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投無路之時,你會選擇做個不擇手段的強盜?還是選擇做個本本分分的老實人呢?都說,善惡只在一念之間。讀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羅生門》,作者清楚地為你講述了一個僕人從善人演變成惡人的過程,讀來讓人毛骨悚然。
故事發生在一個傍晚,一位僕人來到羅生門前避雨。就在幾天前,他剛被自己服侍了多年的主人趕了出來,現在無路可去。此時的羅生門已經荒棄,儼然已經成為強盜和狐狸的窩點,甚至有人將無人收殮的死屍搬到此處,陰森至極。
雨一直下,凍得僕人瑟瑟發抖。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僕人開始設想,要不當個不擇手段的強盜吧!但是,他沒有這個勇氣去做喪盡天良的事情。
接著,他上了城門的樓梯,環顧四周時,發現一個老婦人蹲在屍體中間,一根根拔著女屍的頭髮。此情此景,令他尤為憤怒,在他看來拔死人頭髮是罪不可恕的。
從老婦人口中得知,她拔死人頭髮是用來做假髮的。而這具女屍生前也做著同樣的勾當,她用蛇肉充當魚乾買到軍營裡去。總的來說,這一切都是迫不得已。聽罷老婦人的話,僕人萌生了邪念,他拿走了老婦人的衣服,然後不知所蹤。
不得不說,一開始的僕人無疑是善良的,那麼是什麼使他最後走向罪惡的深淵呢?
主人的無情,一個他服侍了多年的主人,因為經濟蕭條,將一無所有的他趕出了家門。環境的惡劣,僕人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他的下場就會跟地下的死屍們一樣,就算餓死也沒有人收屍。
老婦人的開脫,她口口聲聲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迫於生計。這具死屍生前也做著惡事,所以她這麼做並沒有錯。老婦人在為自己開脫的同時,激化了僕人心中的邪念,給了僕人當強盜的正當理由。
面對於邪惡,恰恰需要法律來制裁。試想,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受刑法制約的社會,那可不就亂套了。人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全然不顧道德的束縛,肆意傷害別人,也沒有人管理。生活在這樣「人吃人」的社會,我不敢想像。
對此,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治安體系完整的社會,來規範人們的不良行為。不要以為,闖紅燈、隨意丟棄垃圾是小事情,創造和諧社會恰恰需要從小事做起。
《羅生門》的世界值得我們警醒,人性的貪念被放大之後,尤其可怕。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