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27 TOM資訊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昨在深圳國風藝術館開幕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正式開幕

為了真實、生動地再現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小康中國,在幸福生活道路上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講好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搞建設、謀改革、圖發展、消除貧困、決勝全面小康的中國故事。從9月14日起至11月31日,中國圖片大賽組委會通過線上線下共徵集作品96,835張,經專家評審,評選出簕杜鵑特別獎1個,典藏金獎10個,典藏銀獎20個,典藏銅獎30個,優秀獎50個。

本屆大賽由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特別支持,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國圖片社、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聯合主辦,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中國圖片社新媒體圖品中心、深圳報業集團深圳晚報社承辦。

出席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的有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圖片社副總裁袁滿,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陳慶瀾等領導嘉賓,深圳市各區(新區)宣傳部門的負責同志,中央、省、市媒體朋友,市民及本屆大賽各獎項獲獎作者代表。

1

圖片大賽展現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陳慶瀾致辭

頒獎典禮上,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陳慶瀾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搭建了一個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彰顯新時代脫貧攻堅精神的平臺,通過圖片這一全世界通用的藝術語言,向世界生動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民奮力脫貧攻堅、建設小康中國、創造幸福生活道路上所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因此,本屆大賽既是一次小康中國影像精品的集中呈現,也是對中國決勝全面小康偉大實踐的傾情演繹。

陳慶瀾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累計投入財政幫扶合作資金367.46億元,派出黨政幹部和支醫支教人員7000餘人次,先後與全國17省(區、市)及所轄109縣(市、區)開展幫扶合作,累計助力對口幫扶地區330餘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忠誠踐行了經濟特區「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責任與擔當。

陳慶瀾表示,2020年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深圳視察,親自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大部署,要求深圳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將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關懷厚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徵程中續寫新的輝煌。

2

《大慶3100張脫貧戶笑臉綻放幸福畫卷》榮獲簕杜鵑特別獎

大賽共評出111幅/組獲獎作品

據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介紹,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通過線上線下共徵集作品近十萬張,專家評審委員會根據參賽作品內容、質量、史料價值、傳播價值進行綜合分析評定,經過初評、複評和覆審三個環節,最終評選出評選出勒杜鵑特別獎1幅/組,典藏金獎10幅/組,典藏銀獎20幅/組,典藏銅獎30幅/組,優秀獎50幅/組。

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講話

楊冬權說,今年是中國扶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中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之年,在不久前,中國最後一批貧困縣已經摘帽,所以以小康中國為主題的圖片展在此時展出,正逢是時。這不僅是對中國小康社會建設過程的一次回放,也是對中國小康社會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還是對小康建設者和受益者的一次特別禮讚。

楊冬權表示,每一幅小康建設圖片,都是一道靚麗的小康建設風景。所有獲獎和展出的其他作品,都各具特色、各有代表性和觀賞性,都值得欣賞和宣傳。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致辭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致辭表示,從「砥礪奮進的五年」,到「紀念改革開放40年」,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年」,中國圖片大賽的參賽人數越來越多,參賽作品越來越精彩,影響力日益增強。今年,組委會創紀錄地收到近10萬張參賽作品,這些照片記錄了當代中國人民走上幸福之路、奔向小康生活的一個個生動瞬間。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致辭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致辭表示,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在深圳舉辦,既是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的一份獻禮,也是對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一份賀禮,市民可以透過一張張真實、生動、優美、感人的圖片,共賞「小康中國」多姿多彩的美好圖景,共享「幸福生活」令人陶醉的馨香甘甜。

在頒獎儀式上,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為獲得大賽最高獎項——簕杜鵑特別獎的攝影組織頒獎。大慶市攝影家協會憑藉《大慶3100張脫貧戶笑臉綻放幸福畫卷》獲得此獎。

簕杜鵑特別獎頒獎儀式

為記錄脫貧攻堅、決勝小康進程中的人和事,大慶市攝影家協會組織百位攝影師深入基層,深入鄉村,在脫貧戶的田地間、院子裡、炕頭上拍攝他們幸福的笑容,最後集體創作了《大慶3100張脫貧戶笑臉綻放幸福畫卷》,為本屆大賽獻禮。授予大慶市攝影家協會「簕杜鵑特別獎」,既是感謝他們對中國圖片大賽的支持,讚賞他們優秀的組織工作,也是對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攝影作品的肯定。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為獲獎代表《幸福一刻》作者谷晶、《展翅凌風》作者蔡雙榮頒發典藏金獎。

典藏金獎頒獎儀式

本屆大賽中,還有藺以光、李玉龍的《雲南基諾山基諾族群眾的小康之路》、譚成發的《沉甸甸的喜悅》、鄭耀德的《誓擋「黃龍」 綠富同興》、謝佩霞的《香蔥生產基地》、陳光輝的《「染」出了致富的好日子》、周紅聲的《深圳送醫到察隅》、戚良鵬的《愛心支教》、趙東義的《小腳奶奶開直播》等獲典藏金獎。

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陳慶瀾,為獲獎代表《蘿蔔香飄脫貧路》作者李亞新、《脫貧攻堅苗寨展新貌》作者毛炯頒發典藏銀獎。

典藏銀獎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結束後,與會領導、嘉賓和市民一同觀看了典藏作品展。

3

典藏作品展在深圳國風藝術館展出市民可免費參觀

據悉,為了讓市民們能方便地觀賞典藏作品,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主辦方在國風藝術館3、4號展館設立了展區,按簕杜鵑特別獎、典藏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的順序,以組圖的形式展現。

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典藏作品展出後,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據了解,本屆中國圖片大賽典藏作品的展出時間為12月6日至2021年1月10日,市民可免費參觀。

市民在公交站臺的廣告燈箱前看展覽信息

市民在地鐵的廣告燈箱前看展覽信息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
    12月6日,市民現場參觀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典藏作品展。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7日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尹春芳)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 小康路上的見證!老中青三代紀錄片人回望「光影記憶」
    9月17日上午,以「脫貧·小康:紀實影像中的時代記憶」為主題的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第一場學術論壇,在中華世紀壇B1發布廳舉行。論壇匯聚了老中青三代紀錄片人,他們用自己的創作經驗和獨到的光影記憶,講述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在過去半個世紀,從脫貧到小康的歷史蛻變與發展,共同探討新時代「三農」題材紀錄片的作為與時代呈現。紀錄片如何更加精準、精細地記錄脫貧奔小康這一時代發展的主題,更加詳細實地講述歷史進程中的經典故事?持續豐富國家相冊是紀錄片人追索、探求的目標。
  • 2230多年建城史 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用「廣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是一座什麼城市?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廣州,擁有2230多年建城史,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到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再出發,見證了廣州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輝煌。
  • 《千頃澄碧的時代》2月26日一起見證了不起的中國故事!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採用了正面、全景式的敘事方式——以「雙雄人物+金融扶貧主線」,串聯起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了中國脫貧攻堅一線的群像。片中,一心想在學術中尋找中國農村出路的熱血青年蘆靖生,與縣委副書記範中州、鄉書記韓素云為代表的蘭考各級幹部相遇在中國脫貧攻堅戰第一線,以「涓滴之力」換來「千頃澄碧」。
  • 用芭蕾講好中國故事
    從10月24日晚開始, 《過年》經過了12天11場的連續演出,讓近3萬名「芭蕾故鄉」的觀眾陶醉在中國版《胡桃夾子》的瑰麗,更在「中國故事」、「中國情感」中感受著中國文化的親和與多彩,實現了借用西方芭蕾語彙表達中國意境、中國審美、中國情感,講述中國故事。 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在文化版刊文認為,中國版《胡桃夾子》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國的新年——春節之中。
  • 講好檔案故事 奮力共奔小康
    檔案是一張紙,記載了無數人的青春歲月;檔案是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檔案是部電影,演繹了社會多年的變遷;檔案是一座船,承載了祖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勞動者日夜堅守在每一寸土地上,神舟五號的發射,港珠澳大橋的建立,每一根電纜,每一條鐵路,每一座大橋……眾多輝煌的成果,是無數勞動者披星戴月奮鬥出來的,是無數先輩篳路藍縷,奮發圖強,使中國在崛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堅持不懈,一以貫之,接續奮鬥,使中國不斷強大。
  • 講好中國故事是新聞媒體的神聖使命
    總書記提出48字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要求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新形勢下作好新聞輿論宣傳作出全面部署。(2月20日 人民網)   講好中國故事,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只有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記錄者、守望者和傳播者,才能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 ——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回顧
    文/圖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讓農民電影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成為塑造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媒。
  • 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中國精神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有血有肉的中國好故事    作者: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 唐緒軍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在會見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獲獎代表時指出,當代中國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 做講故事的人,用民間力量講好中國故事
    ——中宇力度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主席2018
  • 光影秀策劃公司如何用光影講故事?
    光影秀是通過文化和高科技的融合,依託山、水、城市建築等所有可以用光來表現的現有場地條件,為旅遊目的地量身為當地打造一張名片,形成新的夜間經濟增長點。光影秀需要展現一段美景、還原一段歷史,講述文化故事,從而激發觀眾的震撼點、淚點、笑點、新聞點、互動點,給觀者一種全新體驗,這對光影秀策劃公司來說是考驗。那麼,光影秀策劃公司如何用光影講故事?
  • 葉小綱: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自覺肩負起了推動音樂塑造中國文化自信的使命。在這位音樂家眼中,音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葉小綱接受了半月談記者的專訪。 一撥一彈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是中國音樂「走出去」的重要策劃項目之一。該系列音樂會自2003年9月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愛弗利·費雪音樂廳成功首演以來,足跡在世界範圍內一路延伸。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
  • 見證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優秀選手成長之路,快來圍觀校花校草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10萬餘名海內外青少年報名參與活動,在中華大地上掀起「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熱潮。現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複選階段已經圓滿落幕!活動片區終選正在火熱進行中~通過「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很多選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長和收穫,更深刻體會到用國際通用的語言、有效傳播中華文化和講述中國故事對於當下的意義。
  • 探尋中國經驗 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探尋中國經驗 講好中國故事   編者按:聯合國把貧困列為
  • 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在河北西柏坡如約盛啟
    ,共同見證了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的啟動開機。  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對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拍的重要意義予以了肯定。「今年,我們正在見證中國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天,我們又共同見證了中國電視史上和小康建設史上的一個高光時刻——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的拍攝。」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已經可以用非常流利和標準的英語來講述故事了。他們發音準確,語調流暢,聲音洪亮,落落大方,表情達意自如舒展。有些小選手穿著精緻的漢服表演,為這次比賽帶來了很多驚喜;有的小選手表演能力突出,令人印象深刻。活動也是一堂語文和英語的綜合課堂,是一場中國文化和英語語言的有趣碰撞。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天中晚報客戶端 2021-01-04 11:33:48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讓農民電影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成為塑造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媒。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在前不久在駐馬店召開的中國農民電影節品牌建設座談會上,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天金的這番講話振聾發聵,發人深醒。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
    但中國憑藉發展基於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出了最強有力的反駁,用日新月異的變化振奮了人心。」誠哉斯言,作為植根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其蓬勃生機和活力在神州大地譜寫出一曲又一曲氣勢磅礴的壯麗篇章。 歷史洪流滾滾向前,奮鬥腳步永不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