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清單!這個小長假,跟著華映吃喝玩樂

2021-02-10 華映資本

2020,我們經歷著這場漫長的「家裡蹲」。

即將到來的五一,各地小夥伴擺好度假姿勢,擁抱陽光,嘗遍美食,重拾運動,宅家看劇……雖然最近疫情有所好轉,依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度過假期,華映都陪你!

以下這些好吃、好玩、好穿、好看,來自華映文娛消費賽道portfolio們,希望能為你的小長假添彩:)

圖片來源:dribbble 作者:Fauzy Lukman


和億萬粉絲博主,一起感受生活浪漫

李子柒日前成為Youtube全球首個訂閱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累計全球粉絲過億。截至目前,微博#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詞條獲4.2億閱讀。

騎馬踏青,取花為食,才不辜負春夏好時節。無法浪跡天涯,也能在光影之中尋找詩和遠方。

清甜低卡0糖,健康主義者的假日微醺

熊貓精釀近期推出國內首款硬蘇打飲料「chill輕爾」,白桃口味搭配高品質的蒸餾酒,氣泡感十足,清甜可口。

硬蘇打(即Hard Soda)較低的酒精度和0糖的無負擔配方設計,滿足日常小酌的同時,又讓人不必為身材走樣和宿醉斷片而顧慮。堅持低糖健康飲食,也可以放肆貪杯~

熊貓精釀公眾號商城、淘寶及線下商超有售。Enjoy and Chill!


繽紛沐浴體驗,讓生活慢慢慢慢下來

顏值個護公司POLYVOLY旗下品牌Rever,以色彩與顏值吸睛,主打以油養膚的美妝個護產品,包含獨特的固體產品線,創造安全、健康、有趣的沐浴清潔、個人護理及香氛體驗。近期,Rever作為消費新品牌代表,入選「天貓超級新秀」2020新品牌電影節DISCOVERY單元開幕影片。

黃金沐浴油、彩虹雲朵轉轉浴爆、歐陽娜娜同款條條磨砂膏……總有一款是你所愛。

同款轉轉浴爆禮盒,Rever天貓旗艦店有售

宅家幸福源泉,隨時隨地「沸騰」自己

18年天貓旗艦店上線後僅用24小時就站上「類目單品銷售第一」的位置;2019年雙12當天,直播間10分鐘賣掉半個億,且活動尚未結束就全店售罄;疫情期間訂單量增長超200%,是去年同期的十倍——這是自嗨鍋讓人驚豔的成長數據。 

FD宇航凍幹技術,最大程度鎖鮮,一杯清水煮火鍋,隨時隨地開吃,味豐料足,好吃過癮。自熱煲仔飯、部隊鍋、日式拉麵……一切皆可自熱,隨時隨地「沸騰」自己。

系列自熱產品,天貓、京東及線下各大商超便利店等有售

空氣零感系列,春夏自在運動

想念夏日熱汗後,流水衝過皮膚,毛孔打開的清透暢快。

女性健身服品牌Maia Active空氣零感系列正式登場。衣櫃裡離不開的單品,是那件看似不起眼的T恤——如空氣般輕薄,讓運動舒適隨性。

30倍透氣的乾爽自在,輕盈超薄的零接觸體感,0.32mm的厚度,比皮膚真皮更薄,一平方米布料的克重相當於600根羽毛,上身更輕盈,恍如無物。鏤空美背,多款多色多選擇,時髦健身兩不誤。

Maia Active天貓旗艦店有售

10+場奢侈品直播,淘盡全球奢品

「同框」是奢侈品平臺「包大師」聯合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的B2B2C交易平臺,具有國家級法定奢侈品鑑定實驗室以及中國奢侈品數據處理中心。日前,同框奢侈品京東品牌直播基地於日前正式授牌。

五一期間,同框將在京東直播開啟10+場奢侈品直播帶貨。和主播一起淘盡全球奢品,聰明剁手。 

往期直播

 

掃碼進入同框京東直播間

圍觀五一期間10+場奢侈品直播



數字時裝周,足不出戶漫步秀場

4月,ICY全球設計師平臺聯動三位優質中國獨立設計師XUZHI、ANDREA JIAPEI LI、RODERIC WONG,以「PARALLEL REALITY·平行現實 共創未知」為主題,共同打造了一場具有臨場感、沉浸式、全民性的數字時裝周。 

大秀雖已結束,但我們關於數位化的思考仍未停止。歡迎關注ICY全球設計師平臺公眾號(ID:ICYDDUP),在悠長假期中,了解更多臺前幕後精彩故事,探索全民時裝的新可能。

寄託特別時期的愛與思念

 

4月25日,新華社「這是我們,這是光」抗疫特別節目上線,該節目由恆頓製作,優酷、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新華視頻、微博同步播出,李蘭娟院士、援鄂醫療隊代表、張國立、易烊千璽、高曉松等登臺。

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重溫。一起點亮心光,寄託特別時期的愛與思念,紀念所有為疫情努力過的「我」和「我們」。

 

華映insights

一同探索消費網際網路趨勢

作為一家由行業研究驅動、致力於分享並收穫新知的投資機構,在吃喝玩樂創造美好生活的背後,是華映小夥伴對行業趨勢的長期觀察、深度探索。

近期,關於消費網際網路投資,我們有以下心得與觀點,期待與你探討。


關於社交零售

Amid the consumption upgrading and booming of internet, retail built on online relation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s brands are seeking for closer interaction with consumers and consumers are expecting targeted services. 

Thanks to social media, the boundary between marketing and selling has become vague, as more platforms have made it easy to lead consumers』 path from being exposed to ads to purchase, and the tendency to weigh products』 reputation among acquaintance also boosts social commerce.

Brands related to apparel, makeup, food and daily necessities — which are of large demand and low unit price — are the first to follow the beat.

——馬赫·ChinaDaily採訪

關於冷飲市場

Online selling breaks the limitations of regions, but the cost in customer acquisition, cold-chain logistics cost at e-commerce platforms also poses challenge for producers.

 

In the long term, new customer aquisition and consumption will still mainly come from offline stores, but companies can work to guide the clients to online shops to improve repurchase rate. 

I suggest ice cream producers to follow the preference of low sugar or fat, and innovate in formula, taste, packaging and branding to enhance differentiation amid the growly fierce competition.

——姜志峰·ChinaDaily採訪

關於銀髮人群

50歲到70歲的活力老人無疑擁有最大的市場,怎麼去看待這個市場的需求?我們可以基於一個矛盾點衝突的脈絡來看:時間和可支配收入。

中老年人的社交已經從以前的線下場景,逐步變成線上線下結合的場景。他們會通過線上去找到自己的另外一半,或者找到藍顏/紅顏知己;以前中老年人喜歡在線下嘮嘮嗑,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喜歡在線上看直播,甚至還會打賞。中老年直播中,服務型的直播帶貨能力更強,具有更高的付費率和轉化率。

整體來說,我個人看好銀髮旅遊、會員服務、變美變健康三大方向。

——Cherry·做客36Kr「八分鐘發布會」沙龍

關於品牌流量

錨定人群的基礎上,我們看產品市場有兩條思路。一種發生在「方便麵市場」中,是真強勢品類的升級,這種品類天然就有用戶心智,有價值預期,所以它目標人群特別廣,流量承接容易,品牌的一點升級就能有很大改變。

一種發生在「佛跳牆市場」中,是假強勢品類的降級,大家都知道大概是什麼,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用,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價值預期,就像佛跳牆這道菜一樣。如果有品牌能給這類產品做降級,比如做平價替代方案,也能帶來改變。

無論是大海還是湖泊,方便麵還是佛跳牆,環境一直在變,但是投資和創業的本質不變,永遠要做價值的獵人和守護者。

——劉天傑·做客展恆理財直播間

點擊圖片,回顧《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線下業態,怎麼樣了?| 華映洞察》

點擊圖片,回顧《養樂多背後的千億益生菌市場,玩家正浮出水面 | 華映洞察》

點擊圖片,回顧《你為螺螄粉和自嗨鍋上頭了嗎? 探秘方便速食賽道 | 華映洞察》

點擊圖片,回顧《看好長期基本面,新消費賽道的冰與火 | 投資人說》

更多觀點分享,持續新鮮出爐,歡迎長期關注。祝大家五一小長假快樂!

「天天鑑寶」完成數千萬美元B2輪融資,華映資本領投

時尚個護公司POLYVOLY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華映資本持續加注

錦和商業成功登陸A股主板,開盤首日大漲43.99% | 華映portfolio

相關焦點

  • 關於網際網路020,華映張宇文說了啥
  • 華映百慕達持有華映科技股份流拍,市場各方似乎無意入主華映科技
    北京時間02月1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在前次股份拍賣流拍的情況下,華映科技(000536)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所持1.53億股股份再度遭遇了流拍的尷尬。
  • *ST華映擬24.97億元轉讓華映科技100%股權
    集微網消息 8月14日,*ST華映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福建省和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格實業」)籤訂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將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光電」或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華映科技重組方案出爐
    ■本報首席記者 楊劍峰  本報訊 去年頻陷重組傳聞的華映科技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終於水落石出。公司昨公告稱,擬出資7億元再度收購華映光電35%股權以解決同業競爭。受此利好影響昨日華映科技復牌交易強勢漲停。
  • 華映正式進入破產重整 華映科技業績補償獲賠比例或甚微
    根據2014年9月公司大股東華映百慕達向上市公司作出的業績承諾,2018年,華映科技與中華映管及其相關方發生的日常經營涉及的原材料採購、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未降至30%以下,2018年度模擬合併計算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10%,華映百慕達應以現金向公司補足30.29億元。
  • 華映重整風暴自導自演?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暴,創下許多驚奇
    根據華映的官方說法,是因為「積欠大陸華映貨款33億元人民幣,其中逾期貨款20億元人民幣,因此,大陸華映和其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建信息)均來函催告清償,導致(臺灣)華映另一子公司華映百慕達向香港民生銀行的貸款無法順利展延,將產生違約」。
  • *ST華映(000536.SZ):股東華映百慕達擬被動減持0.91%股份
    *ST華映(000536.SZ):股東華映百慕達擬被動減持0.91%股份
  • 華映科技被指「護盤式重組」
    A股停牌俠華映科技(000536)昨日的一則公告不但意外曝光控股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慕達」)存在股權質押爆倉的危機,更讓停牌重組的原因浮出水面:重組方案中涉及華映科技以現金收購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尋求自救的華映科技 現在怎麼樣了?
    近日,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同時臺灣中華映管欠華映科技的近29億款項,也正在訴訟當中,目前公司已基本從中華映管破產事件中恢復。
  • 華映科技重大資產重組 TCL或入局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536.SZ,下稱「華映科技」)昨天宣布,因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業內猜測,華映科技重組的可能性之一,就是被TCL或者友達收購。
  • 華映光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映資本是一家TMT領域風險投資機構,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媒體娛樂領域有廣泛的投資布局。 華映資本的投資以專注見長,是國內*早布局移動網際網路的人民幣基金之一,以流量入口和變現方式為分類邏輯,在文化娛樂、消費升級、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服務等核心領域行業,實現了廣泛的布局式投資。
  • 華映資本
    機構介紹 華映資本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 華映科技(000536.SZ):第一大股東華映百慕達所持1.296億股司法拍賣...
    格隆匯3月31日丨華映科技(000536,股吧)(000536.SZ)公布,公司於2020年3月2日披露了《關於公司股東所持部分股份將被重新司法拍賣的公告》,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3月30日10時至2020年3月31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重新拍賣公司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華映百慕達」)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億股股票
  • 華映科技:昔日臺灣「面板五虎」中華映管申請宣告破產
    (觀察者網訊)9月19日,華映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悉中華映管於9月18日晚間發布重大消息,中華映管資產不足以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華映管的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中華映管董事會於9月18日申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中華映管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
  • 華映重整危機,是體質問題還是面板業寒冬警訊?
    大同集團旗下的兩大公司中華映管(簡稱華映
  • 臺灣液晶面板廠華映申請破產重整
    華映聲明指出,子公司中華映管(百慕達)公司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情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權宣告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加劇華映營運資金缺口,為確保本公司營運,華映董事會通過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
  • 華映資本熊向東:在流量變遷的潮流中迎風而上
    華映資本×三聲聯合舉辦的「探路大電商,掘金新流量」主題交流會於近日在京圓滿結束。本次交流會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熊向東、華映資本合伙人&唔哩創始人錢奕、麻雀電商聯合創始人劉爽、加和科技創始人&CEO尹子傑、青藤文化創始人&CEO紀方圓以及侵塵文化創始人林塵等嘉賓展開頭腦風暴,著眼於整體全網流量變化情況、對產業鏈產生的影響,以及幾大電商平臺生態鏈提供的新服務的機會進行了觀點碰撞與實踐交流。
  • *ST華映稱「初步止血」但每年仍面臨8億折舊費
    林俊對記者表示,為了改善公司現金流,過去一年華映科技剝離了部分低效資產,將「華映吳江」出售給了吳江開發區,將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通過關聯交易出售給了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同時臺灣中華映管欠華映科技近29億元的款項,也正在訴訟當中。  業務上,華映科技也在試圖走出泥潭。
  • 投資李子柒、微盟、自嗨鍋,華映的消費基因是什麼?
    就在剛剛結束的華映2020年度大會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交出了如上的成績單。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為何華映還能逆勢而上?自2008年成立以來,華映資本總管理規模超60億人民幣,累計投資了近180家企業。因為早期在數字內容領域下重注,很多人喜歡給華映貼上文娛基金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