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幀觀影體驗+故事解讀,看《比利·林恩》有這一篇就夠了

2021-02-15 Mtime時光網

由李安執導,喬·阿爾文、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加內特·赫德蘭、範·迪塞爾和史蒂夫·馬丁等人主演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已經在今日登陸內地大銀幕。在此前,打著120幀/4K/3D技術旗號的本片在首映時遭到兩極分化的評價,也讓其中涉及的技術革新再度升級成為公眾話題。


拋開那些高深晦澀的技術流,時光菌最近觀看了影片120幀/4K/3D全制式版本和24幀/2K/3D的普通版本,那麼這兩版在觀感上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


喬·艾爾文,影片中他每一個微小的表情都清晰畢現

在《比利·林恩》的宣傳階段,製片人等主創就強調影片120幀/4K/3D的制式能夠給觀眾帶來「極度清晰和真實的新視界」以及「全然實境的新體驗」。

在觀看120幀版本時,你能看清演員面部的每一處細節,不光有毛孔、黑眼圈和青春痘等等皮膚「瑕疵」,還各種細微的面部表情,比如演員在情緒激動時下頜處的肌肉抖動,額頭上暴起的青筋,或者是眼神的轉動。有一場比利林恩全家一起吃晚飯的戲,中景鏡頭裡兩次出現非常小的蒼蠅飛過,普通版本就很難看清楚。


太多打破第四面牆的鏡頭也會讓人有些不適應

當畫面來到極致清晰時,所有人的表演如同通過放大濾鏡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沉浸式的展示一方面讓角色的情感影響得以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又遭遇到觀眾過度關注演員表情與容貌細節而忽略劇情的「喧賓奪主」的情況。大部分評論者所謂「出戲」的評論大概也部分源於此。

另外,為了營造沉浸感,攝像機在拍攝特寫鏡頭近距離接近演員的面部時,人們的視覺也被動地鎖定在演員的臉上,而120幀的特寫鏡頭則會顯得更加清晰,有些觀眾認為這些「反常」的鏡頭太過貼近被拍攝對象,以至於感到一種「侵犯他人隱私」的冒犯。

從24幀一下子提高到120幀,也有觀眾感覺影片裡人物的動作似乎變」慢「了,無論是走路、握手甚至流淚都比普通版稍微慢一點。黑白無聲片時代由於幀數做不到24幀,如今觀眾看這些老片覺得裡面的人物動作很快一樣,幀數遠超24幀時,相對出現動作變慢的錯覺。

《比利·林恩》預告

影片24幀版雖然沒有120幀版清晰,但前者的清晰度也能符合大眾的觀影需求。由於影片在拍攝時就採用了120幀的技術,後期才通過轉制製作出24幀版本,所以時光菌在看24幀普通版時發現了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普通版本中畫面的動態模糊加大了。時光菌在這裡簡單解釋一下電影的幀率問題。平常人們觀看的電影中的每一秒都由24張近乎連貫的畫面組成,每一張靜態畫面可以在人眼視覺中停留0.1—0.4秒,所以即便這些圖片不完全連貫,我們在連續播放這些畫面時仍然能感覺到這是一個流暢的動作。

120幀顧名思義就是一秒鐘擁有120副靜態圖畫,銀幕中運動的物體會更加清晰。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在電腦上看電影時按下暫停鍵,24幀的電影停留的畫面可能是虛像,而120幀可能是清晰的圖像。


不同幀率下運動中的物體的清晰程度

所以在看24幀時,影片中搖動鏡頭的清晰度就大打折扣了,運動中的畫面模糊甚至會造成觀眾的一種眩暈感,最明顯的是士兵在伊拉克某個小鎮市場巡邏的那場戲,轉動的長鏡頭原本的作用是展示環境,但在24幀版中不僅看不清周遭的環境,還讓人感到有點暈。

第二個是普通版本全景畫面的清晰度降低了,這些淺焦鏡頭給人一種看不清楚的感覺。比如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參加新聞發布會那場戲中的一個畫面:鏡頭面對發布會臺子上的士兵,前景是成排就坐的記者背影。在這個畫面裡,士兵應該是觀眾視覺的焦點,但士兵面部卻不太清晰,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其他中全景鏡頭裡。當然這裡說的不清晰是個相對120幀來說的概念,24幀的畫面質量也足夠保證觀影。


120幀版本摘掉和帶上眼鏡後的亮度不變,實屬難得

在時光菌看的兩場兩個版本來看,120幀的屏幕亮度遠超24幀普通版,也超過了IMAX和杜比等反應設備。普通3D電影,觀眾戴上眼鏡時畫面要比摘下眼鏡時暗很多,但120幀/4K/3D版本中,戴著眼鏡和摘下眼鏡感覺亮度沒有差別。

雖然亮度和解析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亮度提升能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畫面中的一些細節自然而然更加清晰,隨之而來的就是畫面信息量加大,有些鏡頭會讓觀眾有些應接不暇。

《比利·林恩》120幀被人詬病最多的當屬「電影感」的缺失,這也是高幀率和高清晰度對人們慣常觀影體驗的一次衝擊。120幀為畫面帶來更流暢的運動鏡頭,4K帶來更清晰的畫面,但觀眾在面對大銀幕時很難不產生一種在看高飽和度、高解析度的高畫質電視的既視感,有些畫面和商場4K電視宣傳片幾乎一樣。這樣營造出來的過於寫實的畫面和我們自己用DV拍攝的畫面差不多,也失去了觀眾與電影習以為常的距離感,或者說電影給出的夢幻感。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120幀和60幀版本中,24幀版裡會有所緩解。


中場休息一幕在片中效果震撼

但120幀和4k的呈現也能讓人在觀看影片中的中場休息和戰爭戲時,感受到置身其中的震撼,這在此前的電影中很少能體驗到。以往我們在戰爭片中感受到的逼真感,往往通過情節和布景的還原,表演的助力,鏡頭(主觀鏡頭、手持鏡頭)的設置來完成。但《比利·林恩》則通過提高清晰度和流暢性,打破銀幕和觀眾之間的隔閡,讓畫面更像人眼在生活中所見的景象,也因此更加真實:畫面中的炸彈猶如在眼前爆炸,瓦礫好像在身前飛散,觀眾會感覺自己仿佛就站在士兵身邊,目睹著他們的一切活動。

中場休息那場戲,觀眾感覺就像和比利林恩一起站在碧昂斯和天命真女背後看她們的演出,像是影院裡感受演唱會一般。

李安曾在採訪中反覆提到,《比利·林恩》採用的技術是這個故事最好的呈現方式。他的目的在於讓「你失去判斷力而被整個『吞噬』到電影裡」,從這個角度來講,新技術既能讓人出戲,又成為人們融入電影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120幀/4k/3D帶來的到底是「電影感」的缺失還是再定義,答案應該就像李安在電影借比利·林恩說道的:「每個人對戰爭有各自的理解,電影也一樣」。

24幀/2k/3D版


觀眾對24幀版本有褒有貶

《比利·林恩》普通3D版也比其他電影的3D版本要好,3D質感能營造出貨真價實的「出屏」效果。——Ress

如果說120幀版本讓人感覺自己視力2.0,那麼24幀版本就好像近視眼鏡沒配夠度數。——Lila

雖然沒有120幀的沉浸式體會,在觀看24幀3D的過程中,還是能夠體會到獨特的「同理心」體驗,比如一些主觀鏡頭運用和前後景之間的透視。特別是在中場秀表演這一場戲中,鏡頭模擬比利的視角看著前方載歌載舞的女歌手,我的眼睛幾乎察覺不到周圍的環境,完全被歌手們和前方照過來的追光燈所吸引。將這場表演與戰爭緊密融合。此時你完全能夠對林恩的內心感同身受。——ROCKY陳

24幀/2k/3D普通版本的運動鏡頭很模糊,大場面不怎麼震撼,新技術不太適合運用到這部電影上,有些大材小用。——我是二喜啊

60幀/2k/3D版

太像電視了!太像電視了!!太像電視了!!!——巴小迪


小K飾演的角色令人動容

李安導演這部電影實驗性可能更多一些,120幀4k3D,電影一開始感覺真的是太清晰了,個人覺得比現實生活看起來還要清晰。——跳舞的庫布裡克

按說也算是身經百戰的觀眾了,但是當銀幕裡的橄欖球衝著鏡頭扔過來的時候,我竟然下意識地往後躲了一下。60幀的格式足以讓《比利·林恩》的畫面與此前的電影區別開來:畫面清晰、透亮,景深突出,運動鏡頭沉穩,令觀者有了真正的身臨其境之感。觀影的時候,明顯可以感覺到李安為了探索新技術所做出的嘗試與妥協。影片中的特寫鏡頭比比皆是,一方面讓人感嘆高清畫面的質感;另一方面這些特寫鏡頭也像屢屢出現的閃回畫面,不斷打斷觀者的情緒。總體來說,就像在大銀幕上看了一次高畫質電視,不管你是否喜歡這個故事,單是這種體驗已經值回票價。如果票價超過兩百,就另當別論了。——羊咩咩

120幀/4K/3D版


120幀給人一種浸入感

最好選前幾排,這樣畫面比較滿。座位在六排開外的話,屏幕周圍會有邊界,就沒有那麼真實了。這種技術不太適合這部電影,因為影片對中場休息和戰爭的描寫篇幅有限,它更適合戰爭電影,比如《黑鷹降落》,或者大視覺的科幻電影。——小豬男孩

看了3D/4K/120幀的版本,觀感不是震撼,是特別。畫面一出來,第一感覺確實像更高規格的超清電視。但說電影像超清電視不能簡單地理解成貶低,這是一種新的可能性,大家都沒經驗,只能找一個貌似接近的打個比方。——guodouble

120幀畫面非常清晰,故事就像發生在眼前。——Junely

【《比利林恩》影評:這次我們只談故事】

任何技術都應該是為電影的內容服務,對技術過度關注而忽略故事情節無異於買櫝還珠。談論了太多技術層面的內容之後,我們不妨來談談故事本身。就我看來,無論是3D/4K/120幀還是演員純素顏上鏡不化妝,都是為了突出故事與畫面的真實。所以,與其將李安這次的創舉視作他為電影發展做貢獻,倒不如說他是竭盡全力,用最接近真實的畫面,呈現給我們一個充滿謊言與真相的現實故事。(前方劇透預警)


習慣了電影中槍林彈雨的大場面,習慣了戰無不勝的主角光環,人們早已忘記士兵們的真正身份。當看到健壯勇猛的班長剛衝出去就被子彈擊中,隨後被兩個聖戰徒輕輕鬆鬆從地上拖走,你會明顯感到心中某處轟然崩塌,你驚詫怎麼會這樣,這根本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是的,現實就是這樣。年紀輕輕的戰士們遠走他鄉,閒暇時腦子裡想著的是姑娘,他們從來都沒說過自己是英雄,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你腦補出來的幻想。他們的血肉之軀既不能以一敵百,也不能橫掃千軍,甚至打光一匣子彈也沒能殲滅敵人。可人們更願意把「英雄」的使命強加到他們身上,說他們是去為榮譽而戰鬥,為國家而戰鬥,要求他們視死如歸。


而實際上,很多人參軍的目的都很現實,比利·林恩為了保護姐姐,球場的服務員是為了6000美元的入伍獎勵和不菲的部隊津貼。他們是出於自身的利益選擇了參軍這條路,並非什麼所謂的「為了國家與人們」。但這不代表戰士們不值得被尊重,因為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還沒學會如何去愛,就要去殺人,甚至被殺。你說這就是他們的職責,納稅人的錢不能白花。但他們拿到手的那些錢,根本不值得付出性命,或是心理上被折磨一生。


比利·林恩在最後決定重返伊拉克的時候和姐姐說:「我想我可能到死都是處男了。」這句話不僅讓我想起高中時身邊一個關係很好的男同學,上學時調皮搗蛋學習差,17歲那年被父母送去參軍當了消防兵,兩年之後退伍歸來,儼然比同齡人成熟很多。我好奇他的轉變,問他經歷了什麼,他笑笑,說:「可能是因為這兩年裡,我抱過的死人比高富帥們抱過的女人都多。」

我聽著他給我講第一次出勤,從著火的貨車裡往外搬司機被燒焦的屍體,不小心碰掉了一隻胳膊,以致於他連著好多天晚上做噩夢。我震驚,但我依然不能切身體會他經歷過的是什麼。正如比利·林恩被記者追問和敵人近身格鬥時是什麼體會,比利苦笑一下回答:「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和敵人哪裡還顧得上相互體會。」


比利用這樣一句雲淡風輕的玩笑話,掩蓋了自己用匕首插入敵人脖子時的慌亂與恐懼。飯桌上媽媽拍桌子的響聲能把他嚇得彈起,舞臺上煙霧彈噴出來能把戰友嚇到崩潰,天知道這些被奉為「英雄」的年輕人心裡有多少傷,才硬生生變成了一群驚弓之鳥。

更衣室裡,球員們圍著比利追問槍械的事情,他們一臉神秘,問著這個型號那個型號。比利說被子彈擊中的人就像是一團粉色的霧,球員們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嘆,恨不得下一刻就去買一桿回來試試。他們哪裡知道,比利是親眼看著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自己面前被炸成了霧。

看著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在自己的面前死去,還親手殺死了一個想要自己性命的聖戰徒,那是比利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他以為別人都懂,但實際上沒人懂他。他的傷痛被人反覆提及,還拿來慶祝。這真是一件諷刺的事情。



在影片一開始,B班八個人就像是被捧上了天。坐著加長悍馬,喝著冰鎮香檳,有一線明星想要拍他們的電影,經紀人聯繫業務的手機一路不停。到達會場的時候,他們是萬人矚目的焦點,啦啦隊美女也一直在暗送秋波。從比利和啦啦隊成員菲珊「make out」之後,事情似乎開始有些變化。

石油商假惺惺地過來表達謝意,拍電影計劃泡湯,被看比賽的觀眾調侃「搞基」,在演出結束後被晾在臺上,後來又被工作人員圍毆。在全片的高潮部分,球賽中場演出時,一排八人邁著笨拙的步子跟在歌手演員身後登上舞臺,像一根根木樁呆傻地站在臺上,儘管身姿仍然挺拔,但我已經看不出他們是英雄還是商品,抑或是一群被人捉弄了的小丑。


就連菲珊——讓比利·林恩情竇初開的姑娘,也未必是真正喜歡這個和自己親熱過的小夥子。人是要有信仰的,被視為「英雄」的比利對身為基督徒的她而言,就像是打開門後的那道光,能讓她忘了生活中不重要的瑣事,忘了汽車發動機的噪音給她帶來的煩惱。


演出結束後,菲珊來和比利告別,問他為什麼沒有穿著軍禮服,看似只是閒聊的一句話卻透露出菲珊內心深處的想法。軍裝是比利身份的象徵,他是萬人迷的「美國英雄」,所以她迷戀他。這也正是當比利說想和菲珊私奔的時候,菲珊一臉不解的原因。在她心裡,比利屬於戰場。相反,在比利回家的時候,比利的姐姐讓他一進家門就把軍裝脫掉,因為在姐姐眼裡,比利不是什麼英雄,他只不過是她最親愛的弟弟。

李安用閃回的方式將戰場與球場,回憶與現實,伊拉克與紐約兩條故事線編織到一起,將比利的兩種生活做出了鮮明的對比:回家後的生活安逸而虛偽,戰爭中的生活殘酷卻真實。比利在經過一番掙扎之後仍然選擇了後者,我們慶幸他沒有做逃兵,卻也心疼他要重回戰場。

看完整部電影,仍然不敢妄下結論說影片主題究竟是倡議反戰,還是反思現實,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此刻的我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世界和平。畢竟,「戰爭殘酷」是真的

作者:cheese、二喜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或掃描指紋即可關注時光網

傳奇民謠歌手萊昂納德科恩去世

享年82歲 生前曾表示已準備面對死亡

相關焦點

  • 在杜比影院看120幀《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個什麼感受?
    120幀的電影了嗎? 心疼流量的可以看以下李安導演文字版的安利(Dr.杜永遠都會這麼貼心)。 李安導演說:「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杜比影院(Dolby Cinema )放映時,會給觀眾帶來非常自然的觀看體驗,每秒120幀的杜比視界3D 2K版本的畫面讓電影看起來更漂亮。
  • 影評|談談120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所以不如像電影的那些創立者們一樣——他們假設觀眾對他們拍攝電影的結構法則不感興趣,因而把這套法則隱藏起來。我們不妨先看看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要講的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發生在伊拉克戰爭時期,來自美國得州19歲的技術兵比利·林恩所在的2班遭到了當地武裝分子的伏擊,比利為了營救班長鋌而走險徒手與敵方搏鬥的視頻流傳到網上,使他們成了這場戰爭中的英雄。
  • 李安為什麼要用120幀來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為什麼要用120幀來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原來從60幀開始研究,當超過60幀開始往120幀走的時候,我覺得像是上戰場了。60幀到120幀之間,大概思索了將近一年,到60幀還是在拍電影,超過60幀是什麼東西,我說不上來,當然技術上沒有問題,最大的難處是我拍的時候看不到,只能看到60幀,只能看到大概只有1K的景象,我不曉得人在哪裡。
  • 3D-4K-120幀觀影之旅
    2.關燈之後,當即直入主題,沒有半點廢話,從李安致辭到廣電龍標,乃至幾大出品商的片頭,統統用的是120幀格式,異常地清晰銳利。唯獨只有國內發行商博納用的是普通24幀格式,前後對比之下異常明顯,那琉璃瓦移動時虛得太厲害了。3.24幀、60幀、120幀,分別是什麼概念?打個最粗淺的比方,就像《爐石傳說》裡低中高三個畫質的區別。手機裡有爐石的同學一試便知。
  • 你願為120幀花多少錢? 李安新片觀影3大秘籍
    120幀到底有什麼不同?5家影院是哪五家?為什麼只有5家影院才具備放映條件?具體的效果又會怎樣?記者為您總結《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影攻略。視覺高潮方程式=3D+4K+120幀「120幀」有多厲害?《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一位年輕士兵在伊拉克戰爭間隙回國後發生的故事,該片將使用3D+4K+120幀規格放映。這串技術參數是什麼意思?一直以來,我們在影院裡看到的電影都是24幀/秒。一旦超過這個幀數,就被定義為高幀率(HFR)。而李安導演用120幀拍攝,是傳統幀率的5倍!這意味著《比利·林恩》的攝影技術實現了全面突破。
  • 【即將開售】《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來啦!
    而談起這3D、4K、120幀的新片,李安最先提到的則是「(對於120幀)我沒有信心,只有好奇心。」    而這一次,他要挑戰的,則不僅僅是類型,更是形式上的變革,那就是3D、4K、120幀;這一次,李安是真的走在了電影時代的前面。
  • 120幀《雙子殺手》的背後:不止是李安的冒險,也是電影產業的冒險
    在技術上,李安堅持繼續使用4K/3D/120幀的制式,李安第一次嘗試120幀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時候,演員還不能夠化妝,因為化妝了容易穿幫。但是到了《雙子殺手》中,劇組已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 你願為120幀花多少錢: 揭秘李安新片觀影3大秘籍
    120幀到底有什麼不同?5家影院是哪五家?為什麼只有5家影院才具備放映條件?具體的效果又會怎樣?視覺高潮方程式=3D+4K+120幀  「120幀」有多厲害?《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一位年輕士兵在伊拉克戰爭間隙回國後發生的故事,該片將使用3D+4K+120幀規格放映。這串技術參數是什麼意思?一直以來,我們在影院裡看到的電影都是24幀/秒。一旦超過這個幀數,就被定義為高幀率(HFR)。而李安導演用120幀拍攝,是傳統幀率的5倍!
  • 高幀屏看低幀內容?別在120幀Cinity影院看PPT
    CINITY影院系統有什麼具體不同呢?就是其在亮度、幀率、動態範圍、色域、聲音等技術方面均有顯著提升,當然最關鍵的是支持120幀電影的播放。可以說,CINITY影院系統就是專為李安拍攝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而生的。
  • 【頭條】你願為120幀花多少錢: 揭秘李安新片觀影3大秘籍
    120幀到底有什麼不同?5家影院是哪五家?為什麼只有5家影院才具備放映條件?具體的效果又會怎樣?視覺高潮方程式=3D+4K+120幀  「120幀」有多厲害?《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述一位年輕士兵在伊拉克戰爭間隙回國後發生的故事,該片將使用3D+4K+120幀規格放映。這串技術參數是什麼意思?
  • 挑戰觀影極限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萬達影城是認「幀」的
    一:劇情看了預告片你應該對劇情有一定的了解了,但這並不是全部。電影是一部歷史劇情片,改編自本·芳汀同名小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也譯作《中場無戰事》。
  •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都120幀了,手遊呢?
    ,因為,這是全球第一部採用3D技術+4K解析度+120fps(幀/秒)拍攝的電影。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使用了120fps的高幀率拍攝,這意味著這部電影的每一秒都有120幀畫面通過我們的眼睛,幀數越多意味著細節越豐富,每張圖片的切換間隙短,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覺得畫面異常的流暢
  • 李安新片說的120幀4K到底什麼意思?全國只有這27家影院能看
    2014年上映的《霍比特人3》,導演彼得·傑克遜嘗試了用每秒48幀的技術拍攝。其實數位化後高幀率拍攝方式並不是特別困難,但要做到120幀就真的很難了。其實幀率的問題主要是解決移動鏡頭快速的動作,它的連貫性,以及人物細微表情及情感的表達,更高的幀率會使得觀眾觀影時有更新穎的體驗。但是高幀率手段不是常規的拍攝能進行的。
  • 《雙子殺手》上映在即,你分清120幀、60幀、24幀的差別了嗎
    該片是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之後,李安再次的120幀電影嘗試。120幀也成了該片最大的賣點。那麼問題來了,你的家鄉是否能觀看120幀的電影?如果不能觀看,60幀,24幀和120幀的差別在哪裡?120幀、60幀、24幀的差別要知道三者的差別,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幀。
  • 《比利林恩》內地首場影評出爐 120幀值不值小三百?
    ◆非洲小白臉:不得不說,影片的畫面是如此不可思議地真實,以至於讓我覺得是在看商場裡的超高清液晶電視,失去了我所熟悉和適應的電影夢幻般的質感,因此反倒削弱了我對故事的投入感,有點適得其反了。對於故事,以李安的水平來說,顯得有些平淡。總體上,這是一次很奇特的觀影體驗,不能用好片或爛片這樣簡單粗暴的評價,更多的是觀眾是否適應,以及技術和故事如何更好地融合的問題。
  • 我們剛刷完120幀《比利林恩》,一票難求堪比春運……
    是的,就有這麼誇張,無論口碑怎樣,爭議幾何,安叔的這部新作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一部現象級電影作品。在開始聊120幀《比利林恩》的觀影感受之前,先給迫不及待想親刷電影的朋友們一個購票指南。目前電影有120幀、60幀和24幀三種規格。內地支持3D/4K/120幀放映的只有北京博納影城朝陽門店和SFC上海影城,別嫌少,全球總共也就五家影院支持而已。
  • 【先鋒觀影】要看這部電影,來杜比影院「幀」不錯!
    120幀這一話題的討論熱勢隨著電影上映的臨近已然升至白熱化階段,在前幾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北京舉行了國內首映,粉絲們對於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博納公布120幀票價
    而據影院最新發布的消息,北京博納優唐影城採用的是科視6P雷射放映機,伺服器用的是李安導演指定的7th sense伺服器,以及特製的仿真鏡頭,這兩個是租賃回來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放映結束後需要歸還。
  • 為什麼《比利·林恩》觀看體驗是如此「怪異」?
    10月14日晚紐約AMC林肯劇院首映式上,李安現身並向觀眾發出誠懇而謙卑的呼籲:「給比利·林恩一次機會,用開放的心態來欣賞這部電影。」影評人和媒體卻毫不給面子,爛番茄和IMDB的第一波評分令人大跌眼鏡,洶湧而至的負面評價也超出人們預料。身後兩位媒體人正在談論這件事情,作為國內第一批有幸觀看4K畫質120幀3D版本的觀眾,大家在開場前都不禁為導演捏了一把汗。
  • 【雜談】每秒120幀的電影《比利•林恩》是什麼樣的視覺效果?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曾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電影是每秒24格的真實謊言」。如今,120幀高幀率電影拍攝技術隨著李安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走上歷史舞臺,這是一部以120幀/秒的高幀頻率進行4K清晰度下的3D拍攝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