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夜
前段時間,山東艦完成最後階段的海訓,返回港頭的消息引起了大家關注。這必然預示著山東艦已經處於形成戰力的最後階段,相信再過不久,我國的雙航母艦隊便能完成出徵藍海的遠程巡航任務。同樣,下一代航母的消息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其製造進程,噸級噸位,搭載艦載機的數量,甚至任何改進升級都是網友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外網站曝光了一組衛星圖片,外媒稱圖上顯示的正是中國新一代航母的建造進展。從圖中不難看出的是,這艘航母已經完成合攏,準備最後的收尾下水工作。
衛星照片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根據拍攝比例和周邊建築比例推斷長度,並且誤差不會很大。按照圖中的顯示來看,負責新航母建造的船塢長度在350米左右,其中的航母去掉首尾誤差,總合攏長度達到318米,寬50米,這和前一次曝光的衛星圖中新航母315米的合攏長度相差不大,幾乎能斷定其就是我國新一艘在建航母。按照尺寸推算噸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世界航母中和我國新航母長度相當的便是美軍的小鷹級航母,兩者外形尺寸相當的情況下,噸位自然相差不大。
定型於上世紀50年代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儘管不能和美軍當前十萬噸的尼米茲以及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媲美,但我們可以參照其尺寸推算我國新航母的噸級。根據公開的數據,小鷹級長度在320米,與我國新航母幾乎相當,其排水量在61174噸,滿載排水量達到81780噸。以此來看,我國第三艘航母的排水量將同樣達到8萬噸級,相較滿載6萬噸排水量的山東艦,新航母的噸位提升可以用暴漲來形容。除此之外,採用平直甲板,配備彈射器已經是公開的消息。當然,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是整個船體的合攏,其上層建築是否建成還未能得知。
顯然,關於新一代航母的噸位和長寬已經有了答案,而關於第三艘航母的爭論,最大的還是動力以及彈射器的問題。根據此前海軍大校做客央視的對外透露,第三艘航母不會採用核動力,對於這樣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我們還需循序漸進。而至於另一問題,第三艘航母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最大,能夠印證這一問題的消息很多,包括此前曝出的電磁彈射陸基訓練,官方給出的消息,以及近日曝光的彈射型殲15T艦載戰鬥機。根據目前的消息,殲15彈射艦載機已經完成彈射試驗,以備後續彈射航母投入使用,而新航母無疑就是再造的這艘。
綜合來看,我國第三艘航母排水量將達到8萬噸,再加上常規動力和電磁彈射,新一代航母的雛形已經清晰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可以預見的是,新航母未來搭載殲15的數量將再提一級,不排除會迎來FC-31的上艦。而至於核動力,我們不能急於追趕美國的發展,第四艘才可能會使用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