。眾將見華雄面目猙獰,瞳孔欲裂,其身軀共有九處孔洞,皆自前胸透甲,至後背而出。配鞍之人,尚未牽馬回槽。

袁紹不解,喚轅門將士詢問。一將報曰:猛將軍飛奔華雄,至華雄馬前,更不答話,躍身舉矛便刺,華雄未及格擋,長矛已透甲而出。一通鼓未罷,猛將軍已刺九次。

後人有詩讚之曰:「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翼德舉矛施英勇,頃刻華雄九窟窿。」

這算是在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基礎上,改寫而來。這樣寫,突出了張飛的速度、力量和武藝,比關羽更快。之所以這麼寫,也是根據演義而來。

我個人認為,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殺傷力比關羽更厲害,速度也更快,尤其是面對猛將。

比如,關羽和張飛都曾對陣紀靈,用紀靈作對比可以發現兩人差距。

關羽大戰紀靈時,紀靈與他交手三十回合,沒分出勝負,雖然紀靈明顯下風,但是起碼還可以大叫著歇一會兒。但是,紀靈後來與張飛交戰時,根本沒有打三十回合,十回合最後,紀靈就被張飛一矛刺於馬下了。

另外,關羽自己對曹操說過,張飛很厲害,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以關羽的性格,能讓他認為武藝高強的人,還真沒幾個,除了張飛,另一個就是張遼了。

說這麼多,不是要說張飛一定強於關羽,也不是說關羽不如張飛,只是說張飛戰鬥力很強,以他對付華雄是綽綽有餘的。而且,就張飛的爆發力而言,他殺華雄也不會比關羽慢。

相關焦點

  • 經管之聲 | 溫酒斬華雄
    《溫酒斬華雄》可謂是三國演義中人盡皆知的經典片段之一了,大將關羽的風採在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在華雄連斬袁紹兩員大將時,關羽主動請戰,一句「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豪邁中不失謙遜;在得知關羽隨劉備充當馬弓手時,袁術破口大罵,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袁紹也因為他的身份不敢下令出兵,怕被華雄恥笑,而關羽面對輕視和謾罵沒有任何辯解,一句「如不勝,請斬某頭」盡顯大將風採。
  • 都說溫酒斬華雄,其實華雄並非死於關羽之手!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說到華雄,大家應該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吧。當時董卓廢除劉辯,立劉協為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暴行橫肆。以袁紹、曹操等人為首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舉兵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並將孫堅部將祖茂斬首。
  • 關羽溫酒斬華雄,為何有人說張飛斬不了,而趙雲更是打不贏?
    汜水關前,如果不是關羽出戰華雄,換成趙雲或者張飛出戰,戰況會如何? 先說結論,張飛是可以擊敗華雄的,但是殺不了華雄,而趙雲是打不敗華雄的! 為何這麼說,且看下面的詳細分析。
  • 關羽真的「溫酒斬華雄」嗎?歷史上的華雄居然是被此人所殺
    所以在後世關羽被稱為武聖人,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甚至連剃頭匠也奉關羽為祖師爺,要說關羽能如此受歡迎還真得感謝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因為在三國演義一書中,羅貫中先生將許多別人的事跡和功勞都加到了關羽的身上,比如今天我們就要說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事,關羽真的「溫酒斬華雄」嗎?其實並不此事,歷史上的華雄其實是被孫堅所殺。你能想得到了嗎?
  • 關羽溫酒斬華雄,卻打不過二流貨色的紀靈,難道是關羽太弱了
    關羽就是其中最被人看好的存在,首先,關羽一出場便與張飛大戰幾百回合,到後來追隨劉備打黃巾,很少有人扛得住他手裡關公偃月刀。但是唯獨對陣紀靈的時候,居然馬失前蹄,打輸了,這到底是為何?
  • 三國最大的騙局,溫酒斬華雄之人根本不是關羽,真相另有其人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關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關羽一生以勇猛著稱,說到關羽最經典的戰役,很多人都會提到溫酒斬華雄。但是這場戰役事實上並不是關羽打的,而是孫堅打的,我們都被欺騙了?而董卓則派華雄出戰迎戰孫堅,但華雄連斬孫堅和和部將祖茂,然後再次下關挑戰,連斬關東二將。
  • 劇本《溫酒斬華雄》
    我們節目很精彩,大家注意觀看。一個節目喜相逢。 不要打哈欠,看完後再睡]  第一幕  [茶館裡,人聲鼎沸,說書劉正在繪聲繪色的說著書]  說書劉(一拍桌子):今天,我給大家說段溫酒斬華雄。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靈帝駕崩,董卓專權。曹操會十二州之兵,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汜水關被華雄擊敗。這天,在軍帳中。
  • 溫酒斬華雄
    原文: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
  • 兩軍對對碰 溫酒斬華雄 象棋的規則
    小故事:溫酒斬華雄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袁紹、袁術、公孫攢、曹操等諸侯不服,就組成聯軍,攻打董卓。然而,董卓手下有個虎將叫華雄,此人勇猛異常,連斬聯軍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諸侯無不驚恐。這時,有一人說道:「華雄有什麼可怕的?我來應戰。」大家順著聲音望去,只見是一個身長九尺,罵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之人。袁紹問此人是誰,公孫攢說:「這是劉備的弟弟關羽,劉備的弓手。」袁術冷笑一聲,對關羽說:「我們的大將都奈何不了華雄,你一個小小的弓手,竟口出狂言!如果你敗了,我們定會被華雄嘲笑的。」
  • 「蜀漢五虎」的張趙馬黃四位,是不是也能夠在溫酒之際斬殺華雄?
    汜水關一戰,「溫酒斬華雄」是關羽的成名之戰。此戰之前,關羽只是一介籍籍無名的馬弓手;而此戰之後,關羽則威震諸侯,堂堂正正地跨入「超級猛將」的行列。
  • 十八路諸侯麾下有幾人可斬華雄?除了關羽,還有五大猛將也能做到
    《三國演義》中關羽成名的第一戰就是溫酒斬華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在呂布還沒來之前董卓帳下驍將華雄勇猛異常,汜水關前先殺鮑忠,再敗孫堅和斬殺祖茂
  • 湯飛: 溫酒斬華雄(外一篇)
    這次看了一集新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看樣子編導者又是根據自己的意向在詮釋演繹名著,也許很有成功的一面,可我只看了一集《關雲長溫酒斬華雄》。記得《三國演義》是在我初中時代看的,當時對待這半文半白的文字還是不太懂,近四十年過去了,但對書中精華《溫酒斬華雄》這一節總是記得的。以後又多次聽到對這一節點評,都是倍加讚賞。
  • 歷史上顏良文丑真的能斬華雄嗎?
    說到三國時期的華雄,其實大家聽得最多的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吧,但是如果對歷史有研究的網友可能會發現了,那就是其實關羽斬華雄這件事情是假的
  • 若當時關羽不在,在場還有誰能斬華雄?
    聽說關羽斬殺華雄是用計殺得,上去沒報名,就說你們幾個華雄,華雄說就一個,關羽說你往後看怎麼還有一個華雄,華雄往後一看,關公手起刀落,就把華雄斬了。個人認為,夏侯惇武力確實強悍,在鼎盛期斬華雄問題不大。但諸侯匯聚時,他應該還屬於上升期,估計那時候他鬥孫堅都勉強能贏。因此,單打獨鬥在當時,也就只有關、張穩勝。
  • 關羽斬華雄的時候,為何速度如此之快?下面三個原因揭開了謎底
    而在面對董卓大將華雄時,諸侯大將卻被打的紛紛潰敗,不敢再戰,最後還是關羽出馬,才一舉斬殺華雄,幫助聯軍取得勝利。這便是關羽的成名之戰,溫酒斬華雄。我們都知道,關羽斬殺華雄這一戰其實是非常快的,畢竟酒都還沒有冷卻,那麼為何關羽能做到如此迅速呢?是華雄太弱了嗎?實際上我們通過華雄的幾場作戰就能發現,華雄是有真材實料的,並非大家認為的草包。
  • 三國殺盛宴神仙問題:溫酒斬華雄的酒精濃度?小智戲說酒文化
    而小智這種老直男自然會認真的「刨根問底」了,而五虎上將頭髮有多少,小智自然頭髮掉光都不會知道了,但是溫酒斬華雄時候的酒精濃度是多少?小智就感興趣了,因為這裡面有兩個知識點很有意思。 華雄是關羽殺的麼?
  • 三英戰呂布,為何張飛第一個出戰?背後的原因令人意外
    ,如果不是在場實力最強的張飛和關羽挺身而出(趙雲典韋不知在哪,馬超在西涼,顏良文丑沒來),十八路諸侯是否能殺進虎牢關還是個未知數。撇開其他的諸侯不提(因為他們都被呂布打怕了),有個疑問是為何當時第一個出戰的是張飛而不是關羽?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裡面大有深意,背後的原因也耐人尋味。
  • 溫酒斬華雄,永遠的英雄傳說!
    不一會兒,這人就提了華雄的頭凱旋歸來,舉杯飲酒時,酒,還是溫熱的。這名馬弓手,名叫關羽;這個故事,史稱「溫酒斬華雄」。這場戰鬥,無論是對關羽還是對這次戰爭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關羽而言,這是他一生英雄的戰鬥歷史的開端,在這以前他只不過是一個區區縣令手下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的馬弓手;從這以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斬將立功,聲名大振。
  • 溫酒斬華雄的到底是誰?三國中被遺忘的英雄人物
    孫堅說到《三國演義》這其中的「溫酒斬華雄」想必大家都知道把。在東漢時期的時候,董卓把控了當時的朝政,在朝中做出了很多無理的事情。此時的馬弓手關羽就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前往將華雄的人頭斬於馬下並帶回帳內。這時的袁紹並不是怎麼看好關羽,曹操卻十分的中意此人。還給關羽備好了酒,打算為其助威,但關羽卻拒絕了直接上馬衝上前去,隨後就帶著華雄的人頭回到了軍中。此時的酒還是溫的,便有了後來「溫酒斬華雄」這麼一說。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裡都十分的熱血,並且認定了關羽就是斬殺華雄人。
  • 除了關羽,在場的還有誰可斬華雄?
    ,當時在場的人還有誰可斬華雄?孫堅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你們可能會覺得,什麼?東吳太上皇,孫策孫權的老爹也沒有可能?事實上,在歷史上華雄正是被孫堅軍所殺,但是既然題目限定是《三國演義》,那我們就得按照演義來說。在演義中,正是因為孫堅軍被大敗,才有的溫酒斬華雄一說。孫堅麾下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