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男旦都像《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那樣嗎?

2020-10-09 梨園雜志

作者:馬明捷

 一部影片《霸王別姬》惹惱了不少京劇界人士,皆因為片中那個男旦程蝶衣,不男不女,人戲不分,怪裡怪氣的;和師兄段小樓友誼不友誼,愛情不愛情的戀著,和袁四爺又保持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叫人瞅著噁心,這簡直是成心出京劇藝術和京劇藝人的醜,糟蹋京劇。

 有的年輕人也問,京劇長期由男演員扮演女角色,我們也知道,然而,他們都像程蝶衣那樣嗎?特別是兩個男人之間的同性戀,是不是演女人的男演員都有這毛病?

 本文不評論《霸王別姬》,我只想向讀者,特別是青年朋友介紹一下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殊現象——京劇男旦。

影片《霸王別姬》

 中國封建社會裡,女人的活動天地是很小的,甭說上臺演戲,她們連進戲園子看戲的自由都沒有。直到民國以後,北京才允許女觀眾進劇場,座位還得和男人分開。京劇是徽調、漢調、崑曲、秦腔等聲腔、劇種在北京融合、演變而成的,徽、漢、昆、秦當時都沒有女演員,京劇形成後,依然是男人演女人。女角色在京劇中是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中的旦行,演旦行的男演員俗稱男旦。

 男旦怎麼來的?在舊中國,藝人子弟和窮人家的孩子進科班或者給人做手把徒弟學戲,是一條生路。像《霸王別姬》中小豆子(程蝶衣小名兒)那樣長得清秀嬌小的男孩子,往往被選中學旦角,從小就練演女人的基本功,學女角色的戲,七八年下來,在板子、棍子的拷打下,生生把一個生活中的「男兒郎」,改造成舞臺上的「女嬌娥」,這就不可避免的對演員產生一些心理和生理上扭曲和變形。所以,京劇的男旦,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帶有一些女人氣質和形態,這是人們常見的。

 京劇是國寶,是世界公認的輝煌燦爛的戲劇,特別是它的表演藝術,更是精彩絕倫,蔚為大觀的,這當然包括旦角表演藝術。然而,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卻是一代接一代的男演員創造出來的。從第一代男旦胡喜祿、陳寶雲,經過陳德霖、王瑤卿,到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再到張君秋、梅葆玖、宋長榮,他們為京劇創造、積累了豐富的劇目和博大精深的唱、念、做、打基本功和表演藝術美學法則,形成了異彩紛呈的諸多流派。這是偉大的功績,因為他們為中華民族及至世界貢獻了無比寶貴的文化財富。

梅蘭芳之《霸王別姬》

王幼卿、筱翠花、尚小雲、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之《五花洞》

 就以梅蘭芳為例。他的祖父梅巧玲、父親梅竹芬都是男旦。他的老師吳菱仙、陳德霖、王瑤卿等也都是男旦。梅蘭芳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對京劇旦角藝術,從文學到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進行了全方位的革新、創造,把它發展到巔峰,並帶動了整個京劇藝術的發展。《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鳳還巢》等梅派劇目和雍容華貴的梅派表演風格,至今還是京劇的最高典範。

 還是梅蘭芳,最早使京劇走出國門,1919年、1924年兩度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4年訪問蘇聯,1956年三訪日本。從此,歐、亞、美三大洲朋友認識、了解了京劇,並嘆服京劇及梅蘭芳的巨大魅力,使京劇在國外獲極高評價。梅蘭芳本人也得到外國藝術家和人民的愛戴和很高聲譽,美國一所大學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梅蘭芳成為世界級藝術大師。

 梅蘭芳在舞臺上是好女子,舞臺下是真男兒,政治大節、生活細節都是足資垂範的。抗日戰爭期間,蓄鬚明志,不與日偽合作,已成歷史佳話。日常生活溫文爾雅,謙虛謹慎,富學者風、君子風。婚姻、家庭生活,皆依民族傳統,夫妻相敬、子孫滿堂,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京劇男旦,如梅蘭芳者固然不多,但高低而已,像《霸王別姬》中程蝶衣那樣的只是個別的、極端的,絕不可以他來概括京劇男旦。

 到清光緒末年,女演員才走上京劇舞臺,但恩曉峰、小蘭英等卻不唱旦角,她們掛上鬍子唱老生。坤旦(女演員演旦角)出現更晚,到她們唱戲時,旦角藝術早已被男旦創造成熟了。因此,坤旦學的是男旦的劇目和表演方法。

 新中國成立前,坤旦已經成了一定氣候,湧現了一批藝術上造詣較深、知名度很高的坤旦,如四大坤伶雪豔琴、新豔秋、章遏雲、杜麗雲等。但他們或學梅(蘭芳)、或學程(硯秋)、或學荀(慧生)、或學尚(小雲),不過是男旦的追隨者,藝術上也沒有達到四大名旦的水準,京劇旦角的主流仍然是男旦。

新豔秋習字留影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不提倡男旦,男人學旦角越來越少了。優秀的女演員一茬一茬地湧現出來,除傳統劇目,她們還演了許多新戲,如杜近芳的《柳蔭記》、《白蛇傳》、《桃花扇》、《白毛女》;雲燕銘的《獵虎記》、《打金枝》;童芷苓的《尤三姐》、《趙一曼》;楊秋玲的《楊門女將》、《龍女牧羊》;劉長瑜的《春草闖堂》、《紅燈記》,等等。她們有的已經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特點。但是,從總體來說,她們仍未能達到以四大名旦為代表的男旦的表演水準,更不用說發展、超越了。梅、程、荀、尚,加上張君秋,像一座高山,矗立在京劇女演員面前,後來的是一群攀登者,至今未見有誰登上頂峰。

 上面說的這些話是不是想說男旦最好,京劇根本不需要女演員演旦角?我倒不是這個意思,我也覺得女孩子學旦角,女人演女人,到底還是更自然、更合適。我只是認為必須正確、公平地分析、評價京劇男旦的歷史功績和文化地位。而且,不主張完全廢棄男旦。

 社會生活有著海洋般遼闊的胸懷,社會主義的文化,應該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最融洽的結合,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容幾個京劇男旦不至於有什麼不好吧。還是看事實——梅蘭芳的兒子中,只有一個梅葆玖繼承父業唱旦角,年輕時戲演得不算怎麼出色,這些年竟越唱越好,尤其是音色,與梅蘭芳一般無二,嬌、美、甜、潤算是佔全了,當前學梅派的演員,還真沒有一個能唱過他的。梅葆玖不論在國內,還是到海外,聲譽都極好,去年作為北京京劇院掛頭塊牌的角兒,跨過海峽,到臺灣演出,轟動全島,觀眾驚呼梅蘭芳再生,謝幕時,鮮花鋪滿舞臺。江蘇省淮陰地區出了個宋長榮,地道農家子弟,「文革」前曾拜荀慧生為師,一出《紅娘》唱遍南北,唱到哪裡紅到哪裡。能唱《紅娘》的女演員數不勝數,偏偏宋長榮贏得「活紅娘」的美譽。生活中,梅葆玖待人接物一如梅蘭芳當年,宋長榮簡直還是個莊稼漢子,哪裡像《霸王別姬》中程蝶衣那麼多毛病。像梅葆玖、宋長榮這樣的男旦,有幾個甚至再多幾個,我看實在沒什麼不好。

梅蘭芳、梅葆玖之《遊園驚夢》

宋長榮之《紅娘》

 到此,我只說了男旦文化現象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即不健康、不光彩的東西。比如《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和段小樓、和袁四爺、和老太監之間的那些尷尬事,有沒有呢?瞪著眼睛說從來沒有過,現在仍然沒有,大概是過不去的。應當坦率地承認,曾經有過,現在有沒有?我沒調查,不知道京劇形成時期,演出前有一個「站臺」的習慣,什麼叫「站臺」?就是開演前,戲班裡所有旦角(當然是男的)全便裝站在舞臺上,讓觀眾挨著個的觀賞、品評。這是幹什麼?這和藝術有什麼關係?而且,哪位大爺若看中了哪個演員,便可在演完戲之後,把他叫走,陪著喝酒,玩樂,幹點不好說出口的事兒。後來,這個陋習讓三慶班程長庚大老闆取消了。但是,北京的「私寓」仍然存在。

 「私寓」,又叫「相公堂子」,一個藝人養著一幫徒弟,學戲、演戲,同時也陪人家幹那種事,尤其是唱旦角的男孩子,更難逃此厄運。有那麼一些闊老、富少、墮落文人,出於一種畸形、變態心理專好這一套,被稱之為「京師特別之風俗」,清代陳森著了一本書,名《品花寶鑑》,裡邊有大篇幅是寫這個的。

 鄭振鐸先生在為張次溪編纂的《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寫的《序》中,明確指出:「清禁官吏挾妓,彼輩乃轉其柔情,以向於伶人,《史料》裡不乏此類變態性慾的描寫與歌頌,此實近代演劇史上一件可痛心的汙點。」鄭振鐸先生為這個「汙點」而痛心,京劇藝人自己又何嘗不以為是一種恥辱。尤其是男旦,誰無人格?誰無尊嚴?他們一直在抗爭,在奮鬥,以玉成班主、著名男旦田際云為代表的京劇界人士,從清光緒年間,就為取締「私寓」而奔走呼號,直到辛亥革命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政府終於下令禁止,這個「汙點」總算抹掉了。

田際雲之《琴挑》雙影照

 「私寓」沒了,但是,那些壞毛病是否隨之根絕了呢?也不那麼容易,《霸王別姬》中揭示的那些事兒,就是1924年以後發生的,對影片很憤慨的京劇界人士也沒說這些東西壓根兒沒有,只是反對把它集中抖摟出來罷了。

 然而,有兩點需注意:一、它只是發生在個別人身上,絕大多數京劇男旦都是正常唱戲,不再兼操此種「副業」了;二、在諸多有成就、有名望的男旦中,從未聽說有此種事發生,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家,千萬不要把這個「汙點」抹到他們身上。

 我還聽說《霸王別姬》這部影片在國外放映時,受到一些同性戀者的歡迎,他們說「發現」了中國京劇的男旦是他們的先驅。這純粹是無知,純粹是胡說八道。西方國家沒有京劇,更沒有男旦,誰知道那裡怎麼弄出這麼多怪人、怪事來?和京劇半點關係也扯不上,他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往我們京劇這兒亂靠什麼?

 男旦,也不光是中國京劇有,東方國家,如日本、越南等國也有,日本的歌舞伎至今仍是男演員扮演女角色。近年,出了個坂東玉三郎,生活中就漂亮,上了舞臺比女人還像女人,幾次到中國來,學了不少京劇旦角的表演方法,在日本紅的不得了,地位極高。其實,只要把男旦現象當作一種文化傳統,當作一種藝術創造來認識,一切就都是正常的了。

  (《電視與戲劇》1994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程蝶衣和段小樓從兒時起演繹,這中間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京劇的逐步衰亡。這師兄弟兩的愛恨情仇,全都融在了171分鐘裡。有愛有恨,有糾纏亦有放下,執著和灑脫。全在段小樓和程蝶衣的對白中。難捨難分。如果,對於京劇有所了解,可能會更加深入影片。但《霸王別姬》最動人的卻不是這份歷史情節。而是段小樓與程蝶衣在不同階段"對白"中藏著的情緒、情誼。
  • 同樣飾演京劇名旦,尊龍能否成就《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
    有很多喜歡尊龍的網友說:「尊龍飾演程蝶衣,也會成為經典,甚至超越張國榮。」 尊龍的形象和演技沒得說,演過的角色涉及也廣,如果演唱京劇的程蝶衣,會如魚得水,成為經典嗎? 我覺得各有千秋。
  • 他是國際巨星卻少有人知道他,若由他演《霸王別姬》不比張國榮差
    說到《霸王別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張國榮,張國榮憑藉該片程蝶衣一角達到了演藝事業的巔峰,也成就了最好的程蝶衣,他將雌雄莫辨為愛執著痴狂的程蝶衣演到了人戲合一的境界,甚至有人這樣說:張國榮的自殺就是因為無法從程蝶衣的角色中走出。
  •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單純,終究被現實揉碎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今年是張國榮去世的第17周年。4月1日,唐鶴德發文紀念張國榮。當天,修復版的《霸王別姬》在臺灣重映。不知曉、不了解、不深究張國榮的人,4月1日在過愚人節。
  • 從霸王別姬說起,分享京劇妝束的奧秘
    這部電影動用了不少京劇界的大腕人物,像藝術指導陳懷皚,那是早年間最負盛名的戲曲電影導演之一;表演指導張曼玲、刁麗、李巖、宋小川等,都是戲界耳熟能詳的名角兒;只露一面的操琴師傅費玉明是頂級琴師,飾演戲班中各種無名配角的幾乎全是專業出身……做戲迷這些年,我接觸過的專業京劇人,對影視劇中的京劇往往抱著一種看笑話的態度,但提起《霸王別姬》來,也基本都是高度肯定。
  • 【周末影院】《霸王別姬》| 張國榮永恆的經典!(在線觀看)
    ②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奪得了該屆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這是我國在坎城電影節歷史上首次捧得金獎。也是我國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影片。③張國榮扮演的「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成為一代經典。
  • 倘若沒有張國榮,程蝶衣還是程蝶衣嗎?
    大家都說,在這部電影裡,程蝶衣就是張國榮自己,他的情與痴,他的熱愛與決絕,最後都成了張國榮自己生命最真實的寫照。1991 年,身在加拿大的張國榮接到香港朋友的越洋電話,告訴他由他主演的電影《阿飛正傳》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座影帝獎盃,雖然獲得提名無數),他非常高興,有了重返影壇的信心。
  • 回望《霸王別姬》,難忘張國榮與他的程蝶衣
    回望《霸王別姬》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應該是導演陳凱歌作品中古典情懷表現得最為成功的一部,沒有那些外在的花裡胡哨的東西,而是用貫穿始終的京劇元素、非常飽滿的角色詮釋、宏大的劇情構架、細膩的人物情感刻畫以及豐富的視聽語言去表達影片的主題。
  • 張國榮談及當年的《霸王別姬》:只看一眼張豐毅,他就說受不了
    《霸王別姬》中有這樣一段對白,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對段小樓說:「我要讓你跟我……不對,就讓我跟你好好唱一輩子戲,不行嗎?」段小樓一臉懵道:「這不……這不小半輩子都唱過來了嗎?」程蝶衣大怒:「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 《霸王別姬》成就一代經典絕唱,而他們當年都想成為「程蝶衣」
    大家都知道《霸王別姬》的主角程蝶衣是由張國榮扮演的,這部片成了哥哥的經典,也成就導演陳凱歌的出名之作。甚至很多人都說他一生有這樣一部片就足以了。很多人說程蝶衣的原型是梅豔芳,但是又有很多人說其實原型是程硯秋先生,不論原型是誰,當李碧華瀝盡心血寫了《霸王別姬》這部小說後,陳凱歌執導,而只有張國榮把程蝶衣這種「不瘋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甚至憑藉這部片拿到坎城電影的提名。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霸王別姬》選角後面也有很多波折,而且當年也有很多程蝶衣的人選。
  • 《鬢邊不是海棠紅》,尹正演繹名伶如哥哥程蝶衣附體
    張國榮哥哥在1993年演繹的《霸王別姬》程蝶衣,已經過去27年,這個角色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少有人能夠突破。哥哥為了程蝶衣這個角色如痴如醉,沉浸在戲裡不能自拔。看著程蝶衣會想起哥哥,人戲合一。這幾天在愛奇藝播出的《鬢邊不是海棠》,尹正扮演的商細蕊身上看到了哥哥的影子。商細蕊給曹大師令府上演戲時,就演了這齣《霸王別姬》,臺詞讓人過目不忘。商細蕊的志向在戲臺子哪怕沒人棒。哪怕坐兒們喝倒彩,我也願意。
  • 再刷《霸王別姬》:「虞姬轉世再現」,真正懂程蝶衣的,是這兩人
    固然,濃墨重彩刻畫的程蝶衣身上,寄寓了陳凱歌對程蝶衣的認同,對藝術理想的追求。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的每一個鏡頭,都沒有閒筆;每一處場景,都有功能;每一個人物,都有深意。京劇中,男旦行當最高的境界就是「雌雄莫辨」,而張公公作為一個太監,身體天然地符合這個曖昧條件。電影中,讓張公公猥褻小豆子,顯然不是為了講述一個簡單的道德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張公公把小豆子看作了京劇的血脈傳承和化身。
  • 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最後為什麼要自刎
    霸王別姬程蝶衣俞灝明真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明星,早年間明明星途一片大好,但卻遭遇了大火毀容,事業毀於一旦。近日,大眾熱愛的《聲臨其境》邀請到了俞灝明為《霸王別姬》配音。俞灝明飾演哥哥張國榮的角色程蝶衣,而胡軍則是給段小樓作配音。兩人的首次合作是這一次節目的最大看點,當然還有另一個看點就是俞灝明飾演的角色是被譽為經典的「程蝶衣」,大多數的觀眾都認為程蝶衣一角是哥哥張國榮的「絕唱」,後人是怎麼樣都無法超越的,沒想到這一次俞灝明能夠這麼大膽地挑戰。
  • 張豐毅談拍《霸王別姬》時,張國榮從背後抱住我,我都不敢呼吸
    它集文藝與觀賞性於一身,同時兼具史詩格局和文化內涵,蘊藏深厚的京劇功底。作為霸王別姬的導演,陳凱歌曾經說過,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為的是學好地道的北京話,練好京劇。不得不說,哥哥從一開始對程蝶衣這個角色就異常的認真。他來到劇組後,也每天跟隨幾位京劇老師學習唱腔,身段,同時又和陳凱歌導演以及劇組裡的人員一起討論劇本。
  • 張國榮和《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提及《霸王別姬》,誰人不知?提及「程蝶衣」,誰人不為之傾倒?1993年,張國榮和張豐毅聯手主演的《霸王別姬》,一經上映就博得滿堂彩,讓人久久回味。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動則百媚叢生,靜則溫潤如玉,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 27年前《霸王別姬》張國榮化妝師回歸微博,手藝太絕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霸王別姬》中張國榮的京劇化妝師宋小川,3月25日晚回歸微博。在此之前,他已四年未上微博,原因是丟失了帳號。其實,宋小川除了是京劇化妝師,本人也是著名京劇演員。1985年,他到香港演出時結識了張國榮。
  • 《霸王別姬》,張國榮經典演繹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霸王別姬》是悲劇嗎?如果是一個極度討厭京劇,又討厭同性戀的人,在看了《霸王別姬》後他會覺得這是個悲劇嗎?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會覺得《霸王別姬》是無可非議的經典悲劇。但是現實中這種情況往往是個悲劇。請在《霸王別姬》最後,程蝶衣自殺而亡,這是其對現實世界的反抗,入戲太深的程蝶衣,渴求的只是他和段小樓二人不離不棄,可以一直唱京劇唱下去。
  • 陳凱歌再談《霸王別姬》:扮演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
    光陰似箭,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問世已經有二十五年時光了,當年參與拍攝的幾百個工作人員,有些都已經不在了,還在的這些工作人員提起拍攝的那些事兒,都還和昨天一樣,非常感慨。我的兩位非常親密的合作者顧長衛老師、陶經老師,當年風華正茂,都是三十幾歲的年齡,我的同校同屆的同學,卻創造出那樣雄渾壯麗的聲音和畫面,很了不起。
  • 收藏: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裡唱的戲曲分別是什麼?
    】出自:京劇《霸王別姬》主要講述了楚漢相爭的故事。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自刎,項羽迷路至烏江,感到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學妖小豆子(雌雄不分,瘋狂挨打):
  • 原本《霸王別姬》「程蝶衣」首選並不是張國榮,而是亞洲美男尊龍
    初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時,八卦還處於懵懂年紀,等再回首多次觀看這部影片,才領悟到這部影片展示了對傳統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的思。可以說《霸王別姬》這部文藝片,是國內電影界超然的存在。「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中國內僅僅佔有5席,《霸王別姬》便是其一。《霸王別姬》這部富含京劇文化色彩的影片,把張國榮推向新的高峰,同時張國榮也成就了《霸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