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楊超越這樣的偶像明星越來越多,會對粉絲們到底會有什麼影響

2021-01-10 為戰而生sss

粉絲情感迷失

菲斯克的觀點提出,粉絲是過度的讀者。由於偶像濾鏡的加成,非理性粉絲消費的特徵是毫無目的的。

粉絲們利用盲目的消費獲得一種為偶像花錢的奇怪快感。並且如果這種消費習慣不受到正確的教育之後,粉絲會將個人情感完全寄托在偶像的身上,極易在這種模式中迷失方向。

這種過度崇拜和這種過度消費和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一些還在校園中的粉絲,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這樣不受教育的消費方式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粉絲如果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偶像身上,為了偶像而報復性消費,這勢必會使個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人生目標也會變得空虛。

在物質生活上,一些粉絲花費大量的金錢來支持和頻繁追星,以突出他們的身份。有的粉絲為了見到偶像一面,甚至不顧昂貴的價格購買黃牛票,這不僅是一種盲目的購買,同時也幹擾了正常市場的運轉,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有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粉絲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對偶像的注意力越多,就會導致粉絲花費在正常的人際交往關係的經歷變少,在朋友聚會時,他們也會埋頭於手機,愉快的交友氣氛隨著網頁的刷新過程也消失了。

有些粉絲因為過於關注偶像的一言一行,每天都要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在各種搜尋引擎中搜索關於偶像的各種信息,有時候幾天都宅在家裡不見天日,這樣的行為也導致了粉絲現實交際圈子的縮小。另一小部分的粉絲反應,太過於沉迷網絡世界的後果就是迷失自我,這種迷失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病態的追星。

如果他們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接收到自己偶像的相關資訊就會產生一種非常難受的心理感受。這些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都是一種病態的追星模式,貪小失大。 網友「小花」就曾經在調查中坦言,「我每天在上班路上和下班都要打開微博和貼吧瀏覽偶像的實時動態,並且有時候還要搭上午間休息時間,頻繁的看這些信息,有時候也讓我感到非常疲憊。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喜歡總是克制不住。」

營銷過度所導致的社會資源浪費

宣傳和營銷本來就是進行商業活動的必要手段,如果一個綜藝節目利用恰當的宣傳手段再加上高超的營銷策略,將偶像宣傳和獲取利益結合起來,既滿足了粉絲可以直觀看到偶像宣傳熱度的心理,又可以以此盈利,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但是《創造 101》的營銷手段過於強調極端消費,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用各種方式千方百計地鼓動粉絲打開錢包,甚至讓粉絲通過消費來提高偶像的支持率。

這種激烈的角逐模式雖然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短期內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的營銷方式實際上佔用了大量公共資源。據統計,在綜藝節目開播後的一個小時之內,收視率一路飆升,位居綜藝節目播出量第一。《中國日報》報導中說綜藝節目的播放量累計達到了二十億次,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巨大成功,但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節目組利用巨大的粉絲基礎和高超的營銷手段取得了收視率的成功,在節目播出結束後,微博微信公眾號上的熱門話題還在一直持續,粉絲對於偶像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例如在節目中有一期因為晉級賽,節目組拍攝到了楊超越在舞臺上唱歌跑調的失誤,一時間#楊超越划水#這一話題立刻上了熱搜榜,評論人次半小時內上升至 1 萬+,#吳宣儀穿搭#、#徐夢潔新發色#等。

隨著每一期節目的播放,女孩們的悲傷、歡樂、悲傷和外貌變化都是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但在節目播出期間,所有粉絲的喜怒哀樂都被比賽的情勢所牽動,這種運作讓非營養性內容消耗佔用公共資源,這樣的環境下,必然難以產生好的文化節目。

不良社會風氣蔓延

網際網路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開放性,人們幾乎不用為自己在各種輿論平臺上的言論負責,這讓粉絲們可以毫無顧慮地參與在線平臺上的相互溝通。但是一部分粉絲缺乏自我克制的思維能力,或者缺乏基本的判斷能力,甚至不排除別有用心,導致了他們口無遮攔、惡意中傷他人,甚至成為了謠言的傳播工具。

粉絲群體在網絡平臺上常常形成集體行動,在偶像被抹黑時,粉絲們就會立刻採取行動,無腦反擊,與對方發生口角,並進行人身攻擊。在盲目追星的病態心理驅使下,許多人失去了理性,導致粉絲群體失去秩序。

一些粉絲為了保護他們的偶像將謠言和黑料嫁禍到其他明星身上,這不僅會對個別粉絲產生不好的影響,還會損害粉絲群體的形象,偶像也將受到牽連,受到別家粉絲的攻擊,或者社會輿論的譴責,反反覆覆,惡性循環。

不理智的粉絲消費導致不良的社會風氣,汙染社會環境。比如,因為楊超越在《創造 101》的爭議表現,使別家的粉絲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在微博上掐架,吵得不可開交。在節目播出期間,謠言謊稱楊超越因為不滿公司資源分配問題,在節目上用翻白眼來表示不滿,但實際上只是網友的捕風捉影。

然而聽者有心,這些不實言論經過網絡發酵,變成了粉絲之間互相掐架的群體性事件。最後楊超越的官方不得不出來闢謠,發布聲明。經過調查發現,這是楊超越的黑粉污衊偶像的惡性事件,卻對粉絲群體以及社會秩序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楊超越微博怒懟粉絲,到底誰「瘋了」,終歸是錯愛了嗎?
    2019.2020年的選秀節目非常多,不管是男團還是女團,其實激起的水花都不是特別大。不過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楊超越。雖然話語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是重點,可以看得出,楊超越壓力真的很大。不過與很多的明星偶像不一樣,楊超越的壓力有部分是來自於自家粉絲。
  • 楊超越微博怒懟粉絲,到底誰「瘋了」,是愛錯了嗎?
    因為楊超越在微博上懟起了自己的粉絲,直言,那些讓我開除老闆的,我真的沒有經驗,到底是誰瘋了?隨後,楊超越刪除了微博,改成了全黑的頭像,並且在超話裡進行了道歉。在晚上凌晨1:00的時候,楊超越又解釋,最近一直被逼著回應。雖然話語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是重點,可以看得出,楊超越壓力真的很大。
  • 楊超越的煙盒與偶像的失格:人設契約下的新偶像文化
    在粉絲經濟與飯圈文化的語境中,偶像早已脫離傳統定義,不再僅僅是令人仰慕、崇拜或者學習的對象。
  • 看到楊超越這一個舉動,終於知道為什麼她會有那麼多粉絲了
    在娛樂圈中,明星的命運往往和自己的粉絲群體息息相關,有因為粉絲行為被罵慘了的明星,也有因為維護、關愛粉絲而獲益無窮的明星。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我們的錦鯉妹妹楊超越做的就很好。 其實許多大牌明星一線明星往往會因為站得高,從而忽略了粉絲與自己的關係;有一些小明星因為眼光受限,常常只能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
  • 粉絲大字報聲討,條框之外還讓楊超越開除老闆,到底誰瘋了?
    事情鬧大,到底對誰更有影響?楊超越說完之後,直接將頭像換成了黑色,並直言:對不起,我壓力太大,除了工作不說別的。但是作為粉絲去和偶像的老闆撕,最終受傷的不會是敲鍵盤的粉絲,只能是偶像本人。粉絲有時候的控制欲過於強盛,這點並不是什麼好事,過分護著偶像更不是一件好事。
  • 楊超越新劇連續撲街,只會譁眾取寵?偶像轉型演員太艱難
    近期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其實有很多,但是熱度和收視率最高的還是《以家人之名》,但其實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有很多網劇正在熱播,只是熱度都比較小。包括楊超越和許魏洲主演的偶像電視劇《仲夏夜之夢》。但其實楊超越的人氣和熱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電視劇有如此慘澹的成績,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了演技確實不過關,難道是一個只會譁眾取寵的&34;嗎?
  • 懟完粉絲又道歉,楊超越的生活,到底有多壓抑
    以前追星,粉絲最多說說愛豆演的角色有多好,現在追星,粉絲直接插足愛豆正常生活,以愛的名義,教愛豆怎麼做人。本來,我對於楊超越,只是聽著名字熟悉,收藏過她的表情包,這回經過她粉絲這麼一鬧,真正的認識了這個可憐的女孩。
  • 楊超越的資源到底有多好?又攜甜寵新劇來襲,搭檔許魏洲甜蜜CP
    大家都知道楊超越可以說在娛樂圈內她就是一位流量小花旦了,有她出演的電視劇收視率都是非常不錯的。小編倒是也看過楊超越的電視劇,但是她的作品還是古裝居多,觀眾們還是比較喜歡的。儘管是楊超越妹妹出演古裝劇比較多,但是以她的資源,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且聽鳳鳴》這部劇還未完播,近期又有一部甜寵劇定檔待播了,不得不感慨楊超越的資源也太好了吧?
  • 粉絲管太多對明星影響有多大?佟麗婭錯失爆紅機會,肖戰一蹶不振
    曾經粉絲追星是一件很單純的事,頂多就是關注他們的動態,聽他們的歌看他們的影視作品,但這幾年,粉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還到了影響影視角色和一個藝人的事業前途,這種看似極端的行為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今天我們來聊聊被粉絲聲討的八大明星,看看他們都受到了什麼影響。
  • 陳紅像花瓶,鞏俐不偶像:從前對明星的點評到底有多敢講?
    熱搜名字——以前的點評有多敢講。那個年代,通信還不方便,明星粉絲群體們也沒法像現在這樣聚在一起,為一個共同的偶像打榜、屠榜,也不會有人無聊到刻意去黑對家。擱在現在這網絡環境,粉絲們肯定要為愛豆瘋狂發聲,將《海上文壇》的評論區爆破一百遍:這就是赤裸裸的偏見呀!偶像不用理他們!但那時的鞏俐雖然沒有這麼多為她發聲的粉絲,但她本人也不怎麼care這些。
  • 肖戰、楊紫、宋茜後,楊超越被逼迫表態,粉絲們越來越厲害了
    粉絲與偶像的關係向來是微妙,令人捉摸不透的。尤其在這個不平淡的2020年更是上演了一出出粉絲與偶像關係的各種紛爭事件。面對著粉絲的壓力,楊超越不得已發聲,但是發了又刪,顯然舉棋不定。粉絲們對楊超越工作室提出了幾點要求,包括辭退能力欠缺的員工,配備專業的團隊,履行諾言等。
  • 偶像與粉絲開撕?楊超越被粉絲「逼迫」表態,換黑色頭像尋求保護
    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處理好了雙方受益,處理不好總有一方會受到傷害。現在是流量明星當道的時代,他們的日常活動和宣傳都需要依附粉絲,龐大的粉絲團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幫助明星快速積攢人氣,有弊的一面是粉絲惹事偶像背鍋,所以大家才會看到那麼多飯圈吵架的事情。
  • 楊超越怒發聲,粉絲們,不要再用愛的名義綁架你的偶像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能讓一個藝人公開站了自己粉絲的對立面?不誇張的說,今日楊超越取得的名聲和人氣,有一半都是壽瑋達的功勞。關於粉絲陳述經紀團隊能力不佳的罪名,似乎也不盡如實。楊超越成名後,因為唱跳水平有限,實際無法真正走女團路線,所以公司給情商高的她接了許多綜藝節目,楊超越在這些節目裡如魚得水,金句頻爆,機靈勁盡顯,不知道圈了多少粉絲。
  • 明星被粉絲要挾?飯圈文化滲透無孔不入,洗腦式崇拜,你認可嗎?
    粉絲行為,越來越與偶像捆綁在一起。過去粉絲追星,最多是個人行為,現在不一樣了。粉絲有了權力,有了幫助明星的實際作用,於是,他們開始轉過頭向明星講條件,提要求。一個幾百個粉絲的帳號,為什麼也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而同樣有此操作的,還有楊超越的粉絲會。
  • 偶像可以不完美,偶像也可以楊超越
    楊超越主演的新劇《且聽鳳鳴》開播了,&34;的詞條迅速登上了熱搜,網友們對楊超越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也有人說楊超越從頭到尾都同一個表情,只會瞪眼睛,不用多努力就被吹上天。但也沒有演的多好,眼神不夠有焦點,表達情緒習慣瞪眼,哭戲情感不夠。畢竟是第一部大女主戲,粉絲有所期盼,看到她的表現不算糟糕,情不自禁的吹捧了一番也是可以理解,路人看到粉絲吹捧也難免厭煩。
  • 那些千方百計要睡到明星偶像的粉絲們
    有一天,她興衝衝地說,她在北京的某酒吧——大概類似唐會的地方——和某個明星偶像有過一夜之歡。這實在太挑戰我們的常識了,就像讓我們在大白天看見外星人降臨在天安門廣場上一樣。我們覺得,首先這位她的偶像不太可能孤身出入北京的唐會酒吧尋歡:一是明星的安全性需要,二是面對無孔不入的狗仔隊,除非這位偶像大人瘋了。其次我們還覺得,如果這位偶像大人真的饑渴難耐,也犯不著去北京的酒吧隨便和陌生人一夜風流。明星的價值也太被這樣隨便的性稀薄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生開始化妝?這樣會帶來什麼影響?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生開始化妝?這樣會帶來什麼影響?現在這個時代不僅是女生化妝,就連男生也開始化妝教學,許多男生都熱衷與在網絡上教導人們化妝,但對於許多網友看到就會表示很娘炮。甚至也會說娘炮誤國的言論,這些話對於男生來講是非常傷心的,其實在許多國家的藝人都是會化妝的,尤其是韓國爆火的男團,他們都會穿著特色的服裝,臉上畫著精緻的妝容。
  • 慈善芭莎捐款楊冪、袁姍姍等明星們到底有多豪?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空前豪華的明星陣營震驚四座。明星們的捐款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明星和明星們的粉絲也都出了不少力,楊冪,袁姍姍,王子異,王菊也都排行在前,而不禁想問,這些明星們到底有多有錢?有一次楊冪在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穿搭視頻的時候,無意間推開了衣帽間的門,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堆滿了大牌的鞋子,這是每個女生的夢想啊,叫她富婆怕是都不遑多讓。
  • 粉絲指責偶像不務正業,幹涉偶像工作內容,是真愛還是管的太寬?
    從粉絲的角度出發,粉一個偶像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肯定不少。籤到,刷榜,買周邊,做數據等等,這些都是粉絲在背後的默默付出。而這些付出大多時候都是無私了,她們也僅僅是想看到自己的偶像能夠進入行業的頂端,也不枉自己粉了一回。可就單單因為多接了幾個綜藝節目,就怒斥偶像不務正業,是否有些偏激和極端了。
  • 拒絕為楊超越新劇宣傳,又一家粉絲和公司鬧掰
    又見粉絲撕公司的大戲,這次是超越妹妹家的昨天傍晚,楊超越全國粉絲會態度強硬,表示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談判,甚至還是鐵粉擁有越來越多話語權的粉絲懟起自家偶像起來也是毫不手軟前幾日,歐陽娜娜在青春芒果夜的表演,明明上了熱搜,點進去都是粉絲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