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 蛋黃酥,澄黃可口的中式甜點

2021-02-17 一味一笙美食教室



黃澄澄一個 蛋黃酥

十分小巧可愛,

就像溫婉秀致的江南女子,

不動聲色,

自有傳統美食的傾城魅力。


蛋黃酥起源臺灣,

是臺灣月餅的衍生品,

鹹的是鹹蛋黃,甜的是紅豆沙,

甜而不膩,香酥可口,

是中秋必備美食!


不過不要小看這個小點心哦,

又要做油皮,又要做油酥,

過程還是挺長的,

不怕麻煩的小夥伴們,

來嘗試一下吧~

關於蛋黃酥

製做中式酥皮又稱開酥、起酥,是指以水油麵團作皮,包入油酥後經過擀卷,形成極有層次的酥皮麵團。包酥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大包酥和小包酥。而以酥皮呈現的形態,又分明酥和暗酥。


大包酥類似做西式起酥點心,大油皮包入大油酥,優點是速度快、效率高、可大量製作,缺點是不容易擀均勻,油酥層次少,酥鬆性差。

小包酥是油皮、油酥分割成小麵團後分別包製、擀卷,優點是容易擀卷,層次清晰,酥鬆性好,缺點是速度慢且費工時。


明酥是指將擀製成卷的酥皮切口朝上擀開,再包製而成的酥皮點心。通過這種方法製成的酥點酥層外露,表面能看見螺旋狀的起酥層,非常漂亮。為了顯現這些層次,通常會在油酥層裡加入有色澤的粉類,如抹茶粉、可可粉、蔬菜色粉等等。

暗酥是指做好的點心表色光滑,看不到起酥層,要切開點心後在切面才能看到層層的起酥。


用於起酥點心的油脂可以是豬油、黃油、白油、酥油等,其中以豬油的延展性最佳,液體油比較不合適。油酥烤焙時受熱,油脂中的水分蒸發,使粉粒之間形成空隙,其中的空氣膨脹,從而形成了層次。起酥點心的油皮和油酥的配比是有講究的,一般油皮為100%時,油酥比例經常用66%、60%和50%,如果油皮過多,則表皮較硬,酥鬆性差;如果油酥過多,容易破皮和露酥。


蛋黃酥做法

材料

A、油皮材料:低筋粉115g,綿糖12g,水40g,豬油40g

B、油酥材料:低筋粉75g,豬油37g,豆沙250g,鹹蛋黃5個

C、表面裝飾:朗姆酒適量,蛋黃2個,黑芝麻適量


步驟

1、先將油皮中所有材料一起攪拌至6-7成筋度;

2、分割成10等份,鬆弛20分鐘;

3、將油酥中的低筋粉和豬油混合拌勻,軟硬度和油皮一樣;

4、將蛋黃在180℃中烘烤8分鐘,出爐噴上朗姆酒備用;

5、將豆沙分為10等份備用;

6、在油皮中包入油酥,擀開捲起2次;

7、再擀開成圓形,包入備用的蛋黃與豆沙,接口向下;

8、在表面刷上蛋黃液,用手沾上黑芝麻,以上火200℃、下火170℃烘烤18-20分鐘至金黃色即可。


注意事項

1、拌油酥的時候,油酥的軟硬度要和油皮差不多;

2、蛋黃選用新鮮的鹹蛋黃,需要提前烤好,噴上少量的酒,來消除腥味,蛋黃需要完全冷卻後方可使用;

3、油皮包入油酥的時候,油皮的麵筋不可太強,擀卷2次完成後需要鬆弛一會;

4、擀壓的過程中用塑料紙蓋一下,以免吹乾,再進行擀壓的時候,容易乾裂;

5、刷蛋黃時,最好是刷2次,沾芝麻的時候要蛋黃未乾之前;

6、烘烤的溫度和時間以及表面的顏色要掌握得當。



閒時做幾個蛋黃酥,

用料安全健康,

吃得放心,

走親訪友的時候還能作為伴手禮,

得到親友的誇獎,

滿足感會爆棚~


配方來自《中華餅大全》,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由小編整理



相關焦點

  • 蛋黃酥 / 澄黃可口的中式甜點
    蛋黃酥起源臺灣,是臺灣月餅的衍生品,鹹的是鹹蛋黃,甜的是紅豆沙,甜而不膩,香酥可口,是中秋必備美食! 關於蛋黃酥 製做中式酥皮又稱開酥、起酥,是指以水油麵團作皮,包入油酥後經過擀卷,形成極有層次的酥皮麵團。包酥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大包酥和小包酥。
  • 今日甜點:大叔教你自製蛋黃酥,鹹香味美,酥脆可口,家人愛吃!
    如果要給好吃的中式點心排名,那麼蛋黃酥必定是數一數二的,在層層疊疊的酥皮下包裹著鹹蛋黃,配上Q彈軟糯的雪媚娘皮,一口咬下去還有夾心的紅豆沙泛上舌尖,真的是太好吃了。蟹黃色的皮酥到掉渣 ,咬一口,鹹香軟糯,雪媚娘皮、紅豆餡兒、鹹蛋黃,層層美味在舌尖綻放!
  • 高考美食之蛋黃酥,酥脆可口,層層分明,鹹甜軟糯
    其實不是的,我也很喜歡做中式點心,並且也很喜歡吃中式點心,比如上課時做的菊花酥,佛手酥,開口笑,桃酥等等,都很好吃,但是因為油量大,糖分高,所以也不是很受年輕人的喜歡了。但是我相信有一樣中式點心,一定是許多人,哪怕是學生黨的最愛。那就是蛋!黃!酥!
  • 蛋黃酥的配方及做法,簡單易學
    蛋黃酥受到廣大朋友的喜愛,外皮酥脆,內陷豆沙裹著鹹蛋黃,鹹甜之際還瀰漫著豬油的香,老少皆宜,是中國最經典的點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蛋黃酥的配方和做法。>舒可曼糖霜:20g水:50g#油酥#新良低筋麵粉:90g豬油:45g#內餡#展藝紅豆沙餡料:300g鹹鴨蛋黃:
  • 蛋黃酥,49元
    說到解饞充飢的中式點心,蛋黃酥必須有姓名!集「酥、鹹、甜、糯」於一身,層層美味,一年四季都讓人犯饞!
  • 蛋黃酥最正宗的做法,酥掉渣,配方比例幾乎失傳,有錢不一定買到
    蛋黃酥最正宗的做法,酥掉渣,配方比例幾乎失傳,有錢不一定買到說到蛋黃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算沒吃過,滿大街的蛋黃酥廣告也都看過。大大小小,各種口味的蛋黃酥,隨處都能買得到,但是好吃的卻寥寥無幾。但是蛋黃酥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它的口味能夠讓一家三代人都很喜歡,外皮酥脆,豆沙甜糯,加上鹹蛋黃的鹹香氣,怎麼吃都吃不膩。其實要做出好吃的蛋黃酥,掌握了配方製作起來一點也不難,外面買的蛋黃酥貴不說,用料還不如自己的好,自己做的,好吃健康,步驟麻煩一點,但是做好了超有成就感。
  • 中式糕點蛋黃酥的做法,這樣做比買的還好吃,你能吃多少
    說起中式糕點你們會想起什麼呢?我會想到桂花糕和鳳梨酥,畢竟這兩種糕點在古代是很有名的。其實作為一個標準吃貨我還是比較失敗的吧,為什麼我會怎麼說呢?因為小編我竟然沒吃過桂花酥糕……所以不知道是什麼味道。中式糕點呢,我喜歡吃和經常吃的就是綠豆糕,桃酥,燒麥等等比較大眾化的糕點。
  • 蛋黃酥中的「愛馬仕」,黑是因為裡面的墨魚汁,吃起來又軟又糯
    蛋黃酥,以鹹鴨蛋黃為靈魂,在甜點圈經常以C位出現,各路吃貨都為它痴迷。鹹鴨蛋黃,可謂是所有美食的靈魂「人物」。飯糰、粽子、方便麵、小龍蝦、披薩……不管什麼食物,只要加了它,立馬驚豔你的味蕾。今天給大家推薦口感無死角的蛋黃酥,蛋黃酥中的「愛馬仕」——黑金酥。
  • 2017年,我們追過的甜點師傅與他們的甜點配方~
    上期推送了2017年我們追過的麵包師傅與麵包配方今天我們繼續開心地盤點一下「2017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甜點師傅與他們做過的甜點配方」注意:點擊配方圖片可跳轉配方詳情!標籤:零失敗配方 可口綿軟 清甜蘋果
  • 50年來沒變過的蛋黃酥,今天被這位大叔徹底顛覆了!
    我們都叫他馮匠,十年如一日,每周定期為家人製作美味的蛋黃酥,但他一直有一個夢想:「中點復興」憑藉多年跟隨法國大師學習的經驗,每周他都會給家裡三個孩子做各類法式甜點,但是這麼多年下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卻是我們的中式點心-蛋黃酥。
  • 蛋黃酥!趕緊搶直播價…
    這款七若滋蛋黃酥使用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黃油,比傳統的用豬油做的蛋黃酥熱量更低、口感更好。製作紅豆沙是用的是低糖配方既能襯出豆子本身的香味,吃起來又微甜綿沙不黏膩,沙沙的口感,還不怕胖。雪媚娘是日式點心的常客,輕輕掰開蛋黃酥,皮與皮之間因為雪媚娘的相連難捨難分,軟糯彈韌,看著就讓人食慾大振。
  • Rosa愛甜點 中秋節必備的蛋黃酥酥酥
    ▼|  蛋 黃 酥  |▼一共分為三個部分①酥皮②豆沙③蛋黃其中,酥皮是由油皮和油酥疊包而成豆沙餡可以換成任意你喜歡的餡蛋黃可以是新鮮的鴨蛋洗乾淨敲出蛋黃也可以是袋裝成品鴨蛋黃不過袋裝鴨蛋黃有點腥需要噴酒或用水泡一會哦!
  • 這些顏值頗高的中式甜點,好看好吃還治癒,感受傳統美食的魅力
    與西式甜點喜歡把奶油、肉鬆等辣眼睛的食材塗抹在甜點外面不同,中式的甜點就像我們的傳統文化一般,融合著含蓄謙虛之美。從外面看,中式甜點似乎就是一層麵皮而已,可是拿起一枚,輕輕的放入口中,你會發現,全世界都會隨著它而改變,裡面的餡料可鹹可甜,可酥可脆,有著無窮的變化,既有豆沙、棗泥一般的甜味,也有椒鹽一般的鹹味,甚至連它的外面也有著多種的變化,有酥脆的,有糯糯的,有甜甜的,有鬆軟的。一起看看好吃的中式甜點都有哪些?
  • 漢糕堂金牌蛋黃酥強勢登陸央視
    改變以往數量型擴張的經濟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中國創造」產品將成為每個創新企業的共同目標,這同樣也是漢糕堂金牌蛋黃酥不斷追求的。央視作為國內高端、權威的媒體投放平臺,在用戶規模和影響力上佔據著國內主流媒體領袖地位,而這些使得央視對於廣告的篩選格外嚴格,能夠與央視達成合作關係的品牌都需要具備良好的企業形象與過硬的產品品質。
  • 漢糕堂金牌蛋黃酥是什麼神仙味道!?
    在寒冬的夜晚下能喝上一口清茶,窩在沙發上和好朋友一邊聊天八卦一邊觀看一部熱劇,如果這個時候可以再吃到一顆漢糕堂的金牌蛋黃酥,那真是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幸福時刻了。漢糕堂的金牌蛋黃酥相比網上售賣的蛋黃酥不同之處就在於漢糕堂的是現烤現賣,當天買到的絕對是當天新鮮出爐的,並且裡面是一整顆鹹蛋黃,在加上軟糯的雪媚娘和紅豆沙,一口咬下去四種口感在嘴裡跳舞,而且還有餘溫。皮酥餡軟,口口酥香。
  • 蛋黃酥不論怎樣都不破酥的秘訣,一口酥掉渣,贈送配方步驟詳解!
    蛋黃酥大家好,我今天繼續來給大家分享烘焙食譜——中式經典蛋黃酥,蛋黃酥屬於酥皮月餅的一種,傳統經典蛋黃酥是由酥皮,豆沙,鹹蛋黃三部分組成的,層層包裹,一口下去可甜可鹹,十分好吃,經過烘焙大師們不斷的改進
  • 美食:手工製作的蛋黃酥,製作過程曝光,流口水了......
    其實小編一直喜歡做西點,但是卻是喜歡吃中式糕點的,想想每每過節的時候,家裡總會擺上一盤各式各樣的中式點心,菊花酥,牛舌餅,綠茶酥,紫薯酥,虎皮蛋糕,老婆餅,南瓜餅...數不勝數,這樣看來,你是不是發現,哎呦~中式點心好像也很多種哎
  • 阿成推薦:一年賣出7000萬顆的軒媽蛋黃酥,沒嘗過對不起自己!
    說到解饞充飢的中式點心,蛋黃酥必須有姓名!集「酥、鹹、甜、糯」於一身,層層美味,一年四季都讓人犯饞!
  • 外面賣8塊錢一個的蛋黃酥,其實做法並不難,做法和配方我這都有
    雖然古代的糕點琳琅滿目,有的延續至今,但如今也有越來越多新穎的糕點崛起,例如「蛋黃酥」,它是由麵粉、豬油、鹹蛋黃等做成的傳統中式糕點,隨著近年來用料的不斷改進,在製作的時候人們常會用黃油取代豬油,這樣雖然可以避免熬豬油的麻煩,但是從口感上來講的話,還是要稍微遜色一點。
  • 悠蘭一葉的紅豆蛋黃酥、爆漿流心酥、鳳梨黑金酥!年貨囤起來!
    悠蘭一葉的紅豆蛋黃酥、爆漿流心酥、鳳梨黑金酥!年貨囤起來!這家也算是小有名氣!這是第五次開團了,每次反饋都爆好!大家都說的好吃,才是真的好吃!而且價格也特別親民,多囤點沒有壓力!好吃停不下來!單個裝性價比更高,禮盒裝送人也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