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原因,面試了很多編劇,加上影視寒冬,好多影視編劇轉行來到動畫圈,給動畫編劇帶來了一些衝擊,基於這些事實,我說下最近觀察到行業變化。
先說下我,我現在服務的公司是一家獨角獸企業,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基本上是很多上班族想來的地方。目前,因為項目需求,需要招大量編劇,特別是動畫編劇,所以,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編劇簡歷。
前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看編劇簡歷和作品,最多一天大概看了十來份,粗算了下,目前至少看了兩百多份簡歷,面談過五十多位編劇吧。通過這些,我了解到了目前中國編劇的大致情況,因為這些都是一手的信息和最直觀的感受,在此,我做個小總結,希望能幫助大家窺視下中國編劇市場的情況。
1 編劇分析
從年齡上看,現在90後的編劇居多,其次是80後的,70後基本沒什麼編劇了,說明主力軍發生了變化,已經從五年前的80後是絕對主力,變成了現在80後領軍,90居多的情況,90後主要集中在90—95之間。
從性別來看,男女對半開,這個好像沒怎麼變過,男的稍微多一點點,說明這個職業對性別的要求極低,基本不存在性別歧視。
另外,有一點要注意,之前80後當主力軍的時候,編劇的學歷普遍都是本科,研究生較少,但是現在研究生畢業的編劇明顯增多,而且,北京有大量來自中戲、北電和中傳這三所學校的畢業生,比例相當大。
不過,有一點始終沒變,就是從編劇的能力上來看,畢業學校和能力高低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就是既有實戰,又懂理論的編劇,大部分都是個人修養,和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關係不大,一句話概括就是:學歷和編劇能力的關係並不大,關鍵看個人。
2 行業現象
現象一:大量影視編劇湧入動畫行業,對動畫編劇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這點雖然大家都能猜到,但是沒有親身親歷你是體會不到的。之前,影視圈過的那個爽啊,吃香的喝辣的,雖然影視編劇分的少,但至少生存是沒問題的,現在可倒好,寒冬,結結實實的寒冬。
這些「無家可歸」的影視編劇四處尋覓生存之路,突然,他們發現了一條活路——動畫編劇。
動畫編劇,這個影視編劇的孿生兄弟,一直都過著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生活,發不了財,但也不至於餓死,圈內就那幾個人,能力強的我這裡都有名單,因為之前做過製片,基本都聯繫過一遍,加上我們老華強的那些動畫編劇,全國真正能寫出合格動畫劇本的都不超過100人。
這下可倒好,影視編劇飢不擇食,大量湧入了動畫編劇圈,一個個把電影夢改成了動畫夢,當然,我覺得大家本來就是一家,怎麼都好,主要是看能力。不過,總體上來看,影視編劇和動畫編劇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影視編劇是搞不定動畫編劇這一套東西的,就我面試進來的影視編劇,現在都還沒有習慣,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根本區別在於,動畫編劇和影視編劇的表現方式和思維方式非常不同,可能只有極少數影視編劇能夠駕馭動畫劇本,反正我沒碰到過,而且他們大部分不但能力不達標,心理上的準備也沒做好。
那需要什麼心理準備呢?
舉個例子吧,我面試過一個原來自己開公司的影視編劇,從作品和談吐上來看,基本功是可以的,但是內心對影視還是念念不忘,對我們現在要做的東西也知之甚少,閱片範圍也非常局限,最後只能遺憾落選,其實根本原因還是他自己沒想明白。
現象二:高學歷的編劇逐漸變多。
中戲、傳媒、北影佔比越來越大,這點上面已經提過,這裡就不囉嗦了。
現象三:資歷與能力不匹配。
這點其實特別正常,很多名校畢業的編劇理論基礎特別好,談吐和邏輯也很好,但是偏偏就是作品很一般,真的挺可惜。我在想,是不是好編劇大部分都不需要靠好學校來培養呢?或者,他們其實培養了一些理論的巨人,實戰的矮子(可能是我接觸到的大部分是這樣,不代表客觀事實,希望不要誤解)。
還有一個點讓我挺意外的,就是有些人資歷很深,但能力卻很一般的人,這點我是真沒想到的。舉個例子,某廠來了一個編劇,名校畢業,工作十年,但作品真的一般,毫無亮點,真不知道是怎麼在大廠裡混了這麼多年,並且,他不但實戰能力差,理論也很差,作為一個從業十年的編劇,連麥基的《故事》都沒看過,問起大情節、小情節,都一臉懵逼,完全不懂。看來我們都太高估某廠了,這其實也不全是他的問題,因為只有領導是個外行,才會讓這種事發生!這種事是不是聽上去很熟悉呢?
現象四:很多亂七八糟的人混跡在編劇圈裡。
我看過的簡歷中,有很多人原來是製片人、導演,這個來投編劇,算是很正常的,但是還有一些原來是什麼導遊啊、雜誌編輯啊等等,這些人大部分是沒有編劇基礎的,而且他們很多都認為編劇只是寫寫字而已,也跑來搶編劇的飯碗,對於這點,我是不認同的,因為隔行如隔山,你至少要尊重下專業啊,如果能力還好沒問題,但是太業餘了。
但凡碰到這種的,呵呵,對不起,我會一本正經的考到你懷疑人生為止,雖然我一直是一個友善低調,和藹可親的人,但是我生平最反感的就是門外漢冒充大佬。
現象五:老編劇生存壓力環境差。
其實,現在行業裡還有一些老編劇,他們基本功比較功紮實,為人也很低調,沒有打過廣告,也沒賣過光碟,老老實實寫稿賺錢,但是現在突然變了天,網際網路大風車呼啦啦的轉,他們很難適應這種變化,似乎都快被時代給拋棄了。其實不能怪他們,是時代的問題,現在中國職場對中年人很不友善,這點和日本美國真的很不同,這一波衝擊,確實讓一些人不得不離開了。
現象六:待遇稍微好一些了。
這點就不說了,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3 給編劇們的話
如果你是編劇同行,又是自由職業者,那沒所謂了,請繼續過你的神仙生活,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坐班,不妨聽一聽。
不繞彎,舉個例子。
一天,我面試一位老編劇,這位好像混跡江湖多年,牛逼哄哄的,我們照常發了試寫,結果你猜怎麼著?
這位大神竟然回了一句,不行,我沒靈感,三天是寫不出來的,聽到這話,我心裡一萬個草泥馬在奔騰,雖然這句網絡用語有些過時,但足以夠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他似乎還沒搞明白是誰在找工作,或者也不知道編劇行業的基本要求吧,作為坐班編劇,至少應該知道最起碼的一點,所有坐班的編劇都是有任務量的,一周兩集劇本是很正常的,如果沒靈感,那等於交不了貨,交不了貨,那公司招你來幹什麼呢?
所以,對這種幾天沒靈感的,我也只能說好好好,等你有靈感再說吧!
另一方面,我也想對準備入行的編劇朋友們說。真心的:你需要找個師傅先帶你入門。
我碰到過一些編劇,他們很有熱情,人也不錯,但就有一點不好,基本功太差,這種編劇,真的特別需要找一個有經驗的人帶帶,至少先入個門,然後再求發展,不要莽撞來面試,因為編劇看編劇還是挺準的,至少我這裡是挺準的,兩三五個問題就能辨真假,除非你運氣特別好,碰到一個不懂的面試官,像上面那位某廠的,但別人至少也是名校畢業啊,你可能沒這種籌碼吧!?
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事,但是很遺憾,都不太方便說,所以,這次就先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俞真
2020年3月