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少空貨櫃,越南出口面臨困難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越通社》12月10日報導,年末是企業加快出口,服務聖誕節及元旦消費需求的時間節點,但越南幾乎所有出口行業都遇到共同的難題,即缺少空貨櫃裝貨及海運價格暴漲等,使許多企業擔憂。

據越南物流服務企業協會調查顯示,近40%的企業表示,遇到沒有空箱的難題。企業表示,缺箱的情況從9月份已經開始,越接近年末,情況越嚴重。航運價格也已暴漲了4-5倍。20英尺貨櫃平時到美國的價格是800-900美元/個,現在漲到3300美元,而到德國的價格漲到6000美元/個,還找不到空箱。

此外,企業等不到空箱,貨物留存倉庫,或滯留在港口等待裝箱都產生費用並影響貨物質量。部分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艱難維持經營,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好轉想加快出口,卻又遇到運輸環節難題。企業好不容易訂到倉位,卻又被告知沒有空箱。物流企業表示,目前不是一家航運公司或一條航線缺箱,而是所有航運公司的所有航線都缺箱,所以企業只能等待。

許多企業表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缺箱。在航運公司不斷提高運費的情況下,企業必須爭先恐後地才能得到貨櫃來裝貨。

價格每天都在變,甚至在沒有空箱情況下,只要隔一周價格就能翻一番。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越南企業將無法出口,而此時正是加快出口以提高年度收入的時候。

目前,出口商只能根據航運公司報價排隊等待空箱裝貨,且沒有議價的餘地。這種情況將大大影響貨物流通和出口額。且大多數航運公司都是外國的,因此企業不知道該找誰。

CMA CGM越南公司表示,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越南,全球所有國家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遇到同樣的困難。在被長時間中斷後,出口企業集中交付此前被推遲的訂單,而用於裝貨進口到越南的貨櫃不多,導致缺少空箱。

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主要港口已成為本地區國家到其他大陸特別是美國的貨物轉運港。但由於過去一段時間中美貿易摩擦,商品從中國出口到美國不順利,這導致地區內的銷售商將轉運地點轉移到越南,再出口到美國和其他一些市場,從而導致越南對空貨櫃的需求增加。

至於運費,由於防疫要求,貨物、貨櫃、船舶進出港必須進行消毒和監測,從而導致成本微漲。在貨櫃租賃方面,由於客戶需求旺盛,航運公司還必須根據市場機制調整價格。

三個月前,一個從越南到中國的20英尺貨櫃的價格從5美元到10美元不等,現在航運公司報價超過150美元。往印度、中東的運費從200-300美元/貨櫃增加至1500美元。與此同時,歐洲和美國等其他地區的價格也日益上漲,這是數十年來航運業前所未有的情況。

同時,一些物流服務公司認為,航運公司有可能利用疫情後貨物擁堵的狀況,同時抬高運費及貨櫃租賃費用,以彌補疫情航運中斷的損失。

物流服務公司預測,貨櫃短缺和運費上漲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一季度末,屆時假期過後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將下降。


相關焦點

  • 印度白蝦出口因貨櫃短缺面臨困境!
    2020年度印度的水產品,尤其是冷凍蝦的出口可能下降10%至15%,因為冷凍貨櫃的短缺已經嚴重的影響到蝦類行業的出貨。「從新冠疫情開始,今年我們就遇到了很多問題。開始雨季影響了蝦的產量,現在,我們的貨櫃供應出現了問題。」印度海鮮出口商(SEI)Elias Sait表示。
  • 越南大米麵臨滯銷,尋求中國重新合作,網友:有誠信才會考慮!
    中國與越南有著頻繁的貿易合作往來,如今越南有著大量的大米麵臨著賣不出去的窘境,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不過我國的消費者在經歷了幾次,越南出口的產品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之後也是說道,要有誠信我們才會重新進行考慮!
  • 天津港新闢至越南貨櫃班輪航線
    新華社天津3月19日電(記者毛振華、王井懷)19日,「天津—胡志明」貨櫃班輪新航線開通。這是天津港集團今年開闢的首條「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航線。至此,天津港貨櫃航線達到130條。截至目前,天津港擁有「一帶一路」貨櫃航線46條。2019年天津港貨櫃吞吐量1730萬標準箱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的貨物佔到近五成。天津港股份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孟慶柱介紹,今日新開通的該條貨櫃班輪航線運送的貨類,包含了天津進出口電子產品、河北出口藥品、山西出口肥料以及越南進口水果等。
  • 出口貨櫃供應短缺折射中國外貿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新華社廣州1月3日電(記者劉劼田建川)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該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來自中國貨櫃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用貨櫃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滿足:港口卸貨之後的卸空舊箱、中國造箱企業的新造箱。通常港口卸空舊箱的存箱規模大約在400萬TEU,新造貨櫃的存箱規模佔比10%-20%,每年中國造箱企業總產銷量在200-300萬TEU。因此,港口卸空舊箱是我國出口用箱的主要供應源。
  • 貨櫃「黑天鵝」
    馬士基預計,空箱緊缺情況將會持續,中國港口的出口訂艙不得不面臨因缺箱等造成的訂艙取消或裝運延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貿行情「先抑後揚」,國際物流鏈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態。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貨櫃全球分布嚴重不均衡。目前,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地積壓。
  • 從洛杉磯港離開的空貨櫃同比增加43.3%
    僅在10月,就有325,980個空貨櫃離開洛杉磯港,比2019年10月增加了43.3%。 10月份的裝載進口達到創紀錄的506,613標準箱,同比增長29.0%,而出口貨櫃數量(143,936)僅增長2.6%,這意味著每出口一個裝載貨櫃,就有3.5個裝載貨櫃進入
  • 「等深線」貨櫃「黑天鵝」
    馬士基預計,空箱緊缺情況將會持續,中國港口的出口訂艙不得不面臨因缺箱等造成的訂艙取消或裝運延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貿行情「先抑後揚」,國際物流鏈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態。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貨櫃全球分布嚴重不均衡。目前,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地積壓。
  • 出口「爆單」!自行車企業訂單排到明年,只恨貨櫃太貴、招工難
    出口方面,由於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疫情下的特殊優勢,其在歐美很多國家的銷量都出現大幅增長。自4月起,行業出口持續環比增長,到第三季度出口總值有望與去年持平乃至實現增長。 上半年自行車在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對美國出口的增幅好於預期,保持強勁增長的有越南和韓國。其中,對美國出口611.6萬輛,同比增長8.4%;對越南出口78.4萬輛,同比增長72.6%;對韓國出口73.4萬輛,同比增長37.4%。
  • 越南大米漲至450美元/噸!4月批准出口5.6萬噸,71%銷往中國市場
    眾所周知,此前,中國曾連續多年蟬聯越南大米最大買家,但在2019年中國開始推行新的質量標準後,以質量低、價格低出名的越南大米對華出口量出現大幅下降,跌幅達到64.2%。出口量僅為47.7萬噸。不過,由於2020年多國擔憂本國糧食不夠吃,相繼宣布暫停出口後,越南大米似乎又開始重獲中國買家的青睞。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中國一箱難求,歐美無處安放
    ,他的貨不得不延遲出口。  此時,在青島、連雲港、寧波和上海等大型港口,正在因為貨櫃極度缺乏,而導致船舶停泊作業延誤,港口承壓。  而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歐美多個港口卻由於貨櫃暴增,導致擁堵狀況嚴重。據了解,隨著歐美逐漸復工解禁,港口集運貿易呈逐步復甦的態勢,加上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導致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造成了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的局面。
  • 貨櫃「一箱難求」背後:中國出口需求暴漲,班輪公司三季度賺翻
    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會長、中集集團副總裁黃田化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提到,貨櫃緊缺有多重原因,除了疫情導致歐美國家對遠東製造業的需求增加、聖誕備貨需求,還有歐美澳港口塞港,貨櫃流通效率降低,大量貨櫃滯留在海外,短時間內難以回到國內。
  • 越南對中國出口的水果,再次出現質量問題?卻無奈碰壁
    越南對我國出口的水果,竟然再次出現一些質量的問題?結果卻慘遭我國的拒絕,但與此同時,還有多個國家想加大對我國進行出口!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因此到了現在我們國家在國際上地位也非常有影響力。但除此之外,我國的鄰國一些國家,都紛紛和我國有這深厚的合作關係。
  • 臺灣交通管理部門:船公司須保持運費透明,艙位貨櫃穩定供應!
    繼大陸、美國和韓國後,臺灣地區也對集運出手幹預,為過熱的貨櫃航運市場降溫。MOTC表示:「在會議期間,班輪運營商被要求增加運力,優先為臺灣出口商和託運人安排貨位,同時在運費方面保持透明,以確保艙位和貨櫃的穩定供應。」另外,針對出口商未能及時取得貨櫃的投訴,MPB將充當出口商與班輪運營商之間的中介機構,以促進貨物的平穩流通,以維持經濟增長。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目前,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致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最近能明顯感覺到貨櫃緊缺,中國需要空的貨櫃出口,而我們這邊的碼頭又罷工,外加疫情影響很多空箱回不去,貨船迴轉率又慢,直接影響了進口速度。」一位澳大利亞商家格瑞(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格瑞每年約七八成商品需要從中國進口,受此影響,公司目前只能靠賣存貨和舊貨維持生意。
  • 嚴重擁堵超長等待時間,越南最大深水港船舶在50公裡外等待泊位!
    製造業從中國向越南的轉移,給該國的貨櫃供應鏈也帶來了壓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4%,由於其他許多國家因疫情封鎖而陷入衰退,越南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 中石化川維化工公司廠內產品貨櫃出口突破萬箱
    近日,中石化川維化工公司廠內貨櫃出口業務實現新突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該公司貨櫃發運量已突破10000箱。  據了解,川維化工公司自2017年8月開展廠內貨櫃出口業務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貨櫃發運量已突破10000箱,合計裝載產品18萬噸,並且實現了超過連續7000箱裝載零差錯的記錄。
  • 印度冷凍蝦出口減少10%-15%
    來自Intrafish 12月24日消息,印度海鮮出口商(SEI)稱,由於該行業面臨「多重問題」,印度今年的海鮮出口,主要是冷凍蝦,可能會減少10%到15%。與其他地方一樣,印度今年也受到了COVID-19的影響,不僅如此,暴雨和疾病也襲擊了印度蝦行業,同時,冷凍貨櫃的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到蝦類行業的出口。港口的情況更為糟糕,不僅是貨櫃短缺的問題,貨船缺口導致海產品在港口的滯留時間長達15-20天,95%的印度蝦用於出口,中國是其最重要的購買國,貨船和貨櫃的短缺,嚴重影響不能按時收貨的問題。
  • 越南紡織蓬勃發展,到2025年或將出口550億美元!
    ,2019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額為389億美元,預計2020年出口額約352億美元,到2025年出口目標是550億美元,其中布料出口35億平方米,服裝出口8500種產品。越南紡織協會主席表示,將建議越南工貿部儘快將《到2030年遠景2035年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戰略》提交政府審批,內容包含國家計劃和建設大型紡織服裝工業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的廢水處理系統以吸引色染項目;優先先進技術的項目。同時,政府和各部委應繼續改革行政手續,消除困難,確保營造順利的商業投資環境,降低企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