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婦女保健科 夏建紅主任醫師
不敢大笑怕漏尿,老覺得尿頻尿急,憋不住尿,總感覺腰酸背痛,還有難以承受的腹部墜脹感,甚至是在下蹲洗澡的時候竟還可以摸到陰道口有一坨「圓圓的肉球」……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中老年女性以及產後媽媽都會遇到這些盆腔功能障礙所帶來的難以言說的尷尬和痛苦。
一、盆底功能障礙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盆底的解剖及功能作用。女性的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所包住,它們就像一張吊網一樣,將子宮、膀胱、直腸、陰道等臟器穩穩地託在上面,以維持正常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等功能。
但一旦這張「吊網」受損變得鬆弛時,就有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礙,出現相應的症狀,如小腹墜脹、尿頻、便秘、陰道鬆弛、無性快感等。再嚴重一些的則可能會發展為不同程度的漏尿,輕點的在咳嗽、噴嚏、大笑、運動或提重物時發生漏尿,嚴重點的連走路或站著都可能會尿溼褲子,再嚴重點的甚至還會使得原本託在「吊網」上的子宮、膀胱、直腸、陰道也都脫垂出來。
二、哪些因素會引起盆底功能障礙呢?
首先,懷孕生育的過程,是使得這張「吊網」變得鬆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懷孕期間,隨著孕周的變化,子宮不斷增大,盆底肌可因過度的牽拉而變得鬆弛;同時,妊娠時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膠原纖維代謝而使得盆底肌肉韌帶鬆弛,減弱盆底的承託和括約能力。
到分娩時,為了使胎兒經陰道順利娩出,盆底肌肉又需要經受各種「考驗」,胎兒在娩出過程中可能會對盆底組織造成肌肉、筋膜的直接機械性損傷,同時,娩出過程也會造成會陰部的撕裂和部分神經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受損,間接影響了盆底肌的支持、括約和性功能。
其次,絕經婦女也是易患盆底功能障礙的人群。這是因為,雌激素具有調節盆底膠原代謝、維持盆底組織形態和張力的作用。但絕經後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降低,盆底支持組織修復再生能力有可能降低,而容易導致盆底支持結構薄弱,進而發生盆腔器官脫垂。
再有,肥胖與慢性腹內壓增加(如長期咳嗽,長期便秘等)、既往盆腔手術史、先天及遺傳因素,也是盆腔功能障礙發生的危險因素。
三、該如何幫「媽媽」們擺脫困擾,重拾社交信心,恢復健康生活呢?
一般情況下,機體組織在受到損傷後常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同樣,盆底肌損傷後也會慢慢得到修復而逐漸恢復盆底功能,但如果損傷的程度比較重,光靠肌肉的自我修復是很難恢復到正常狀態的。
因此,需要及時治療。常用的幹預治療方法包括: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盆底肌肉鍛鍊,並在此基礎上結合生物反饋療法、電刺激療法、手法治療等,必要時再輔以藥物治療,再嚴重些的甚至需要佩戴子宮託及手術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法來預防盆底脫垂:
1、kegel運動
Kegel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操作簡單,在保持腹部正常呼吸的情況下,進行陰道、肛門有節律的收縮和放鬆運動,以達到增加陰道緊縮度、增強盆底肌肌力,從而改善對盆底臟器的支撐及括約作用。
操作方法:收縮肛門、陰道,感受盆底肌從下往上提的感覺。收縮時,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鬆,不要用力,收縮同時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氣。收縮堅持3-5秒,然後放鬆,再次收縮堅持3-5秒,然後放鬆,如此反覆。每次練習10-15分鐘,一天做2-3次。這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在正確掌握鍛鍊方法後,要長期堅持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2、長期便秘的可以通過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蔬菜、粗糧等)從而改善。長期咳嗽的建議去找醫生調理。
3、少提重物(>5kg),避免久蹲久站、過於劇烈地跑跳等。
4、堅持運動,可以做舒緩的運動例如:瑜伽、普拉提、散步、遊泳等。
5、超重者需要減重,體重正常的需要維持好體重在正常的範圍。
6、建議每天攝入6~8杯水,並養成規律的排尿習慣,少喝咖啡、濃茶、飲料等刺激膀胱的飲品。
7、已經有脫垂的應避免長期穿束腹帶等長期壓迫腹部的服飾,因為會增加腹部的壓力從而加重我們的脫垂情況。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婦女保健科 胡雯康復治療師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