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疾病需要很多人都非常困擾的,這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腎臟疾病的定義是比較廣泛的,腎虧也屬於腎臟問題的一類。腎虧的時候會有較為明顯的症狀表現,所以要診斷治療。那麼身上的味道重是腎虧了嗎?應該怎樣判斷腎虧呢?
腎虧的幾個常見徵兆:
1、身上有腐臭味
身體上感覺到有一種異常的腐朽的氣味,那一定是腎虛!因為腐的味道屬於腎的味道,五嗅(臊、焦 香、 腥、腐)裡面的腐就是腎的味道。尿毒病的病人身上就是臭的,如果身上發生腐朽的味道,說明這個人腎病很嚴重。
2、尿頻
健康的小便標準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總量不超過3000毫升。如果不是飲水原因造成的超過8次,就叫做尿頻。大多數尿頻都和腎無關。小便次數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問題;次數多,尿量多,則有可能是內科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頻而且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腎有問題。
3、睡眠充足卻還總打哈欠
打哈欠所表現出的腎虛一般是腎陽虛證,這類人除了哈欠連連、神疲乏力外,還常常伴有面色白而無華、形寒肢冷、食少腹脹、大便溏瀉、夜尿增多等症狀,如果看看舌頭,還能發現舌質淡、舌苔白、口唇青紫等症狀。
4、無緣無故地感覺口鹹
腎陰虛的人,除了口鹹外,往往還伴有咽幹口燥、頭昏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等症狀,如果看一下舌頭,還會發現舌質紅、舌苔薄。
5、畏寒,怕冷
腎陽虛引起的畏寒,常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冷痛、面色黧黑、小便清長頻數等症狀。另外,會有陽痿、早洩、滑精的問題。
調理腎虧的六個常見方法:
1、有足夠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有著重要作用,睡能還精、養氣、健脾益胃、堅骨強筋。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縱慾,以利於腎精的養護。
2、不能憋尿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上廁所。否則,憋尿過久會導致膀胱壓力升高、膀胱壓力反射紊亂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響輸尿管—膀胱抗反流機制,導致尿液反流,容易誘發腎盂腎炎,甚至造成腎功能損害。
3、運動養腎
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壯,與腎的強弱有關。天氣寒冷時,人體需要有足夠的能量和熱量以御守,倘若弱虛,就會因「火力不足」,出現頭暈、心慌、氣短、腰膝酸 軟、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閉等症狀,這是腎陽虛。那麼我們也是同樣通過鍛鍊通過運動來養腎護腎。
4、保護腳部
腎經起始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保暖。襪子最好包住腳腕,不要赤腳在潮溼的地方長期行走。睡覺時,別把腳晾在外面,蓋被一定要下過腳底,上超肩膀;不要將雙腳正對著空調或電扇吹。足底有許多穴位,睡前按揉腳心的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5、使大便通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要做到大便通暢,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結構,多做運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能激發腎氣,加速排便。
6、保證水分充足
水是生命之源,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飲水過少可能引起濁毒的滯留,加重腎臟負擔,所以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應至少喝8大杯開水,不要以飲料代替,以衝淡尿液,預防結石等腎臟疾病。
補腎的常見食物有哪些?
1、乾貝
乾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鹹,能夠補腎滋陰,多食多女性很好,可以熬乾貝粥食用。
2、鱸魚
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可以清蒸鱸魚,夏季多食鱸魚,可以補肝益腎,舒筋骨。
3、慄子
慄子性溫味甘,腎虛的女性可以用慄子熬湯或煮粥,有補脾健胃的效果,更有補腎壯腰的功效。
4、何首烏
何首烏具有補腎益血之功效,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女性頭髮早白、腰膝酸軟、筋骨酸痛可以服用,起到補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