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2021-01-07 品書小妮子

當你走投無路之時,你會選擇做個不擇手段的強盜?還是選擇做個本本分分的老實人呢?都說,善惡只在一念之間。讀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羅生門》,作者清楚地為你講述了一個僕人從善人演變成惡人的過程,讀來讓人毛骨悚然。

故事發生在一個傍晚,一位僕人來到羅生門前避雨。就在幾天前,他剛被自己服侍了多年的主人趕了出來,現在無路可去。此時的羅生門已經荒棄,儼然已經成為強盜和狐狸的窩點,甚至有人將無人收殮的死屍搬到此處,陰森至極。

雨一直下,凍得僕人瑟瑟發抖。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僕人開始設想,要不當個不擇手段的強盜吧!但是,他沒有這個勇氣去做喪盡天良的事情。

接著,他上了城門的樓梯,環顧四周時,發現一個老婦人蹲在屍體中間,一根根拔著女屍的頭髮。此情此景,令他尤為憤怒,在他看來拔死人頭髮是罪不可恕的。

從老婦人口中得知,她拔死人頭髮是用來做假髮的。而這具女屍生前也做著同樣的勾當,她用蛇肉充當魚乾買到軍營裡去。總的來說,這一切都是迫不得已。聽罷老婦人的話,僕人萌生了邪念,他拿走了老婦人的衣服,然後不知所蹤。

不得不說,一開始的僕人無疑是善良的,那麼是什麼使他最後走向罪惡的深淵呢?

主人的無情,一個他服侍了多年的主人,因為經濟蕭條,將一無所有的他趕出了家門。環境的惡劣,僕人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他的下場就會跟地下的死屍們一樣,就算餓死也沒有人收屍。

老婦人的開脫,她口口聲聲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迫於生計。這具死屍生前也做著惡事,所以她這麼做並沒有錯。老婦人在為自己開脫的同時,激化了僕人心中的邪念,給了僕人當強盜的正當理由。

面對於邪惡,恰恰需要法律來制裁。試想,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受刑法制約的社會,那可不就亂套了。人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全然不顧道德的束縛,肆意傷害別人,也沒有人管理。生活在這樣「人吃人」的社會,我不敢想像。

對此,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治安體系完整的社會,來規範人們的不良行為。不要以為,闖紅燈、隨意丟棄垃圾是小事情,創造和諧社會恰恰需要從小事做起。

《羅生門》的世界值得我們警醒,人性的貪念被放大之後,尤其可怕。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相關焦點

  •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可怕的利己主義
    對於《羅生門》這篇微小說,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如今,它已是「利己主義」的代名詞了,而小說要諷刺的,正是這種可怕的「利己主義」。今天,我們要聊的,正是《羅生門》與它的「利己主義」。在了解它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了解它的作者一一芥川龍之介。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們讀你讀了一百年
    不得不承認,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幾乎都是深灰色的,散發著一股苔蘚和汙水的氣味。儘管《羅生門》的書封被設計成明媚的湛藍色(時代文藝出版社),但仍舊掩蓋不住書裡頭瀰漫出來的「芥川灰」。有的人正是喜歡這種陰暗、抑鬱的調調,且有著跟整個日本文壇格格不入的「邪氣」,但我喜歡的並不是芥川的邪魅,而是他書寫的那些人性中最微妙的瞬間,好比吃魚時大家紛紛盯著魚肉,而他偏要關注魚刺。
  • 閒來無事,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給你
    讀他的書,有助於你在短時間內認識人性,並且能夠更好地對待人性的黑暗。接下來簡要的介紹一下芥川龍之介和他的作品。芥川龍之介,何許人也?芥川龍之介出生於東京,親生父親經營著牛奶牛奶業,他的母親在生下他8個月後精神失常,川龍之介的童年幾乎是陪著他發瘋的母親一起生活,悲慘的童年造就了他陰鬱的性格。芥川的親生父親對他並不上心,所以很快就將他交由舅父收養。
  • 九月故事(十)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
    看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的時候,有一種看魯迅人血饅頭的感覺。
  • 當你看不清人性時,就讀一讀芥川龍之介的小說
    我們常常會看到「羅生門」這個用語,它通常被用來表示事情的真相因為多方各執己辭而變得十分撲朔迷離,令人難以知曉。這個含義脫胎於日本導演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而事實上,《羅生門》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兩個短篇小說《羅生門》和《竹林中》,並且故事主體主要是後者。
  • 芥川龍之介: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
    由黑澤明執導的《羅生門》,現已成日本經典電影之一,其原著正是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和《羅生門》。故事之所以可以流傳百年,往往因為它超越了時間。芥川龍之介就像你身邊那位高冷的同學、孤傲的同事,看似不合群,卻唯有他最懂人心。
  • 芥川龍之介和河童
    本想著寫一篇關於河童這一神秘生物的科普文,可一講起河童,便想起芥川龍之介的《河童》。以前讀芥川龍之介大名鼎鼎的《羅生門》,並無他感,名不見經傳的《河童》卻讓我牽掛了多月。今天來聊聊河童這一日本神秘生物,特邀嘉賓芥川龍之介。
  • 天天都在說「羅生門」,那麼到底什麼是「羅生門」?
    而今天我們講述的《羅生門》,就是一個關於善惡的故事。《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的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羅生門》,是後期再整理的作品,全書一共218頁,本書收錄了《羅生門》、《竹林中》、《地獄變》、《鼻子》、《山藥粥》、《河童》、《侏儒的話》7篇廣為人知的經典名篇。
  • ——芥川龍之介
    這個被稱作鬼才的男人,有過許多著名作品,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是他的《羅生門》與《竹林中》。這兩篇文章,被蜚聲國際的大導演黑澤明改編成了電影——《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的文章總能精確地捕捉到人性的細微之處。
  • 【文學】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作品關注社會醜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而僅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便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醜惡性,因此彰顯其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竹林中》(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經典之作。龍之介生於東京一個送奶工之家,本姓新原。出生8個月後,生母猝然發狂,龍之介遂被生母胞兄芥川家收為養子。
  • 【唐某人曰】芥川龍之介的河童
    圖| 網群芥川龍之介的河童——讀《河童》有感零碎(高二17班 文科) 放假了,我總有時間接觸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不,最近有一首曲子引發了我的好奇心,其名為「芥川龍之介的河童」。芥川龍之介是我所熟悉的一名日本小說家,而這首曲子竟然與這位名作家有所關聯,不得不令人對其產生幾分興趣。伴隨奇妙的旋律,我緊盯著那怪異的曲名陷入沉思,而那時我還不知道所謂《河童》其實是芥川龍之介先生的一部小說。於是乎,我便去閱讀了芥川龍之介的《河童》。
  • 芥川龍之介:地獄變——恐怖之美學
    這是芥川龍之介的一個短篇小說裡的故事。處於地獄之中,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健陀多,看到這救命的蛛絲,該何去何從呢?芥川龍之介一如既往。故事結局是這樣的:大盜健陀多沿著蛛絲使勁地往天堂爬,可是當他回首時,卻看到在他的下方,其他的受折磨的鬼也正沿著蛛絲往上爬。他擔心蛛絲會斷,於是大聲喊叫下面的人趕緊下去。恰恰在此時,蛛絲斷了。因為健陀多沒有慈悲之心,只想自己逃出地獄,於是又落回了地獄。
  • 芥川龍之介:不愛魔都愛帝都
    在中國,芥川龍之介(1892—1927)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作家之一,就排名來說,大約緊跟夏目漱石,穩居第二。這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芥川文學獎,二是《羅生門》等電影,最近又多了一部新片《異鄉人:上海的芥川龍之介》。可是,芥川獎是在芥川歿後,由菊池寬創設的純文學獎項;《羅生門》雖然是芥川的小說,但廣為國人所知者,與其說是小說原著,毋寧說是導演黑澤明。
  • 芥川龍之介: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殺
    這種分裂和矛盾的態度在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中最能體現,芥川的時代是日本由傳統向現代快速轉變的時代,他從中學時期開始接觸西方文學理論,西方的現代文學思潮對他產生了一定影響。芥川的作品中也經常出現波德萊爾、尼採、斯特林堡等西方著名的詩人和哲人, 「深受懷疑主義、厭世主義、世紀末文學影響」。芥川的小說中呈現出來的對宗教、死亡、人性的矛盾和分裂的態度正體現了他的懷疑主義的傾向。
  • 今日讀書—芥川龍之介短篇《蜘蛛絲》
    當我了解到《蜘蛛絲》是芥川龍之介在兒童雜誌發表的童話短篇作品時,是十分吃驚的。因為《蜘蛛絲》講述的是一個作惡多端的江洋大盜在墜入地獄後,佛陀念在他在世時救過一隻蜘蛛而垂下蜘蛛絲助他逃離地獄,卻因他一心只想著自己活下去而被佛陀收回了蜘蛛絲,最終再度墜入地獄的故事。怎麼看它都與童話相去甚遠。
  • 網紅書——《羅生門》到底講的是什麼?
    一個無家可歸的家將,一個走投無路的老婦人,相聚在羅生門,為了活命,各自做出了自認為正確的事,這便是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中所講的故事。最初對羅生門的了解來源於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但是電影《羅生門》的主要情節卻是取材於芥川的另一重要作品《竹林中》,電影中只借羅生門的個別情節和地點,來為整個影片渲染恐怖、陰森的基調,烘託整部影片想表達人性中惡的恐怖。
  • 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羅生門》羅生門背後的抉擇是對人性的考驗
    文:雙木林兮芥川龍之介被譽為日本短篇小說的「鬼才」作家,看過了他的《羅生門》後,我便從此記住了一個詭異的故事,還有一個艱難的抉擇。《羅生門》這個短篇所寫的內容有些特別,他是作者芥川龍之介取材於日本的歷史古書《今昔物語》而寫的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家丁,羅生門是故事發生的地點。
  • 文豪野犬:「羅生門」下不一樣的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的異能和其他人比起來更為酷炫,他的必殺技羅生門從背部伸出觸角,可遠攻可自保,招式獨特。芥川是個典型的高冷帥哥,黑髮黑瞳,凌厲的眼神冷酷的表情,一身的黑衣,從來沒有笑過。曾經的痛苦經歷,讓他對這個世界沒有多少的愛意。
  • 《羅生門》生死存亡之際,我們應該選擇向惡還是從善?
    家將打了個大大的噴嚏,很是艱難地站起身來,想去羅生門的門樓上烤烤火,家將如壁虎一般躡手躡腳爬著樓梯,終於爬上頂樓,而後身體儘可能放平,脖頸儘可能伸長,戰戰兢兢地掃視樓內光景,只見到處橫屍遍野,腐爛的氣味使得僕人捂住了鼻子。只見一個身穿檜樹皮色衣服又瘦又矮,渾如猴子的白髮老太,正扶著一具女人屍體的頭部,一根根地拔下她的頭髮。
  • 看《羅生門》,淺析其作品內涵以及帶給我們關於創作的思考
    ——芥川龍之介最初對芥川龍之介的了解,是從他的《羅生門》開始。讀了這個短篇,一方面,我由衷感嘆道他思想的深邃和表達的尖銳,人竟然拔死人的頭髮做假髮換錢維持生計,人竟然為了能生存下去,不顧後果地相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