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軟庫飯堂 - 高大上又充滿內涵的私人粵菜館

2021-02-16 Jolli恬覓真味

香港眾食饕都知道,「軟庫飯堂」是名人餘錦基位於孖沙街的私人飯堂,主廚周渭德曾在恒生銀行宴會廳博愛堂修煉,而當時主理博愛堂的廚神李才流著太史菜的血脈,是江太史最後一位家廚。當晚餘叔叔的外甥Richard宴客,剛好其舅父也在,想不到有段日子沒見,七十五歲的他像吃了防腐劑一樣,不但清減不少,而且看上去比以前更加神採飛揚。想起來,周邊不少年過七十的叔叔顏值任時間流逝,始終停留在五六十歲的模樣,我有權懷疑注重養生又心境開朗的男性,到了某個年紀,根本不用打肉毒桿菌或拉面皮就能停止老化。

在「軟庫飯堂」,有五道德師傅的拿手菜我特別喜歡,包括七彩炒肚尖、傳統五蛇羹、琵琶燕窩盞、佛跳牆及陳皮紅豆沙,真心想不出香港有哪家高級食府能夠比得上。沒辦法,這裡只接受餘叔叔的親戚或好友訂位,每晚最多接待兩桌,只挑選優質食材,最重要是不走捷徑以傳統繁複方法烹調,這些以本傷人的方法,是一般看盤帳做生意的餐廳無法實踐的真相。

Richard一向不怕麻煩,支持民主方式安排菜單,強迫症隊長B當然又選了被他叫作「不是佛爬牆而是真正的佛跳牆」。其實,佛跳牆是福建福州名菜,我去年有幸在上海的「遇外灘」,吃上閩菜泰鬥兼國寶級烹飪大師童輝星老先生的徒弟吳嶸大師和徒孫陳志評師傅做的佛跳牆。這裡的湯底,用老雞、正番鴨、豬蹄、精肉及骨頭等等,熬完10多個小時後棄之。水和五年花雕酒的比例是1:1,兩百斤的料,出來只有100斤的湯,跟「厲家菜」的厲曉麟師傅一樣,絕不粗製濫造去勾芡。看起來清雅,喝下去才知深不見底,甘醇的變化在舌尖上翻滾,粘嘴得來不死厚,滑潤通透。花雕酒很重要,必須像上海的陳師傅那樣下得剛好,保留酒香又不能帶酸,難怪詩道,「醞啟葷香飄十裡,佛聞棄禪跳牆來。」不過,「軟庫飯堂」做的不是福州風格,我猜想是粵式傳統的做法,原因是B君說味道跟「福臨門」70年代筵席到會的佛跳牆有讓他感到共鳴之處。

要知道,極致的佛跳牆,湯汁一定要飽滿,稀得像清湯就錯了,外面做的要看荷包偷工減料,怎麼能做到這樣的效果呢?德師傅的不計成本,原汁不剛不柔的掛上舌尖,燜扣薈萃了珍味精華,味中有味,內裡的鮑魚、花膠、海參、雞腳、竹筍等等入味拿捏好盡,彼此之間互相交流,不分彼此。最考究是因為夏天的緣故和下一道菜的味型,師傅刻意把這道菜做得比冬天的輕盈,鋪排不會道道重口味搞得舌頭打結,這是高手才懂的哲理 ── 單純從味覺出發,哪時應該刻意張揚或低調、哪時需要讓大家引頸期盼、哪一兩道菜用來徹底俘虜人心等等,讓客人遊走在刺激與舒緩的平衡狀態。

吃得太開心忘了拍這道菜,多謝食友Peggy提供此照片

我們將白飯倒進佛跳牆中一起吃,被一眾搞笑食友叫做「全港最貴的碟頭飯」(茶餐廳或餐廳裡在盤子上的白飯配菜)。緊隨的是燕窩鷓鴣粥,實情是無米粥,這裡的做法跟「家全七福」差不多,主要以鷓鴣、蛋白、參薯及燕窩做成。儘管我很愛七哥和他的粵菜,可是我不得不承認這裡做得比他家好,問題同樣出在以本傷人的概念。足料熬出來的湯底,層次複雜得橫跨不知道多寬和多深的尺度,恰好壓住上一道菜,而可愛之處在於交疊出類似豬油和麻油的淡淡香氣。Richard拋下一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飛禽莫若鴣,一鴣頂九雞」,就是如此。

當晚走運了,上來兩條一斤半的清蒸海方利,當今可遇不可求,蒸魚的火候與時間更是精準無誤,魚肉嫩滑無比。更幸運的是吃上八寶冬瓜帽,冬瓜盅我吃得多,這道菜看似是屬於粵菜或魯菜系,又叫做什錦冬瓜帽的傳統菜之親戚,結合八寶與冬瓜帽的清熱解暑佳餚。

說到這裡,又要得罪人了,德師傅這次的玻璃蝦球,比起我不久前嘗到李林大師的成品,確實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傳統做法少不了啤水的麻煩步驟,可惜當今很多酒樓以梘水代替,效果亮白卻只有死彈的口感且犧牲了鮮味。「軟庫飯堂」的掛上透明玻璃芡汁,口感猶如在舌尖上跳彈,最深刻的是蝦味鮮醇入味,根本不用蘸蝦醬或蠔油,總之是毫無死角的一道好菜。

其他的菜品,計有:七彩炒肚、沙茶牛肉炒腸粉、古法鹽焗雞及蓮子杏仁茶,難得吃出滿足感,肚皮也不會撐到爆開,這就是我之前提過大廚必須有的功力之一。

飲飽食醉後,我心裡默默地等候Richard邀我們同行,再次品嘗時間消逝中的粵菜之味。有幸吃上這般高大上又充滿內涵的粵菜,當今買少見少,除了要感恩,還是感恩!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給公眾號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Jolli盧恬兒,覓食強逼症病人,周遊列國人,www.jollilo.com美食博客人,香港出生,曾在上海、美國及英國居住。

相關焦點

  • 揭開香港富豪飯堂的神秘面紗
    答案也隱藏在小票上——「阿一炒飯」。這樣看似「平平無奇」的菜名,反而是「低調卻不失奢華」的代表,它們一方面籠絡了大批有錢人的胃,另一方面硬要裝得像大排檔小吃一樣,讓人氣絕。「阿一」的名號出自香港的富臨飯店。這家開設於1974年,到現在已有40多年歷史。
  • 香港富豪飯堂— 福臨門出品賞析
    ☆☆☆福臨門是香港最著名的餐廳之一,被譽為吃粵菜最好的地方之一。多年來,因為大量富商、大亨、政治家和名人的光顧,為它贏得了「富豪飯堂」的稱號。根據香港人的定義,「富豪飯堂」的標準是,菜式要夠貴、客人要夠有錢、富豪出入還要夠頻繁。請注意,這裡指的富豪,是上得了臺面的商業巨子、社會名流,而不是暴發戶。許多富豪也是老饕,比如香港富豪劉鑾雄。
  • 相約下午茶,蘇城最好吃的粵菜館大盤點
    TVB拍攝的港劇近幾年來越來越受歡迎,每本港劇都會看到食早茶、食午茶的片段,看著特別眼饞,今天小編就搜羅了幾家蘇州的粵菜館,這個周末約上好友一起去食午飯
  • 在香港吃飯,每頓1200+港幣預算才能吃得稍微像樣啊
    想起春節期間去香港三天,去當地的有口碑的粵菜館隨便點幾個菜,每頓飯都在1000港幣以上。先看看下圖我去之前寫的「每頓飯計劃」,典型的到了外地就怕沒飯吃的吃貨心理。因為有一次在香港出差沒提前做功課,到飯點帶著一群人不知去哪裡吃!這個吃飯計劃如何?香港是美食之都,但絕對不是吃點心吃牛雜的東方之珠。
  • 香港|彤福軒 - 老菜新做的功架紮實精緻粵菜館
    我一向對高級酒店裡的中餐廳有偏見,硬是覺得風格走招待外國人的口味及眼球居多,沒料到奢華時尚的「香港瑰麗酒店」那家粵菜館「彤福軒」(The Legacy House)讓我自打嘴巴。粵菜中的四系包含了廣州、潮州、東江客家和順德,家鄉新會的行政主廚李志偉主打南番順一帶的菜餚是理所當然,儘管出品不能算是傳統粵菜,然而最重要是他領悟到廚師一輩子離不開的是刀、勺和灶 ── 做好菜的根本。
  • 走進廚師飯堂的「世界」
    本地食材、傳統煮法、特殊的飲食氛圍……在別的地方還真的不能輕易吃到廚師飯堂,顧名思義,當然是廚師「聚腳」的地方。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不是他們自家餐廳的飯堂,而是平時他們「落場」喜歡去吃東西的餐廳。但是他深知,廚藝和創新一刻都不能停,不進則退,不斷向同行取經和學習必不可少,而廣州各處的「廚師飯堂」就是他反思和思考的地方。說到廚師飯堂,不少廚師都說,現在這類餐廳少了。不像以前,大家都很忙,「落場」後就近找家餐廳坐一坐,點幾道特色小菜,與工作夥伴或同行好友「吹吹水」。
  • 魔都新店|蘇州河邊的粵菜館,我一個月去了五次
    食客初見辣汁花螺,一定覺得他與杭州四季金沙廳的名菜——古法陳釀煮花螺神似,而其中之變,便是源自於已結業的香港大佛口酒樓創造的陳皮辣酒汁。上海灘粵菜館的叉燒裡,原先最愛明閣的黑豚叉燒、吉品軒的肥叉及御寶軒的蜜汁叉燒,其中尤以明閣的出品最佳。寶麗軒的蜜汁叉燒雖談不上第一,但至少比御寶軒強。想想御寶軒當年在外灘源落地時,颳起一道高級粵菜的旋風,但現在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不進則退,哪怕掛著米其林的星,那又如何?
  • 香港最牛的富豪飯堂 陸羽茶室敢拒絕英女王(圖)
    原標題:香港最牛的富豪飯堂 陸羽茶室敢拒絕英女王(圖)   要滿足「富豪飯堂」這個稱謂,需要具備兩點,一是要有為數不少的富豪名流去就餐,二當然就是要經常去,一年去不了幾次的那叫酒店,必須出入頻繁到像自家飯廳一樣才能算的上是「飯堂」。而位於香港中環士丹行街的陸羽茶室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 香港米其林摘星之旅Two】香港富豪名人的最愛——福臨門和大班樓
    能讓這麼多的名人不顧狗仔隊的追擾,三五成群地來到舊區灣仔吃頓飯,米其林一星的福臨門「富豪飯堂」到底有何秘訣?而和福臨門類似的香港頂級粵菜館大班樓又是怎樣的神一般的存在,讓它排名亞洲最佳餐廳35?訂座兩家餐廳都很接地氣,不一定要英文訂座,普通話即可。可能福臨門的價格太高,去的人不多,所以位置相對好訂。但是要去大班樓,記得提前兩周訂座哦。
  • 【城記】香港富豪飯堂「鏞記」酒家將成絕響?
    査小欣 香港著名傳媒人、主持人、作家香港傳媒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對香港娛樂圈的權威報導、深度剖析
  • 賀我院成立65周年之匆匆那年的飯堂
    丟洗潔精遍尋不著後,飯堂開始配備公用洗潔精了       失而復得的工作證(飯卡)……感動哭……收拾桌面同事的形象在我心中又高大了數米……全民大愛宮保雞丁+菜花+螞蟻上樹+自配湯的餃子在酒樓對無味蝦無興趣的我,可以保證飯堂的蝦每次都很好吃!!!
  • 這家米其林星級中餐廳是周圍上班族的飯堂|來澳門旅行必嘗菜色
    餐廳環境看起來與諸多澳門當地粵菜食肆差不多,包間是落地玻璃,大堂是鋪著桌布的餐桌矩陣排列,「生龍活虎」的裝修氣勢.這些常見的高級粵菜館的門店裝修風格似乎不能讓人為之驚嘆。  ○創作精緻的同時保留住煙火氣才是粵菜的關鍵在廣東、香港、澳門,那些摩天大樓、燈紅酒綠之下,最讓人不能擱淺的是煙火氣。從早茶點心車裡升騰出的蒸氣;夜晚大排檔炒勺中飄出來的油香;正餐時湯鍋裡翻騰的水泡,這些都是煙火氣。
  • 米其林說這8家是廣州最好的粵菜館,到底什麼水平?
    點評:質量上乘的傳統粵菜,環境優雅。麗軒(黑珍珠二鑽)雖聲明不著,但麗思卡爾頓酒店的麗軒中餐廳,得到了多家權威美食品鑑系統的一致好評。以我之見,麗軒實際要優於大部分廣州的一星餐廳,甚至不遜於滬上的二星粵菜館。
  • 黃江首個「長者飯堂」開飯
    12月2日,黃江鎮長龍社區長者飯堂舉行揭牌儀式,社區有戶籍60周歲及以上老人近170人,目前符合配餐資格的長者共36人。社區長者飯堂將根據區域老年人口分布情況和服務需求,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開設了長者用餐專區。
  • 衝啊,寶一外飯堂
    飯堂:第③期# 寶安第一外國語 篇#在這裡有自己的天文臺、標本室、遊泳池2個飯堂竹筒飯、麻辣燙、宵夜檔衝啊,寶一外飯堂!端走前淋上滿滿一勺黑椒汁或茄汁,是對它最大的尊重。不開玩笑,這個檔口一度排到了飯堂門口。
  • 人人都愛 食在光高丨要說飯堂哪家強?光高飯堂等你來!
    光高飯堂等你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有沒有這麼樣的一份美食讓你願意苦苦等待?多說無益放上菜譜讓同學們一飽眼福菜譜飯堂有三個!!奶茶和關東煮便應運而生顏值與內涵兼具的光高奶茶魂牽夢繞只為途中與你相遇!
  • 尋店 去香港,吃這6間潮人飯堂就夠了
    【尋店】介紹各種各樣有HEART有趣的潮店、食店、演出空間、酒吧、老店、展覽空間等等,務求令各位巴打絲打們除了穿得潮之外,更能玩出內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的餐廳要不就是高大上、要不就是小清新。滿大街小清新風格的咖啡店、甜品店、餐廳已經泛濫的充斥在街上,令到原本很清新的「小清新」頓時使人有一種油膩的噁心感。
  • 香港,一碗舌尖上的魚蛋粉
    香港各區都有很多粉麵店,其中名氣大的,包括以前很過明星光顧的筲箕灣安利,雖然我覺得味道太鹹,有被吹奏嫌疑。前段時間,終於有機會試試大埔熟食中心某家老牌魚蛋粉。吃完之後,舌尖立馬被徵服。有了這個底氣,我終於可以寫這篇文章了。
  • 這哪是百變小櫻,分明是香港美食節目!(上)
    作為傳說中的「富豪飯堂」,李嘉誠、霍英東都曾是常客——不用說,價位自然也很「富豪」。就連嘴刁的香港人講起陸羽茶室,都連連稱讚。——看來雪兔真的很會吃!這家店被稱為「中環人的絕密飯堂」,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 香港LCDH、大衛杜夫、私人雪茄店對比
    分別是:哈瓦那之家LCDH:位於尖沙咀喜來登酒店大衛杜夫雪茄店:位於尖沙咀半島酒店私人開的小店:店名叫Hong Kong Cigar,位於銅鑼灣駱克道香港還有高端的私人雪茄店,沒去過,不作比較。三種店鋪的定位和類別。下面簡單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