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保險經紀公司或者保險代理公司經營業務多樣,車險、財險都會做,所以不是專門推銷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發展多層級代理是專業保險代理公司的優勢。行業靈活用工,關注薪福多。
在營銷階段,保險代理公司的業務員可以完全站在客戶的立場上更加客觀公正的分析評價各家保險公司在產品及服務上的優劣,幫助客戶選購到最滿意的「黃金組合」。
然而保險經紀人是作為而獨立代理人,能夠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誠然,保險經紀人和保險代理人截然不同,但是作為公司而言,公司僱傭他們,就要支付佣金,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佣金比例很大,因為基本上保費佔比分別是40%和50%,並沒有兩極分化。不過仔細去分析的話,也會發現,公司為代理人和經紀人分發佣金,產生的個人稅務問題很嚴重。
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的稅務問題以及行業痛點總結:
1、企業無法獲取個人提供的發票,且未盡代徵代繳義務,要求補稅;
2、稅負重/成本高。按勞務報個稅,稅率高達40%,個人稅負重,企業財務合規性欠佳;
3、四流不合一。私對私轉帳,找朋友公司開票,虛開發票風險;
4、限額市場推廣。最新規定,各地方銀保監會,均針對保險行業大量市場推廣類發票,做了相關限制。
5、明確限制特定人員。保險公司銷售人員、保險經紀公司從業人員、保險代理公司從業人員等直接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員不適用。
歸根結底分析,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的代理商或經紀人大多是個人,因此無法為平臺開具薪酬佣金,這導致無法支付平臺成本,人為地增加利潤和沉重的稅收負擔。如果違反發票,將導致更高的稅收負擔。
相反,使用靈活用工稅收籌劃解決方案,不僅可以解決平臺上的佣金支付問題,而且可以滿足稅收需求。
靈活用工稅收籌劃解決方案是什麼?
即。企業要改變用工的性質,改變原來由自由職業者直接結算服務費的方式,改為由智惠薪靈活用工平臺來結算項目的總承包服務費,後者由自由職業者來結算個人薪酬。
案例:一家保險經紀公司,旗下發現5000餘名保險經紀人售賣車險,按照勞務關係,公司按月將收益發放給保險經紀人(大多是介紹人、汽車4S店、洗車店)並按照勞務所得個稅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採用靈活用工方案:A公司將保險推廣業務外包給我平臺(智惠薪雲平臺),並支付相關項目費用,平臺給A公司開具6%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進行抵扣);平臺把這些業務分包給自由職業者,並支付相關報酬以及代徵個稅(個人經營所得核定稅率)。
最後,保險經紀公司的無票支出、企業利潤虛高、一般納稅人稅負過高、用工不合規等問題能夠合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