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代表作,講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失去土地的農場工人喬治,一邊照顧有智力缺陷的朋友萊尼,一邊為了擁有一塊土地而艱難奮鬥的歷程。
小說短小精悍,一個下午就能讀完,但之後每一天都在反芻。每個人都會在「有夢想的人」和「沒夢想的鼠」之間遊蕩,而所有父母都是喬治的高級版本,雖然常常抱怨辛苦,但永遠停不下來。所有努力,不是為了孩子的今天,就是為了孩子的明天。
關注公眾號「尹娜」後,在對話框發送「人鼠之間」可獲得小說改編的電影原片(英文原聲,中英文字幕)。
01 一個人頹廢,從沒有牽掛開始萊尼有智力缺陷,又力大無比,下手沒有輕重,他總是惹禍,害的喬治和他一起丟掉工作,顛沛流離。所以喬治夢想擁有自己的一塊地,不再讓萊尼打工,在自己的地上,萊尼就不會再惹麻煩,也不會被人欺負。
喬治給萊尼講起將來屬於他們自己的地
在農場打工多年的駝背黑人卡魯克斯說:「你們只是在自欺欺人。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那麼一塊地……從來沒人真的得到過……他們的錢全都投在妓院和幾局二十一點裡了。」
「他們」,是農場的流動工人。一個工人每月賺50元,農場包食宿,只要一年就能攢夠600元,買下一片地。但是他們工作一輩子都攢不下一年工資。
因為「他們沒有家人……生活裡一點盼頭都沒有」,所以手頭上攢了點錢就去城裡花個精光,然後再到另一家農場去幹個半死。而喬治不同,他在乎萊尼,萊尼也在乎他,他買地是為了讓萊尼有個不受人幹擾的環境。
萊尼會忘掉所有事兒,喬治就不停的提醒他遠離危險:「如果你惹了麻煩……藏到河邊的樹林裡……你再重複幾遍,免得回頭又忘了。」
喬治活的很累,他想像別的工人一樣周末去妓院放鬆一下。他抱怨萊尼惹禍時會說:「上帝啊,我如果只是一個人,那活得該有多輕鬆」。
但他只是過嘴癮,根本不捨得去妓院花錢:「我跟萊尼要攢錢。……我可不會掏兩塊五。」(找妓院的姑娘要花兩塊五)
可就在買地夢想馬上要實現的時候,萊尼不小心殺了農場主的兒媳婦。上一秒還在拼命幹農活兒掙錢的喬治,知道萊尼殺人後,第一反應是:「我不會讓他們傷到到萊尼。」
他不想讓萊尼被警察和農場主的兒子折磨,所以親手殺了他。這是喬治最後一次保護萊尼。
萊尼死了。喬治扔下槍,跟著農場的領隊斯林姆去妓院喝酒了。他說:「我會在這兒幹一個月,拿到五十元,去某個差勁的妓院……然後我再回來工作一個月,再拿五十元。」
他沒有了萊尼這個牽掛,也變成了跟其他工人一樣的「世上最孤獨的人」。他的生活沒有了盼頭,不再為那片地操心了。
整部小說裡,我們都以為是喬治在照顧萊尼,事無巨細。但直到結尾,失去了萊尼的喬治去了妓院,我們才知道,其實是萊尼一直在照顧喬治的精神寄託。
喬治就像萊尼的父母一樣照顧他、為他打算,但他終究只是萊尼的朋友,不是父母。真正的父母對孩子的精神依賴更重。
領導的一位客戶,四歲的孩子確診嚴重的自閉症後,想通過養老金保險給孩子做個長遠打算,讓他將來做個「有錢的老人」。
領導幫他們分析了家庭經濟情況,本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單純通過保險的形式讓孩子做有錢老人,負擔是比較重的。建議他們先把目標調整為:用保險解決孩子老年階段的一日三餐和基本生活費。
這位媽媽說:「對,基本生活是我最擔心的,我得讓他有飯吃,不能成為別人的負擔,畢竟我肯定死在他前頭。」
就像喬治想讓萊尼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遠離那些欺負他、誘惑他的人一樣,這位母親希望給孩子一個不受人欺負、不被人嫌棄的後半生。
以前的鄰居是一家五口,70多歲的叔叔阿姨都是北京聯合大學的退休教授,兒子是北京公交集團司機,媳婦是售票員,老兩口退休金比兒子媳婦的工資還高。
阿姨經常來我家坐坐,有一次看我陪孩子玩閃卡識字,她說:「好好教育孩子,千萬別像我,年輕時光顧著工作,孩子幾乎就沒管,現在該還債了,退休金還得用來養活他們一大家子。」
別看老阿姨抱怨兒子沒出息,其實她總是在為他做長遠打算。有一次還來問我知不知道美國留學需要多少錢,她說想把孫子送出國讀書,希望孫子有出息,這樣將來兒子老了萬一退休金不夠用,可以靠孫子。
「春蠶到死絲方盡」,天下父母都是苦心人,因為有個人讓他們一輩子牽腸掛肚。
我丟過一次孩子。閨女兩歲多的時候,陪她在北京動物園玩兒,那天兒童動物園裡小孩兒特別多,一不留神閨女就不見了。我讓保安封住門口,四處跑著喊叫她名字,手腳冰涼、渾身發抖,短短幾分鐘腦子裡閃過無數念頭:
如果找不到她,老公會不會跟我離婚?不管離不離,銀行的工作必須辭掉,把剛給她買的學區房賣掉,拿著錢把北京、全中國都要翻個遍去找她,如果二十年都沒找到她,我怎麼活下去?
所幸很快就在最高的滑梯上找到她,之前一直認為兩歲半的小孩爬不上那麼高的滑梯,所以沒往那邊看。
沒生孩子的時候和老公過的挺自在的,有了閨女,常抱怨她一歲之前就沒睡過一個整夜覺,再也沒時間去看電影,在家比上班還累。
但那一天的那幾分鐘讓我明白,她不是負擔,不是我在照顧她,是她在照看著我生命的意義。
喬治和萊尼的地,就是他們實現自由的夢想,在自己的地裡,萊尼是安全的,喬治也不必再「扛麥包扛到腸子都斷了」,生活可以自給自足。
就像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人,總盼著孩子長大了,我們也從奔波忙碌中解脫出來,盡情享受天倫之樂,不必在「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中糾結。
二十年後,閨女或許研究生畢業參加了工作,或許還在讀博士,她平安、健康、有出息、能自立,也找到了互相欣賞的另一半兒。
我和老公或許還在工作,或許已經退休,我們通過養老年金險和基金定投準備好了足夠的養老金,生活上寬鬆舒適,在北京時我們會給閨女做飯,出去旅遊時給她寄上幾張明信片。
也許她工作比較忙,沒辦法經常陪我們聊天,但她心裡很惦記我們,如果我們生病了,她一定會請假陪我們去看病。
也許她不是那種事業型女性,喜歡過個踏實的小日子,早早的生個寶寶,喜歡相夫教子的生活。但她不會為生活擔憂,她會有一筆我們提前給準備好的婚嫁金,一筆陪伴她一生,永遠屬於她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如果她不喜歡單位的老闆,她可以說:「給我滾」,甩一封辭職信瀟灑離去,但她依然不愁吃喝。
如果她發現老公不愛她,她也可以說:「給我滾」,像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一樣,第二天早上就去民政局辦手續,但她依然可以過得幸福,我們給閨女準備的婚假金保險,跟她前夫沒有一毛錢關係。
我和老公會安靜的看著閨女過她精彩的生活,我們有壽險,不會擔心百年之後她的生活;有重疾險和醫療險,不用擔心大病給她帶來拖累。
我們會再買一份鎖定養老社區入住資格的養老年金險,等到老得動不了了,她只需要來養老社區陪著我們,不需要日夜辛苦。
為了二十年後的這一天,沒有父母會嫌累。
上世紀30年代生活在美國底層社會的喬治沒能住到他想要的地上,而生活在21世紀越來越強的中國,我們這些人,一定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正確的工具,住到那片地上。
因為我們有在乎的人,也有人在乎我們,並且生逢盛世。
-END-
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