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省內餐企向美團外賣遞交了聯名交涉函,呼籲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以便餐企承接來自更多平臺的外賣訂單,同時提出「減免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等訴求。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4月11日就此事向美團方面尋求回應,美團方面表示,對該協會發出的交涉函不做回應,美團此前已經對商家啟動了多項幫扶措施,並至少階段性投入了超過4億元幫扶商家。「目前廣深兩地餐飲外賣業的恢復程度名列全國前茅,廣東許多商戶每個月還收到了不菲的返還佣金。」
疫情期間,外賣小哥陳凱在騎行送餐(3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博攝關注點一:外賣自救背景下「降傭」呼聲不斷
自疫情暴發以來,眾多餐飲企業的正常營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有多家餐飲頭部企業表示,消費者外出就餐意願驟減,門店同期收入大幅下降甚至被迫停業,帳上現金流僅夠維持數月。
頭部企業生存尚且艱難,中小企業的困境更不必說。在租金、人工等成本壓力下,大量復工的餐飲門店開始選擇上線外賣業務,希望通過外賣自救的方式「殺出一條血路」,其中也包括很多高端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品牌。
而與此同時,呼籲外賣平臺降傭的聲音也接連不斷。
2月20日,河北省飯烹協發布《致電商平臺的公開信》,呼籲美團、餓了麼等降低外賣佣金費率,「在全民抗疫時期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2月24日,山東9個協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強烈呼籲外賣平臺全面降費的公開信》呼籲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各類外賣平臺在疫情期間儘快出臺降低餐飲企業佣金費率等扶持措施。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4月10日聯合省內餐企向美團外賣遞交的聯名交涉函中表示,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高額外賣佣金,對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經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該交涉函引述美團3月30日發布的財報稱,美團2019年度經營溢利由負111億,轉為正27億元,首度扭虧為盈。其中,外賣業務貢獻大,交易額增長38.9%,而餐飲外賣毛利卻爆增94.2%,餐飲外賣毛利率由13.8%同比大漲至18.7%。「美團的主要營收和利潤貢獻來自於餐飲外賣業務,但是高昂的外賣佣金恰恰違反了餐飲網際網路營銷『直達終端、壓縮渠道、降本增效』的本來之義。」
解讀:外賣平臺佣金超八成為騎手費用
「佣金」是外賣平臺與餐飲企業之間繞不開的話題。「佣金」為什麼收費額度這麼高?它包含了哪些服務?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外賣平臺的佣金由三項資費組成,分別為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其中,配送服務費佔到佣金的80%。如果商家不選擇配送服務費而自行解決配送,幾乎所有商家佣金立刻可以減少到個位數,可能會低於5%。
據美團3月30日發布的財報數據,2019年全年,僅騎手費用一項,美團外賣總計支出就超400億元,而2019年全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為496億元,這意味著,美團外賣平臺佣金收入超80%都用在了騎手上。
此外,據公開報導,2月26日,美團在此前啟動七項商戶幫扶舉措的前提下,發布了「春風行動」,助力商戶復工復產。「春風行動」上線一周,全國已有超過25萬商戶通過流量卡、代金券等形式獲得幫扶。此後,「春風行動」還推出了「返還不低於3%~5%的比例外賣佣金」的舉措。
美團表示,美團外賣「春風行動」幫扶商戶的階段性投入超過4億元,覆蓋商戶數量近60萬家。而這股「春風」同樣吹到了廣深兩城。不少商家每月收到了不菲的返還佣金,而這筆佣金被用於流量推廣後,更是有力拉動了營收,幫助當地餐飲經濟提前復甦。
孖記士多是廣州老城區的知名食肆,平日堂食門庭若市,受疫情衝擊,該店在春節後加速布局外賣業務。負責人李小姐介紹,疫情期間外賣業務增長的勢頭出乎她的意料,以孖記士多龍津店為例,2月份的外賣收益成功抵消了堂食關停帶來的損失。
廣州大鴿飯相關負責人戴小姐則表示,以3%的比例(部分門店高達5%)計算,大鴿飯每月至少能收到12萬元的外賣佣金返還。
關注點二:「獨家條款」涉嫌違法?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交涉函中重點提及,廣東餐飲業第一時間配合疫情防控需要關閉堂食,外賣成了餐飲業唯一的營收來源,若多一家外賣平臺幫助餐飲企業推廣外賣,餐飲企業將會多一條活路。但美團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這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
該交涉函稱,希望美團能夠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以遵紀守法經營為準則,積極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切實降低上線企業負擔。
為核實此事,記者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分別搜索「廣州酒家」「千秋便當屋」「車前外帶壽司」「一點點」「奈雪的茶」等品牌時發現,上述品牌在兩家平臺上均上線了外賣,這與交涉函中提及的美團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不符。
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品牌有議價能力,如頭部餐飲企業百盛、麥當勞、星巴克等都在雙平臺上上線外賣,而小微企業如沙縣小吃、蘭州拉麵等流量相對不大,因此受害的多數是一些腰部企業。如「遇見湘」這樣的腰部企業,此前曾在美團外賣上線,如今只在餓了麼平臺上上線。
專家:相關法律中留有一定的判斷空間
「《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給市場競爭留有充分的空間,判斷是否違法要結合具體情形予以認定。」 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金瑞表示,如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才會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如果平臺用更好的條件吸引商家入駐並獲得獨家授權,是具有正當理由的,這屬於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團『獨家條款』應該還在正常市場競爭的範疇內。」劉金瑞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籤訂協議是一個商業協商的過程,對於獨家入駐美團外賣平臺的商家,平臺往往會給予「更低佣金」「更多流量」等優待,從這點看,平臺為了獲取「獨家授權」是付出了對價的。
「交涉函的用語有些絕對化。」劉金瑞指出,外賣平臺不止一家,如果商戶覺得美團的「獨家條款」吸引力不足,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其他平臺上同時上線,當然商戶從平臺獲得的優惠條件就會下降。
「美團的這種具有排他性的『獨家條款』是違反了《反壟斷法》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則表示,這種排他法最終導致平臺對商家掌控度越來越高,也讓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對消費者的權益構成了侵害。
朱丹蓬認為,正是因為疫情嚴重,美團「獨家條款」的危害性就更加凸顯。這給商家和消費者轉嫁了不少成本,以至於讓商家無法接受。而餐飲協會作為行業協會肯定要為商家去謀福利,爭取一些應得的權益,這是行業協會應該起到的表率作用。
商家方面,廣州新興飯店就和美團籤署了「獨家條款」,該飯店負責人李文強4月11日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該飯店在美團外賣上的銷量約佔總營業額的15%,較疫情之前提升了一倍,而美團「春風行動」中,他們獲得了5個百分點的佣金返還。
行業和平臺應聯合應對疫情
此前,風鈴企業大數據發布的《大數據預警:疫情下的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顯示,通過測算所有餐飲企業的成本費用結構發現,房租成本佔比26%,人員工資佔比28%,各級政府和金融機構如果對餐飲企業開展積極扶持,在房租減免、延長貸款期限等有利政策扶持下,餐飲行業的整體存活率將顯著提升。
「餐飲業最大成本來源於房租、人工成本,這部分不做外賣也是有的。」劉金瑞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堂食的逐漸恢復,餐飲企業的處境比起2月初的時候應該是要好一些的。但由於外出用餐風險的存在,餐飲企業客流量還沒有恢復到以前,餐飲企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這個時候餐飲行業和外賣平臺應該聯合起來更好地應對疫情。」劉金瑞表示,餐飲行業協會除了呼籲降低佣金,可以考慮與大型商場或是門店商談減免租金,或者從其他的渠道緩解餐飲企業的壓力。
此外,外賣佣金和線下門店租金完全不一樣。對於餐飲商家來說,房租是硬性開支,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是固定的攤銷和成本。外賣平臺的佣金是按業務量彈性增減,佣金的產生也是和配送服務聯繫在一起的彈性費用。商戶不營業、不在平臺上產生交易就不收取,有交易時收費則跟單量掛鈎。因此,在疫情期間,很多外賣商戶不營業就沒有佣金的支出。
簡單減免佣金對餐飲企業的幫助有限,核心在於幫助商家恢復經營和增加業務量,提升整體收入覆蓋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例如,疫情期間一個一天只有 5 單外賣的商戶,即使佣金為零,依然不能生存,而如果他能想辦法將訂單增加到 30 單左右的正常水平,即使是20%的佣金,他依然可以維持生計或者略有盈餘。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堂食是正餐企業的主營業務,外賣其實是增收途徑,算成本時不能把原本用於堂食的鋪租、人力成本也算入其中。佣金降了,租金降了,但如果沒有訂單,沒有客戶來消費,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餐飲的困境。與其糾結降傭,不如認清流量的重要。佣金是一個變動成本,有單才有,沒單沒有。餐飲企業欲自救,外賣單量多寡才是關鍵。
海底撈、西貝等相繼為提價道歉
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官微發文承認,該公司確實漲價了。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
賈國龍在其微博上宣布,從今天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我還決定,5月31日前,在全國59個城市386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實我們也挺難的,還希望您支持生意。」賈國龍在官微中表示。
隨後,西貝筱面村官微也轉發賈國龍的官微稱「對不起大家了」。
而在這以前,海底撈也悄悄提高了部分菜品的價格。
一位北京的消費者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消費220+,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此後,海底撈方面承認,「受疫情和成本上漲因素的影響,海底撈確實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此舉引發廣泛爭議。
隨後(4月10日),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德鋼
審籤 |張德鋼
實習生 | 梁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