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隨著打工人梗的盛行,我們與以往直白粗暴的反抗方式不同,「打工人」這個梗,代表著一些戲謔和自嘲。
隨著前段時間發生的多起猝死事件,也讓一部分人奮起高呼,「我們不要996,不要加班。」
網際網路上把這種聲音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擁抱加班的,還有一部分直接就是拒絕加班上五休二的。
誠然,曾經國外工人階級們用鮮血換來的8小時工作制,在如今卻又被996所取代。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但放在當下的語境裡,就像同事阿誠所說的那樣,「不加班不是不行,但沒有錢是真的不行。」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勸他上五休二別加班。
01
我厭惡996,但我不厭惡加班
首先申明的是,我也一樣對996深惡痛絕。
但我對加班卻並不反感,甚至在某些時刻,我是享受加班的。
但在今天,我發現「加班」這個詞彙正在被一種汙名化。好像加班在今天變成了一種罪惡、一種非人道的殘忍行徑。
我承認,很多人是被加班給「加」怕了,產生了一種近乎天然的厭噁心理。提到加班,我們就想到了996,想起了無數個在寫字樓的夜晚,以及打車回家的無力感。
但我要說的是,加班或許在一家公司是常態,但996在一家公司絕對是稀少物。就我自己的親身觀察來說,執行996的公司真的很少,且這部分公司的薪資待遇總體也是非常不錯的。
加班是常態,996隻是稀少。
以我們公司為例,標準的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大小周休息,每周三公司例會,其餘時間都是朝九晚六的。
採取這種工作模式的公司,其實真的不少。
另一方面,大多數員工總歸還是有欲望的。他們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擁有更多的安全感,而金錢和加班兩者之間的關係,儘管不是必然,但卻有著緊密的聯繫。
就像同事阿誠說的,996我不敢去想像,但我只求加班能給點加班費養家餬口。
在製造業行業中,這一現象則更為普遍。
我們以製造業工廠中的翹楚富士康為例。富士康底薪2100元,不加班上五休二每天工作八小時,加班則採取典型的「996」工作制,有時候甚至會上十三天休息一天。
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模式,儘管讓多數員工感到疲累,但大部分員工卻也心甘情願。
為什麼?
首先,富士康的吃住是另算的,如果一個月都面臨著不加班的情況,那麼扣除掉五險一金,一個月實發工資僅僅只有一千多元。
這一千多元,對一個身在一二線城市的家庭來說,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他們巴不得自己每天都加班,每個月都是「996」。
這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妥協。
那企業好過嗎?多數小企業其實也不好過。他們既沒有「996」,也沒有過分加班。但他們也要面對同行的惡意競爭,企業的成本被無限壓縮,不從工人身上打主意又能怎麼辦?倒閉讓更多工人丟了工作嗎?
這是一個既對員工也對企業的雙重難題。
而加班這件事,卻能夠從中做出一些周旋。員工依靠加班賺取多的酬勞,企業依靠員工加班維繫經營利潤。
但這種脆弱的平衡卻也有被打破的跡象。
一些企業主們不再甘願員工加班拿著自己企業為數不多的利潤,他們甚至開始要求員工「無償加班」,進而要求員工開始「996」甚至是「007」。
吸血鬼是貪婪的,同時也是極度自私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厭惡996,但不厭惡加班的原因。
員工與企業的關係,本身就偏弱,如果企業家們本身沒有作為和標杆,就很容易在「壓榨」員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員工自己來說,同樣也迫切需要加班來換取更多的報酬,但不是無償加班。
02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勸他上五休二別加班
前幾天公司發生了一則趣事。
同事小張不知道怎麼的,看到關於某多多的新聞後,私下跑過來找我離職,嚷嚷著說自己再也不拿自己的身體去加班了。
我問小張,我們公司的加班強度你覺得怎麼樣?
小張想了想告訴我,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吧,一周只加一次班,一個月休息六天。
我又問小張,既然可以接受,那你為什麼非得要離職,選擇要過那種不加班的生活呢?
小張說,我覺得這是在拿我自己的身體去賺錢,我覺得不值當。
我又問小張,那你見過市面上完全不加班的公司嗎?你又知道完全不加班的公司一個月給你多少薪水嗎?想到以後的日子裡,你覺得這個薪水能夠支撐你多大的理想生活呢?
小張聽了我這番話,開始低頭思索了起來。
我又說,今天先不批你這個離職單了,給你放半天假,明天想好了再來告訴我你的決定。
第二天,小張跑到我的辦公室,開口就跟我道歉。說自己昨天看了一篇文章,「精蟲上腦」了,一時激動沒想清楚。
我告訴小張,你要想清楚了,這份辭職信我就留下,等你什麼時候真的有了更好的發展,我永遠歡迎你走向更好的舞臺。
儘管我們公司沒有所謂的「叢林文化」,但我也會時常跟員工去強調,努力和不努力的區別,以及作為個體來說,自我驅動力的重要性。
在網際網路時代,每天都有人發表觀點,各種新奇的觀點和論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觀點也好,專家也罷,最難得的還是有人自己去思考。
拿加班這件事來說,有一部分人人云亦云,還有一部分人見風使舵,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極容易被人所影響。
在職場,儘管我們不強調工作狂模式,但加班在職場中又是一個常態,每個人都難以避免。
如果提起加班我們就一刀切,就上五休二不加班,那麼在當下的職場中,一個人又該怎麼走呢?用什麼方式去走呢?
也許等你真正成長起來後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和資格,但在當下,適度的加班至少能夠證明你對於職場對於工作的態度。而不是僅僅只是嚷嚷著拒絕加班。
說上五休二不加班簡單,但真正要做起來,卻極容易廢掉一個人。
畢竟,我們沒有矽谷那樣的底蘊,也沒有歐洲那樣爭取過八小時工作制的歷史傳統。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僅僅只是邁出了一小步而已,就這一小步,依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維繫。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告訴他上五休二別加班。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