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職於拼多多新疆買菜部門的22歲女孩,加班至凌晨一點半,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暈倒後猝死。原本正籌備結婚的她,但沒想到倒在了自己婚禮的前夕。很多拼多多的匿名員工,發表言論表示買菜部門工作強度超強,經常加班至夜裡2-3點,很多人扛不住辭職了。最後輿論的焦點再一次對準了萬惡的996制度。
百科上記錄,996制度是一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延長法定工作時間的工作制度,指的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工作10小時以上,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代表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 。其實,現實中很多行業一天的工作時長不限於10小時,晚上9點也很難下班,加班是常態,一周也不見得只工作6天,有些行業企業執行大小周制度,一個月職能休2天,年假什麼的根本不用惦記。
以前,反映超長加班的主要是網際網路行業或者是民營企業和工廠,現在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初創公司等很多行業加班都是常態,晚上路過政府部門看看,照樣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個別部門實行「周六一定不休息,周日不一定休息」的行業潛規則,公務員招聘備註「需要長時間加班」,真不是嚇唬人。
由此看出,現在很多行業加班是常態,很多人痛恨加班,但依然不得不加班。有些媒體評論,企業和資本要講武德,不能無限冷些壓榨,不能無限制倡導狼性文化、剝削文化。既然加班是常態,那加班就是一個社會現象,就不能用一句簡單的「用命還錢」和「資本壓榨」來歸納。
不加班行不行,辭職不幹、不受壓榨行不行?為什麼那麼多人痛恨加班,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依然忍受著加班?是誰逼迫我們在加班?
說到底其實是競爭!老闆讓你加班,你可以選擇不幹;領導給你安排超負荷工作,你也可以選擇拒絕,之所以依然選擇接受,就是因為「你不幹,有人幹」,很快你就會被替代。成龍曾分享他年輕跑龍套的時候,上午拍戲摔斷了腿,下午導演問能不能接著拍,毅然回答「沒問題!」,你不忍著疼拍戲,很快就沒有人找你拍戲了。很多女明星,生產後甚至還沒有出月子就出來參加活動了,因為她很清楚再休息下去,很快自己的流量就被別人搶走了。
有時候不是老闆硬性壓榨你,而是同事之間相互競爭太激烈。現在特別熱的一個詞叫「內捲化」,標準一再提升,要求越來越高,自我競爭、自我壓榨。尤其是在大城市,拼學歷: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一抓一大把,拼教育:985/211、清華北大畢業的也很多很多,作為普通人學歷、能力都不佔優勢,只能咬咬牙跟同行拼吃苦。網際網路行業、在高科技企業加班最多、壓力最大,就是因為人才也最多、競爭壓力也最大。華為、阿里、騰訊開出的年薪令人眼熱,末位淘汰制也讓人無時無刻不處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狀態。在高新行業拼命,拼搏幾年大概率還能有望功成身退,但是在傳統行業,甚至是夕陽行業,即便是加班加點也僅僅是掙扎在溫飽線上。
雖說我們都痛恨加班,但是大多數人為了生活依然能夠忍受加班。在發達國家,除了創新創業企業年輕人為了夢想熱情奮鬥,大多數人是絕對不接受加班的,多加錢也不幹的那種。就是因為人家有家底嘛,「我的工資已經能夠保障我想要的生活了,我還幹嘛要加班呢」。老一輩,在八十年代物資睏乏的年代,人家也不接受加班,給你加班費你也買不到奢侈品,都一樣的窮著,也沒必要競爭。
所以,要想徹底改變目前的「加班文化」,就要在減小貧富差距上發力,要提高中產覆蓋範圍,提升大多數人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感。讓拼命的人生活得更好,也讓不想拼命的人能夠體面的溫飽,起碼讓平均工資的人能住得起房、娶得起妻、養得了老、看得起病,不生活在焦慮中。這幾年國家已經在向這些方面努力改變,引導房住不炒、倡導「七有」「五性」,促進區域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