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長相歐化的國內女演員,小時候學京劇像外國人唱戲

2020-10-09 鄭捕頭

說到國內長相不是十分驚豔,但讓人感覺很洋氣的演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演員袁泉



袁泉在國內一直沒有大紅大紫,但看過她表演的人都會對她的容貌產生深刻印象:這人長得怎麼像外國人?

確實,比起一般中國人的普通長相,袁泉的鼻子顯得有些大,眼窩也顯得深,給人一種混血兒的感覺。然而就是這樣長相的女演員,小時候還學過七年的京劇。



小時候學京劇像外國人唱戲

袁泉是湖北人,在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學過多年的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反映的大多是中國古代的故事,對演員的形象要求很高。女演員一般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古典美,這讓人很難想像,有一些異域風格長相的袁泉,當年是如何被選中學習京劇的,而且一學就是七八年。



那時候袁泉11歲,她作為湖北省京劇院的代培生進入學校學習,主攻唱念做打並重的花衫。袁泉入校的成績是全班第一,但她對自己的外形卻有深深的自卑。那時候她被同學們叫小火柴和小骷髏,不化妝的她顯得非常單薄,扮上戲從外形上看,就像外國人唱京劇。

那時候的袁泉非常自卑甚至自閉,特別少跟別人交流,更不和男生來往。

轉型影視大獲成功

應該是考慮到自己不適合吃京劇這碗飯,但又很喜歡舞臺,後來袁泉成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和同屆的章子怡、梅婷、胡靜、曾黎、傅晶、秦海璐並稱為「七朵金花」。



顯得洋氣的臉在京劇舞臺上是累贅,但到了戲劇和影視作品中,可能就成為優勢。還在上大二的袁泉,就因為出演電影《春天的狂想》,成為金雞獎最佳女配角。隨後不久,袁泉又成為金雞獎歷史上最年輕的評委,那時候她才25歲。



再後來,袁泉主演《藍色愛情》、《美麗的大腳》,再後來是《黃金時代》、《我的前半生》。袁泉尤其鍾情話劇舞臺,出演過《琥珀》,還有《簡·愛》。




如果說當年袁泉唱京劇外貌違和的話,後來她站到舞臺上演《簡·愛》,那簡直太合適不過。袁泉的臉輪廓鮮明,顯得非常歐化,實在太適合這部戲。憑藉在其中的表現,袁泉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女兒長得不洋氣

袁泉和夏雨分分合合的愛情,當年也受人關注。1996年袁泉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就開始與夏雨相識,三年後開始正式交往。因夏雨和範冰冰傳出緋聞等原因,2007年袁泉和夏雨分手。就在公眾為他們兩人感到可惜的時候,當年10月兩人又重歸於好。




2009年8月,夏雨和袁泉結婚。2010年3月,袁泉生下一個女兒。他們的女兒叫夏哈哈,看長相集中夏雨和袁泉的特點,但不像袁泉長得那麼洋氣。這當然不是壞事情,她至少可以大大方方學京劇,如果她想學的話。


相關焦點

  • 【國粹傳承】學唱戲有益健康
    正在進行關注,即可參加,全球票友,在等您亮嗓子近年來,在公園的亭子和大樹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湊在一起學唱戲。學唱戲對健康長壽有六大好處:1.鍛鍊大腦:學唱戲首先要背戲詞,不會戲詞就無法唱出來,中老年人的記憶力逐漸減退,戲詞學會了也容易忘記,這就需要反覆記憶,記一遍就好像給腦子做一遍「健腦體操」,俗話說「腦子越用越靈」,經常學戲詞、記戲詞,無形中提高了大腦的記憶功能,防止大腦過早衰老。大腦是身體的「高級指揮部」,大腦衰老得慢了,人就動作靈活、衰老得慢。
  • 京劇男旦都像《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那樣嗎?
    像《霸王別姬》中小豆子(程蝶衣小名兒)那樣長得清秀嬌小的男孩子,往往被選中學旦角,從小就練演女人的基本功,學女角色的戲,七八年下來,在板子、棍子的拷打下,生生把一個生活中的「男兒郎」,改造成舞臺上的「女嬌娥」,這就不可避免的對演員產生一些心理和生理上扭曲和變形。所以,京劇的男旦,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帶有一些女人氣質和形態,這是人們常見的。
  • 學唱戲有益健康
    >近年來,在公園的亭子和大樹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湊在一起學唱戲。學唱戲對健康長壽有六大好處:1.鍛鍊大腦:學唱戲首先要背戲詞,不會戲詞就無法唱出來,中老年人的記憶力逐漸減退,戲詞學會了也容易忘記,這就需要反覆記憶,記一遍就好像給腦子做一遍「健腦體操」,俗話說「腦子越用越靈」,經常學戲詞、記戲詞,無形中提高了大腦的記憶功能,防止大腦過早衰老。大腦是身體的「高級指揮部」,大腦衰老得慢了,人就動作靈活、衰老得慢。
  • 京劇演員王珮瑜:京劇是一門太美的藝術,傳承越來越難
    那時她每天都聽著孟小冬先生、餘叔巖先生的磁帶入睡,看電視裡的京劇演出錄像,學了幾個月老旦,後來又學了老生。1992年,14歲的王珮瑜從蘇州趕考上海戲校。那一年,她通過了腰腿、形體、聲樂、模仿、筆試等科目,等到發榜日才被告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沒有培養過女老生,戲校考試委員會再三斟酌,決定放棄錄取。
  • 譚元壽:高調門唱戲 低調門做人|京劇|打金磚|汾河灣|京劇團|餘叔巖...
    譚元壽的高祖譚志道,是譚家入京劇行的第一代,他出道時,京劇甚至還沒有最終形成,當時被稱為徽調。1847年,譚志道的獨生子出生在北京大柵欄地區,他就是譚家最著名的人物——譚鑫培。  譚鑫培創始的「譚派」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京劇流派。20世紀初期,京劇已風靡全國,京劇界甚至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
  • 郭德綱拜已故京劇大師為師,這下他又多了一個身份
    無論哪一門功課,對他來說都是小意思,因為他從小學習相聲,跟過很多的大師學藝,當然這不僅僅是叫他說相聲的,各種戲種,各種腔調,還有方言都是找專門的老師學來的,小時候的郭德綱是十分的用功的,不然現在也不會成就當前的這個郭德綱。
  • 王珮瑜:年輕人覺得京劇不潮,我不甘心
    在《吐槽大會》上,甚至有人調侃她是「不聽京劇的人最喜歡的京劇演員」。「出圈」後的王珮瑜,也收穫了大量的年輕粉絲,其中一些是衝著她的「顏值」來的。她的一位老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在接近大眾的過程中,乾旦坤生(也就是京劇中的男演員演花旦,女演員演老生)是一種天然的賣點,也符合當下年輕人對中性美的追求。
  • 【京劇人物】杜月笙與姚玉蘭、孟小冬的京劇情緣
    不但未加怪罪,而且連說蠻像、蠻像,出手賞給王無能現大洋200塊。舊社會,紳商大吏講究舉辦堂會,這在杜月笙家習以為常,其中幾次,論規格,南北各地的私宅恐怕無人能比。又如1947年,為祝賀杜月笙60壽辰舉辦的堂會,連演十天,又是京劇名角畢至,女老生孟小冬專程前往演了一段《搜孤救孤》。此前十多年前,孟小冬只在抗戰勝利後歡迎蔣介石抵達北平時登過一次臺,再就是這次為杜月笙祝壽又演了一次,此後再不登臺表演。所以這次她登臺獻藝,成為京劇舞臺的廣陵絕響。杜月笙堂會如此風光,是任何私宅堂會絕難企及的。
  • 47歲央視主持朱迅向李勝素學唱戲,素顏出鏡神態謙遜,網友:好美
    日前,我國國家一級演員,現任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李勝素老師在公眾平臺上曬出指導朱迅學戲的片段,說起李勝素老師那真是值得敬仰,2004年的時候李勝素老師作為中國京劇第一人,首次將美妙的京劇旋律唱響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讓國粹在世界的舞臺響徹,為京劇藝術的傳播與弘揚做出了卓越貢獻。
  • 《暮光之城》女主演技遭外國人模仿吐槽,網友:像鄭爽
    它講述的是,女主貝拉因為母親和繼父出門的原因,只得來到父親的小鎮生活,在新學校裡,發現一群舉止詭異的怪人,而這怪人中的一個——金髮帥哥愛德華,俊朗的外形與出眾的談吐瞬間令她十分著迷,當然,與此同時,男主也很快就不可控制地愛上了她,之後圍繞兩人展開了一系列阻礙……
  • 馮芊竹:我是愛唱戲的「小鐵梅」
    從6歲開始學習京劇,如今我從一名「梨園」新生變成學校京劇社團的大姐姐,也成為大家眼中愛唱戲的小「李鐵梅」。  在我還不到6歲時,媽媽因為要在單位聯歡會上演唱京劇《紅燈記》選段,經常在家裡練習,我常常跟著媽媽一起咿咿呀呀地唱。後來媽媽和京劇票友舉行聯誼會,我在大家面前有模有樣地唱了兩句,得到了一致認可,長輩們說我是個學京劇的好苗子。
  • 她是京劇花旦出身,曾為邵氏十大豔星,兩度抗癌70歲成碩士
    然而女演員胡錦不僅成功的考上了研究生,而且她還是在自己七十歲時成功考上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胡錦的傳奇一生。,而且她曾經還是一個京劇花旦。胡錦年幼時就跟隨她的母親學習京劇,從小就登臺表演,當年22歲時因為面容出眾且氣質妖豔而被李翰祥挖掘帶入娛樂圈。胡錦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名叫《喜怒哀樂》,雖然她在其中的表演非常出色,但是這部作品的反響卻很一般。令她真正走紅的是《大軍閥》這部電影,她在片中飾演的是一位風流的寡婦。因為常年唱戲,她的演技也非常的不錯,再加之她本就是清純中又帶著性感和冷豔的長相,所以這部電影一播出,她的妖豔名氣就傳出了名。
  • 40位日本大學生不懂中文,卻能把京劇念白說得字正腔圓
    「以學唱戲的外國人標準,我給他們打8分。」京劇團藝術總指導袁英明回憶,2000年,櫻美林大學經日本文部省批准開設中國京劇課程,成為日本唯一一所教授京劇表演藝術的高校,她受聘擔任京劇課老師。作為著名梅派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弟子、戲曲學博士,袁英明的專業水平毋庸置疑,可如何教會中文零基礎的日本學生唱京劇,她犯了難,「剛開始幾年,我日語不太好,學生們又完全不懂中文。好幾次,我想放棄了,可看著學生認真的眼神,最終還是堅持下來。」
  • 「京劇神童」陶陽:京劇不存在過時一說
    父母不懂戲,買回的戲曲光碟並不是陶陽從小接觸的南方戲,而是京劇。看著光碟,陶陽一開始不大懂,但仍然跟著電視中的京劇演員唱戲,唱著唱著,漸漸就學會了。  見陶陽如此喜歡京劇,父母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他送進了大連京劇團少兒班。自此之後,陶陽很快嶄露頭角。
  • 同行諷刺郭德綱唱戲梆子味,郭德綱:抬舉我了,你不知道梆子多難
    早年的郭德綱為了生計,成為了標準的「郊縣天王」,很多時候唱戲從上午九點唱到晚上十二點,整天累的跟孫子似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郭德綱學到了非常多的地方戲。因為學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郭德綱自己也承認說自己是雜而不精,因為沒法精。你要學梅蘭芳的京劇,你只有把梅蘭芳的缺點也學到了才能說是學到了梅派京劇的精髓,長期的練習,你的肌肉都已經形成習慣反應了。
  • 杜月笙一見鍾情的女人,寵了一輩子,她是唯一的合法妻子
    杜月笙有的時候後還會親自上臺演戲,對於京劇界的知名人士,他也是十分熱情友好。所以,杜月笙一連娶了兩位京劇名伶,也並非是難以理解之事。翻看姚玉蘭的舊照,她珠圓玉潤,不是我們傳統觀念上的美女,和孟小冬的端莊相比,姚玉蘭顯得更有親和力,一點都不像黑幫大佬的老婆。其實當年杜月笙追求姚玉蘭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甚至動用了黃金榮的關係,發誓非她不娶。
  • 霍尊和京劇大咖楊赤的《霸王別姬》,小哥哥唱戲好好聽哦!
    遼寧春晚上他和京劇大咖楊赤一起合作的《霸王別姬》簡直太美了!▼今日推薦沒想到霍尊小哥哥唱戲這麼厲害!和京劇大師的合作簡直堪稱完美!
  • 瑜老闆,這次唱戲玩「彈幕」與「直播」
    我本人是一個傳統戲的擁躉,有時三五「餘派」知己聚在一起唱戲、切磋,但出了這個象牙塔,我也可以玩吉他和搖滾。關於藝術的「新舊」之爭,多年來不絕於耳,我倒覺得,藝術應該以「好壞」來論,而不是以「傳統」還是「創新」來論。
  • 晚年孟小冬極少開嗓,卻獨獨為他唱戲三曲
    一個「皇」字,孟小冬的名字足以載入京劇史冊。 是梅蘭芳耽誤了孟小冬麼?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愛情是個奇妙的東西。但孟小冬這個女子不尋常,但凡所有能出大名的人,都有著異於常人的非凡之處。 在與梅蘭芳決裂之時,孟小冬說過一句狠話:「請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錢。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戲不會比你差;今後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絕不會比你差!」
  • 【京劇知識】京劇怎麼練聲
    京劇的練聲方法:京劇和歌唱發聲的異同  1、從用氣方面分析,唱戲和唱歌的最大共同點就是都不允許用上胸呼吸,都要求把氣吸得深一點,都反對氣浮上胸。唱戲講「氣沉丹田」,唱歌說氣要吸在橫膈膜,兩種唱法都要求氣在下面。唱戲吸氣要離開上胸把氣吸得深一點,但是不一定像唱歌那樣深。因為氣吸得太深了,成為一個固定體型,兩條腿不能動就無法進行表演了,而且會影響京劇的拔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