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根莖類蔬菜,又名薯蕷、土薯等。山藥亦食亦藥,既是食用佳蔬,又是補益類藥材,民間也一直有「白色山藥勝人參」的說法。在我國一些地方,山藥還被稱作「神仙之食」,病後康復、體虛調養,都有用山藥做食療的習俗。那麼,吃山藥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山藥怎麼吃比較好呢?
山藥被譽為「秋季第一補」,常吃對身體有6大好處
1、提高免疫力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山藥裡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糖類、多種維生素、膽鹼、澱粉酶等成分,還含有鈣、碘、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滋補無上之品,經常食用可起到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平補脾胃
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中一部分在加熱、酸或澱粉酶的作用下轉化成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輔助治療消化不良。另外,山藥中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對於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山藥是天然的保健品,臨床上也常用山藥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洩瀉等病症。
3、保護心血管病
山藥本身不含膽固醇,脂肪含量也很低,並且其所含的黏液蛋白、纖維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能有效阻止脂肪在血管壁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對保護心血管、預防動脈硬化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山藥中含有的皂甙也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利於改善高血脂症和高血壓病。
4、減肥瘦身
山藥裡最營養的成分就在於它的黏液質,這些黏液中含有較多能溶解於水的半纖維素,吸水後可膨脹80~100倍,很容易產生飽腹感,從而使我們避免攝入過多的熱量,防止體內儲存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
其次,山藥中的黏液質不僅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減少皮下脂肪堆積,對減輕體重很有幫助。
再次,山藥的熱量很低,同時還富含澱粉酶、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除了容易產生飽腹感外,還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樣可以起到瘦身減脂的效果。
5、潤肺止咳
《藥品化義》說:「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山藥中含有的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能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久咳,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
6、美容養顏
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杲說山藥「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稱山藥能「潤皮毛,長肌肉」。可見山藥對滋養皮膚、美容養顏有特殊效果。此外,山藥裡含有的薯蕷皂苷,又稱去氫表雄酮,這種成分是人體合成多種性激素的前體物質,作用於皮膚時,能夠提升肌膚保溼功能並改善體質。
蒸山藥最營養
從健康角度來說,山藥最好的烹飪方法是蒸著吃。因為這樣既能讓人們品嘗到山藥的原汁原味,又能完整地保留營養價值,有效成分也不易被破壞。
小貼士:山藥屬於根莖類食物,澱粉含量很高,糖尿病患者如過多食用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普通健康人一次也別吃太多,否則可能導致肚子脹,引起消化不良。
小編提醒:食物是人體的營養來源,每一種食物中有各種不同含量的營養素,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滿足人體的全部營養需求,沒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沒有一無是處的食物。各種食物營養特點不同,必須合理搭配才能營養全面,營養均衡是健康的基礎,所以我們提倡:科學認識食品,膳食均衡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